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施耐庵和罗贯中是什么关系

施耐庵和罗贯中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164 更新时间:2024/1/23 5:54:03

施耐庵罗贯中是什么关系

施耐庵与罗贯中皆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分别著有《水浒传》与《三国演义》,那么此二人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以至于时光荏苒,经历数百年,仍有无数谜团与猜测围绕在此二人之间呢?

罗贯中纪念馆

存在于这二人之间最大的谜团就是《水浒传》的作者到底为人,大多数人认为施耐庵写了《水浒传》,罗贯中写了《三国演义》,如此简洁明了的事儿哪有这么多猜疑。但近几年,学界对《水浒传》的真正作者提出了疑问,甚至推测《水浒传》最流传的地方实为罗贯中的家乡山东东平,当地导游更是故作噱头,公开游客解说道罗贯中才是《水浒传》的作者。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自明清以来,《水浒传》的作者一直备受人们谈论,坊间流传着三种说法:一则为施耐庵独立创作;二则为罗贯中创作,施耐庵乃其化名;三则为施耐庵与罗贯中共同创作。然而目前所认可的为《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因为我国小学教科书中一向如此注释。

学界中早已推翻了固有的定论,认为《水浒传》实则为施耐庵与罗中共同创作而成,全书前七十回章节为施耐庵所著,后三十回章节为罗中所补写,也有说是罗贯中对施耐庵已完成的小说本进行了整理与编辑。

目前上述说法在学界是较为有影响力的,因为结合《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行文风格与写作特点后,有异曲同工之妙。

施耐庵陵园在哪里

施耐庵,江苏兴化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为避开明朝朱元璋的征召,施耐庵隐居淮安,直至生命终结,与当地安葬,享年七十五岁。施耐庵过世后数十年,其子孙辈施文昱兴旺家门,遂迁其祖父墓址另选风水宝地,葬于白驹镇西落湖,并请学者道生为其祖父撰写墓志铭。

施耐庵陵园

施耐庵历代后人皆为兴旺,故而施耐庵墓址修缮得当,保存至今,且规模越来越齐备,以施耐庵墓为中心,该陵园分别陈列着施氏家世表,与施耐庵及后世子嗣有关的各类文物资料,另放置着《水浒传》各式版本资料。可见施耐庵后人对其成就极为推崇尊敬。

该墓地风水位置极好,四面山水环抱,且视野宽阔,墓堆成半圆形,高3.5米,直径4.5米,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大文学家施耐庵先生之墓”,墓地前方建有牌坊,牌坊横梁上悬挂着“耐庵公坊”四字石刻,极为恢宏大气。主墓旁生长着苍松翠柏,河岸不远处有一绿岛,从高处眺望下来,其形状犹如一头雄狮卧在此处,故判定此地风水极佳。

施耐庵陵墓现今已成为文人墨客慕名前往的胜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张惠人赞其陵园:“耐庵泉下泰然卧,评说由人论长短”,可见世人对施耐庵的极高评价。

施耐庵名言名句有哪些

施耐庵所著《水浒传》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代表名著之一,其中所蕴含的文学亮点不胜枚举,鲜活的人物个性,扣人心弦的故事脉络,尤其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时都能感受到施耐庵埋笔于字里行间的金句良言,给人以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之效,施耐庵将其总结人生阅历的经典名言铺排于小说的各个角落,大大提高了白话文小说的可读性与深刻性,成为了该小说最核心的珍宝。

施耐庵名言

在《水浒传》第三十七回中,有一句惊世名言:“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分析其字面上的意思为:世情指的是人世间的人情世故,人面指的是人们的脸色态度,结合起来大致意思为社会人情可以通过人们的态度冷暖、热情与否反映出来,人们的脸色因为对方地位高低衡量而定。当时社会的现状,世人大都趋炎附势,对有地位财势的人往往阿谀奉承,而失势之人却是门可罗雀,更别提白衣之士,众人待其皆冷眼相看。这类庸俗的人情世故甚为高尚者所不齿,此名言饱含批判、感慨来的意味。

更多文章

  • 马岛战争苏联持什么态度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岛,战争,苏联,什么,态度,马岛,战争,苏联,什么,态度

    马岛战争苏联持什么态度马岛战争结局为阿根廷战败,战后有许多人不禁疑问,英阿马岛战争苏联持什么态度?事实上苏联保持中立,并没有做出反应。那么马岛战争苏联为什么不向阿根廷伸予援手呢?如果马岛战争苏联帮助了阿根廷,战争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马岛战争旧照马岛战争发生在二战之后,二战引起了世界格局和国际力量对比

  • 和尚原之战简介 和尚原之战的结果与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和尚,之战,简介,结果,影响,金军,1127年,灭掉,北宋

    金军在1127年灭掉北宋之后率领军队积极南下,抢占了黄河两岸的许多地方,并且曾经深入到了江西、浙江一带,南宋统治者对金军求和妥协,但是南宋人民的抗金运动风起云涌,1130年,宋、金在富平交战,宋军数倍于敌的兵力全线溃退。宋军于是在和尚原等地重新设防,和尚原之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下面就做一下和尚

  • 和尚原之战的结果如何 和尚原之战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和尚,之战,结果,如何,影响,和尚,之战,生在,1131年

    和尚原之战发生在1131年,交战的双方是吴玠领导的南宋抗金军民和金军,交战的结果是吴玠用兵如神,依靠有利的地形三次大败金军,俘虏大量的金军,并且缴获了大量的作战物资,和尚原之战可以说打破了金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显示出了抗金力量的强大,更加鼓舞了南宋军民的士气。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和尚原之战结果。和尚原之战

  • 朱自清的字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朱自清,是什么,朱自清,是什么,我们,知道,非常,出色,散文

    朱自清的字是什么朱自清是我们所知道到的非常出色的散文家,关于朱自清字什么,很多人都知道他字佩弦,至于朱自清为什么字佩弦,很多人也感到非常的困惑,实际上这是出自一个典故的,他希望用这个典故中的字来激励自己做一个像典故里提到的一样的人,这就是朱自清的字的来历,这两个字既是他对自己的提醒更是他对自己的鞭策

  • 赵秉钧是被谁毒害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秉钧,毒害,赵秉钧,毒害,其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

    赵秉钧是被谁毒害的赵秉钧其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他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真正意义上的警察制度,但同时也是袁世凯一伙的主力;他当过民国政府的内阁总理,但也被人说成是杀害宋教仁的主谋。功过是否自有后人评断,今天单说赵秉钧被谁毒死的。青年赵秉钧画像赵秉钧是毒死的,这一点今天的史学家们都没有异

  • 切格瓦拉和毛泽东有什么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格瓦拉,毛泽东,什么,关系,格瓦拉,毛泽东,什么,关系,都是

    切格瓦拉和毛泽东有什么关系切格瓦拉和毛泽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斗士,都是信仰共产主义的优秀领导人,两个人身上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两个人的思想主张也存在着很多相同的地方,切格瓦拉生于1928年,毛泽东生于1893年,从年龄上看毛泽东要比切格瓦拉大35岁,毛泽东成为中国革命领袖的时候,切格瓦拉还是一个孩子。

  • 梅兰芳与泰戈尔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梅兰芳,泰戈尔,故事,梅兰芳,泰戈尔,故事,我国,近代,戏曲

    梅兰芳与泰戈尔的故事梅兰芳是我国近代戏曲界大师,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和文学家。而梅兰芳和泰戈尔的交往,可称为中印两国文化交流历史的典范。说起梅兰芳和泰戈尔相知相交的故事,还得从1924年泰戈尔访华开始说起。1924年5月,泰戈尔应孙中山先生的邀请,前来中国访问。泰戈尔恰好5月7日是泰戈尔的生日,孙中

  • 马克思其实是个怎样的人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马克思,其实,是个,怎样,马克思,其实,是个,怎样,马克,思

    马克思其实是个怎样的人马克思是一个人,是一个男人,是一个伟大的男人。那么在马克思百年之后,世人们对于这样的一个伟大的男人有何评价呢?也就是说在人们的眼中、人们的心里,马克思是个怎样的人?下面围绕这个问题,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细细描述马克思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看看马克思的人物特征究竟有哪些?马克思喜爱马克思

  • 三顾茅庐的时间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顾茅庐,时间,是什么,三顾茅庐,时间,是什么,诸葛亮,在他

    三顾茅庐的时间是什么诸葛亮在他27岁时即建安十二年那一年。三顾茅庐像刘备来到诸葛亮家中,想要邀请他出山来帮助他,治理国家大事,地点就在诸葛亮当时耕种南阳的一个小村子里,刘备当时46岁,不惜拖着自己疲惫的身躯,抛下国家大事,三次到孔明家中商讨国家大事,这一年里曹操写出了“龟虽寿”,这一年周瑜与小乔成亲

  • 苏轼晚年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苏轼,晚年,怎么样,苏轼,晚年,怎么样,公元,1037-,1

    苏轼晚年怎么样苏轼(公元1037-公元1101年)字子瞻,因为后来曾经在田园间种田所以自己又号称“东坡居士”。他在诗词、书法、书画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很大的成就,也是北宋时期文学史上成就最高贡献最大的文人代表之一。苏轼性格生性豁达,为人坦率认真,他用自己的诗词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态度。但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