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百色起义的争议:领导人究竟是邓小平还是陈豪人

百色起义的争议:领导人究竟是邓小平还是陈豪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933 更新时间:2024/1/23 23:39:51

即使陈豪人不是百色起义的领导人,但他在百色起义中的作用依然是无法取代的。但事实是,陈豪人其实才是百色起义的领导人,而不是邓小平。尽管很多材料都写明邓小平才是百色起义的领导人,但本文的笔者通过一些珍贵的资料发现,百色起义爆发时,邓小平根本不在广西,所以根本不可能是这场战争的真正领导人。

一、百色起义期间前委书记是陈豪人,不是邓小平

我们先看一下中央党史馆的资料:

①.粤省给党中央的信,1929年12月《粤省对七军前委的信》(原件中央党史馆有存)

“平礼兄转前委

对于前委名单,省委完全批准,小平同志已离百色返申(注:上海),前委书记昭礼担任……”(平为邓小平,礼即陈昭礼即陈豪人。)

②.前委书记陈导民(即陈豪人)在1930年1月向中共中央汇报的《七军前委报告》中,多次写及百色起义期间领导班子的情况:

“十一日开广州暴动纪念大会,宣布中国红军第七军成立。在大会中,我及云逸同志,宣布就政治部主任及军长职”。

“政治组织,军政治部主任一人,由我负责,下设秘书一人,总务、宣传、组织三科……”。

“军中前委之组织,现由导民、张云逸、何世昌、□□□手工人、李谦、韦拔群□人组织之。导民任书记。各队委书记,由各纵队政治部主任同志任之。”(文中的□为原文字迹不清)。

向党中央报告和请示:

“中央:

请派党的责任同志及大批政治工作同志赴龙州工作。切切。平兄前得中央电召(中央电告小平不要走),此间同志因工作关系苦留,彼(他)硬要去(走),在龙变前一天已行(走)。故中央走(再来)电阻(止)之回去(去上海)已不及。工作由前委负责,并请派地方党部的工作人员来色工作。

前委书记陈导民”

(平兄即邓小平,陈导民即陈豪人,括号内容为注释,此件中央党史馆有原件)。

“龙变”,是指1929年11月份发生的“蒙志仁叛变”,而不是指百色起义,更不是龙州起义。也就是说,邓小平在11月初就离开了广西百色,这和邓小平本人1968年6月20日写的《我的自述》中记录的时间也吻合:

“我在同张云逸等同志作了布置之后,於十一月初由百色去龙州……”。

这并非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写的邓小平离开百色的时间:“于百色起义的前几天,也就是12月初,由百色动身……”。毛毛故意将邓小平离开时间推迟了一个月,目的就是想证明邓小平参加了百色起义,是百色起义的领袖。

根据上述史料证明,百色起义前,1929年11月初,邓小平就离开了百色,陈豪人遵照上级指示,挑起了主持前委全面工作的重担,此期间,陈豪人已为前委书记,年仅22岁。

而邓毛毛却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多处编造了当年百色起义的领导班子的情况。她在书中编造了,百色起义前,邓小平就被委任为红七军政委:

“……创建红军,颁给的番号是红七军,委任张云逸为军长,邓小平为政委……”。又编道:“公元1929年12月11日,百色城头高高升起了武装起义的红旗,宣告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正式诞生。按照党中央的任命,张云逸为军长,邓斌(小平)为政委。”

根据193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关于广西红军今后工作给红七军前委的指示”,任命红七军前委书记为邓小平,首次提出:“军应设军政治委员”,这时,邓小平才被任命为红七军政治委员。而不是1929年12月,在1930年3月2日之前,红七军没有军政治委员的职务。百色起义红七军成立期间,前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是陈豪人。这期间,邓小平在上海,红七军成立时,他不是红七军政治委员,更不是前委书记,甚至连前委委员都不是。

关于百色起义的准备工作,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龚楚在1955年香港出版的《我与红军》南风出版社,龚楚很清楚地告诉大家:

“各项准备工作,负责人如下:1、政治工作,由陈豪人负责。2、军事工作,由张云逸、龚楚负责”。在《广西斗争得总结》(中央党史馆资料)一节中,龚楚这样说:“红七军没有建立政治委员或党代表制度,也没有实行特务控制的办法;仅有政治部主任及政治指导员之设置,专负部队政工之进行。所以红七军的官兵之间,感情融洽,没有发生叛变,或向敌人投降的事迹,甚至没有逃兵”。

至于,红八军领导班子问题,毛毛也在编造,她在书中写道:“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正式成立。军长:俞作豫。政治委员:邓斌(邓小平)。政治部主任:何世昌。”这也同样不符合历史事实,红八军成立时,军长是俞作豫,红八军前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是何世昌。因1930年2月1日龙州起义胜利后,邓小平2月7日才从上海回到龙州,不可能在起义发生时任红八军政治委员,再说那时红八军军中也没设军政治委员职务。

二、起义前后关键时刻,邓小平两度离开起义部队,不在百色

在百色起义前一个月,在这关键时候,广西前敌委员会第一把手邓小平离开部队,是非常不应该的。当时的形势是:前委派去的龚饮冰刚从中央回到广西,中央批准了起义计划,批准了武装起义的前委领导班子,任命邓小平为前委书记(1929年10月30日任命),起义迫在眉睫,前委加紧起义的准备工作;前委与起义部队又处在几股敌人势力包围之中,面临敌我决战时刻,起义有可能失败;起义的队伍又为旧部队,成分复杂,需要动员、整顿,是非常危险的。有大量的工作必须有领导做;前委既要发动群众扑灭豪绅武装;又要武装农民,组织工会、农会,建立地方党部等工作,政工干部又极度缺乏;许多重大政策需要制定;战备物质及经费需要筹措等等工作千头万绪,广大指战员因工作关系,需要第一把手的前委书记邓小平亲临指挥,但是,就在这样起义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决定要“走”,在广大指战员的“苦留”下、相劝下也无用。在当年前委报告中也记载:“彼硬要去(走)”,起义前临阵脱逃,将重担留给了其它前委,实属不该。当中央知道情况后来电阻止他去上海时,他已离开了百色。(注:上海是当时去香港和海外最容易的地方)

邓小平在《我的自述》中说11月“来上海汇报工作”,实际上来上海的目的大家不言而喻。此时广西指战员却正在浴血奋战,奋勇杀敌。待邓小平由上海回到龙州时,已经过了3个多月了,百色起义胜利了、龙州起义也胜利了,红七军、红八军成立了,左右江苏维埃政权也建立了。回想当年,在同样的情况下,中央要毛泽东朱德离开根据地赴苏联学习,被毛泽东毅然决然地回绝了,始终战斗在第一线,直到革命胜利。

1930年11月,红七军奉中央指示,北上江西,进入中央苏区。途中遭敌人重兵堵截,红七军损失惨重,进入广东境内后,红七军由两个师缩编为两个团。在广东的韶关、乐昌之间渡河时被赶来的敌人阻击,红七军被截为两段。此时邓小平、李明瑞率领的红七军主力已经渡过了河,进入江西的崇义地区;军长张云逸率领另一部分红七军,正在苦寻渡河的时机。在这关键时候,身为红七军政委的邓小平于1931年3月又擅自离开队伍,去上海汇报(而在当年2月,前委已派政治部主任陈豪人已去上海汇报了工作),邓小平去上海汇报工作完全是借口逃跑,小平以后再也没有回到红七军。谁也没见过召邓小平回上海汇报的中央文件。在1972年8月3日,邓小平给毛泽东的信中承认了错误,他写道:“我历史上最大的错误之一,是在1931年初不该离开红七军,尽管这个行为在组织上是合法的,但在政治上是极端错误的。”

可是,在20年后毛毛所写的书中,邓小平的这次错误离队,也被披上一层反明错误路线的神圣的外衣:

“在崇义时,父亲他们从行委的同志那里得知,中央召开了六届四中全会,王明占据了中央的领导地位。这一消息,使父亲的心中有所震动。因为,对于王明此人,他向无好感。他想到,自从1930年从中央回广西后,一直没有和中央取得联系。现在,红七军终于到达江西,周围敌情并不严重,而且当地行委有可靠的交通线可达上海中央,因此父亲考虑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他和李明瑞、许卓召开了前委会,会上一致同意邓小平去上海汇报和请示工作。”

三、陈豪人等前委领导了百色起义

标签: 百色起义

更多文章

  • 百色起义的性质和领袖 百色起义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百色起义

    百色起义是以中国共产党和桂系军阀俞作柏、李明瑞的合作为前提开展的,所以很难简单定义这场起义的性质,但很显然,这场起义的领袖还是以邓小平、陈豪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百色起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不仅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实践,而且在这场起义中还有一支非常重要的军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诞生了。百色起义的性质百色起义

  • 百色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 百色起义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百色起义

    百色起义爆发的历史百色起义爆发之前,广州起义刚刚失败,而蒋桂战争也以新桂系军阀的失败告终。当时掌握广西军政大权的俞作柏、李明瑞和中国共产党一拍即合,邓小平等人前往广西组织起义。在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之后,百色起义顺利爆发,并且取得了成功,右江革命根据地也初步形成。百色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1929年6月,

  • 朱古达战争简介 朱古达战争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古达战争

    朱古达战争简介朱古达战争是公元前的一次较为知名的战争。这是由一个附属国国王为了反抗罗马国的控制而发动的一场战争,即使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却也毫不退缩,这也是他在这场战争中体现出来的可贵品质,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这场战役借由这个勇敢的国王的名字来命名。接下来,就带着崇敬之情走近朱古达战争简介。朱古达战争

  • 中途岛海战结果及意义是什么 中途岛海战哪一方赢了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途岛海战

    揭秘中途岛海战结果及意义是什么中途岛海战结果及其意义是什么?美国最终得到了中途岛海战的胜利,此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转变了劣势局面。美日双方伤亡惨重,美国损失了一艘航母,约一百五十架飞机。日本损失了四艘航母,三百余架飞机。在航母中被炸毁的有二百余架,被击落的不到五十架。美国牺牲了三百余人,日本伤亡人数比

  • 中途岛海战日本为何会失败 中途岛海战结果及意义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途岛海战

    揭秘中途岛海战日本为何会失败中途岛海战日本为何会失败?一日军自满得意,轻视美军。骄兵必败,这是日军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战争伊始,日军做了周密安排,取得效果明显。但是日军很快被这样的效果冲昏了头脑。日本后来没有了谨慎小心的态度,仓促地制定了作战计划,甚至图上演习也是敷衍了事。日本的部队官员全部抱着蔑视的

  • 鄱阳湖之战简介 鄱阳湖之战的背景是什么 鄱阳湖之战和赤壁之战的联系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的背景是什么鄱阳湖之战可以说是明朝时期整个国家更甚者是整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水上作战,而最终这场战争以朱元璋的胜利作为最后的结局。可以说朱元璋在其中享受了优厚的胜利果实,而且一举还将陈友谅攻打的毫无还手的能力。那么当初鄱阳湖之战的背景是什么呢?鄱阳湖之战图片鄱阳湖之战的背景还要从元朝末期

  • 桑植起义遗址 贺龙为何选择桑植作为武装起义的地点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桑植起义

    桑植起义的一直是在湖南桑植县,贺龙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起义的地点并不是偶然,当然他是本地人,对这里的情况非常熟悉,但更重要的还是桑植这里的历史人文环境、社会基础、政治基础等因素。那么,贺龙具体是如何考虑的呢?桑植起义遗址桑植起义遗址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澧源镇东正街县政府院内。桑植起义遗址原为孔庙

  • 桑植起义的始末 桑植起义部队改编为哪支军队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桑植起义

    1928年,贺龙回到了他的故乡湖南洪家关,此次冒险归乡贺龙是带着党中央的使命来的,他要在这里掀起武装革命。桑植起义就是由贺龙发动的一场起义,他在家乡招募工农革命军,组建军队,这支军队后来被整编为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的贡献。“忽闻各处人喧闹,胡子果然转故乡”&

  • 桑植起义背景和起因 桑植起义历史经验和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桑植起义

    桑植起义的爆发并不是偶然,这个地方有农民运动的先例和革命武装的力量基础,这也是中央决定在这里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原因。桑植起义的环境十分艰苦,贺龙等人经过两年的斗争,最终为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场起义意义重大,并且为中共之后的武装革命斗争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桑植起义背景和起因1

  • 科林斯战争结果如何 科林斯战争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科林斯战争

    科林斯战争简介科林斯战争简介指出此战发生在公元前三九五年,是希腊内部各个城邦为了反对斯巴达对对希腊的霸权统治而发动的战争。科林斯战争简介中有着关于这次战争的详细过程,由于开战之前,各城邦聚集在科林斯这个地方商讨军事战略,所以这次的战争就以科林斯这个地方来命名。科林斯战争画像科林斯战争简介中提到波斯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