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萨尔浒之战:为什么是明朝失败的真正原因(图)

萨尔浒之战:为什么是明朝失败的真正原因(图)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656 更新时间:2024/1/24 2:51:50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是导致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吗?然而明朝的全面败局并非是区区的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造成的。在17世纪初的明与清(后金)之间的萨尔浒决战,是中国境内的两个国家的一场大搏斗。当然,对于当时明朝是个强大的国家,明朝主动发起了进攻,而且经过了近一年的备战,投入了空前多的兵员和物资,结局吃了败仗。原因何在?从战争一交火,即使是局部的胜负,人们就开始分析和解释其原因了。但是明朝的全局失败,专门性的论述还是不多见的。这里不妨再做些说明。

对明朝失败原因的探讨,在战场上见了分晓时就有人发表了意见,但是从很早起,意见就是不同的。杜松、马林战败的消息传出后,经略杨镐在三月十一日的奏疏中曾把两位主将违制行师作为其失败的原因。他说:“为照报过师期,原以二十一日陆续发兵到边,二十五日该宽甸一路出口,初一日该沈阳、开、铁、清河三路出口。俱约定初二至二道关,合兵前进。乃总兵杜松出师,要占首功,单马行前,辄弃车营。初一日申时(15时~17时)既已活捉夷贼报功,旋又以焚克二寨报功,而不知其已入贼之伏也。贼以备开、铁之兵与备抚顺之兵合而攻之,乌得不败?既初二午时(11时~13时)开、铁总兵马林行至三岔,闻杜松已先出一日,亦仓皇疾出,比至二道关,杜松与宣、赵梦麟兵马时已败亡,又以备抚顺之兵与备开、铁之兵合而攻之,何能久支?”《明神宗实录》,卷580。杨镐是这次决战的明军总指挥,此时已认定他亲自主持制定的分进合击的作战方案破产了,他哀怨时间的阴差阳错,更愤恨两路主将的各自为战,实际就是把失败的责任推到这两个人身上了。他不说指挥的问题,而指责两员大将断送了总指挥的军事部署。

与此同时,巡按监察御史陈王庭也在杜松、马林身上寻找战败的原因。他则列出六个原因,如说:“照得行师必以纪律,自誓师之后经略即谕杜松等务以持重。又约三月初一日出口,乃先期兢进,其失一;刚愎自用,其失二;队伍错乱,为贼所击,其失三;擒夷克寨,不加傍哨,致赚贼伏内,被诱不知,其失四;将兵不习,背水而战,其失五;轻骑深入,撇弃火器车兵,师无老营,其失六。智不能料敌,谋不能驭众,致二万余官军一时并遭陷溃。至于开、铁兵马,初派由三岔出口,马林苦执由靖安出边,临期复由三岔出口。乃抚顺交锋,而该镇未至,比奴众乘胜北驱,守备不设,致虏袭营,兵亦溃败。”《明神宗实录》,卷580。陈王庭分析杜松、马林战败的六个原因比杨镐提出的原因更具体化了,但或许他是参与制定作战方案者之一,他分析的基调竟和杨镐说的相同。

在刘败没、如柏一军得完的消息传出后,对此次明军的结局,舆论反映极其强烈。探讨明军失败的原因也立即扩展和加深。有人在指挥和调度上找出了种种失误。浙江道御史杨鹤指出:“辽事之错,不料彼之情形,丧师辱国,误在经略;不谙进止机宜,马上催战,误在辅臣;调度不闻,束手无策,误在枢部。”《明神宗实录》,卷580。从主将杜松的轻敌冒进,马林的犹豫不定,转到了李如柏不与刘策应。特别是李如柏出师不主动,作战不参与,单独有令,一军生还,极为可疑。杨鹤揭露李如柏兄弟与努尔哈赤素有“香火之情”。他质问杨镐:“何以独止如柏,不止杜松、刘?”《筹辽硕画》,卷17。他认为李如柏若能与刘相配合,杀入重围,当不至死,或者夹击成功,也未可知《明神宗实录》,卷581。。

著名的辽东经略熊廷弼对此战丧师辱国极为愤慨,他直接斥责“今朝堂议论,全不知兵。冬春之际,敌以冰雪稍缓,哄然言师老财匮,马上促战。及军败,始愀然不敢复言。”他把“马上催而三路丧师”当作最大的教训《明史·熊廷弼传》,卷259。。

标签: 萨尔之战为什么明朝败的真正原因吴三桂引清

更多文章

  • 揭秘公元前712年郑伯攻宋之战是怎么发生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揭秘,公元前,712年,郑伯攻,宋之战,之战,怎么,生的,郑

    郑伯攻宋之战是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国逐渐强大,郑伯攻宋之战就是在这是发生的。但是,你知道郑伯攻宋之战是怎么发生的吗?揭秘公元前712年郑伯攻宋之战是怎么发生的。 郑伯,指郑庄公。郑属伯爵,所以称郑伯。公元前744年即郑武公二十七年,郑武公病重,武姜在武公面前说叔段贤明,想让武公改

  • 揭秘公元前789年千亩之战是怎么发生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揭秘,公元前,789年,千亩,之战,怎么,生的,千亩,之战

    千亩之战是西周宣王时期的著名战役。约发生于公元前789年,交战双方为周王室与姜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那么,你知道千亩之战是怎么发生的吗?揭秘公元前789年千亩之战是怎么发生的。 周宣王,中国周朝第十一位王。姬姓,名静(一作靖),周厉王之子,死后被追谥为世宗。 周宣王继位后,政治

  • 揭秘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昆吾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揭秘,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昆,之战,公元前,16世纪

    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葛之战为商汤灭夏拉开了帷幕,之后商汤再接再厉连歼韦顾两国为夺取灭夏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而商汤灭昆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昆吾之战吧。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王汤率领商军攻灭昆吾氏国(今河南许昌)的作战。夏

  • 长平之战是怎么发生的 长平之战的背景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长平,之战,怎么,生的,背景,是什么,秦昭王,昭王,四十,七

    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爆发,此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但是,你知道长平之战是怎么发生的吗?长平之战的背景是什么?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战国末年,秦国通过国力昌盛,加快了兼并六国的战争步伐。公元前262年,秦昭王以白起为将攻打韩国。秦军很快攻占了野王城,切断了韩国上党郡

  • 揭秘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韦顾之战是怎么发生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揭秘,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韦,顾之战,之战,怎么,生的

    商汤灭韦顾之战是发生在夏王朝末年,商汤灭韦顾之战中的韦顾是指夏朝时期的韦国(今河南滑县东南)、顾国(今山东鄄城东北)。那么,你知道商汤灭韦顾之战是怎么发生的吗?揭秘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韦顾之战是怎么发生的。 夏王朝末年,约公元前16世纪,从商汤灭葛之战始拉开了商汤灭夏战争的序幕。 韦国是彭姓小

  • 揭秘日本侵华女兵不为人知的秘密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揭秘,日本,侵华,女兵,不为人知,秘密,对于,当年,日本,侵

    对于当年日本侵略中国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在当年战争中日本男人所表现出来的残暴特征,很多历史见证者都历历在目,然而在华夏大地上还有他们的帮凶,那就是日本女兵,下面历史网就来给大家揭秘日本侵华女兵不为人知的秘密,以及他们的真面目。战争期间成立的以国防妇人会为代表的法西斯主义妇女团体随着战争的扩大和持久

  • 牧野之战性质是什么?解析牧野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牧野,之战,性质,是什么,解析,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 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决战。那么牧野之战的性质是什么? 牧野之战的背景 商汤建立商朝,经历六百多年后,传位至第三十一位国王帝辛(商纣王)时,已是危机四伏。据《史记·殷本

  • 周武王为什么出兵伐纣?武王伐纣起兵出自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武王,为什么,出兵,伐纣,武王,起兵,出自,哪里,导读,大

    导读:大约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进军到距朝歌七十里的牧野地方举行誓师大会,列数了商纣王的许多罪状,鼓动了军队要和商纣王决战。 商朝末期,商纣沉湎酒色,以酒为池,以肉为林,宫殿就像市场一样热闹。对天下百姓大肆搜刮,把反对他的人帮在烧红的铜柱子上烙死。周文王姬昌想为天下除害,但事业未竟身先死。

  • 惊!孙立人活埋强奸中国妇女的日军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孙立人,立人,活埋,强奸,中国,女的,日军,二战,侵华,日军

    二战侵华日军第十八师团绝对是“恶魔”化身,其对中国人民欠下的累累血债用人神共愤也不足以形容万一。1932年1月28日,日军侵略我上海发动了淞沪战役。当时的日军第十八师团称“久米师团”,作为日军进攻上海主力,日军第十八师团一路强奸掳掠欠下中国人民第一笔血

  • 抗日时期九位抗日将领的英雄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抗日,时期,九位,将领,英雄事迹,抗战时期,很多,话语,能够

    在抗战时期有很多话语能够激励人们,激起百姓和士兵们的抗战热情。如胡琏在败逃之际依然能够征兵十万,这是什么样的力量呢?当时胡琏对团长们发令:“从明天起,我们将与敌人短兵相接……战至最后一个,将敌人枯骨埋葬于此,将我们的英名与血肉涂写在石牌的岩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