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安史之乱的性质 揭安史之乱对整个中国的影响

安史之乱的性质 揭安史之乱对整个中国的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192 更新时间:2024/1/23 15:20:14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他对当时唐朝的影响是极大的,此次战争严重破坏了开元盛世留下的物质基础,同时,安史之乱对整个中国的历史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那么,想不想知道安史之乱的性质是什么呢?安史之乱对整个中国的影响又体现在哪个方面?

安史之乱的性质是什么?

安史之乱的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具体说,是唐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斗争。安史之乱的首领们虽曾利用了人民对唐王朝的反抗情绪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这并不能影响这次叛乱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在战乱中由于安史叛军对人民的残暴行径,曾引起了象常山太守颜杲卿、平原太守颜真卿以及张巡、许远的死守睢阳等的反抗斗争,这些局部地区反暴政的斗争是正义的,但同样也丝毫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安史之乱对整个中国的影响

其一,社会混乱

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楱应改为榛),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其二,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安史余

唐末藩镇割据形势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当史思明之子史朝义从邺城败退时,唐遣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追击,仆固与唐王朝有矛盾,为了私结党羽,有意将安史旧部力量保存下来,让他们继续控制河北地区,使安史旧将田承嗣据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张忠志(后改名李宝臣)据成德(今河北中部)、李怀仙据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领节度使之职。这就是所谓“河北三镇“。三镇逐渐把地方军事、政治、经济大权皆集于一身。以后其他地区,如淄青(今山东淄川、益都一带)李正已,宣武(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李灵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据,不服朝廷管理。这些方镇有的自补官吏,不输王赋,有的不入贡于朝廷,甚至骄横称王称帝,与唐王朝分庭抗礼直到唐亡,这种现象没有终止。

其三,剥削加重

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中叶农民叛乱的高潮。

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潼关和虎牢关之间,几百里内,仅有“编户千余”,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政府却把负担强加在犹在户籍上的农民。唐宪宗元和年间,由于政令不及,税收只能征自东南八道(浙西、浙东、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在方镇统治下的人民,也遭受着“暴刑暴赋”,如田承嗣在魏博镇“重加税率”,李质在汴州搞得地区“物力为之损屈”,等等。唐政府和各藩镇的横征暴敛,终于激起了农民的不断武装叛乱,代宗一朝,全国各地叛乱四起,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发生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浙东袁晁之乱,同年的浙西方清之乱,以及同期的苏常一带的张度之乱,舒州杨昭之乱,永泰年间(公元765年)邠州之乱等等。这些叛乱虽说很快就被镇压,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更多文章

  • 东北易帜的原因:张学良东北易帜是出于爱国吗?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北,易帜,原因,张学良,出于,爱国,关于,张学良,东北,易

    关于张学良东北易帜,历史给出了众多的原因,不论是当时的国内局势还是日本的种种逼迫又仰或是除了对国仇家恨,总之关于张学良东北易帜最后的结果是张学良成为了当时仅次于蒋中正也就是蒋介石的第二号军事人物,在这里小编不才,想要为大家说说张学良东北易帜的原因,据说,张学良东北易帜最大的原因是出于爱国,这话你信吗

  • 安史之乱的原因: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安史之乱,原因,爆发,主要原因,是什么,安史之乱,唐朝,一场

    安史之乱,唐朝一场自天宝十四年开始一直到唐代宗宝应元年结束的一场内战,据悉,安史之乱前后有七年之久,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盛唐转衰的开始,而唐朝的盛世是经由“贞观之治”、“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以及”及唐玄

  • 1945年柏林沦陷 11万德国少女被糟蹋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1945年,柏林,沦陷,11万,德国,少女,糟蹋,战争,从来

    战争从来都不是女人的事,而本因在男人背后的女儿也多次在战争中受到迫害,远的不说,就说说在二战时期的柏林沦陷。据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卷中,有着一段没有受到过追究的规模浩大的军人群体强奸罪记录,那就是苏军在征服纳粹德国后的大规模性放纵行为。苏联红军在内梅尔斯多夫强奸杀害的妇女与儿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东北易帜的历史背景:东北易帜是怎么发生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东北,易帜,历史背景,怎么,生的,东北,易帜,1928年,1

    东北易帜是1928年12月29日发生的一起重大事件,此次事件对于日本想要统治中国来说是一种打击,据悉,东北易帜虽然只是实现了当时中国在名义或形式上的统一。但是但就这一点来说就够了,知晓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在哪个时期是出于什么背景的,当时,日本想控制中国的东北山省可惜,前面有一个东北王张作霖挡着,皇姑屯

  • 假如荆轲刺秦王成功的话那历史的拐点将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假如,荆轲,秦王,成功,的话,历史,点将,如何,历史,充满

    历史充满变数,秦始皇的一生同样也是充满变数的,除去他在赵国担当人质时所遭遇的种种危机,等到他13岁成为了秦国的王,恐怕就没有人能够伤害他了,不过凡事无绝对,他的人生中距离死神最近的一次,恐怕就是和荆轲在宫廷中的那场著名遭遇战。而如果荆轲刺秦成功了的话,那么历史的拐点将如何呢?历史将会走向何方?如果荆

  • 东北易帜简介 东北易帜发生的时间是哪一年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北,易帜,简介,生的,时间,一年,众所周知,东北,易帜,发

    众所周知,东北易帜的发生是在皇姑屯事件之后,是民国时期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领导的一次事件,据悉,东北易帜标志着北伐的结束以及国民政府完成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可惜,想象是美好的,东北易帜没能完全的实现,从而也反应了理想终究是理想。SO,现在大家想不想知道东北易帜是发生在哪一年的呢?以下揭晓。东

  • 荆轲刺秦是怎么发生的 荆轲刺秦的背景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荆轲,刺秦,怎么,生的,背景,是什么,荆轲,刺秦,一起,生在

    荆轲刺秦是一起发生在公元前230年的战国时期的事件,他反应了当时的人们对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历史上对荆轲刺秦这一事件有具体的记载,可是,荆轲刺秦的事件我们耳熟能详,但是,荆轲刺秦的背景是什么知道吗?荆轲刺秦是怎么发生的呢?以下揭晓。荆轲刺秦实在怎么发生的?秦王攻破赵国,继续向北进军,直到燕国的边界

  • 癸西之变的过程:癸西之变为什么会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癸西,变的,过程,之变,为什么,失败,癸酉,之变,中国,清朝

    癸酉之变是中国清朝嘉庆年间的一起起义,据水,在当时的社会矛盾日益扩大,国与国之间的以及下层百姓和贵族之间的,就这样,癸西之变发生了,这是一起天理教军队进攻北京紫禁城的事件。那么,知道癸西之变的起义过程是怎么演变吗?癸西之变为什么会失败呢?带上问题以下揭晓。癸酉之变过程嘉庆年间,9月14日这天,天理教

  • 唐岛之战的结果 南宋以少胜多创造古代海战记录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岛,之战,结果,南宋,以少胜多,创造,古代,海战,记录,唐

    唐岛之战是宋朝与金朝在海上发生的一场战役,据记载,此次战役死由李宝、魏胜、完颜亮等人指挥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是发生在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宋金两方在黄海海面所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海上决战,这场战争也是火器应用于战争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那么唐岛之战的结果怎么样呢?这场战役最后的胜利方是谁呢?唐岛之战的结果如

  • 癸酉之变简介 癸酉之变是怎么发生的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癸酉,之变,简介,怎么,生的,癸酉,之变,或称,天理,起事

    癸酉之变,或称天理教起事、八卦教起事,它是中国清朝嘉庆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813年发生的一次天理教军队进攻北京紫禁城的事件。天理教起事领袖首领为林清。那么,知道癸西之变是怎么发生的吗?一起来看癸西之变的简介。癸酉之变简介癸酉之变是清朝时期嘉庆年间各地起义,以林清为首的天理教进攻北京的事件。官逼民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