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陶渊明的《四时》诗鉴赏

陶渊明的《四时》诗鉴赏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498 更新时间:2023/12/21 6:17:35

陶渊明的《四时》诗鉴赏

《四时》是东晋诗人陶渊明著作的,这是一首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变幻的诗歌。陶渊明喜爱大自然是众所周知的事,他对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变化、季节更替抓捕的非常准确,并借对大自然的描写来抒发个人的情怀。

《四时》诗陶渊明

《四时》原文:“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这首诗把四季的描写的非常美,四季的过渡衔接委婉;特别是“满”、“多”、“扬”,“秀”四个字运用得恰当好处,分别突出了每个季节的特点。

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温暖的春水溢满了整片翠绿的田野和水泽;炎炎夏日,暴雨即将来袭,天地间风云变化莫测,那远方的云就像奇骏的山峰豁然起立;秋日炎凉,古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玄月高挂天际,世间的景物在皎洁月光的照射下都蒙上了一层缥缈迷离的感伤色彩;“忽如一夜寒风来,万千枝头梅花开”,在寒冷的冬日,梅花傲然绽放,远处的高山峻岭上的青松也无谓严寒,尽情挺立着,任它寒风也刮不走“我”的勃勃生机。陶渊明借助四时景色的描写,赞美歌颂自然,渲染的气氛统领全诗,表达了陶渊明对大自然的炽爱和个人情怀。

《四时》诗的语言自然朴质,让读者感受到真切的美意,勾勒出自然的美好与动荡不安的社会相冲撞的意境,揭露了对社会黑暗的鄙弃,充分体现了诗歌抒情言志的作用。

陶渊明的生活时代是什么

陶渊明的时代背景在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这个时代时局动荡不安,虽有过短暂的太平时期,但是战乱还是十分的频繁。国家政治腐败,为了争夺权力私欲,仕途上充满了险恶,官场上充斥着贪污贿赂之风。由于门阀制度森严,许多有志之士不能施展抱负,悲愤不已。

陶渊明时代背景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是西晋王室后裔在南方组织建立起了一个规模较小的朝廷,这个朝廷就是东晋王朝。东晋王朝虽然作为一个朝代记录在史册中,但是东晋王朝的统治范围非常的小,管辖区仅限于江南地方的半壁江山。在东晋王朝年间,北方的统治权一直是由赵国及前秦人等统治者掌管的。国家呈现分裂的状态,这个分裂的状态一直延续了两个朝代:东晋、南北朝时期,前后分裂的时间为三百年。

公元前316年,西晋王朝在西晋帝司马邺被俘下宣告终结。西晋灭亡,但仍有亡国奴不甘心,想恢复西晋王朝。他们在各个地区积极活动,为恢复西晋时刻准备着。公元前317年,在南渡过江的西晋遗臣江南及中原氏族共同拥戴下,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都城称帝为王,史称晋元帝,国家的国号仍旧是晋。由于建国帝都位于江南西晋的东侧,所以史称东晋

陶渊明时代背景经历了东晋王朝,又迎来了南北朝。这两个王朝所属年代的国家均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分裂。在东晋至南北朝时期,中国一直都是分裂的局面,没有得到完整的统一。

陶渊明《时运》赏析

《时运》是陶渊明在晋安帝元兴年著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一共分为四个章节,赞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及万物复苏的大自然,诗人陶醉于大自然中,不仅净化了心灵、开阔了心胸,还在大自然的陶冶中提升了人格。

陶渊明

《时运》诗的大意讲述的是,在暮春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一个人外出郊游,孤单形影。惬意的欣赏着自然中的美景,心情开怀,但只有影子跟自己作伴,不免觉得伤感。前面两个章节描述的是欢欣之情,后两章叙述的是伤感之意。

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热爱大自然了,大自然的一切美景都让他欣喜。随风而摆的禾苗、秀丽壮美的山峰、自由飞翔的鸟儿……看着此情此景,陶渊明陷入了茫茫的遐想中。人生本来就是如此容易满足,为何还要去追逐不属于自身的荣利。于是举杯而饮,自醉自意、自得其乐。

标签: 陶渊明四时鉴赏陶渊明四时鉴赏东晋诗人著作

更多文章

  • 西塞罗教育思想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西塞,罗教育,教育,思想,哪些,西塞,罗教育,教育,思想,哪

    西塞罗教育思想有哪些在世界历史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无疑是人们思想最为开放和自由的时期,在一时代,涌现出无数的学者和人文思想家,西塞罗就是其中一位。说起西塞罗的教育思想,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陌生,小编特地整理了西塞罗教育思想的简介。西塞罗雕像西塞罗的家庭在当时算是名门望族,因此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为他以

  • 同治帝的遗孀慧妃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同治,遗孀,慧妃,同治,遗孀,慧妃,一生,总共,有几个,后妃

    同治帝的遗孀慧妃同治一生总共只有几个后妃,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皇后阿鲁特氏和慧妃富察氏,早在立皇后之前慧妃富察氏就和阿鲁特氏有过一次竞争,当时慧妃只有14岁,可以说正是青涩懵懂的年纪,但是这时候的慧妃就已经出落得清秀美丽了,而且出身的富察氏也是大族,名门之后,可以说是非常合适的人选,但是阿鲁特氏也是大

  • 崖山海战中南宋败给蒙古军队的不解之谜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崖山,海战,南宋,败给,蒙古,军队,不解之谜,崖山,海战,有

    崖山海战有着三个未解之谜,到现在还没有找出谜底。崖山海战未解之谜之一是南宋为何将所有的军队集中在崖山这个地方。根据现在的考察,南宋在崖山以南的湛江海域附近的岛屿上修筑了临时住所,按道理他们应该在岛屿上抵抗元军。为何他们会逆向去崖山,与元军追击的方向正好相对。而且从湛江附近的岛屿到崖山是逆风。张世杰画

  • 揭秘在太原保卫战中国民党牺牲了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揭秘,太原,保卫战,国民党,牺牲,多少,太原,保卫战,会战

    太原保卫战是太原会战的核心战役,也是太原会战的最后一场战役,太原会战一共激战了整整2个月,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激战的时间也是最长的,战斗之激烈是不可想象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在这场战役中,日军参加战斗的人数大概有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总人数有28万人,伤亡人数高达10万

  • 对滏口之战的评价:真正依靠实力胜利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滏口,之战,评价,真正,依靠,实力,胜利,战争,说起,滏口

    说起滏口之战背景,不得不提及葛荣起义。这只以流民组成的起义军,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就占据了几座重要的城镇。相对的,流民组成的起义军并不似正规军队,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了获得战争用的粮食,他们将抢夺目标转移到进驻城镇的百姓身上,并强行占据民众的房子。葛荣的起义军占据哪一座城市,哪一座城市便会面临灭

  • 渡江战役地点在哪里 渡江战役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渡江,战役,地点,在哪里,什么,影响,渡江,战役,是在,三大

    渡江战役是在三大战役之后发生的一场战役,众所周知,在三大战役之后,蒋介石的势力几乎已经土崩瓦解,在这种情况下渡江战役依旧发生了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和当时的背景有关。下面就来看看渡江战役背景。渡江战役图片渡江战役背景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国民党方面依旧不死心。虽然国民党方面军力几乎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蒋介石仍

  • 太原保卫战的结果如何:太原最终沦陷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原,保卫战,结果,如何,最终,沦陷,1937年,11月,4

    1937年11月4日,日军来到太原附近,对太原发动最后攻击,11月9日太原被攻破,太原保卫战是太原会战的主要战役,也是太原会战的最后一个战役,这次战役规模也比较庞大,那么太原保卫战经过是什么呢?太原保卫战部署图在大同会战、平型关战役的失败之后,国军在忻口终于有和敌人一战的能力了,于是就在忻口和敌人进

  • 夏侯惇的资料 夏侯惇是如何管理好百姓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夏侯惇,资料,如何,管理,百姓,夏侯惇,资料,名气,年的,时

    夏侯惇的资料,夏侯惇的名气在少年的时候就能够看出来,而且他在当上曹操的将领后,对当地的百姓也是非常的好,可以说是管理百姓的一把好手,而且非常值得人们敬重,也受百姓的爱戴,对于夏侯惇的主要介绍,我们看看下面关于夏侯惇的资料的内容吧。夏侯惇简介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魏

  • 夏侯惇字什么 夏侯惇是曹魏的开国元勋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夏侯惇字,什么,夏侯惇,曹魏,开国元勋,夏侯惇字,什么,夏侯

    夏侯惇字什么,夏侯惇是曹魏的开国功臣,战绩就不用多说了,他非常受曹操的赏识,其实在古代,人们对于名字是非常有讲究的,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字号,对于曹操的大将,夏侯惇自然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夏侯惇字什么。三国夏侯惇夏侯惇是三国时曹魏的开国元勋,被封为大将军,战功赫赫,不过在三国乱世之中,各

  • 是什么原因导致左宗棠一定要收复新疆?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是什么,原因,导致,左宗棠,定要,收复,新疆,左宗棠,收复

    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晚清历史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也是左宗棠人生中的一大功绩,对后世影响很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左宗棠一定要收复新疆的呢?左宗棠收复新疆新疆古称西域,很早以来,西域就同内地有密切联系。公元前101年(西汉武帝太初四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使者校尉。公元前60年(西汉宣帝神爵二年),西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