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打赢辽沈战役?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打赢辽沈战役?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58 更新时间:2023/12/7 3:58:01

辽沈战役是我国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共产党军队第一次在与国民党军队的大规模战役中取得胜利的战役。而众所周知的是,当时的中共军队兵力较少,武器装备较弱,很难与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抗衡。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打赢辽沈战役呢?原因有几个方面。

辽沈战役的背景局势

1948年7月,中国共产党军队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与发展,国共双方兵力的对比,已由战争爆发时的3.14:1,变为1.3:1。由于中国共产党军队是一支由工农阶级组成的军队,比较亲近群众,深得民心。不久,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就控制了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国民党军队虽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队共约55万人,但被分割和压缩在沈阳、锦州、长春、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由于部分北宁铁路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长春、沈阳通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匮乏,国民党军队的后勤补给存有很大的隐患。

战术上的运用

由于国民党在东北地区的军队被解放军压缩和分割,消息不能很好的传递,部队之间也无法相互照应。于是,泽东便决定先打锦州,封闭国民党部队逃出关外的道路,“关门打狗”是上上之策。锦州破后,国民党军队就被封闭在东北,陷入了孤立境地,陆上无法逃脱。因为长春难以攻克,遂攻打长春时,东北野战军指挥员又加强了政治攻势,使国民党军队主动起义和投降,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长春,避免了伤亡。辽西会战时廖兵团的内部发生了致命的失误,在换防时没有派出警戒,明显违背了作战的一般原则。而没有构建必要的防御工事也违背了作战的一般性要求。我军迅速出动数倍于敌兵力包围敌人,又采用边合围,边分割、边歼灭的战术,大胆渗透穿插,将敌军10万人马全歼,国民党反动派部队“五大主力”中的新一军和新六军亦在此战中被全歼。中共军队就是以这种逐一“包噬”的手法,将国民党军队一一打败了。

国民党军队的轻敌

辽沈战役之前,国民党军是没有想到东野解放军会有这么强大的炮兵的,而以往守四平成功的经验使锦州守军盲目乐观,加上东野解放军对长春久攻不下,所以国民党军都认为可以坚持至少一月时间。而林彪在与国民党军队作战失败后则汲取了教训,加强练兵和情报收集,尤其是针对城市攻坚作战的训练,在很短的时间内提高了部队的作战能力。当近千门大炮齐射,造成的心理震憾绝对是锦州守军崩溃的主要原因。而我军踏着炮弹炸起的硝烟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攻克了锦州。东野解放军的攻坚能力在天津作战中也表现出来,有了强大的炮兵后,我军的攻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看到锦州失守后,其他地方的守军也丧失了战斗意志。

卫立煌拒绝调兵救援

蒋介石让卫立煌担任东北剿匪总司令,但对于卫立煌,他却并不信任,违犯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而我方从主席和东野解放军的往来电报中可以看到充分民主的作战指导思想,林彪在战役中具有绝对的支配地位,指挥权高度统一,确保了作战力量的使用。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指挥权统一对于一场胜利是必要的,如果廖耀湘只有一个长官直接对他下命令,他就不会首鼠两端在犹豫和观望中丧失战机,最终导致战败。

更多文章

  • 百团大战结束后毛泽东为何批评彭德怀?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百团大战,结束,毛泽东,为何,批评,彭德怀,百团大战,八路军

    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之后参与较具规模的战役,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但是,这次战役并没有长久的得到肯定。甚至在战争结束后,彭德怀遭到了毛泽东的批评。百团大战结束后毛泽东为何批评彭德怀呢?这其中又有什么隐情呢?百团大战的评价

  • 解放战争 回顾平津战役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解放战争,回顾,平津,战役,历史,义和,结果,平津,战役,中

    平津战役,中国近代史上至关重要的一场战役,据悉,此战最终是以北京和平解放,为之后的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那么,你可知平津战役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吗?平津战役又有何历史结果?带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平津战役的历史意义平津战役历时64天,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成功地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

  • 平津战役:改写中国历史的关键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平津,战役,改写,中国历史,关键,之战,若要,说到,改写,中

    若要说到改写中国历史之的关键之战有哪些的话,那绝对是少不了平津战役的,据悉,平津战役之后,中国共产党战毛主席的领导下解放了新中国,打败了自清朝结束后所建立的民国政府,建立了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你知道这场改编中国历史的关键之战是怎么发生以及结束的吗?一起来看一下改变中国的关键之战平津战役。平津

  • 解析平津战役胜利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解析,平津,战役,胜利,军事,义和,政治,意义,我们,知道

    我们都知道平津战役是解放军以3.9万人牺牲为代价,歼灭和俘虏敌军52万。从而拿下此次战役的战局,解放了圈华北,但是,你可知道平津战役的背后有何军事意义以及政治意义吗?解放全华北后全国的战局又是如何的?带上问题一起来看看吧。平津战役发生在辽沈之战后,淮海战役即将胜利前,可以说这是最后的一场硬仗。而此次

  • 百团大战中的最后一战:彭德怀为什么非要歼灭闯进根据地的日军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百团大战,中的,最后,一战,彭德怀,为什么,非要,歼灭,闯进

    百团大战中有许多著名的战役,例如关家垴战役、娘子关战役、正太战役等。在这些战役中,中共八路军英勇抗战,并为了夺取阵地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尤其是在最后一战中,彭德怀更是下了不管代价如何势必歼灭日军的死命令。那么,在百团大战的最后一战中,彭德怀为什么非要歼灭闯进根据地的日军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冈崎大队

  • 辽沈战役最大卧底:卫立煌是不是共产党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辽沈战役,最大,卧底,卫立,是不是,共产党,辽沈战役,国民党

    辽沈战役中,国民党军队内有一个人的表现特别奇怪。他屡次对上级的指令抗命不遵,直接导致了国民党军队的战败,战后被革职查办;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他是否是中共卧底的身份一直以来都很受争议。这个人就是卫立煌。那么,究竟在辽沈战役中卫立煌是不是卧底?他是不是共产党呢?这还得

  • 解析淮海战役:粟裕的战略目标和战术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解析,淮海,战役,粟裕,战略目标,战术,淮海,战役,解放军

    淮海战役解放军的胜利,不得不说粟裕的战略目标和战术比国军更胜一筹。这次战役也是以少胜多的战役,那么粟裕的都是使用了哪些战略目标和战术?带着疑问,下面中国历史网小编将为大家解析淮海战役粟裕的战略目标和战术。粟裕的战略目标和战术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

  • 日本的阴谋:虹桥机场事件 淞沪会战的导火索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日本,阴谋,虹桥,机场,事件,淞沪,会战,导火索,淞沪,会战

    从淞沪会战的爆发到抗日战争的结束再时至今日,人们回顾抗战史之时都还是不由得带上一丝丝悲痛之情,都还不能完全忘怀。这是中国近代史中最为激烈伤亡最重的一场战争之一。但是,亲们可知淞沪会战的导火索是什么吗?据悉,淞沪会战是继七七事变之后,1937年8月9日日本要强行进入上海虹桥机场,由此而引发出来淞沪会战

  • 百团大战的目的 百团大战中有哪些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百团大战,目的,中有,哪些,著名,战役,百团大战,中国,抗日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让国人扬眉吐气的第一次战役。尤其是百团大战中的几场战役,一改我国长期以来与日军交战战败的局面,沉重地打击了侵华日军。这些战役粉碎了敌人围困我敌后军民的“囚笼政策”,迟滞了敌人向大后方的进攻,因此成为了百团大战中的著名战役。那么,百团大战的目的又是什么

  • 百团大战中我军和日军的差距有多大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百团大战,我军,日军,差距,多大,百团大战,中国共产党,军队

    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军队与日军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正面交战。在这场战役中,由于我军的武器装备和战士战斗力较差,历经几个月的交战后伤亡惨重。那么,在百团大战中我军和日军的差距有多大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吧。兵员素质:抗战前中国大约95%的士兵是文盲,而日本98%以上的士兵都是小学毕业。中国只有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