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洋务教官琅威理离开北洋舰队的原因

洋务教官琅威理离开北洋舰队的原因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918 更新时间:2024/1/20 22:40:36

琅威理1843年1月19日出生于英国。14岁进入皇家海军学校,16岁入大英帝国海军实习。以后一直在英国海军服役,历任准尉、少校。

1862年,时任清朝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李泰国受恭亲奕䜣委托,前往英国购买军舰。

琅威理

1863年,阿思本率领舰队到达中国,年仅20岁的琅威理也是阿思本舰队的一员。但由于阿思本拒绝接受中方官员的命令,而清政府不承认阿思本的特权,阿思本宣布辞职,带领舰队返回英国。回到英国后,琅威理继续留在海军服役。

1877年,清政府向英国购买舰艇。时任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金登干请琅威理和劳伦斯·庆担任管带(舰长),率领舰队驶往中国。 在舰艇到达中国并移交给清政府后,琅威理并没有立即返回英国,而是接受英国政府的派遣,在香港等处管带战舰。

琅威理出生于1843年,是英国人,他原本可以在英国担任一个军官,却被聘请到中国来做官。之所以聘请他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师夷长技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中国没有人会使用从国外高价引进来的器材,这就是琅威理能到中国来原因。琅威理在来到中国之后进了北洋舰队,并对提督的位置一直虎视眈眈,但是当时的李鸿章对他还是存在着防备心理,于是只让他担任了助手的工作。那么为什么琅威理会离开北洋舰队呢?

关于为什么琅威理会离开北洋舰队这个问题根据历史资料就可以得知他是被迫的。进入北洋舰队的琅威理工作非常出色,不久之后李鸿章赐了他一个提督的官衔,但是由于中英文化的差异致使琅威理将这个提督衔误认为提督,这最终导致了后来琅威理撤旗事件的发生,撤旗事件发生之后,琅威理曾经向李鸿章发去消息,李鸿展虽然希望这件事情能够平静的解决,但是涉及到提督的官衔问题时他始终坚持北洋舰队至始至终只有一个提督,那就是丁汝昌,并且明确指出丁汝昌下令撤旗并没有错误。

琅威理

琅威理听后李鸿章的说法后,感到非常气愤当场,提出要离开北洋舰队,这其实只是琅威理的一时冲动,但是李鸿章考虑到了北洋舰队提督问题的严峻性,担心留下琅威理会导致北洋舰队内部失和,所以最终还是同意了琅威理离开北洋舰队的申请。

标签: 琅威理

更多文章

  • 日本战国时期小牧长久手之战过程介绍 小牧长久手之战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小牧长久手之战

    小牧长久手之战历时长达一年多,提到小牧长久手之战经过首先要从战争的开始来讲,首先是因为秀吉安排在信雄身边的臣子被信雄发现了他们的真实身份,于是便将这些臣子都杀掉了,于是战争便就此开始了。刚开始是在伊势这个地方,信雄准备带兵攻打龟山城,可幸运的是城主得到了秀吉的部队的帮助,成功打败了信雄的部队。之后将

  • 古代强大的骑兵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骑兵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往往是游牧民族攻击农业国家的主要力量。在与步兵的交锋中,特别是在马镫发明之后,骑兵所具有的优势无疑是无可匹敌的。骑兵骑兵的优势:1.速度快、突击能力强。与步兵相比,骑手加上马匹无论在重量还是在速度上都是步兵所无法匹敌的。2.机动性强,骑兵可以利用马匹的速度在长途奔袭合围歼灭战一种发

  • 百团大战的参战总人数究竟有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总人数有多少?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

  • 意大利战争的背景 意大利战争起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意大利战争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中叶,一场扩日持久的意大利战争,成为欧洲历史上一段挥之不去的阴影。有关意大利战争背景,可追溯到十五世纪欧洲的局势和政治形态。意大利战争图片十五世纪初,正处于文艺复兴洗礼下的意大利是一个经济与文化都达到空前繁荣的富庶国家,然而,与之不相匹配的是,这个国家的政治体系却破败不堪。由于其

  • 平津战役的成果及指挥者 平津战役过程及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的成果及意义平津战役历时64天,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成功地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华北地区,进行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予以各个歼灭,并以军事压力与政治争取相结合,实现了对北 解放天津。平津战役平守军的和平改编.此战,人民解放军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个总司令部、1个警

  • 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地点是在什么地方?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中国东南沿海。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1840到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闭关锁国后的清朝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

  • 淝水之战与谢安有什么关系? 淝水之战的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中的谢安有什么典故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他为人面不改色,淡定从容,在面对着恒温的鸿门宴的时候,淡定从容的表示了自己坚毅的态度,使得恒温深受震撼,放弃了杀他夺取东晋政权的机会,后来在淝水之战更是将自己的军事才华和从容的气度展现的淋漓尽致,是一个名垂千古的名相。淝水之战话说当时正是前秦如日中天的

  • 官渡之战爆发的背景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背景我们分析任何一场战役,必定要分析它发生的大时代背景,起因经过发展及其结果。这样的分析才能称之为全面的分析。我们将官渡之战带入,同样的进行上述问题的一一分析,但侧重点我们将放在大背景的重点分析。官渡之战官渡之战发生的时间是东汉末年,那时汉室王朝衰败至极点,董卓谋逆造反,被袁绍军队集结军队加

  • 甲午战争中国究竟赔了多少钱?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甲午战争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也就是说,在这次反侵略的战争中,清政府的反抗力量被进一步消弱,而作为侵略国的日本,他们称霸亚洲的野心及侵略势焰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助长。至于甲午战争赔了多少钱这一问题,在甲午战争结束后,双方签订的《马关条约》里有明确的体现。甲午战争作为中国人的一大耻辱,《

  • 百团大战的作战背景 百团大战的兵力部署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百团大战

    日本出于战略要求从1938年秋开始政治诱降,希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议和;而在另一方面,汪精卫于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另一个“国民政府”,以“和平反共建国”为号召,意图拉拢支持反共的人民。同时国共摩擦不断,双方互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不清楚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