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的救援与杀戮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的救援与杀戮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268 更新时间:2024/1/3 22:44:39

莲惴惴不安地挤在江东区大岛町八丁目(地名)的林合客栈里。与他一起的,总共有174名浙江老乡,他们都来自浙南地区的温州、处州(今丽水)。黄的老家是永嘉县二十三都坑源村(今瓯海区五凤 乡)。

这是1923年9月3日,震级高达7.9级的日本关东大地震后的三天。震还不时地发生,大地依然在颤抖。这些余震要到8日才会停止。

黄是昨天(9月2日)才从他打工所在的五丁目住处搬过来的。突然来袭的大地震,以及震后的海啸大火,几乎摧毁了整个东京。极度的恐惧令这些衣衫褴褛的温州打工仔们聚集在一起。

他们来到日本,都是因为家乡穷了。浙江虽是鱼米之乡,却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农田极少,而这“七山”就集中在浙南的温州、处州等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速发展,不少老乡们便漂洋过海来到日本打工,地震前人数已达4000人左右。黄在去年的闰五月来到日本,加入到打工仔的行列,每天只赚取2~3日元的血汗钱。

9点多钟(日本时间),林合吉客栈的宁静被蜂拥而至的日本人打碎了。数百名日本“青年自警”(当于联防队或民兵组织)团员、警察和军人,冲进了这家小的客栈,要求中国人立即起身,送他们回国。

黄子莲们被赶出了客栈,日本人引领着他们在店外的空地上集合。

突然,日本人高喊:“地震!卧倒!”

174名中国人乖乖地卧倒在颤抖的大地上。日本人蜂拥而上,斧劈、刀砍、剑刺、钩扎,中国人的惨嚎声响彻天际,与大地的隆隆声呼应着。

黄子莲昏死了过去,他的头部及右耳后被打开了一个大洞。同伴们垂死前挣扎扭动,一些人爬到了他的身上。在这些尸首的遮盖下,他成了174人中唯一的幸存者。

昏迷的黄子莲并不知道,此时,大洋彼岸的祖国,在中央政府的号召下,正在全民总动员,为日本抗震救灾捐粮捐款捐衣,这将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对外援助。

关东地震

灾难是突然降临的。

9月1日中午11:58(日本时间),正是家家户户午餐之时,大地突然剧烈地上下垂直抖动起来。5分钟内,强度为7.9级的三次强震持续爆发,以相模湾的伊豆大岛为中心,死迅速笼罩了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以及静冈县。

几乎在地震的瞬间,50%~80%的房屋立即坍塌。海岸边,有的地方瞬间下沉90~180米,如入无底深渊。岸边行驶的火车,连人带车都消逝在茫茫的大海中。另一些地方迅速隆起,最高竟达229米,地面的一切都如同被大炮轰上了半空。被撕裂的大地,裂缝居然宽达4~5米,吞噬周边的一切。地震引发的海啸,高达到10米,浩浩荡荡,横扫一切。

这就是人类灾难史上著名的“关东大地震”,因其摧毁了日本最为精华的关东平原而得名。“铜山东崩,洛钟西应,”几天之后,中国甘肃固原、美国加州、南美地区、印度孟买、中国京兆(河北)高碑店等地先后地震。(《东方杂志》1923年8月25日)

比地震、海啸更为可怕的,是随后燃起的熊熊大火。此时正是午饭时间,地震打翻了家家户户的炉灶,加上东京、横滨两个城市依然以老旧的木制房屋为,狂助威,火焰迅速吞噬了关东大平原上的各个城市。

更多文章

  • 清政府是如何将南海东沙岛从日本手中夺回来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政府,如何,南海,东沙,日本,手中,回来,一面,鲜艳,黄龙

    一面鲜艳的黄龙旗在东沙岛的上空冉冉升起,与广海舰上猎猎迎风的黄龙海军旗遥相呼应。震耳欲聋的炮声从广海舰上响起,这是21响的最高军礼,献给刚刚降下了日本国太阳旗、回到了大清怀抱的东沙岛。这是1909年11月19日,宣统新朝的第一年,大清国第一次从列强手中收回了自己的领土。广东候补知府蔡康和日本驻广州副

  • 共产党收编的伪军为什么大多都跟国民党跑了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共产党,收编,伪军,为什么,大多,国民党,跑了,了解,伪军

    想了解伪军并不容易,至少目前没有人愿意站出来承认说:是的,我曾经是伪军。对于伪军,人们大多觉得他们可恨,是背叛了民族、背叛了国家的人,是一群懦夫。那么,伪军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它由什么人组成的?又有什么特别之处?据曾于1942年受党派遣打入汪伪部队,任伪7师中将师长,伪34师参谋长的&ldquo

  • 抗战时是谁组建了红色“御林军”保卫延安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时,组建,红色,御林军,保卫,延安,1937年,12月,中

    1937年12月,中央军委将在延安的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改编为留守兵团,萧劲光担任司令员。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留守兵团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齐心协力巩固了延安大本营,壮大了革命队伍,扩展了革命根据地,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为以后全国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留守的岁月也成为萧劲光

  • 中国满清时期的八旗图诠释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满清,时期,八旗,诠释,黄旗,上三,内蒙古,锡林郭勒

    一、镶黄旗(上三旗)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清末时规模扩大到下辖84个整佐令又两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很多清

  • 台湾二二八事件导火索 一个小贩引发的流血惨案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台湾,二八,事件,导火索,一个,小贩,引发,流血,惨案,世界

    世界是复杂的,历史也是复杂的。许多历史事件常常具有双重性或多重性。如果人们只看到其中一个方面,就很难掌握全貌;而当人们为了某一目的,有意突出、夸张、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时,事件的面貌往往就更难于认识。“二二八事件”发生于上一世纪的台湾。多年来,人们对它的态度与感情大异,因之叙述

  • 1946年的四平保卫战中共为什么突然撤军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1946,年的,四平,保卫战,中共,为什么,突然,撤军,19

    1946年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在吉林四平与蒋军激战30余天,伤亡8000余人,此战在党史、军史上被称为四平保卫战。时间过去近60年,史学界对此战却一直争论不休。前些年,笔者为写林彪的书,曾到吉林四平作过深入的采访,搜集到许多有关资料。现将此战的经过及战后有关的争论作一细述。四平保卫战,炮

  • 【原创】灭蜀大将司马错:秦国统一的三大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原创,灭蜀,大将,司马错,秦国,统一,三大,战役,创作者,投

    原创作者投稿,禁止转载。原标题:司马错,灭蜀名将司马错,战国秦夏阳(今韩城)人,司马迁的八世祖,他一生经历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三世,是秦国三大干将(司马错、白起、王翦)之一。此人一生战功赫赫,而且创立了秦国的一支特种部队秦锐士,这也是战国后期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和白起、王翦这两位秦国著名的战术大师

  •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五大军团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古代,历史上,五大,军团,中国,古代,历史上,军队,成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军队成为封建王朝最依赖的力量,尤其是动乱的历史阶段,比如秦末时期的项羽率领的京东子弟兵,成为打破秦王朝统治的关键力量,再比如南宋时期抗击金国的岳家军,曾令对方闻风丧胆。当然,相对稳定时期的唐朝士兵,同样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由此,仅列出以下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五大军团。第五名:江东子弟

  • 斯大林劝国共和谈:战争会使中华民族发展倒退一半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斯大林,国共和谈,战争,会使,中华民族,发展,倒退,一半,8

    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天,蒋介石公开致电毛泽东,邀请毛赴重庆共商战后“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蒋主席邀毛泽东来渝共商国事电》,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七编(二),第23页。)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接受日军投降的“一号命令

  • 日军第十六师团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逃进深山吃同伴尸体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日军,第十六,师团,竟是,一支,怎样,部队,逃进,深山,同伴

    抗日战争中,日军第十六师团是与一系列暴行密不可分的:开展“百人斩”杀人比赛;参与实施南京大屠杀……连当时的日本陆军部人事局长都说:“第十六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的战斗指导是违背人道的。”可见,第十六师团的暴行达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