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淮海战役惊天巧合 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极为罕见

淮海战役惊天巧合 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极为罕见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15 更新时间:2024/2/2 7:27:23

淮海战役是解放三大战役中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这一战也可以说决定了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今后格局。而在这次战略部署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命令却极为相似,双方几乎在同一个时间下达同样的指令。那么到底有哪些巧合呢?下面中国历史网小编将带你们去了解下具体情况吧。

双方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开始谋划这场大战

1948年9月24日,华野代司令代政委粟裕首次中央军委提出了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同一天,国民党国防部长应钦,以蒋介石的名义向徐州“剿 总”和华中“剿总”下达了《对当前作战之指导指示》。根据这一指示,部署了以徐州为中心的防御态势。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两条铁路线上摆出“十”字 阵,即“一点两线”的防御部署。后来又制定了一个“守江必守淮”的计划,将主要兵力集中于蚌埠附近守备淮河。

在战役谋划、执行的过程中,中共方面始终能按照“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精神,不断充实、修订、完善作战计划。而国民党军却多次改变作战方针,蒋介石举 棋不定,对徐州战事,时而要坚工固守,时而又要放弃;对兵力部署,一会要求深沟高垒坚守铁路沿线重要点站,一会又要向南转进,守备淮河。因此,当时国民党 内有人发牢骚说:“举棋不定,亡国之征。”

双方同时确定最高指挥权

1948年10月31日,粟裕电报中央军委:“此战规模巨大,请由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当即得到了中央军委的同意。淮海战役最高指挥得到了确定。 而国民党方面,在10月30日召开的国民党国防部讨论中原作战问题的会议上确定由白崇禧统一指挥徐州和华中两个“剿总”部队作战。而在10月31日白崇禧 却突然变了卦,不愿担此重任,蒋介石无奈,只好临时改由刘峙担任徐州方面的指挥。

双方同时下达作战命令

11月4日,一切准备就绪后,华东野战军下达了《淮海战役攻击命令》。同一天,国民党参谋总长顾祝同和作战厅长郭汝瑰来到徐州召开军事将领会议,部署徐州外围各部向徐州集结,然后沿津浦铁路南下转进淮河的作战命令。

11月5日,解放军各部进入了攻击出发位置。同一天,国民党徐州“剿总”军事会议完毕,各兵团司令、军长分别回到各部队下达作战命令。

11月6日,解放军以雷霆万钧之势,从四面八方挺进淮海战场。而国民党军各部也在同一天开始行动,命令士兵每人仅带七日食粮,部队离开原驻防地,向徐州方向转进。

从大战前几天双方的行动变化就可以看出,大战未开,国民党军已犯了临阵换将、放弃坚固城池、撤退仓促等兵家大忌,胜负的天平已明显向解放军方面倾斜。

三个歼灭战模式大致相同

淮海战役历时66天,围绕着碾庄、双堆集和陈官庄三个地区展开歼灭战。这三个歼灭战,跨地三省、纵横数百里,面对的国民党指挥将领也不同,但其作战的具体模式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第一阶段,国民党黄百韬兵第七兵团原驻在新安镇地区,这里是黄百韬兵团经营多年的军事要地,位于陇海铁路沿线,城市工事坚固,防御阵地战壕交错, 攻守兼备,联络便捷,驻扎的几个军之间呈多角配置,便于相互支援,储备了大量的各类武器弹药。然而,该兵团却在大战开始时离开经营已久的驻扎地,孤军转进 向徐州方向靠拢,又没有事先在运河上架设浮桥。除了军队还有大量地方官员、家属、医院、学校等随军转进,千军万马从唯一的一条铁路桥上通过,严重影响了行 军速度。而直扑新安镇的华野大军发现黄百韬军队离开遂开始全线追击。黄兵团到达碾庄地区后,本应马不停蹄继续向徐州靠拢,但却犹豫不定在碾庄滞留一天,失 掉了宝贵的西撤时间,在行进中被追击的华野部队包围起来,被迫固守待援,战斗进行十余天,解放军以优势兵力不断地压缩包围圈,逐渐消耗其兵力,致使黄百韬 部队不得已分头突围,最后被歼。

标签: 淮海战役惊天巧合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极为罕见

更多文章

  • 百团大战真相 揭秘百团大战失败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百团大战,真相,揭秘,败的,原因,百团大战,中国,抗日战争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饱受争议的一次战役。此战虽然歼灭了很多日军,打击了日军侵华的嚣张气焰,但是八路军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权衡得失,很多人都说百团大战是一场失败的战役。那么,百团大战的真相是什么呢?百团大战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百团大战的真相1937年10月,日寇占领娘子关,11月太原失守,

  • 共产党使用什么战术打赢了辽沈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共产党,使用,什么,战术,赢了,辽沈战役,辽沈战役,中国,共

    辽沈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胜的重要一战,从此,共军一别被动挨打的处境,开始了逆袭之旅。这场胜利不仅体现了共产党军队顽强不屈的精神,更是彰显了共产党领导阶层的战术策略。那么,共产党使用什么战术打赢了辽沈战役的呢?总的来说,共产党在辽沈战役中,通用的是“关门打狗”和&ld

  • 平津战役国共双方伤亡如何 双方伤亡人数统计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平津,战役,国共,双方,伤亡,如何,伤亡人数,统计,平津,战

    平津战役作为三大解放战争之一,其死亡人数就更其战役名称一样响亮。据悉,在此次战役中,国共双方的死亡人数高达数万人数,这个数据还是很惊人的吧,要知道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再到能上到战场上是需要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可是死亡却只要一夕之间啊,所以,人总说战争是用死亡多寡堆积出来的,这还真不是说笑的呢。那么,到底

  • 你知道辽沈战役的主要领导人物都有谁吗?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知道,辽沈战役,主要,领导,人物,都有,谁吗,辽沈战役,我国

    辽沈战役是我国近代史上国共第二次内战的三大战役之一。此战扭转了国共之间的战略地位,使得共产党由被动挨打转为主动出击,此战不仅在战略上出奇制胜,在领导方法上也让人耳目一新。那么,在这次沈辽战役中的主要领导人物都有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论及辽沈战役中的领导人物,共军一方是由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组成总

  • 蒋介石看完百团大战初战胜利报告为什么保持沉默?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蒋介石,看完,百团大战,初战,胜利,报告,为什么,保持,沉默

    1940年,中共八路军发起了百团大战。这一战在敌后战场上给日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为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减轻了许多的压力。当这一消息传遍全国时,所有的中国人民几乎都在奔走相庆,而蒋介石却在看到百团大战初战胜利后保持了沉默。这不禁令人感到匪夷所思,蒋介石看完百团大战初战胜利报告后为什么会保持沉默呢?

  • 一战定江山 解析巨鹿之战的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一战,江山,解析,巨鹿,之战,过程,巨鹿,之战,秦朝,失去

    巨鹿之战是秦朝失去统治地位的开始,自巨鹿之战结束后,秦三世嬴子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可以说,这是一场一战定江山的战局,想当初秦始皇为了统一中原大地历经了大大小小无数的战役啊,可一遭败北只需一战。好了闲言少叙,现在就请大家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巨鹿之战是如何一战定江山及巨鹿之战的过程如何吧。公元前208年十月

  • 平津战役发生在哪里 平津战役战址现在何处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平津,战役,发生,在哪里,战址,在何处,平津,战役,中国,国

    平津战役,中国国共内战的最后一场战役,此战的胜利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为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据悉,此战是在1948年11月29日发生的,那么,你可知此战是在那发生的吗?且,平津战役的战址现在何处?带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平津战役发生在哪里平津战役是中国解放战争时期

  • 长平之战赵括被围后为何不立即突围?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长平,之战,赵括,后为,何不,立即,突围,长平,之战,白起

    长平之战中,白起率领的秦军围歼赵括的赵军。赵军尝试几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但是开始突围的时候是已经开始断粮,如果一开始突围还有胜算,那么长平之战赵括被围后为何不立即突围?带着疑问,下面中国历史网小编将为你揭晓这个答案。长平之战赵括被围后为何不立即突围?赵括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伊始就离开赵军构筑已久的坚

  • 辽沈战役最惨一战:国民党十万精锐部队全军覆没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辽沈战役,最惨,一战,国民党,十万,精锐部队,全军覆没,辽沈

    辽沈战役是国共两党爆发的一场战争,而黑山狙击战却是这次战役最惨的一战。而解放军四千血肉也堵住了黑山,而这一战也几乎断送了国民党十万精英部队。那么到底怎么回事?下面就跟随中国历史网小编一起去一探究竟吧。东北野战军进攻1948年10月18日,东北野战军获悉国民党“西进兵团”一部

  • 毛泽东为什么不允许百团大战结束?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毛泽东,为什么,不允许,百团大战,结束,百团大战,我国,抗日

    百团大战是我国抗日战争史上颇具争议的一次战役,在不同的阶段它甚至受到了截然相反的评价。百团大战结束后,党中央的领导对这次大战提出了批评。可是你知道吗?在百团大战期间,毛泽东其实是不允许百团大战结束的。那么,毛泽东为什么不允许百团大战结束呢?这还得从百团大战发起的背景原因说起。百团大战的背景193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