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皖南事变成功突围之谜 傅秋涛成功突围的关键

皖南事变成功突围之谜 傅秋涛成功突围的关键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11 更新时间:2023/12/24 8:58:20

皖南事变,是我军历史上少有的一次军事上受到重创,组织上蒙受重大损失的事件:新四军皖南部队惨遭覆没;军长叶挺下山谈判被扣;副军长项英、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等高级干部牺牲;二纵队、三纵队两位司令员也牺牲在战场上。只有傅秋涛成功突围,他所指挥的一纵队的干部战士也突围出来约1000人,占全纵队成员的三分之一。

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前,新四军部队分为左、中、右三路纵队并行开拔北上。傅秋涛司令员兼政委率领的一纵队为左路纵队,周桂生司令员指挥的二纵队为中路纵队,张正坤司令员指挥的三纵队为右路纵队。军部机关及各直属队、教导总队随二纵队行动,共计9000人。行军路线为绕道茂林,由三溪、旌德、宁国、郎溪奔苏南,然后北上。事实证明,由于叶挺与项英的指挥思想不一致,中路纵队、右路纵队陷入了军部指挥连续失误、战机一失再失的危局。中路、右路纵队的团以上指挥员个个身先士卒,冲杀在前,但伤亡惨重。只有左路纵队因与军部在战斗中失去了联系,干部牺牲较少。

皖南事变纪念园

傅秋涛的一纵队作为大兵团行军的左路纵队,与军部在皖南事变中战斗打响后的第三天因电台被毁,而失去了联系,使自己能够独立行动,处身于叶、项矛盾漩涡和项英的错误指挥之外,这是傅部胜利突围的关键所在。

战役战斗中会议时间过长,是兵家征战之大忌,新四军军部和左路纵队在战斗中都召开了时间较长的军事会议,而左路纵队的较长时间会议恰恰奠定了成功突围的基础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当时新四军北移路线可供选择的有三条:一是直接“北渡”的路线。即由云岭北,经铜陵、繁昌渡江到无为。二是“东进”的路线。即由云岭向东,经马头镇、柳铺、孙家埠、毕家桥、郎溪、至竹箦桥到水西地区(苏南指挥部所在地)。三是“绕道”的路线。即由云岭南下茂林、三溪入宁国转广德、郎溪到溧阳,然后渡江北上。三条路线都各有利弊。

经过比较分析、权衡利弊,新四军采用了“绕道”的方案。历史事实已经证明:“绕道”是一条绝路。当三路纵队会攻星潭未克时,项英不敢强攻,理由是害怕伤员过多而影响转移,这反映了项英军事阅历不足和军事才能不够。但作为新四军和东南局党的最高领导,本着为党负责的心理,项英牢牢地把住军事指挥权,排斥叶挺。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项英主持召开了“百户坑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攻占星潭未果后的行动方案。会上,提出了几种行动方案,无非是前进、后退、迂回之争。良将用兵,贵在神速,但项英此时迟疑不决,会议前后历时7个多小时,使国民党军在星潭完成了围堵行动。最后,项英下了一个回头突围的决心,几经波折,使军心失衡,斗志涣散,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傅秋涛皖南事变成功突围

与军部的情况相反,左路纵队在“百户坑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即1941年1月8日下午召开了“梓坑会议”,讨论本纵队突围的路线问题。会议也讨论了几个小时。会议经过分析,形成一致意见,决定向苏南转移。苏南是新一支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傅秋涛担任团长的老一团曾在苏南战斗了半年,沿途群众基础好。会议还决定,老一团打前卫,新一团打掩护,当纵队司令部冲出后,支队全体人员在板桥集合。会议虽然也开了几个小时,但最终形成了正确的决议,奠定了傅部成功突围的基础。

皖南事变中的英雄

由于“梓坑会议”确定了正确的突围方向,一纵队突围的战术方式也随之确定,即:“正面强攻,重点突破,撕开网口”。具体的突破口选择在球岭岭南六华里处“三节水”地区。这是一个峡谷地带,公路从二、三百米深的峡谷中穿过。因地形险要,敌人防守较松,仅有顽52师154团的一个营防守。走这一条路突围是一着险棋,但兵不厌诈,用兵关键在于出其不意。经过周密的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系,历经大小三次殊死的搏斗,在付出重大牺牲后,一纵队的一部分干部战士终于突出了敌人的重围。

更多文章

  • 季羡林的作品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季羡林,作品有,哪些,季羡林,作品有,哪些,因为,精通,梵文

    季羡林的作品有哪些季羡林因为精通梵文,对佛学颇有研究。《二月兰》封面图于是季羡林的作品有一部分是关于佛学及其对内涵的深究的作品,像《现代佛学大系》就是季羡林的作品之一。在这本书中季羡林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将佛学讲述的更容易让人理解,方便读者阅读。除了这些看起来比较高深的内容,季羡林还十分擅长散文的

  • 香港著名艺人周润发黄家驹的关系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香港,著名,艺人,周润,发黄家,关系,如何,香港,著名,艺人

    香港著名艺人周润发黄家驹的关系如何黄家驹的去世对于香港乐坛是一个很大的震动,在他去世以后,很多的明星大腕都纷纷发表自己对于黄家驹的评价,其中周润发就曾经说过:“我不怎么关注音乐,除了beyond。”其实周润发和黄家驹他们也早就有过不少的交集。黄家驹和周润发合作周润发是华语电影圈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成

  • 思美人莫言之间有什么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美人,言之,间有,什么,关系,美人,言之,间有,什么,关系

    思美人莫言之间有什么关系莫言指的是中国著名作家,莫言的作品有很多比如《檀香刑》、《酒国》等。连曾热播的电视剧《红高粱》也是莫言写出来的。而《思美人》这部电视剧就是由张馨予、马可、乔振宇等演员演的一部关于历史性的古装电视剧。而《思美人》这个名字是由曾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亲自提名的,莫言在为这部电

  • 永乐盛世的评价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永乐,盛世,评价,如何,永乐,盛世,评价,如何,是在,明成

    永乐盛世的评价如何永乐盛世是在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永乐盛世期间,中国明朝的疆域辽阔,朝廷大力发展外交,郑和下西洋就是这一时期的外交大事件之一,国家富强,是中国封建统治时代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那么,后世对永乐盛世的评价如何呢?朱棣画像在永乐盛世时期,中国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

  • 努尔哈赤十四子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努尔哈,十四,努尔哈,十四,史料,记载,16个,儿子,其中

    努尔哈赤十四子是谁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有16个儿子,其中他的十四子是爱新觉罗·多尔衮。多尔衮剧照多尔衮出生于1612年11月17日,他的母亲是孝烈武皇后。多尔衮15岁的时候被封为了贝勒,后来17岁的时候他被赐号“墨尔根戴青”,因为在跟随哥哥皇太极出征的时候他立下了军功。在多尔衮24岁的时候他率军收降

  •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标志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第二次,国共,合作,标志,介绍,第二次,国共,合作,标志,介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标志介绍在日军入侵中国的期间,国共两党团结在一起,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以期将力量结合在一起抵御日军。第二次国共合作也的确如人们所期盼那般,将国内的力量结合在了一起。那么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什么呢?第二次国共合作历史图片在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现阶段国内最主要的

  • 姜太公预言是真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姜太公,预言,真的,姜太公,预言,真的,中国,民间,有一个

    姜太公预言是真的吗中国民间有一个很神奇的流传很广的姜太公预言,姜太公的预言便是一个奇特的图谶,他把后代王朝的更迭,每朝每代历经多少时间,多少个皇帝都说的明明白白,准确无误,没有丝毫差错。据说姜子牙曾经做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一个预言,竟然把中国几千年来王朝更迭说的头头是道,简直是分毫不差,而且能够流传

  • 科赫贡献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科赫,贡献,是什么,科赫,贡献,是什么,基于,人们,称为,瘟

    科赫贡献是什么基于科赫贡献,人们将科赫称为“瘟疫的克星”。2003年爆发的SARS病毒,让全球人民为之恐慌。为了控制SARS的扩大,多个国家的科学家们共同研究SARS的病原体,想要从根源入手控制SARS。纪念科赫硬币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之下,终于找到冠状病毒是引起SARS爆发的原因。而科学家们能找到引起

  • 古代用女人裸露下体破敌的荒唐战术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代用,女人,裸露,下体,破敌,荒唐,战术,国是,一个,着数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封建历史传统的东方国家,遗留下来的精神和物质遗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比如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以男人为中心,三纲五常、三从四德,重男轻女、歧视妇女,女人的身体和用品都是既讳莫如深,而又“肮脏”、“不洁”的东西,特别是牵涉到性器官,牵涉到女性生理,牵涉到大小便等方面的内容,那更

  • 郾城之战有什么结果 如何评价郾城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郾城,之战,什么,结果,如何,评价,郾城,之战,生在,114

    郾城之战发生在1140年,这次战役发生在金军在顺昌城下打败而归之后,是金军在南下途中的又一次大败而归,郾城之战的交战双方是岳飞领导的岳家军和完颜宗弼领导的金军主力部队之间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完颜宗弼引以为豪的拐子马和铁浮屠被斩杀殆尽,金军十万大军最终铩羽而归。下面详细的介绍一下郾城之战双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