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陷入绝境的蒋介石 为何不真心死守南京

陷入绝境的蒋介石 为何不真心死守南京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958 更新时间:2023/12/24 8:59:03

面对人民解放军咄咄逼人的气势,虽然下野、但仍手握实权的蒋介石,幻想着凭借“不可逾越的天堑长江”,做起了南北分治的美梦。“梦想,总归是梦想。”78岁的军事科学院百科研究部原副部长辅一少将,当年是第三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唐亮的秘书。这位长期从事战史研究、著作等身的研究员说,蒋介石也意识到,兵力上的捉襟见肘,难以做到全线防守长江。

“蒋介石防御的真正重点,是沪杭,而非南京。”101岁的开国少将、时任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司令的陈锐霆说。一次争吵,便能完全看出蒋介石的真正用心。当年的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生前在回忆录中,完整地记录下了这次国防部会议上的争吵经过。1949年3月初,南京,国民党政府国防部。李宗仁、何应钦顾祝同汤恩伯、蔡治等一批国民党高级将领正在召开作战会议。

李宗仁说:“军事上发展到今天这步田地,需要守江,把我们的命运寄托在长江天险之上,虽已属下策,但是我们毕竟还有强大的空军和数十艘军舰,这些是我们的长处,如果我们善加利用,共军未必可以飞渡长江。”参谋总长看看作战厅厅长蔡文治说:“先说说你们作战厅的计划。”蔡文治说:“我军江防主力应当自南京向上下游延伸,因为这一段长江江面较窄,北岸支流甚多,共军所征集预备渡江的民船,多藏于这些河湾之内。至于江阴以下长江江面极宽,江北又无支河,共军不易偷渡。”

就在蔡文治走到江防作战地图前,还要继续讲解时,京(南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断然打断他的话:“这一方案根本行不通,它违背了总裁的意图。”汤恩伯说:“我认为,应把主力集中于江阴以下,以上海为据点。至于南京上下游,只留少数部队应付应付就可以了。”此言一出,四座哗然。顾祝同说:“守上海,而不守长江,此乃下策。”李宗仁说:“汤司令可否重新考虑?”作为蒋介石的心腹重臣,汤恩伯手握上自江西湖口,下至上海的45万大军。蒋介石给他制定的京沪地区的作战方针是:以长江防线为外围,以沪杭三角地带为重点,以淞沪为核心,采取持久防御方针,最后坚守淞沪,以台湾支援淞沪,然后待机反攻。这个作战方针,李宗仁等人并不知道。

汤恩伯想都没想,拒绝李宗仁说:“这是总裁的方案,我必须执行!”蔡文治实在忍无可忍,对汤恩伯说:“就战略、战术来看,我想不论中外军事家都不会认为放弃长江而守上海是正确的。现在代总统、顾参谋总长都同意我们作战厅的方案,为什么你独持异议?”汤恩伯还是把蒋介石抬了出来:“我不管别人,总裁吩咐怎么做就怎么做!”蔡文治顶了汤恩伯一句:“总裁已经下野了,你还拿大帽子来压人,违抗参谋总长的作战计划,如果敌人过江,你能守得住上海吗?”

汤恩伯根本不把蔡文治放在眼里,把桌子一拍,大声嘶吼道:“你蔡文治是什么东西?!什么守江不守江,我枪毙你再说,我枪毙你再说……”说完,汤恩伯把文件一推,便冲出会场,扬长而去。李宗仁后来在回忆录中表达了对蒋介石、汤恩伯的极大不满“蒋先生最不可恕的干预,便是他破坏了政府的江防计划,蒋先生原非将才,东北及徐蚌二役可说是他亲自指挥垮了的。当时我和白崇禧力争,徐蚌之战应本着‘守江必先守淮的传统原则作战,而蒋不听,硬要在徐州四战之地与共军作战,卒至一败涂地。此次守江,虽属下策,但是我们空有强大的空军和数十艘军舰为共军所无,若善加利用,共军亦未必可以飞渡长江。无奈蒋先生无意守江,却要守上海一座死城。执行他这错误战略的,便是他最宠信而实际最脓包的汤恩伯。”

更多文章

  • 萨达姆儿子是怎样的人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萨达姆,儿子,怎样,萨达姆,儿子,怎样,中最,出名,就是,乌

    萨达姆儿子是怎样的人萨达姆儿子中最出名的就是乌代和库塞。下面我们来看看萨达姆的这两个儿子。乌代·侯赛因是萨达姆的长子,库塞·侯赛因是幼子,同时也是萨达姆的接班人。在美军推翻了伊拉克的侯赛因政权之后,兄弟俩就开始了逃亡的路程。乌代与萨达姆合照乌代1964年出生于伊拉克,一开始乌代一直受到父亲的宠爱,主

  • 郭解卫青之间有什么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郭解卫,间有,什么,关系,郭解卫,间有,什么,关系,卫青,汉

    郭解卫青之间有什么关系卫青,汉武帝刘彻的小舅子,汉朝著名将领,在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作战中,立下了千秋之功,后来官至汉朝武将的最高官职。郭解,虽然有着“汉朝第一大侠”的称号,但是那是民间之人乱叫的,本质上还是一个平民。郭解漫画形象一个平民,一个显赫一时的大将军,这两人之间会有着什么样的纠葛呢?其实,这

  • 名胜古迹秦始皇陵好玩吗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名胜古迹,秦始皇陵,好玩,名胜古迹,秦始皇陵,好玩,落在,陕

    名胜古迹秦始皇陵好玩吗秦始皇陵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区外五公里的骊山上,在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土堆,这里埋葬的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始皇,我国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很大,总面积有56平方公里。现在这里已经被开发成为一个景区了。秦始皇陵兵俑照在这个景区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景点有三个,一个是秦始皇陵,一个是秦陵

  • 关于聂荣臻逝世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关于,聂荣,逝世,原因,是什么,关于,聂荣,逝世,原因,是什

    关于聂荣臻逝世的原因是什么聂元帅是十个元帅之中寿命最长的元帅,在长达七十年的革命生涯里,聂荣臻元帅展现了革命家的高尚情操和博大的胸怀,体现了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高尚的品德风范。那么聂荣臻逝世时是什么情况呢?聂帅戎装照在1957年时,聂帅还陪毛主席看了空中飞行,又在1949年的阅兵仪式上陪同

  • 政治家汉谟拉比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政治家,汉谟,拉比,简介,政治家,汉谟,拉比,简介,巴比伦

    政治家汉谟拉比简介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792至公元前1750年,汉谟拉比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国王,在历史上汉谟拉比是非常有名气的一位国王,其在位期间不仅仅通过武力统一了两河流域,而且还颁布了历史上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可谓是文治武功都非常了得,下面做一下汉谟拉比简介

  • 关于王羲之柳公权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于,王羲之,公权,介绍,关于,王羲之,公权,介绍,兰亭集序

    关于王羲之柳公权介绍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历代书法家敬仰,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还擅长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种字体,他拜托了汉魏的笔风,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深远。柳公权隶书王羲之小时候就喜欢书法,受到父亲王旷的启蒙,七岁的时候就擅长写书法,早年王羲之拜卫夫人为师她对王羲之的引导,在王羲之早年的

  • 春秋时期三家分晋究竟是不是历史的进步?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时期,三家,究竟,是不是,历史,进步,国是,秦国,称雄

    晋国是秦国称雄天下的一个巨大的障碍,可是这个挡在秦国家门口的巨石在公元前438年轰然倒塌,一分为三,由此掀开了民不聊生的战国时代,那么我们来讨论讨论三家分晋算不算历史的进步?三家分晋的画册大家知道春秋时代,晋国是一个相当强大的国家,五霸之一,有了晋国,秦穆公也只能称霸西岐,也就是所谓的三家分晋,而且

  • 李莲英陵墓之谜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李莲英,陵墓,之谜,李莲英,陵墓,之谜,墓于,1966年,被

    李莲英陵墓之谜李莲英墓于1966年被发现,那年夏天,一群人正在挖掘一个土丘,然而这个挖掘工作并不顺利,持续了一个多星期但是依然没有进展,因为这个土堆的土质过于坚硬。这个土丘位于北京恩济,现在已经是一个学校旧址。这块旧址其实是建造在一块墓地上。这块墓地的主人是清末著名的太监李莲英。李莲英墓李莲英墓占地

  • 人物夸父的名字该怎么读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人物,夸父,名字,怎么,人物,夸父,名字,怎么,我国,上古

    人物夸父的名字该怎么读夸父是我国上古时代的人,他是大神后土的后代。夸父一族的的人身材高大力气高大,而且他们擅长奔跑,喜欢打抱不平。夸父就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他曾经为了族人的安危不惜让自己身临险境,最终因为追逐太阳而被累坏渴死。后来他化成了一座山,他的手杖化为一片茂盛的桃树林。人们对于夸父追日的事迹

  • 纪伯伦鄙视自己是什么东西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伯伦,鄙视,自己,是什么,东西,伯伦,鄙视,自己,是什么,东

    纪伯伦鄙视自己是什么东西纪伯伦鄙视自己出自于《我曾经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一文。纪伯伦鄙视自己是纪伯伦以“自己的灵魂”为名义,向世人揭示人性弱点的一首诗歌作品。《我曾经七次鄙视自己》被收录于《沙与沫》中,纪伯伦旨在借人性七个方面的弱点,号召人们洗涤自己的灵魂,以追求高尚、高洁的品质。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