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隋朝四次对高句丽的战争:隋文帝是首个出征高句丽

隋朝四次对高句丽的战争:隋文帝是首个出征高句丽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93 更新时间:2024/1/16 4:55:27

隋朝征战高句丽,隋炀帝就有三次,隋炀帝三征高丽大概是出于自己的,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但在这之前,还有一次征伐高丽的行动,那就是公元589年发生的隋文帝对高丽发动的战争。

公元589年,隋朝消灭割据南方的陈朝,从而统一中国,实现了自秦汉晋三朝以后又一次全国大统一,东方帝国再次重新凝聚在一起。她展现出来的力量,让高丽这个边陲小国惶惶不安。但若是让高丽主动出击隋朝,高丽王高汤肯定是不敢的了,唯有加强战备、紧修城防、积极备军,并且广积粮草。

隋文帝知道后,极为不满,于是下诏责问高汤,道:“辽河再广阔,比之长江如何?高丽人再多,比得上陈国吗?我如果不是心存仁义的话,责怪你之前的罪行,任命一将军,能费多少力气呢?之所以告诉你这个,是允许你改过自新。

希望能理解我的用心,你自求多福吧!”高丽王高汤接到诏书后,大惧,奉表谢罪,不久居然一命呜呼!其子高元继位。这个高元不怎么样,但胆子却比其父大得多,也不知其脑子当时是怎么想的,即位不久,竟然率领靺鞨骑兵一万余人攻打辽西,被当时的营州总管韦冲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回。

隋文帝大怒,下诏废除高元的爵位,并命令汉王杨谅为主帅,总率水陆两军共30万人前往讨伐。但时运不济,陆军开至渝关至辽河一带时,下起了暴雨,道路泥泞,粮草接应不上,又偏逢瘟疫流行,致使军中非战斗伤亡严重,到达辽河时,实际已成疲惫之师。水军自东莱出发,直趋平壤,但途中突遇大风,船多沉没。难道天不亡高丽乎?征讨大军竟遇此等重重困难。就在军队准备强渡辽水之时,高元的使者到了,又是上表谢罪,并且自称“辽东粪土之臣”云云,隋文帝于是借机罢兵。现在想来,也许当时文帝也有一些无奈吧。

这一仗虽没有真正打起来,但也让高丽见识到了中原的实力,使得高元对隋朝不敢再有二心,重新称臣,但此次远征,隋军将士十死八九,实是惨况之极。

公元604年,杨广继位,对于杨广这位皇帝,实在是难以评价,但就以他征伐高丽之前的主动来看,应还算是一位有抱负的君主。先来看看他在征高丽之前的举动。公元607年,为向突厥炫耀武力,率大军50万,骑兵10万,来了次规模庞大的北巡。可以想象得到,隋军此时的军容,是旌旗千里,遮天蔽日,何等的盛况,甚至于军中建造“行城”,可容纳几百人,下有轮子,远观如移动的城堡。

塞外的胡人,远在10里之外,就望旗而拜。杨广在东突厥民可汗大营中偶然见到了高丽派到突厥的使者,炀帝对其援引箕子及汉代四郡的事,讲了一番高丽自古就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命令其回国转告高丽王自己将于611年再次到涿郡北巡,命高丽王亲自来此朝见,并威胁要率大军巡游高丽。几年之后,杨广果真再次北巡,而高丽王根本没敢来。杨广借口没看见高丽王,以其不尊臣礼为由,下令全国的士兵明年到涿郡集合征讨高丽。

其实,以隋朝当时的兵力之盛,就是借一百个胆子,高丽王高元也不敢前来朝见杨广。杨广认为高元诏之不来,极为不满,于是下令征讨高丽。可能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杨广始终认为,辽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他亦想效防秦皇汉武般扩统领土,将中国的疆界延伸至千里之外,从这点来看,杨广还是有抱负的。

公元612年,杨广御驾亲征,并下诏讨伐高丽,诏书有言:“高丽小丑,迷昏不恭,崇聚勃碣之间,荐食辽东之境......朝觐之礼,莫肯躬亲......拒绝王人,无事君之心”。当时到达逐郡的兵员,多达113万之众,史书称“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标签: 隋朝四次高句丽战争隋文首个出征隋朝征战高句

更多文章

  • 盘点:唐朝历史上对外战争中的三胜三败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盘点,唐朝,历史上,对外,战争,中的,三胜,三败,三大,败仗

    三大败仗1.唐初对突厥之战,突厥打到长安城仅四十里,虽然有唐太宗只身退敌的壮举,但签的可谓是城下之盟。连唐朝也视之为耻。2.唐玄宗时代怛罗斯战役,八万唐军鏖战二十万阿拉伯帝国军。远离国土作战,又遭对方突然袭击,兵力比对方少十二万。却能杀敌数万,坚守数日,只因自身内部出现叛变也被迫败退,此战败的不丢人

  • 盘点:中国历史上隋朝对外战争中的三胜三败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盘点,中国,历史上,隋朝,对外,战争,中的,三胜,三败,隋朝

    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然而在这几十年的统治间也发起了不少的战争,当然这和统治者的好战也有关系。隋朝历史上有几次对外战争?这几次对外战争的结果如何?三大败仗:1.雁门关战役,突厥二十万铁骑大破隋军,隋炀帝险些丧命。此战使突厥势力日益膨胀,开始大规模侵扰中国边境。2.隋朝三次征讨高丽战役,几乎是全军覆没,

  • 中国著名四大空城记:赵云大败曹操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著名,四大,空城,赵云,大败,曹操,提起,空城计,人们

    提起“空城计”,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戏曲里的那段诸葛亮妙用“空城计”智退司马懿。但是,实际上,历史上的诸葛亮并没有摆过空城计,不过,虽然诸葛亮没有摆过空城计但是在我国战争史上,还是有很多成功用过“空城计”的将领。现在,就让我

  • 杨素出塞:隋朝重臣杨素击突厥之战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素,出塞,隋朝,重臣,杨素击,突厥,之战,结果,如何,开皇

    自开皇初年起,隋采纳长孙晟之谋,一直对突厥施用离间计,使其内部长期混战不休。开皇十七年(597年),隋文帝允许都兰可汗之弟突利可汗娶隋安义公主为妻,并故意予以优厚礼遇,借以离间都兰可汗。都兰可汗果被激怒,乃断绝朝贡,多次骚扰隋边。开皇十九年(599年,《隋书·杨素列传》记载为十八年,有

  • 唐朝历史:公元624年唐军击破辅公祏平定江南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历史,公元,624年,唐军,击破,辅公,平定,江南,辅

    辅公祏初从杜伏威,后杜伏威猜忌辅公祏并削弱其兵权,令辅公祏非常不满,唐高祖武德五年(六二二),杜伏威入长安,留辅公祏镇守丹阳。次年辅公祏诈称接杜信函,令其起兵,又诈称唐扣留杜伏威,不能回江南,继而大修仪仗,储运兵粮。不久在丹阳称帝,建国号宋。八月辅公祏攻打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寿阳(今安徽寿县)。八

  • 唐太宗李世民与王世充东都之战:最后谁胜谁负?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太宗,李世民,王世充,之战,最后,谁胜,谁负,唐高祖,高祖

    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命秦王李世民率兵东征,七月,李世民“总率诸军攻王世充于洛邑,师次#州(今河南省新安县)”,威震东都。“黄河以南,莫不响应,城堡相次来降”。为了抗拒唐军的进攻,王世充一面“遣魏王王弘烈镇襄阳,荆王行本镇虎牢

  • 三国空城计是谁摆的?空城计和诸葛亮没啥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三国,空城计,摆的,诸葛亮,没啥,关系,提到,空城计,不得不

    提到“空城计”就不得不提到诸葛亮了,空城计之所以这个被人广为人知都是源于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设下空城计大败曹操,由此,空城计就被流传开来,但是,亲们知不知道原来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并没有设下空城计,设下空城计的人另有其人,那么,空城计到底是谁摆下的?这到底是怎么

  • 历史上最早使用空城计是谁?三国诸葛亮不是第一人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最早,使用,空城计,三国,诸葛亮,不是,一人,要说

    要说《三十六计》里小编最熟悉的哪一计,那无疑是走为上计和空城计了,当然小编现在要说的不是走为上计而是空城计,空城计最被人广为人知的原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设下空城计诓骗曹操,但是,亲们知不知道诸葛亮并不是空城计的最早使用者,原来空城计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且,诸葛亮不仅不是空城计的最早使用者

  • 隋朝隋文帝打败北方草原帝国突厥靠的是什么战术?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朝,隋文,打败,北方,草原,帝国,突厥,靠的,是什么,战术

    南北朝以来,北方的突厥越来越强大,强大到足可以对中原王朝的生存形成威胁。杨坚当了中原的皇帝,突厥成了他不得不解决的棘手问题。581年,杨坚夺得皇位的时候,突厥大军就杀入长城,烧杀抢掠,作为送给杨坚登基的"见面礼"。突厥人很会玩文字游戏,说自己是北周的兄弟之邦,现在来给北周报仇讨伐杨坚。杨坚在开皇三年

  • 贺若弼智慧灭南陈:如何瞒天过海渡长江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贺若弼,智慧,灭南,如何,瞒天过海,长江,开皇,八年,588

    隋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杨坚决意消灭南面的陈朝,实现统一全国的伟业。这一年是陈祯明二年,在位的皇帝是大家熟悉的陈后主陈叔宝。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文帝出师伐陈,是在这一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太庙祭祖后,隋军在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的率领下,兵分多路,直取江南。大敌当前,荒淫骄侈的陈叔宝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