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1941年斯大林为何对德军的侵犯闭口不谈

1941年斯大林为何对德军的侵犯闭口不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79 更新时间:2024/1/17 16:26:26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2期,原标题为“1941年夏苏军惨败的不解之谜”严秀老先生曾撰文谈及发生在1941年的咄咄怪事:希特勒全面进攻苏联的前一周,苏联塔斯社正式发表声明,称德国决不会进攻苏联,且言之凿凿。以下是1941年6月14日延安《解放日报》刊登的声明(有删节):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十三日电〕…… 英国及外国报纸开始盛传下列谣言:“苏德行将开战”…… 谣言中坚称……德国开始在苏联边境集中军队,意在进攻苏联…… 谣言坚称苏联方面开始加紧准备对德作战,并集中军队于德国边境…… 塔斯社奉命发表声明如下:第一,德国并未对苏联提出任要求及建议缔结任何新协定。鉴于此,苏联方面认为此种谓德国意图撕毁条约,进攻苏联之谣言,全无根据。至于将德国分遣队由巴尔干调赴德国东部及东北部(现正调动中)与其他动机联系,对苏德关系并无意义。第三,苏联根据其平政策,遵守并愿遵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文,故谣言所谓苏联准备进攻德国一节为伪造与挑拨。第四,红军后备军之露营训练,以及行将到来之演习,除意在训练后备军而外,别无其他目标,故认为红军此举为仇视德国一节,其荒谬程度固无待言。

但现实扇了塔斯社一记响亮的耳光。塔斯社辟谣痛斥英美挑拨德苏关系后的第8天,即1941年6月22日的3时30分,德国对苏军阵地的猛烈炮轰和对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的空中袭击全面开始。请看当时双方的力量对比:德国用于进犯苏联的兵力为181个满员师(每个师14000~16000人),合计550万人;火炮47260门;坦克3710辆;飞机4950架。苏军应对进犯的五个边境军区的兵力为170个师(每个师均缺员,仅有5000~8000人),合计290万人;火炮34700门;坦克1800辆;飞机1540架。

德军兵力是苏军的1.8倍;火炮为苏军的1.25倍;坦克为苏军的1.5倍;飞机为苏军的3.2倍。不仅如此,一方是磨刀霍霍,杀气腾腾,志在必得;一方则是高枕无忧,毫无戒备,坐以待毙。战争开始后的18天内,德军往东推进了450~600公里,占领了大片苏联领土,里面有装满燃料、粮食、弹药等物资的200个仓库。苏军有28个师全军覆没,还有72个师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官兵,损失惨重。由于执行任何情况下均须坚守阵地的命令,开战后仅半年,苏军被俘人数即达490万,约占整个战争期间被俘人数(540万)的90%。

1941年6月22日,这个最可怕和最悲惨的日子,几乎给每个苏联家庭都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并且留下许多无法解答的问题:德国在半年的时间内陆续在苏德边境集结军队,为什么斯大林对于侦察机关、军队和外交人民委员部的反复警告不屑一顾,行若无事?既然集结在边境的苏联军队在1941年6月22日凌晨对于防卫、进攻和撤退均毫无准备,那么,他们原来是准备干什么的呢?

为什么德国飞机屡屡侵犯边界,在苏联上空飞行,却不准将其击落?实际上起了涣散军心作用的塔斯社1941年6月13日的声明为何要发表?同苏联签订了两年互不侵犯条约的德国,为什么要在1941年6月22日撕毁条约?为什么国防人民委员部的第一号军事指示严令各部队不得因受到挑拨对可能出现的攻击以还击,无特殊命令不得擅自行动,而第二号指示则明令禁止苏军跨越国界?为什么在1941年6月22日凌晨,苏联边防部队没有炮弹、子弹和燃料?此前为何不准他们占领边境沿线的前地和设防区?为什么6月22日苏联政府守口如瓶,直到敌军连续轰炸和发起进攻8小时后,苏联人民才得知战争爆发的消息?为什么最先宣布这一消息的,不是斯大林本人?为什么直至1941年7月3日,苏联人民才听到他的讲话?

更多文章

  • 抗战中牺牲的将领为何曾背负汉奸骂名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抗战,牺牲,将领,何曾,背负,汉奸,骂名,到底,是以,明志

    到底是不是以死明志1940年5月16日下午,湖北省宜城市南瓜店十里长山,这绝对是一场惨烈的鏖战,日军第39师团在第3飞行团独立轻轰炸第44战队、第75战队和20余门大口径重炮的直接掩护下,投入5000余兵力。这天是晴天,但从早到晚整个战场都笼罩在炸弹、炮弹和手榴弹的爆炸硝烟中,战斗几乎全都是在烟雾中

  • 中国军官亲历美航母 起降体验逮捕着舰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军官,亲历,航母,起降,体验,逮捕,着舰,当今,参观

    当今参观过航母的大有人在,然而乘军用飞机在航母上起降过的人,则寥若晨星。我在泰国工作期间,曾乘坐美军“灰狗”运输机在“独立”号航母上起降,并极为罕见地对航母核心区域进行了参观。美军在此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塑造公众形象和对外展示武力的做法,令我印象深刻。在飞

  • 明朝兵力四百万 为何打不过清军十二万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兵力,四百万,为何,不过,清军,二万,败的,直言,二月

    对腐败的直言,让二月河的“反腐专家”名号近来甚于“历史小说作家”,更因去年被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称为知音而“名声大震”。近日,二月河的首本 反腐文集《二月河说反腐》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二月河说自己不是反腐专家,也

  • 十万元军攻打日本到最后仅仅生还三人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十万元,攻打,日本,最后,仅仅,生还,三人,覆亡,蒙古,舰队

    覆亡蒙古舰队“豆腐渣”战船公元1274年和1281年,日本两次从蒙古大军的攻击下死里逃生,日本人将此归功于天佑日本的“神风”。然而最新的考古发现却表明,蒙古军队使用的“豆腐渣”战船才是战争逆转的关键公元1274年10月,元至元十

  • 清军武器不比英军差 为何清军会惨败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军,武器,不比,英军,为何,惨败,鸦片战争,中英,双方,武

    在鸦片战争中,中英双方武器杀伤效果的差距,远比武器性能悬殊得多。清朝的失败,首先是制度上的失败,然后是技术上的失败。糟糕的滑膛枪鸦片战争时期,英军装备的标准轻武器是前装燧发滑膛枪。说实话,这不是先进武器。近代步枪武器技术的几个重在鸦片战争中,中英双方武器杀伤效果的差距,远比武器性能悬殊得多。清朝的失

  • 八路血战2000日军 牺牲人数惊呆卫立煌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八路,血战,2000日军,牺牲,人数,惊呆,卫立,未曾,见面

    未曾见面协同抗战1937年9月,日军大举进攻山西,阎锡山紧急吁请蒋介石派兵增援。10月2日,蒋介石命卫立煌率军驰援晋北,任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进驻军事重镇忻口,布阵抗敌。当时,中国军队在长达五六十里的忻口阵地先后投入99个团,统由卫立煌指挥,其中包括晋绥军、中央军、川军和八路军。卫立煌命令第二战区所

  • 1981年十万大军军演 动用模拟“核武器”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1981年,十万,大军,军演,动用,模拟,核武器,1981

    1981年的我军华北军事演习实际为801会议、802会议和华北某地军事演习三个重大事件的历史性标识。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军队建设在根本方向上拨乱反正并取得以华北军事演习为标识的全局性重大成果。整条战线高屋建瓴、点面结合的成功推进,首当其冲地显示了典型示范与强力牵引效应。因而就根本和

  • 长征中最大秘密:生死时刻是谁放了红军生路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长征,最大,秘密,生死,时刻,放了,红军,生路,确诊,恶性

    人被确诊为恶性疟疾,他在床上昏沉沉躺了整整八天。病中的伟人挣扎着给博古写了一封信,建议中央红军转移到外线作战。当调动敌人远离苏区之后,再返回中央苏区所在的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这封信的内容表明,伟人那时没有将中央红军大规模转移到中国西北地区的打算。只是他提出的这条作战线路简直就是返回他的故地的路线,而

  • 伊拉克军事行数千美军死于何神秘武器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伊拉克,军事,数千,美军,死于,何神秘,神秘,武器,近日,俄

    近日俄罗斯军机在波罗的海多次低空穿越美国军舰的新闻在持续发酵,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在接受媒体采访中主张强硬应对该事件。在历届国防部长中,盖茨是经历十分独特的一位,因为伊拉克战争的特殊需要,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任期跨越两任政府并同时为两党服务的内阁高官。2006年,伊拉克局势急剧恶化后

  • 崇祯六年也有“七七事变”中国大胜荷兰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崇祯,六年,也有,七七事变,中国,大胜,荷兰,海上,马车夫

    “海上马车夫”在英语流行世界的今天,多数中国人对荷兰的印象,也许仅仅限于风车、郁金香之类,还有一个可能被许多人淡忘了的“海上马车夫”的称号。但在这个称号的背后,却是个曾经横扫大洋的海上霸主。不过,这个海上霸主在16世纪与中国明朝的较量中折戟沉沙,黯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