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长征中哪次战役有红军师拼到全军覆亡

长征中哪次战役有红军师拼到全军覆亡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918 更新时间:2024/1/2 2:58:07

水碧江寒北流。溯81年的时光逆流而上,那场战役缓缓铺开呈现在眼前:1934年11月,中央红军一路疾行抵达湘桂交界,连续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后,在湘江边遇到长征以来最残酷的一场战斗。蒋介石决心将红军围歼于湘江以东,派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自己则在南昌行营亲自督战,“党国命运,在此一役。”湘江边,注定发生一场惨烈血战。萧瑟之风湘江来。在广西兴安县界首镇(历史上曾属全州),一座明清建筑“三官堂”独立在湘江西岸,当年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军团长指挥作战的临时指挥所就设在这里,抚摸被炸弹震得剥落的墙壁,尘封于江底的喊杀声泛出水面。

当年,中央红军掩护的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就是在这里渡的江。为了保证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能安全通过湘江,红1军团在在脚山铺一带阻击阵地伤亡了3000多人,红3军团第4师在光华铺阻击阵地上伤亡了1000多人,第5师在新圩阻击阵地伤亡了2000多人。敌机在天上疯狂盘旋扫射,在广西全州县一个叫岳塘的江水转弯处,由于江水渐缓,从上游漂浮下来的红军尸体聚集在这里,江水看上去灰蒙蒙一片。整个湘江战役,红军伤亡、被俘和失踪人数近5万之巨,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减少到3万人,只此一役,折损过半。湘江战役,注定永留史册。

碧透湘江披热血。最为悲壮、可歌可泣的是红5军团34师。红5军团是全军的后卫,而红34师是后卫的后卫,是总后卫。承担中央纵队的殿后任务,在敌军的包围圈越缩越紧、跨越湘江之路随时可能被切断的危情时刻,他们只能在全军过江之后再过江,面临的处境凶险至极。红34师是全军著名的“铁流后卫”,由来自宁(化)、清(流)、(长)汀、连(城)、(上)杭、永(定)、(龙)岩、武(平)的闽西子弟兵组成。主力红军西渡湘江以后,敌军如飞蝗扑来,切断了34师到江边的通道。

34师血战数日,与敌人拼尽弹药。最后,除了红34师代理参谋长王道光按中革军委命令带领200余人突出重围返回湖南,100团团长韩伟率10余人跳崖幸存外,6000闽西将士几乎全部阵亡,鲜血染红江面。至今,当地还有“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湘江呜咽悼英雄。红34师以全师覆亡的牺牲,换取了主力红军的西进,那6000个年轻的生命,从此长眠于异乡。湘江战役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设想,革命星火重燃于未熄。

到父亲跳崖处

已过花甲之年的韩京京是韩伟将军的独子,面向湘江,深鞠三躬,泪眼婆娑。这段悲壮的历史,让人每忆一次,心碎一次。韩京京曾在原总参军务部、总参装备部,中国驻前苏联大使馆任职,现已退休。这位根系南国、生就北方的红军后代,性格豪爽,对党史、军史熟稔,说起父亲、说起34师、说起红军长征,似有说不完的话,甚至几度哽咽、几度洒泪,款款之情溢于言表。“父亲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就是‘幸存者。”韩京京把思绪又一次拉回硝烟弥漫的战场,“父亲率部队完成掩护主力突围任务后,被敌军切断渡江的通路,只能且战且退,当退到宝界岭,海洋山山顶无路时,他和5名战友舍身取义,纵身跳向身后的悬崖。”

标签: 长征哪次战役军师全军覆亡水碧江北流年的时光

更多文章

  • 秦统一六国:白起率领军队就斩首近90万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统一,统一,六国,白起,率领,军队,斩首,90万,这里,记

    这里记载了一组组血淋淋的数字。每次战争,都有那么多无辜的百姓被杀,皇帝的宝座,确实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啊!中国历代皇帝,对于反抗者与被征服的异国、异族的屠杀,向来是极其残酷的。这种屠杀,往往不限于失败的反抗者和被征服的异国、异族的首领、官员与军队,而是随心所欲地扩大范围,因此每一场战争中,就会有成千

  • 西路军余部的悲壮历程:血染红旗飘祁连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路军,余部,悲壮,历程,血染,红旗,祁连,1937,夕阳西

    1937 年3 月14 日夕阳西下时分,肃南县康乐乡石窝山,西路军总部和第九军剩下的部分同志,在三十军二六八团掩护下,集中到了石窝山头,举行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会议,会议作出三项决定:第一,将现有3000 多人就地分散游击,保存力量,待刘伯承率领的援西军渡过黄河以后,再去会合;第二、陈昌浩和徐向前离开部

  • 大秦帝国灭亡的三个预言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秦,帝国,灭亡,三个,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公元前

    公元前221年,无所不用其极的秦王嬴政终于实现了他统一中国的梦想。也就在这一年,嬴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就更改称号为“皇帝”,中国历史上的这些形形色色的“皇帝”,也就是打这儿来的。接着,为了进一步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他就不走寻常的路。他先是

  • 北洋兵忆甲午海战 我舰追不上逃跑的日舰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洋兵,甲午海战,我舰,不上,逃跑,日舰,谷玉,1873194

    谷玉霖(18731949年),威海北沟村人,在来远舰当炮手。这篇口述是在五十年代搜集到的。据篇末小注,知道是有人根据谷玉霖在一九四六年五月十八日的口述而整理的,但未署姓名。我十五岁在威海参加北洋水师练勇营,后来当炮手,先是二等炮手,每月拿十六两银子,以后升上一等炮手,就每月拿十八两银子。我在广东艇、

  • 克里米亚战争:一场海战催生现代天气预报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克里,米亚,战争,一场,海战,催生,现代,天气预报,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作为一门科学,是在近代才有的事。经由一场海战,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天气预报。“草船借箭”的故事来自三国演义,诸葛亮凭借对天气的准确预测“借”到了10万支箭。这个故事用来形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当然未尝不可,但是就中国古代的天气预报水平来说,孔明应当并

  • 共和国警卫:新中国如何对待日本战犯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共和国,警卫,新中国,如何,对待,日本,战犯,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中国、美国、前苏联、英国、法国、印度、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菲律宾、新西兰等11个国家的法官,组成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审判。根据《波茨坦公告》精神,各战胜国可对侵略的被俘战犯自行审判。当时中国由于内战,没有条件和能力对日本战犯进行审理,鉴于上述情况,苏联将

  • 北平无战事:铁血救国会为什么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平,战事,铁血,国会,为什么,失败,北平,战事,有个,神秘

    北平无战事里有个神秘的组织,铁血救国会。它是国民党内的秘密组织,以刷新国民党政治为己任,一手坚决反共,一手坚决反腐,一次革命,两面作战。后来虽然以失败告终,这个组织在这个剧里出面的人格化身是曾可达同志,在反腐失败后,共军即将进城之际,他在机场上最后见了方孟敖一面,就拔枪自裁了。一个出身贫苦,忠诚勤勉

  • 老兵忆轰炸:老百姓被赶进机场 残肢飞天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老兵,轰炸,老百姓,赶进,机场,残肢,飞天,我们,行的,高度

    “我们飞行的高度为3000米,还未临空,远远地就看见了机场跑道。机场跑道正中,站满了中国人。跑道两旁,是日本兵端着刺刀,对着中国人。日本人是让中国人做血肉盾牌,阻止我们投下炸弹。大队长立即向上级请示:‘炸不炸?上级回电:按命令执行轰炸!轰炸队列向着机场跑道俯冲至500米后,开

  • 怪不得西藏总出乱子 原是因为康熙出兵西藏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怪不得,西藏,出乱子,是因为,康熙,出兵,生在,康熙,年的

    发生在康熙末年的驱准保藏之战为清前期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康熙五十六年(1717),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侵入西藏,杀害拉藏汗,推翻了和硕特贵族在西藏的统治,占踞西藏,并对清政府构成了威胁。面对危机,清政府以振兴格鲁派黄教、驱逐准部出西藏为号召,两次派兵征讨,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终于把准噶尔军驱逐

  • 明朝引进西方大炮: 平壤城下痛击日军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引进,西方,大炮,平壤,城下,痛击,日军,火药,当今

    火药是当今国人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也是最早将火药用于军事的国家。可惜,到了16世纪,西洋人的火器技术已经后来居上,促使大明王朝务实地采取了拿来主义的策略,于是,便有了“佛郎机”与“红衣大炮”在中国的传奇&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