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战无不胜的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原因?

战无不胜的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原因?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767 更新时间:2024/1/7 1:52:12

1815年春,被放逐到厄尔巴岛的拿破仑回到巴黎,东山再起,很快重新控制了整个法国政权。

得到这一消息后,欧洲各国君主如临大敌,立即组织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希望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将他绞杀。拿破仑也迅速组织部队抵抗,根据制定的正确的战略部署。要在俄奥大军到达之前解决战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将英普联军各个歼灭。可是这一次战争局势并没有朝着“战神”部署的方发展。受命占领布鲁塞尔重要阵地以牵制英军的内伊元帅迟缓犹豫,使这一行动未能如期完成。后来在双方激烈争夺时,拿破仑又命令内伊属下尔隆军团由弗拉斯内向普军侧后方开进,主力部队一起对普军实行夹击,但戴尔隆对命令理解不清,错误地向法军后方的弗勒台开来,使这决定性的一击延误了近两个小时。而当戴尔隆重新赶回普军后方时,又被不明战局的内伊元帅严令调开,这时英军已在戴尔隆的大炮射程之内,戴尔隆机械地执行了内伊在戴尔隆的大炮射程之内,戴尔隆机械地执行了内伊的命令,使法军在临胜之际功亏一篑,英军逃脱了被全歼的命运。

另外,在滑铁卢会战的前一天,拿破仑指挥军队追击英军时,就在两军快要相接时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顷刻间,道路被冲毁,田野一片泥泞,法国骑兵不得不停止追击,使狼狈逃窜的英军绝处逢生。次日清晨,彻夜未停的大雨仍然妨碍着法军按时投入进攻,善于运用机动战术的拿破仑也无法在这样的天气下发挥炮兵和骑兵的机动作用。战斗一直推迟到中午才开始,这就给英军更多的喘息机会。

滑铁卢大战是世界战争史上令人瞩目的一页,也是拿破仑戎马生涯中的最后一战。然而,这一战却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滑铁卢战役的进程既惊心动魄,又富有戏剧色彩,许多微妙因素影响了战局,使法军的锐势急转直下,失去了几乎到手的胜利。

6月18日中午,随着三声炮响,滑铁卢之战的帷幕骤然拉开,排山倒海的法国骑兵呼啸而上,但防守的英军顽强抵抗,以猛烈的火力压住了法国骑兵的锐势。战斗进入了胶着状态,整个下午的激战没有片刻停歇,处于浴血苦战之中的双方都失去了完全控制局势的力量。黄昏到了,拿破仑亲自率领自己的近卫军向英军阵地冲去,但是就在这个时刻,英国的援军到了,而拿破仑一直相信在英援军到来之前会前来救援的格鲁希元帅的部队却始终未到。形势急转直下,英军趁势变守为攻,对法国军队发起了总攻。

列成方阵的法国近卫军一面拼死抵抗,一面缓慢后撤,拿破仑也只好下车骑马而走。他脸色惨白,泪流满颊,在暗淡的星光中跑过了一个个尸横遍野、怪影憧憧的战场。他试图收拾残军,无奈力不从心,战场上躺着2.5万名死去的和受伤的法国人,法国几乎损失了全部的炮队,而几十万奥国生力军正逼近法国边境,还有几十万俄国军队不久也将到来所有这一切都使拿破仑陷入完全绝望的境地。他不得不宣布退位,从此开始通向死亡的流亡生活。

法国滑铁卢战役失败的原因引起了史学家和军事评论家的极大兴趣。有人认为,是格鲁希元帅的迟迟不到毁灭了整个法国军队,因为当时拿破仑的军队有7.2万人,英军也有7万人,双方势均力敌,谁的援军先到,谁将占据优势。有人认为是天气原因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因素,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可是也有人把原因追溯到更早一些时候,他们认为,如果一切都按拿破仑最初的正确战略进行,本来早就可以结束战斗了,滑铁卢的决战也不会发生。第七次反法同盟也会像上几次一样,被拿破仑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

更多文章

  • 清朝晚期军事变革:利益集团相互阻挠被拆台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晚期,军事,变革,利益,集团,相互,阻挠,拆台,晚清

    晚清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约72年的时间。晚清时期的社会转型,对于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来说,为千年来未有之巨变。在那个日新月异的年代里,各种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其中,军事变革是萌发最早的一个领域,是中国人迈出古代传统、走向世界的一份记录。中英军事官员合影于

  • 胡耀邦为什么能够得到毛泽东是赏识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胡耀邦,为什么,能够,得到,毛泽东,赏识,1934年,10月

    1934年10月10日夜,秋风冷雨,灯火闪动,瑞金沉浸在紧张而庄重的气氛之中。其时,中国共产党人中的一大批精英,正从这片热土上迈出艰难的步伐,开始了后来称为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战略大转移。在这支8万余人的队伍里,就有曾被称为红小鬼、时任少共中央分局秘书长的胡耀邦。待命出征胡耀邦是在10月9日下午才得知中

  • 日本战犯揭秘赵一曼受酷刑的真相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日本,战犯,揭秘,赵一曼,酷刑,真相,白马,密林,女王,赵一

    骑白马的密林女王赵一曼原名李坤泰、李淑宁,参加革命后用名李一超,到东北化名赵一曼,宜宾县白花镇人,1905年出生于宜宾县白花乡白杨嘴一个大地主家庭。少女时代的她“气质高雅,清纯美丽,天生喜欢朴素的生活,嗜书如命。”“五四”时期受到新思想的影响,赵一曼开

  • 国共两党暗战:中统特务曾欲收买周恩来的司机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国共两党,暗战,中统,特务,曾欲,收买,周恩来,司机,背景

    背景:抗战时期,国民党对中共设在陪都重庆的公开机关采取的是一条既然不得已容许其公开存在,但是却千方百计地进行限制、防范以至捣乱和破坏的方针。对于国民党特务对中共人员有可能的绑架、暗杀等行为,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早有严格的应对措施。红岩联线研究馆员刘立群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件。盯上了周恩来的司机国民党对

  • 以多负少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怎么了?无敌舰队失败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以多,负少,西班牙,无敌舰队,怎么了,无敌,舰队,败的,原因

    顾名思义,“无敌舰队”就是天下无敌。然而,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却上演了一出“以多负少”的悲剧,“天下无敌”变成了“人尽可欺”。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西班牙和英国于1588年8月在英吉利

  • 日军曾图谋暗害瓦解二十九军:买凶暗杀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日军,曾图谋,图谋,暗害,瓦解,二十九,买凶,暗杀,东北,沦

    东北沦陷后,日本企图将华北五省(冀、察、鲁、晋、绥远)、三市(北平、天津、青岛)“自治”,扶植起第二个“满洲国”,以脱离统一的南京国民政府,日军为了实现这一阴谋,企图以二十九军和冀察政务委员会为控制华北的工具。日军企图通过北平特务机关来削弱驻华北地区守

  • 四大家族内讧:蒋介石为保帅轰走孔祥熙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大家族,内讧,蒋介石,保帅,轰走,孔祥熙,孔祥熙,字庸,山西

    孔祥熙字庸之,山西太谷人,出身地主家庭,祖辈在山西开过票号钱庄,到其父亲一辈已渐趋没落。孔祥熙就读教会学堂,参加基督教,以后到美国读书。长大成人看到清朝腐败落后,西方列强在中国横行无忌,激发了民族爱国心,要到西方学习,报效祖国。靠教会帮助在美国读书时,认识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成为反清革命党人。他还结

  • 袁世凯的集权梦:民国宪政政体的破灭之路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袁世凯,集权,民国,宪政,政体,破灭,之路,后的,袁世凯,天

    称帝后的袁世凯在天坛祭天。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宣誓就任南北统一之后的“大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在亚洲率先告别帝制的中国正朝着真正意义上的五族共和、南北统一、民主立宪的方向迈进。然而,作为当时推动中国宪政主要力量的国民党人,却为了权力之争勾心斗角、严重内耗。又以本来可

  • 对于国民党的失败张学良是怎么评价的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对于,国民,党的,失败,张学良,怎么,评价,近年来,笔者,整

    近年来,笔者在整理张学良口述史料过程中发现,张学良围绕这一话题从国共两党比较的角度谈了许多看法,比许多人谈得具体、生动、深刻,从中可以看出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各自特点。张学良与蒋介石张学良虽然说自己的生命到36岁就结束了,但他从1925年认识孙中山起,就开始和国民党打交道;从1934年任鄂豫皖&ldqu

  • 俄国人给伪满政权当打手:下场悲惨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俄国人,伪满,权当,打手,下场,悲惨,将军,党魁,教士,普通

    将军,党魁,教士,普通侨民据史料记载,早在元朝时期,就有俄国人来华定居,当时称斡罗思人。到了清朝,由于战争,更多俄国俘虏在华定居,他们被称做“阿尔巴津人”。1897年,随着中东铁路开工修建,俄国人纷至沓来。有统计称,到1912年,在哈尔滨一地居住的俄国居民就达43091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