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衡阳保卫战背景经过_衡阳保卫战日军伤亡人数_衡阳保卫战影响

衡阳保卫战背景经过_衡阳保卫战日军伤亡人数_衡阳保卫战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641 更新时间:2024/1/28 8:38:26

衡阳保卫战的历史意义简述

衡阳保卫战意义

衡阳保卫战对日军而言,这是他们侵略中国以来打得最艰难的一战,对中国来说虽然最后以损失惨重收尾,但是衡阳保卫战意义重大。

衡阳保卫战旧照

一方面它沉重地打压了日军攻击我国以来连连胜利的嚣气焰,很大程度上使中国军民的士气大涨。并且打乱了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战略部署,延缓了日军进攻的步伐。最重要的是此战分解了日本内阁的几股力量,加剧了他们的危机,导致当时东条内阁的瓦解。这一战敌人死伤惨重,而我国军队加强了防御,巧妙利用地形,伤亡人数仅仅是敌军的三分之一,军民一时抗敌信心大增。

另一方面衡阳保卫战意义在于它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决心,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对抗侵略者的英勇行动,捍卫了民族与国家的独立,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一战耗时47天,虽然最后衡阳沦陷,但是却唤醒了千万中国人的心,不仅让敌人付出了代价,也为中国全体军民做了榜样。全民人民开始反省,中国军人抗战热情普遍提高。

衡阳保卫战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让苏联不得不承认中国的身份,此战震惊世界,赢得了全世界的关注尊重。这为后来中国走向国际舞台奠定了基础。总而言之,衡阳保卫战意义重大,最主要在于它唤醒了当时还在沉睡的中国人民。

衡阳保卫战纪念馆

陆家居的西厢房便是衡阳保卫战纪念馆,由陆家新屋改名而来。

衡阳保卫战纪念馆

它是清朝将军陆成祖在光绪七年建造的,到今天已经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其位于有雁城雅称的衡阳市,馆内建筑具有典型的湘南民居特色,前有小河后又依靠着大山。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占地2640平方米,整体平面似一个长方形。馆内建筑均由砖木、石木构成,房屋的门窗等都分别经过雕刻、彩绘、堆塑。整体建筑装饰十分讲究,工艺精湛,有些甚至都能称得上是艺术精品,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

该纪念馆就是改名后的陆家新屋,是珍贵的抗战遗址。一九四四年的6月27日,日军闯入此地,国民党派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前来围剿,双方在此僵持作战半月之久,导致纪念馆主体建筑严重受创。至今还能在纪念馆内找到当年双方对战时留下的痕迹,那便是衡阳保卫战难得的历史见证。到2007年政府下达开发指示,陆家新屋经过几次的改名,最终命名为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在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内的左边便是衡阳保卫战展览。该展览以忠烈壮国魂为主题,用字资料、照片、图标等方式向人们讲述着当年衡阳保卫战的故事,将当年衡阳全民皆兵,英勇抗敌的一幕幕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增强了过往游客的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衡阳保卫战经过

衡阳保卫战经过按照战时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

衡阳保卫战雕塑

第一阶段:在1944年日军突然发起对衡阳的攻击,使得中国抗战最残酷的战斗正式打响,日军在死伤无数后,最终占领了衡阳外围的阵地,我军将士没有人向日军投降,全都战死沙场。经过一日的休战,日军再次发起进攻,日军手段残酷使用飞机、大炮对我军进行疯狂的轰炸,并对我军投放毒气弹。双方在经过了整整五个晚上的激烈对战后,日军最终停止了进攻,他们的第一次攻击以失败告终。第二阶段:在经过十几天的调整中,日军加大火力对我军展开第二次攻击。在持续了九个晚上激烈战斗之后,我军击毙日军大将和大佐,日军的伤亡高达8000人,只是进攻我军的第一道防线,日军就惨败而退,但是中国士兵的死伤也有4000多人。

第三阶段:衡阳保卫战中日军战果不明显,使得日本天皇极度不满,为了一举攻下衡阳,日军又调动了四个师团,这时候中国军队体力消耗过大,加上日军的四面围剿,军粮所剩无几,药品短缺,这种局面对我军士气影响极大,日军看准了我军的弱点,进行了更大强度的攻击。在日军猛烈的进击下,方先觉军长为了保护人民与日军协商不许伤人民和士兵,不得不放弃了池城,这便是衡阳保卫战经过。

衡阳保卫战经过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军人英勇抗敌以及守卫祖国的坚定信心。

揭秘衡阳保卫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

衡阳保卫战背景

抗日战争史中提到,衡阳保卫战爆发在1944年,随后一年日军投降,抗战胜利。衡阳保卫战争背景是什么呢?日军为什么要攻打衡阳呢?

方先觉旧照

1944年,随着盟军在世界各个战场上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攻,日本军队的参谋总部开始担心日本到东南亚的海上交通线会因此被切断,那么马来西亚到朝鲜所途经的中国陆上交通路线便成了东亚大作战的最后生命线。该生命线在中国的广西、湖南以及河南几个省是由中国军队所控制的。由此日本军队总部给派遣兵下了作战命令,开始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部署,这便是衡阳保卫战背景。

此次战役的第一阶段便是豫湘桂大会战,然后作战场地转移到了衡阳。中国军队先后投入了将近38万大军来迎战大约28万的日本大军,此次大战称为长衡会战。最后到了衡阳战场,中国派了总共8个团的兵力,第10军作为守军,总兵力约1.7万大军,然而1.7万大军将要迎战的是日本军队约9万人。一九四四年的6月27日,一小队日军闯入衡阳,国民党派兵围剿,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命令方先觉带领第十军镇守衡阳城十天到十五天。在这样的背景下,方先觉作为军长带领第十军全体将士与百姓团结在一起,顽强抵抗日军47天之久,士兵们用血肉之躯抗敌报国,此战虽败犹荣。

衡阳保卫战经过

衡阳保卫战经过按照战时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

衡阳保卫战雕塑

第一阶段:在1944年日军突然发起对衡阳的攻击,使得中国抗战最残酷的战斗正式打响,日军在死伤无数后,最终占领了衡阳外围的阵地,我军将士没有人向日军投降,全都战死沙场。经过一日的休战,日军再次发起进攻,日军手段残酷使用飞机、大炮对我军进行疯狂的轰炸,并对我军投放毒气弹。双方在经过了整整五个晚上的激烈对战后,日军最终停止了进攻,他们的第一次攻击以失败告终。第二阶段:在经过十几天的调整中,日军加大火力对我军展开第二次攻击。在持续了九个晚上激烈战斗之后,我军击毙日军大将和大佐,日军的伤亡高达8000人,只是进攻我军的第一道防线,日军就惨败而退,但是中国士兵的死伤也有4000多人。

第三阶段:衡阳保卫战中日军战果不明显,使得日本天皇极度不满,为了一举攻下衡阳,日军又调动了四个师团,这时候中国军队体力消耗过大,加上日军的四面围剿,军粮所剩无几,药品短缺,这种局面对我军士气影响极大,日军看准了我军的弱点,进行了更大强度的攻击。在日军猛烈的进击下,方先觉军长为了保护人民与日军协商不许伤人民和士兵,不得不放弃了池城,这便是衡阳保卫战经过。

衡阳保卫战经过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军人英勇抗敌以及守卫祖国的坚定信心。

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

战史资料对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的记载少之又少,倒是口传信息较多。有的人说他们战死了;有的人说他们坚持了47天,最后投降;又有人说他们叛国,那么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究竟如呢?

方先觉旧照

在一九四四年的6月27日,日军闯入衡阳,国民党派兵围剿,军事委员会命令方先觉带领第十军镇守衡阳城十天到十五天。第十军在没有援军解围的情况下,顽强地对抗日军,可惜最后衡阳沦陷。这次战争震惊了全世界。虽然这次战争狠狠的打击了日本的气焰,但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却很悲惨。第十军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增援,军力物力皆所剩无几,因此在军长方先觉与日军谈判后,第十军总共一万三千多士兵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其中包括九千左右的伤员。衡阳沦陷时军事委员会给第十军派来的援军62军和79军正在赶往衡阳的路上,可惜时机已过。如果援军提前一天到来,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将会改写。

在衡阳大战结束后,日军对第十军的忠诚和英勇感到敬佩,欣然接受了谈判的条件并信守承诺,没有为了泄愤而屠杀投降被俘的官兵,还将第十军改名为先和军。后来第十军的一些主要将领陆续逃回。第十军的指挥员方先觉也在特工的掩护下逃回了重庆,因曾带头投降日军,不被国民政府重用,1983年在台北离开人世。

衡阳保卫战的经过战况介绍

衡阳保卫战经过

衡阳保卫战经过按照战时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

衡阳保卫战雕塑

第一阶段:在1944年日军突然发起对衡阳的攻击,使得中国抗战最残酷的战斗正式打响,日军在死伤无数后,最终占领了衡阳外围的阵地,我军将士没有人向日军投降,全都战死沙场。经过一日的休战,日军再次发起进攻,日军手段残酷使用飞机、大炮对我军进行疯狂的轰炸,并对我军投放毒气弹。双方在经过了整整五个晚上的激烈对战后,日军最终停止了进攻,他们的第一次攻击以失败告终。第二阶段:在经过十几天的调整中,日军加大火力对我军展开第二次攻击。在持续了九个晚上激烈战斗之后,我军击毙日军大将和大佐,日军的伤亡高达8000人,只是进攻我军的第一道防线,日军就惨败而退,但是中国士兵的死伤也有4000多人。

第三阶段:衡阳保卫战中日军战果不明显,使得日本天皇极度不满,为了一举攻下衡阳,日军又调动了四个师团,这时候中国军队体力消耗过大,加上日军的四面围剿,军粮所剩无几,药品短缺,这种局面对我军士气影响极大,日军看准了我军的弱点,进行了更大强度的攻击。在日军猛烈的进击下,方先觉军长为了保护人民与日军协商不许伤人民和士兵,不得不放弃了池城,这便是衡阳保卫战经过。

衡阳保卫战经过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军人英勇抗敌以及守卫祖国的坚定信心。

衡阳保卫战意义

衡阳保卫战对日军而言,这是他们侵略中国以来打得最艰难的一战,对中国来说虽然最后以损失惨重收尾,但是衡阳保卫战意义重大。

衡阳保卫战旧照

一方面它沉重地打压了日军攻击我国以来连连胜利的嚣张气焰,很大程度上使中国军民的士气大涨。并且打乱了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战略部署,延缓了日军进攻的步伐。最重要的是此战分解了日本内阁的几股力量,加剧了他们的危机,导致当时东条内阁的瓦解。这一战敌人死伤惨重,而我国军队加强了防御,巧妙利用地形,伤亡人数仅仅是敌军的三分之一,军民一时抗敌信心大增。

另一方面衡阳保卫战意义在于它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决心,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对抗侵略者的英勇行动,捍卫了民族与国家的独立,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一战耗时47天,虽然最后衡阳沦陷,但是却唤醒了千万中国人的心,不仅让敌人付出了代价,也为中国全体军民做了榜样。全民人民开始反省,中国军人抗战热情普遍提高。

衡阳保卫战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让苏联不得不承认中国的身份,此战震惊世界,赢得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尊重。这为后来中国走向国际舞台奠定了基础。总而言之,衡阳保卫战意义重大,最主要在于它唤醒了当时还在沉睡的中国人民。

衡阳保卫战纪念馆

陆家居的西厢房便是衡阳保卫战纪念馆,由陆家新屋改名而来。

衡阳保卫战纪念馆

它是清朝将军陆成祖在光绪七年建造的,到今天已经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其位于有雁城雅称的衡阳市,馆内建筑具有典型的湘南民居特色,前有小河后又依靠着大山。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占地2640平方米,整体平面似一个长方形。馆内建筑均由砖木、石木构成,房屋的门窗等都分别经过雕刻、彩绘、堆塑。整体建筑装饰十分讲究,工艺精湛,有些甚至都能称得上是艺术精品,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

该纪念馆就是改名后的陆家新屋,是珍贵的抗战遗址。一九四四年的6月27日,日军闯入此地,国民党派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前来围剿,双方在此僵持作战半月之久,导致纪念馆主体建筑严重受创。至今还能在纪念馆内找到当年双方对战时留下的痕迹,那便是衡阳保卫战难得的历史见证。到2007年政府下达开发指示,陆家新屋经过几次的改名,最终命名为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在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内的左边便是衡阳保卫战展览。该展览以忠烈壮国魂为主题,用文字资料、照片、图标等方式向人们讲述着当年衡阳保卫战的故事,将当年衡阳全民皆兵,英勇抗敌的一幕幕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增强了过往游客的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衡阳保卫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衡阳保卫战的影响

衡阳保卫战的影响极其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东条英机旧照

此战对日军而言,是他们侵略中国以来打得最艰难的一战。日军先后三次进攻,损失六万多人才拿下衡阳。对日军而言衡阳保卫战的影响在于此战打乱了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部署,延缓了日军进攻的步伐,分解了日本内阁的几股力量,加剧了他们的危机,导致当时东条英机内阁的瓦解,客观上加快了日本向战略天平失败那一方倾斜。

对我国而言,此战沉重地打压了日军侵华以来连连胜利的嚣张气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军民的信心,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共同反抗侵略者的决心。虽然此战是以中国军队失败而告终,但是衡阳保卫战的影响却是明显的,这一战耗时47天,最后衡阳沦陷,却唤醒了千万中国人的雄心,也让敌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全国军民做了榜样。

衡阳保卫战震惊了世界,使所有国家感受到中国对抗侵略者的英勇、以及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改善了其他国家的人对中国的看法,中国人民赢得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尊重,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以至于苏联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大国地位,这为后来中国走向国际舞台奠定了基础。衡阳保卫战的影响不只体现在当时,它还让后人深刻地体会到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让世人学会了珍惜。

衡阳保卫战背景

抗日战争史中提到,衡阳保卫战爆发在1944年,随后一年日军投降,抗战胜利。衡阳保卫战争背景是什么呢?日军为什么要攻打衡阳呢?

方先觉旧照

1944年,随着盟军在世界各个战场上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攻,日本军队的参谋总部开始担心日本到东南亚的海上交通线会因此被切断,那么马来西亚到朝鲜所途经的中国陆上交通路线便成了东亚大作战的最后生命线。该生命线在中国的广西、湖南以及河南几个省是由中国军队所控制的。由此日本军队总部给派遣兵下了作战命令,开始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部署,这便是衡阳保卫战背景。

此次战役的第一阶段便是豫湘桂大会战,然后作战场地转移到了衡阳。中国军队先后投入了将近38万大军来迎战大约28万的日本大军,此次大战称为长衡会战。最后到了衡阳战场,中国派了总共8个团的兵力,第10军作为守军,总兵力约1.7万大军,然而1.7万大军将要迎战的是日本军队约9万人。一九四四年的6月27日,一小队日军闯入衡阳,国民党派兵围剿,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命令方先觉带领第十军镇守衡阳城十天到十五天。在这样的背景下,方先觉作为军长带领第十军全体将士与百姓团结在一起,顽强抵抗日军47天之久,士兵们用血肉之躯抗敌报国,此战虽败犹荣。

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

战史资料对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的记载少之又少,倒是口传信息较多。有的人说他们战死了;有的人说他们坚持了47天,最后投降;又有人说他们叛国,那么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究竟如何呢?

方先觉旧照

在一九四四年的6月27日,日军闯入衡阳,国民党派兵围剿,军事委员会命令方先觉带领第十军镇守衡阳城十天到十五天。第十军在没有援军解围的情况下,顽强地对抗日军,可惜最后衡阳沦陷。这次战争震惊了全世界。虽然这次战争狠狠的打击了日本的气焰,但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却很悲惨。第十军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增援,军力物力皆所剩无几,因此在军长方先觉与日军谈判后,第十军总共一万三千多士兵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其中包括九千左右的伤员。衡阳沦陷时军事委员会给第十军派来的援军62军和79军正在赶往衡阳的路上,可惜时机已过。如果援军提前一天到来,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将会改写。

在衡阳大战结束后,日军对第十军的忠诚和英勇感到敬佩,欣然接受了谈判的条件并信守承诺,没有为了泄愤而屠杀投降被俘的官兵,还将第十军改名为先和军。后来第十军的一些主要将领陆续逃回。第十军的指挥员方先觉也在特工的掩护下逃回了重庆,因曾带头投降日军,不被国民政府重用,1983年在台北离开人世。

揭秘衡阳保卫战中第十军的结局如何

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

战史资料对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的记载少之又少,倒是口传信息较多。有的人说他们战死了;有的人说他们坚持了47天,最后投降;又有人说他们叛国,那么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究竟如何呢?

方先觉旧照

在一九四四年的6月27日,日军闯入衡阳,国民党派兵围剿,军事委员会命令方先觉带领第十军镇守衡阳城十天到十五天。第十军在没有援军解围的情况下,顽强地对抗日军,可惜最后衡阳沦陷。这次战争震惊了全世界。虽然这次战争狠狠的打击了日本的气焰,但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却很悲惨。第十军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增援,军力物力皆所剩无几,因此在军长方先觉与日军谈判后,第十军总共一万三千多士兵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其中包括九千左右的伤员。衡阳沦陷时军事委员会给第十军派来的援军62军和79军正在赶往衡阳的路上,可惜时机已过。如果援军提前一天到来,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将会改写。

在衡阳大战结束后,日军对第十军的忠诚和英勇感到敬佩,欣然接受了谈判的条件并信守承诺,没有为了泄愤而屠杀投降被俘的官兵,还将第十军改名为先和军。后来第十军的一些主要将领陆续逃回。第十军的指挥员方先觉也在特工的掩护下逃回了重庆,因曾带头投降日军,不被国民政府重用,1983年在台北离开人世。

衡阳保卫战日军伤亡

衡阳保卫战是中国抗敌史上极其悲惨的一场战斗,此战国民革命军第十军英勇抗敌,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虽然此战以衡阳失陷告终,但衡阳保卫战日军伤亡却是我军的三倍以上,沉重的打压了日军当时嚣张的气焰。

衡阳保卫战旧照

据不完全统计,此战日军先后派了10个师团来攻打衡阳,总兵力约25到28万。在衡阳战场上,陆上派了4个师团大概九万大军攻打镇守衡阳的中国第十师,空中还有一个空中航军团向我军投放炮弹,甚至使用毒气进行攻击,战场激烈无比,中国军民死伤无数,损失惨重。而衡阳保卫战日军伤亡较之我军要严重得多。

日本军队首次统计为1.9万人,第二次统计的时候伤亡人数增加到2.9万,还有一个日本军官透露其伤亡人数高达3.9万人,其中包括了因瘟疫而死的伤员。而根据我方的估计,衡阳保卫战日军伤亡人数应该有3.9至7万人。虽然今天人们无法得知这其中具体的数据,但学者们推测衡阳保卫战日军伤亡惨烈,这也是日本东条内阁最终被迫下台的原因。

衡阳保卫战,被日军称为“苦难的战役”,可惜日军为了维护“皇军”的面子,以及他们在中国战无不胜的神话,隐瞒了这场战争的事实真相,导致日本人大多不知道有衡阳保卫战这次战役,但衡阳保卫战中国军民顽强的精神,赢得了全世界对中国的尊重。

衡阳保卫战纪念馆

陆家居的西厢房便是衡阳保卫战纪念馆,由陆家新屋改名而来。

衡阳保卫战纪念馆

它是清朝将军陆成祖在光绪七年建造的,到今天已经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其位于有雁城雅称的衡阳市,馆内建筑具有典型的湘南民居特色,前有小河后又依靠着大山。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占地2640平方米,整体平面似一个长方形。馆内建筑均由砖木、石木构成,房屋的门窗等都分别经过雕刻、彩绘、堆塑。整体建筑装饰十分讲究,工艺精湛,有些甚至都能称得上是艺术精品,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

该纪念馆就是改名后的陆家新屋,是珍贵的抗战遗址。一九四四年的6月27日,日军闯入此地,国民党派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前来围剿,双方在此僵持作战半月之久,导致纪念馆主体建筑严重受创。至今还能在纪念馆内找到当年双方对战时留下的痕迹,那便是衡阳保卫战难得的历史见证。到2007年政府下达开发指示,陆家新屋经过几次的改名,最终命名为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在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内的左边便是衡阳保卫战展览。该展览以忠烈壮国魂为主题,用文字资料、照片、图标等方式向人们讲述着当年衡阳保卫战的故事,将当年衡阳全民皆兵,英勇抗敌的一幕幕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增强了过往游客的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抗日战争期间衡阳保卫战伤亡情况介绍

衡阳保卫战伤亡

衡阳保卫战是我国抗战期间以少对多的典型战事,它的作战时间不长,但是双方伤亡士兵都很多,从衡阳保卫战伤亡量来看,这几乎是唯一一次日军伤亡超过我军的战例。那么中日双方的衡阳保卫战伤亡人数是多少呢?

衡阳保卫战旧照

据不完全数据显示,日军付出了我军三倍的伤亡代价,其死伤人数远远超过中国军民死伤人数。但是现在的人们根本无法得到最准确的答案,在日方资料中就有此次战役伤亡的数据记载。

日军的数据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由开始到7月20日,而后是从8月4号到8号,然而8月底日军还参加洪桥会战。因此可以说衡阳保卫战是一直持续到8月底的,在这期间战伤和发病的士兵,在挽救不了的情况下,大部分也在8月底死亡。作战开始到7月20日,第六十八师团的死亡数是809人,几个资料都相差不大,所以可以推断出日军总体伤亡人数。7月21日到8月8日的伤亡总人数为587人,这也只是一个师的伤亡数。

于衡阳保卫战伤亡的资料,中日两国的数据相差很多,要得到一个十分准确的结论并不容易。日方公布的数字是:中国军队遗尸4万4千,被俘4千,按照这个比例日军伤亡最少有十万人,与事实严重不符。学者们通过推测得知当时国民政府存在夸大战果的情况,中国军队誓死保卫国家的壮举,值得今天的每个人学习。

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

战史资料对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的记载少之又少,倒是口传信息较多。有的人说他们战死了;有的人说他们坚持了47天,最后投降;又有人说他们叛国,那么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究竟如何呢?

方先觉旧照

在一九四四年的6月27日,日军闯入衡阳,国民党派兵围剿,军事委员会命令方先觉带领第十军镇守衡阳城十天到十五天。第十军在没有援军解围的情况下,顽强地对抗日军,可惜最后衡阳沦陷。这次战争震惊了全世界。虽然这次战争狠狠的打击了日本的气焰,但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却很悲惨。第十军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增援,军力物力皆所剩无几,因此在军长方先觉与日军谈判后,第十军总共一万三千多士兵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其中包括九千左右的伤员。衡阳沦陷时军事委员会给第十军派来的援军62军和79军正在赶往衡阳的路上,可惜时机已过。如果援军提前一天到来,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将会改写。

在衡阳大战结束后,日军对第十军的忠诚和英勇感到敬佩,欣然接受了谈判的条件并信守承诺,没有为了泄愤而屠杀投降被俘的官兵,还将第十军改名为先和军。后来第十军的一些主要将领陆续逃回。第十军的指挥员方先觉也在特工的掩护下逃回了重庆,因曾带头投降日军,不被国民政府重用,1983年在台北离开人世。

衡阳保卫战日军伤亡

衡阳保卫战是中国抗敌史上极其悲惨的一场战斗,此战国民革命军第十军英勇抗敌,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虽然此战以衡阳失陷告终,但衡阳保卫战日军伤亡却是我军的三倍以上,沉重的打压了日军当时嚣张的气焰。

衡阳保卫战旧照

据不完全统计,此战日军先后派了10个师团来攻打衡阳,总兵力约25到28万。在衡阳战场上,陆上派了4个师团大概九万大军攻打镇守衡阳的中国第十师,空中还有一个空中航军团向我军投放炮弹,甚至使用毒气进行攻击,战场激烈无比,中国军民死伤无数,损失惨重。而衡阳保卫战日军伤亡较之我军要严重得多。

日本军队首次统计为1.9万人,第二次统计的时候伤亡人数增加到2.9万,还有一个日本军官透露其伤亡人数高达3.9万人,其中包括了因瘟疫而死的伤员。而根据我方的估计,衡阳保卫战日军伤亡人数应该有3.9至7万人。虽然今天人们无法得知这其中具体的数据,但学者们推测衡阳保卫战日军伤亡惨烈,这也是日本东条内阁最终被迫下台的原因。

衡阳保卫战,被日军称为“苦难的战役”,可惜日军为了维护“皇军”的面子,以及他们在中国战无不胜的神话,隐瞒了这场战争的事实真相,导致日本人大多不知道有衡阳保卫战这次战役,但衡阳保卫战中国军民顽强的精神,赢得了全世界对中国的尊重。

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在什么地方

衡阳保卫战纪念馆

陆家居的西厢房便是衡阳保卫战纪念馆,由陆家新屋改名而来。

衡阳保卫战纪念馆

它是清朝将军陆成祖在光绪七年建造的,到今天已经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其位于有雁城雅称的衡阳市,馆内建筑具有典型的湘南民居特色,前有小河后又依靠着大山。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占地2640平方米,整体平面似一个长方形。馆内建筑均由砖木、石木构成,房屋的门窗等都分别经过雕刻、彩绘、堆塑。整体建筑装饰十分讲究,工艺精湛,有些甚至都能称得上是艺术精品,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

该纪念馆就是改名后的陆家新屋,是珍贵的抗战遗址。一九四四年的6月27日,日军闯入此地,国民党派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前来围剿,双方在此僵持作战半月之久,导致纪念馆主体建筑严重受创。至今还能在纪念馆内找到当年双方对战时留下的痕迹,那便是衡阳保卫战难得的历史见证。到2007年政府下达开发指示,陆家新屋经过几次的改名,最终命名为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在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内的左边便是衡阳保卫战展览。该展览以忠烈壮国魂为主题,用文字资料、照片、图标等方式向人们讲述着当年衡阳保卫战的故事,将当年衡阳全民皆兵,英勇抗敌的一幕幕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增强了过往游客的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衡阳保卫战经过

衡阳保卫战经过按照战时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

衡阳保卫战雕塑

第一阶段:在1944年日军突然发起对衡阳的攻击,使得中国抗战最残酷的战斗正式打响,日军在死伤无数后,最终占领了衡阳外围的阵地,我军将士没有人向日军投降,全都战死沙场。经过一日的休战,日军再次发起进攻,日军手段残酷使用飞机、大炮对我军进行疯狂的轰炸,并对我军投放毒气弹。双方在经过了整整五个晚上的激烈对战后,日军最终停止了进攻,他们的第一次攻击以失败告终。第二阶段:在经过十几天的调整中,日军加大火力对我军展开第二次攻击。在持续了九个晚上激烈战斗之后,我军击毙日军大将和大佐,日军的伤亡高达8000人,只是进攻我军的第一道防线,日军就惨败而退,但是中国士兵的死伤也有4000多人。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 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 衡阳保卫战的评价如何 衡阳保卫战的影响有哪些
  • 衡阳保卫战日军伤亡 衡阳保卫战背景介绍 衡阳保卫战的评价如何
  • 衡阳保卫战伤亡统计
  • 衡阳保卫战意义有哪些 衡阳保卫战日军伤亡情况
  • 衡阳保卫战日军伤亡情况 衡阳保卫战援军有哪些
  • 衡阳保卫战的评价如何 衡阳保卫战的影响有哪些
  • 下一篇:万家岭战役背景简介_万家岭战役日军伤亡人数_万家岭战役兵力 上一篇:渡江战役背景简介_渡江战役东西起点路线_渡江战役伤亡影响

    标签: 衡阳保卫战

    更多文章

    • 万家岭战役背景简介_万家岭战役日军伤亡人数_万家岭战役兵力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万家岭战役

      万家岭战役背景万家岭位于江西省的西北方,万家岭战役是1938年10月薛岳将军率领中国军队在万家岭大败日军,使日军伤亡人数达到近万人,那万家岭战役背景是什么呢?蒋介石旧照在1937年日军侵华时,国民政府清楚南京即将失守,决定迁都重庆,但是全国很多的政党、机构都聚集在武汉,日本人也看到国民政府这个弱点,

    • 中条山战役简介_中条山战役伤亡人数_中条山战役怎么失败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条山战役

      中条山战役过程中条山战役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日本将战线分为四条即东线、西线、北线和东北线。东线日军大约有25000人,其中步兵、骑兵6000多人,炮弹不计其数,飞机、装甲车等以温县为起点,沿着黄河两岸进攻。中条山战役旧照在攻陷义庄后,强渡沁河。而在日军的猛烈攻击下,我军节节败退。西线

    • 武汉会战时间简介_武汉会战死亡人数_武汉会战中日兵力对比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简介武汉会战简介中提到这次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前期一次中日双方在武汉进行的大型会战,此次会战彻底粉碎了日军逼迫国民政府投降、屈服的企图。薛岳旧照武汉会战简介中提到许多关键的战役,其中万家岭战役是武汉会战中非常关键的一次胜仗,当时国民政府派遣薛岳去江西万家岭一带阻击从广东方向北上进攻武汉的日军

    • 萨尔浒之战简介_萨尔浒之战明朝战败原因_萨尔浒之战伤亡人数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背景萨尔浒之战是决定明清战争过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明清兴亡史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619年也就是明朝万历47年,努尔哈赤在现今辽宁抚顺对萨尔浒附近地区进行突击战争。努尔哈赤剧照明军4路进攻却没有扭转战局,使得在5天之内努尔哈赤率领的后金军队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此战役以

    • 中日黄海海战简介_黄海海战失败原因_黄海海战中日损失比较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海海战

      黄海海战简介历史学家在整理黄海海战简介时普遍认为黄海海战是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初期的一次中日双方海军的较量,黄海海战最终以北洋舰队的完全失败而告终,经过这一战后北洋舰队从此再不能在黄海制海权上占得半点上风。黄海海战图片自此退入了威海,给后来甲午战争的失败奠定了基础,也为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打下了基础。

    •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段祺瑞,政府,旧址,在哪里,段祺瑞,政府,旧址,在哪里,曾经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在哪里段祺瑞曾经在1924年的时候被推举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执政,相当于国家元首。而段祺瑞执政府旧址现在位于北京东城区的张自忠路3号,原来是铁狮子胡同1号。段祺瑞执政府旧址照片段祺瑞执政府旧址是一片建筑群,它最早是雍正时期的一座亲王府、一座贝勒府和一座公主府。清末的时候,这里被朝廷作为海

    • 历史上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多大时相爱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梁山伯,祝英台,多大,相爱,历史上,梁山伯,祝英台

      历史上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多大时相爱梁山伯与祝英台多大时相爱,他们相爱的年纪应该是在十五六岁。历史上虽然没有明确记录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时的年龄,但是可以根据古代的风俗推算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时的年龄。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在古代,男子和女子在十六岁就可以结婚了,因此古代的男子与女子在情感方面是很早熟的。梁山

    • 国民党高级将领李宗仁儿子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国民党,高级,将领,李宗仁,儿子,国民党,高级,将领,李宗仁

      国民党高级将领李宗仁儿子是谁李宗仁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身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却能够在决定在中国命运的转折点上,能够抛弃政治己见,为了民族的存亡而奋斗。在北伐战争时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使得两广地区得以统一,为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一次合作奠定了基础。他在北伐时指挥了著名的龙潭战役,基本

    • 胡适和陆小曼有关系吗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胡适,陆小曼,有关系,胡适,陆小曼,有关系,著名,学者,诗人

      胡适和陆小曼有关系吗胡适,是著名的学者和诗人。陆小曼是近代女画家,她因为是徐志摩的妻子而成为了近代著名的人物。那么胡适和陆小曼有什么关系呢,他们两人的关系怎么样呢?胡适和陆小曼在徐志摩和陆小曼要结婚时,受到了徐父的阻碍,于是在百般劝解之下,徐父提出了三个条件,只要做到了便答应让他们结婚。这其中一个条

    • 清朝刘墉的儿子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刘墉,儿子,清朝,刘墉,儿子,出生于,时期,一个,世代

      清朝刘墉的儿子是谁刘墉出生于清朝时期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祖上父辈大部分都是进士,官员也是不少。而关于刘墉的父亲,更是达到了做官的顶峰,宰相之位。当然刘墉也是不赖的,中了进士,做了宰相。那么关于刘墉的儿子又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刘墉画像根据历史的相关查阅中,并没有很明确的讲述关于刘墉儿子的任何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