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隋朝名将贺若弼骄傲:用兵大张声势真假难分

隋朝名将贺若弼骄傲:用兵大张声势真假难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636 更新时间:2024/1/24 20:54:40

隋朝名将贺若弼对自己的军事才能颇为自负,当隋炀帝杨广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回问他:“杨素韩擒虎史万岁这三人谁算得上是真正的大将。”

读过《说唐》的人都知道杨素和韩擒虎,这两位都是响当当的名将,史万岁也是为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良将,然而,对这三位分量很重的老同事,贺若弼却是嗤之以鼻,说:杨素猛而无谋;韩擒虎武艺还不错,跟人打斗倒还可以,运兵作战那就不怎么样了;史万岁充其量也就是一名带骑兵的军官,都算不上大将。言下之意也就他贺若弼算是大将。

贺若弼虽然口气大,但本事确实大,在平定江南一役中,他神出鬼没的兵法让陈朝防不胜防。例如,在南下之前,他想攻打京口,但又缺乏水师,于是他利用南方缺马的特点,用北方的老马偷偷跟南方交易,买了不少船只。贺若弼把这些船只隐藏起来,然后把那些陈旧破烂的战舰故意摆在北边的港口,堂而皇之地让南边的士兵看到,让他们以为北方的军舰也就这样了,从而放松了警惕,“先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买弊船五、六十艘,置于渎内”。贺若弼的这种示人以弱的战术也是符合当时的形势的,因为北方在水师上一向不如南方,以此作为佯装,南方人当然不会怀疑,因为敌方认为一向都如此,让敌人觉得合理,佯装才有效果。

贺若弼还善于虚张声势。当时隋朝和陈朝的边防军每年都会换防,贺若弼每次换防,都大张旗鼓,在敌人的视野里大肆摆开军队和营帐,绵延很广,弄出一副随时都要进攻的样式,“必集广陵,大列旗帜,营幕被野”,陈朝的边防军一见这架势当然很紧张,马上调兵遣将,严阵以待,但过了一阵,贺若弼又故意通知对方:没事,我们只是普通换防而已。有时候,他还故意大张声势地进行狩猎活动,让南边的军队又紧张一把。久而久之,陈朝的军队被弄得神经紧张,渐渐地也就麻痹大意了,因此在隋朝真的发起大规模进攻时,反而放松了戒备,没有及时做防御准备。

贺若弼这种真真假假的策略,一方面固然是其善于用兵所致,其实也跟双方的力量对比有很大关系。因为隋朝相比于南方的陈朝,无论是军队规模和地理位置,都有较大优势,北方军队规模大,又居高临下,南方承受着巨大的军事压力,北方随便一点举动,都会让他们疲于应付,用有限的力量去应对无穷的骚扰。由此可见,贺若弼相当善于利用他们隋朝固有的规模优势。

更多文章

  • 原子弹轰炸广岛:美国不后悔用原子弹对日本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原子弹,轰炸,广岛,美国,后悔,日本,1964年,5月,曾下

    1964年5月,曾下令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美国前总统杜鲁门在密苏里州独立城的杜鲁门总统图书馆与原子弹爆炸受害者会面。最近,日本媒体获得并公开了这次会面的影像资料。前往独立城访问的是广岛-长崎世界和平研究使节团,由8名原子弹爆炸受害者和翻译组成。 1964年5月5日,团长松本卓夫(时年76岁,原广岛女子

  • 牧野之战:牧野之战到底有何历史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牧野,之战,到底,有何,历史,意义,牧野,之战,我国,历史上

    牧野之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牧野之战又称为武王伐纣,那么,你知道牧野之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吗?牧野之战有何历史意义?现在,请跟小编一起回到公元前1046年,看看牧野之战有何历史意义吧。 牧野之战有何历史意义? 牧野

  • 揭秘:周武王在哪一场战役给予商朝致命一击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揭秘,周武王,在哪,一场,战役,给予,商朝,致命,一击,所谓

    所谓的夏商周,由字及意,夏之后是商,商之后是周,也就是说商灭夏周灭商,那么,你知道周朝是怎么歼灭商朝的吗?周灭商是那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有谁统领?揭周武王在哪一场战役给予商朝致命一击。 周灭商是那一场战役? 周灭商的战役是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 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

  • 武王伐纣是什么性质?是疆域的扩展还是为了复仇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王,伐纣,是什么,性质,疆域,扩展,还是,为了,复仇,武王

    武王伐纣是周武王克商中的关键的一战,是约公元前1046年,以周武王带领的周部落为主的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最终导致商王朝灭亡的一场战争。那么,你知道武王伐纣的性质是什么吗?揭武王伐纣的性质。 武王伐纣的故事 商朝末年,活动在渭河流域的姬姓周部落逐渐强大,季历继位后,师承古公亶父遗道,推行仁义

  • 炮击金门:台湾不解三将领阵亡和“巨无霸”被毁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炮击,金门,台湾,不解,将领,阵亡,巨无霸,被毁,1958年

    1958年8月23日下午6时30分,金门炮战打响。这场炮战一直进行到11月12日,中国人 民解放军向金门群岛(金门、烈屿、大担、二担)发射炮弹561598发,给国民党军队造成了以下损失:全毁火炮19门;半毁火炮58门,全毁火炮掩体5 座、人员掩体11座、弹药掩体4座,半毁火炮掩体37座、人员掩体50

  • 周公东征的故事:揭周公东征平叛的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公,东征,故事,平叛,意义,周公,东征,生在,公元前,10

    周公东征是发生在约公元前1042年周成王元年,当时,周武王刚去世,周成王年幼,这时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就散布谣言,说周公要篡夺皇位,与纣王之子武庚纠合,联络一批殷商的贵族,并且煽动东夷几个部落,联合起兵清君侧,史称三监之乱。这场战争也称之为周公东征,那么,你知道周公东征平叛的故事是

  • 国共合作那些事:攻克惠州周恩来战术说服蒋介石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国共,合作,那些,攻克,惠州,周恩来,战术,说服,蒋介石,国

    国共合作时有那些战役是胜利的?我们知道惠州城是东江重镇,更是陈炯明部扼守的一个重要据点,被当时的人称为“南方第一坚城”。在第一次东征时期,滇桂联军无法攻克此城。蒋介石采取中间突破,直捣惠州的作战方针,因此,惠州成为东征军打击的第一个目标。叛军在惠州的指挥官名叫杨坤如,为了对付

  • 周公为何东征?论述周公东征的原因及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周公,为何,东征,论述,原因,结果,周公,姓姬,名旦,周文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周武王死后,成王继位,时年13岁,周公就辅助成王理政。可是,就在这是发生了周公东征事件,那么,周公为何东征?周公东征的原因是什么? 周公为何东征? 周灭商后三年后(约前1043年),周武王病逝,其子姬诵即

  • 隋灭陈之战什么时候发生?解读隋灭陈之战时代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灭,陈之战,之战,什么时候,发生,解读,时代,背景,隋灭

    隋灭陈之战是隋朝历史的里程碑,隋朝灭陈之战的胜利,是南北朝末期的隋朝统一全国的战争,随灭陈之战胜利以后陈后主陈叔宝投降,陈朝灭亡,并陆续招降三吴、岭南等地区,隋文帝完成了大一统,魏晋南北朝近400年的纷乱结束。隋朝继承北周领土,巴蜀及长江以北地区均为隋所有,长江天险已不足恃。北方有强大的突厥汗国,长

  • 震惊!这六大战役是险些导致中国走向灭亡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震惊,六大,战役,险些,导致,中国,走向,灭亡,战争,战争

    战争,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而一个朝代的更替就是在无数的战争中演变和成长的。战争似乎成为了国家演变的规律,没有国家是例外的,有战争就有死亡。现在就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险些导致中国灭亡的六大战役。 为什么说险些导致中国灭亡呢,那是因为战争伴随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