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垓下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呢?

垓下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715 更新时间:2023/12/31 20:57:30

在楚汉相争这幕历史大戏剧中,项羽是第一号悲剧人物,韩信称得上第二号。但是,在项羽演完自己的悲剧前,韩信却是项羽的悲剧的制造者,正是他攻下彭城,断了项羽的归路,公元前202年,10万楚军才被围于垓下,粮尽援绝,全部被歼。

但这个战役的初期项羽的楚军还占上风,他们把刘邦围困在固陵城中,固陵城十分薄弱,经不起连番攻击,楚军将士都认为刘邦的气数尽了。项羽整天策骑奔驰于阵头各地,他怒声呵斥士卒,命令他们加紧攻城。由于楚军粮草有限,项羽限期一两天攻下固陵城,活捉刘邦,千刀万剐。

但一次次的限期过去了,固陵仍未攻下,饥饿使得楚军的疲困日益加深,楚军的士气日益下降。项王原是楚军士兵的鼓舞者和激励者,可现在项羽再吆喝,也无法振奋起他们。他们只是在强打精神,勉强作战,早已失去了胜利的信心。

当饥肠辘辘的楚军士卒们从广武山上撤下来的时候,项羽允诺他们说:“大家再忍耐一段短短时日,只要回到彭城,就能够得到饱餐。”当时他们惟一的希望,就是赶快回到彭城,休养、饱食。想不到如今又与汉军纠缠在这个荒凉凄清的固陵荒野。美丽富饶的彭城啊,竟然如此遥远!

不少楚军官兵趁机逃亡,不再回归自己的营地。

一天早上,项羽在固陵城外的大帐中,突然接到一个令人惊骇的急报:镇守楚军后方的将军周殷,中了敌人的离间计,举兵弃楚投汉了。

这一回,项羽的表现,大异平常。他因为太过疲累,已经没有大发雷霆的力气,只是在嘴里咕哝着:“周殷一直对我忠心耿耿,因此我才命他率部坚守巢湖沿岸的要地舒城,他怎么可能……”

舒城的地位、形势,最为险要。只要能控制舒城,就可以囊括湖周平畴所生产的大量谷物。因此,舒城是楚军军粮补给的重要枢钮站。一旦失去舒城,南方对楚军的军粮补给,就断绝了。

项羽活捉刘邦的决心改变了。由于军粮断绝,他发布命令:“解固陵之围,还军彭城!”

官兵因此欢声雷动。因为只要回转彭城,大家就可以获得充沛的粮食和休息。

还没等到项羽赶到彭城,就传来了这座都城失陷的消息。这意味着,楚军丧失了老窝,无家可归了。韩信一军在攻取彭城后,继续向南挺进,与彭越军汇合,形成了从北面对楚军的大包围。刘贾、周殷、卢绾英布的军队也迅速运动,从南面合围楚军。刘邦率汉军主力从西面包围过来。项羽想北上夺回彭城,与韩信的先头部队刚一接触,就被战败,这是项羽第一次尝到打败仗的滋味,同时也领教了韩信的厉害。他估计南方的敌军容易对付些,便引军向南运动,但韩信尾追前来,使他的部队多次受到打击。12月,天寒地冻,项羽率领的饥寒交迫的楚军节节败退到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这个地区是汉军有意留下的一个没有兵力的真空地带,等于是一个口袋,让项羽的楚军钻进去,然后收紧口袋,全歼楚军。

腊月的垓下是十分寒冷的,呼啸的凛冽的寒风掠过广阔的平原岗峦。肆无忌惮地在空中逞威施虐,楚军缺乏寒衣,又没有粮食,部队一天天在减员,周围到处有汉军的部队在行进,如百川汇海似地向这一地区集合。韩信、彭越带领的大军有20多万,从西面来到此地;英布、刘贾、卢绾、周殷的部队加起来不下10万,从南面来到这里。此外,赵王张耳、代相张苍、燕王臧荼都派兵赶来,参加这次热闹的围攻战。故衡山王吴芮和闽越王无诸也派几千士兵参加围攻项羽。

垓下的楚军,处在汉军四面八方的包围之中,有如漂荡在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面临铺天盖地而来的惊涛骇浪,随时都有舟覆人亡的可能。

刘邦没有自命为汉军的主帅,他在这一点上有自知之明,那就是垓下之战应由韩信指挥,而不是他自己。

“决战的时刻该到了吧,大将军?”一天夜里,刘邦开口问韩信。

“明天发动总攻击!”韩信说,“一举消灭残余的楚军。”

“这些楚军已饿得举不起刀枪,我不担心消灭不了。我担心的是项羽,霸王毕竟是霸王,往常他一人可敌万人,所到之处,行动如风,猛疾如雷,我与他作战近百次,每次项羽上战场,汉军就无人抵敌得住。韩大将军,你从未与项羽面对面作过战,你麾下诸将中能有人抵挡住项羽亲自率军冲击吗?”

“没有。”韩信十分坦然,“像项羽这样的猛将,可能千古只有他一人。他的攻击力锐不可挡,无人能敌。但是,若能巧妙地运用阵势,及时调动兵力,层层设防,那么,项羽即使挟雷霆万钧之势而来,也照样可以抵挡得住。”

于是,韩信耐心向刘邦讲述十面埋伏的阵势的特点。这种军阵不但能很严密地围困敌人,而且极有利于作战。它好像一只有四颗头八条尾巴的动物,各队可以相互照应,一处受敌,几处可救,大将居中,兼顾各队。万一连中军之兵压上去都抵敌不住的话,另有二十四阵游骑,配置于八阵之后,供随时机动之用,可保万无一失。项羽的攻击虽然凶猛,陷没在这变化莫测的阵势之中,必将显得软弱无力,不堪一击。

刘邦听了,还是有点狐疑不信。韩信便举了一个群狼对恶虎的比喻。他说,狼斗不过恶虎。然而,这是指一只虎对一只狼或两只狼而言。如果恶虎面对的是群狼,局面就完全不同了。特别当四面八方都有饿狼扑来时,恶虎顾东则失西,扑南则陷北,狼奔豕突,疲于奔命,不知道向何方攻击是好?最后,恶虎必将疲惫不堪,精疲力尽,命丧于群狼的爪牙之下,成为群狼的口中之食。

标签: 汉朝垓下之战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魏国为什么会与灭秦过的机会失之交臂?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魏国,历史解密

    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在李悝变法后,国势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变化。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战国时期的历史中,魏国凭借着李悝变法的优势,迅速的崛起于战国的舞台之上。尤其是在魏文侯时期,魏国的国力得到了极其高的提升,以至于当时魏国的朝堂之上,可以说是人才济济。魏国如此强势的地位,贯穿了

  • 邹夫人很受宠吗?导致曹操损失了典韦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邹夫人,三国,曹操,野史秘闻

    张绣的婶子姓邹,具体姓名史上没提及过!容貌甚美。三国里称为祸水!其夫张济战死后,一直守寡未嫁!寡居宛城。公元197年,曹操去攻打张绣,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投降。曹操进宛城时,见到邹夫人。曹操见其美貌,强纳之。曹操有个喜好,就喜欢熟妇,特别是别人的妻子。张绣知晓此事后大怒,秘密调动军队后突袭曹操,将曹操

  • 卧冰求鲤的大孝子,面对篡权的司马氏是如何应对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卧冰求鲤,司马氏,风云人物

    中国历代的统治者,多标榜“以孝治天下”,声称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当然这个大道理说的在理,一个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孝顺人要他忠于别人,怕是很难做到。汉魏之间,士人当官的路径叫“举孝廉”,由官员向上推荐当地的孝子廉吏,进入仕途。这种推荐制度,权力基本掌握在士族大家手上,贫寒人士要被举荐,万里挑一。所以很多人

  • 樊哙可是刘邦的心腹猛将,为何被陈平和周勃绑上了囚车?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刘邦曾当过皇帝,他有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樊哙,樊哙不仅陪他一起奋斗,还在著名史事鸿门宴中救了他的性命,樊哙(kuài)(公元前242年—公元前189年),沛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豨、韩信等,为汉高

  • 漠南之战:霍去病被汉武帝以其功冠全军,封为冠军侯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漠南之战,霍去病,战史风云

    西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至六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汉武帝三次派出十万大军,反击漠南(蒙古大沙漠以南)右贤王部和伊稚斜的作战。此战拉开了汉朝大破胡虏的序幕。战役过程西汉收复河南地的第二年,匈奴军臣单于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发兵攻破军臣单于太子于单。于单兵败降汉,汉武帝封其为涉安侯

  • 吴魏赤壁之战始末,一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决定性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填了一首《念奴娇》的词,来缅怀赤壁之战的陈迹,抒发心中的感慨。词中写道:“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羽扇纶〔guān官,有青丝带的头巾〕巾,谈笑间,樯橹〔樯是帆船的桅杆,橹是摇船的橹〕灰飞烟灭。”这几句词的意思是说,在赤壁这个地方,周瑜和诸葛亮在谈笑之间,从容不迫地就把曹操

  • 功臣有免死铁券还是会死,朱元璋赏赐免死铁券有何意义?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元朝末年,朱元璋出生在安徽濠州一户贫困人家。儿时的朱元璋,吃尽了苦头。家中无权无势,受尽土豪劣绅的压迫和剥削。朱元璋很小的时候,父母均死于疾病,没有活路的朱元璋去给地主放牛,后来去寺庙当过和尚。25岁时,参加了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暴政。因缘际会,朱元璋在反元义军中逐渐崛起,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

  • 探索朱棣的子女情况,他的儿子们又为他生下多少孙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朱棣,即明成祖,他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共有四个儿子和五个女儿,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电视剧《大明风华》里,把朱棣与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父子四人关系演绎的非常诙谐,让许多人不禁感叹这一家子真是接地气啊!除了三个儿子,朱棣最喜欢的就是他的长孙朱瞻基,朱瞻基每天在爷爷面前晃

  • 背水一战是什么意思?关于背水一战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背水一战的意思是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出处:宋·秦观《将帅》:“韩信之击赵,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战而擒赵王歇,斩成安君,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奇才。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一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

  • 鄗代之战是在长平之战后才开打的,燕国为何还是打不过赵国?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史风云

    在古代,兵不在多在于精,秦国退兵是有条件的,作为代价,赵国必须割让六个城池给秦国,此时赵王深知这样的行为不过是以身饲虎,于是联络魏国齐国楚国共同抵抗秦国,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士气旺盛,自然不是搂草打兔子的燕国可以对抗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鄗代之战是在长平之战九年后才开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