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母仪天下班婕妤结局如何

母仪天下班婕妤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865 更新时间:2024/2/2 3:36:19

母仪天下班婕妤结局如何

电视剧《母仪天下》中班婕妤的形象与历史所记载的形象是十分吻合的,明艳动人又知书达理。但是电视剧终归是电视剧,跟历史中的记载又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如果想要更好地了解班婕妤真实的故事,还是要回归于史实。

电视剧《母仪天下》班婕妤扮演者

电视剧《母仪天下》中的班婕妤的名字叫班恬,但这并不是她的真实姓名,班婕妤的真实姓名已经不从知晓了。剧中的班恬比较像是一颗王政君(汉成帝生母)的棋子,为了能让汉成帝早日产下龙子好除去赵氏姐妹,王政君安排自己身边的班恬去讨好汉成帝。但是,那时的汉成帝早已被赵氏姐妹迷得团团转了,哪能顾得上班恬。班恬因为难以忍受汉成帝的冷漠和无视,决定自行了断,但是又被救了下来。知道班恬自杀的消息之后,刘骜非常自责,于是决定对班恬好点,并同时对母亲王政君也做出了保证。

赵氏姐妹得知班恬获得了皇上的宠爱,便开始想着如何置班恬于死地。赵合德借许皇后的事情诬陷班恬与淳于长有染,恳求刘骜去把班恬抓来审问。王政君力保班恬,鼓励班恬不要气馁要学会忍耐。班恬怀孕了,赵氏姐妹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决定杀死班恬的孩子,赵合德欺骗刘骜去杀掉班恬的孩子,但是刘骜并没有听从她的话,赵合德觉得此计不通,然后亲手将婴儿杀死。失控的班恬得知了这件事,想杀死刘骜为自己的孩子报仇,政君赶来阻止了她的行动,但却没有阻止班恬的自杀。

班婕妤墓在什么地方

?班婕妤的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汉成帝延陵的东北约600米处的地方,当地的人民称此墓为“愁女坟”或者“愁娘娘墓”。班婕妤在死后陪葬在汉成帝的坟墓附近,坟墓的底部周长为300多米,高为14米,在她坟墓的东边有7座陪葬的坟墓。

班婕妤墓远看

在赵氏姐妹横行后宫的时候,班婕妤选择了明哲保身的做法,即侍奉王太后。班婕妤写了一篇奏章,请求汉成帝答应她去侍奉王太后,汉成帝答应了她的请求。班婕妤也是一个聪明的人,她知道在王太后的保护下,自己就不会再受到赵氏姐妹的诬陷了。

从此班婕妤身居深宫中,怜悯自己的年华老去,便作《团扇诗》来自伤,知道自己今后再也不可能得到汉成帝的宠爱了。不久,赵飞燕就被封为皇后,赵合德也成了昭仪,但是这些事情都与斑鸠于无关了。班婕妤除了侍奉王太后烧香念佛之外,她还每天写写诗赋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在汉成帝驾崩后,班婕妤选择到汉成帝的陵墓去守陵来度过自己最后的余生。王太后答应了她的请求,让班婕妤担任了守护陵园的职务,自此之后班婕妤每天陪伴着石头人像和马像,独自寂寥地过完了自己的晚年。大概在汉成帝去世的一年之后,她便病逝了,时年约四十来岁。在班婕妤死后,人们将她葬在了汉成帝的陵墓中。班婕妤的一生是悲惨的,但是她仍旧保持自己高尚的德操,她的故事因此也为世人所传诵。

班婕妤机智自救的故事

班婕妤在少女时期就被选入进宫,在深宫中度过了她的一生,从皇帝万分宠爱的妃子到最后无人问津的形影单只,她的一生是非常悲凉孤独的,但是能在后宫这个纷纷扰扰的地方保持自己初心,不被世俗所干扰是很多人都十分赞赏她的方面。

班婕妤画像

班婕妤在入宫不久就被皇上所宠幸,得到了万人都像得到的宠爱,那时的她是非常幸运的。但是这种日子却是十分短暂的,在赵氏姐妹入宫之后,她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赵氏姐妹在后宫飞扬跋扈,许皇后万般无奈,于是想出了一个下策,在自己的寝宫中设神坛,早晚诵经,祈求皇帝平安,同时有诅咒赵氏姐妹。等到事情败露之后,赵氏姐妹向皇上谗言说许皇后不仅骂自己还诅咒了皇上,汉成帝一怒之后将废黜了许皇后。赵氏姐妹还想利用这个机会铲除了班婕妤,诬陷班婕妤说她也参与了巫蛊案,汉成帝相信了赵氏姐妹的话。然而班婕妤淡定地跟皇上说:“我知道人的生命长短是命中注定的,不是人能所控制的,修行的人都没有得到福报,为邪的人还有生命希望呢?如果鬼神知道,难道肯听没有信念的人的祷告?万一神明都不知晓,诅咒有神明用,我不仅不会做,我也不屑于做这个!”汉成帝觉得她的话非常有道理,并且念在昔日恩爱夫妻之情没有在进行追究,同时又对班婕妤进行赏赐来弥补自己愧疚的心理。

标签: 母仪天下班婕妤结局如何母仪天下班婕妤结局

更多文章

  • 七绝圣人王昌龄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七绝,圣人,王昌龄,简介,七绝,圣人,王昌龄,简介,字少,汉

    七绝圣人王昌龄简介王昌龄简介,字少伯,汉族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关于他的籍贯,有很多种说法,有太原之外、又有江宁、京兆两说,但是比较普遍认同的是河东晋阳(即今山西太原),其他说法可能是以官职而称的。王昌龄石像照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诗坛的一位著名诗人,后人誉之为“七绝圣人”,相信大家对他的作品最熟悉的

  • 秦始皇修长城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长城,故事,秦始皇,长城,故事,统一,秦国,大的,威

    秦始皇修长城的故事?秦始皇统一后,对秦国最大的威胁是北方的匈奴,虽为了解决这个威胁,秦始皇曾亲率兵队北伐匈奴,但是却不能解除匈奴对秦朝的威胁,为了保护北方边界的百姓和保障中原的安全,遂下令修筑万里长城,以抵御外敌。万里长城图片秦始皇修建长城不止是为了抵御外敌,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防止分裂复辟,便要加强

  • 宋太祖赵匡胤之子叫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太祖,太祖,赵匡胤,之子,什么,宋太祖,太祖,赵匡胤,之子

    宋太祖赵匡胤之子叫什么宋太祖赵匡胤有四个儿子,长子滕王赵德秀、次子燕懿王赵德昭和三子舒王赵德林,此三子为孝惠皇后贺氏所生。可是,四子秦王赵德芳的母亲是谁,却无从考证,史料中没有关于此事的明确记载。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事情是,赵匡胤的儿子寿命都不长,三子赵德林夭折,其余三个儿子也都英年早逝。很多人推测这

  • 赞颂司马迁的诗句都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赞颂,司马迁,诗句,都有,哪些,赞颂,司马迁,诗句,都有,哪

    赞颂司马迁的诗句都有哪些赞颂司马迁的诗句不胜枚举,对于赞颂其恢弘巨著《史记》更是多的难以数计。后人对其行事风格,记录史料的严谨同样大家称颂。司马迁画像其中鲁迅曾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不仅是赞颂史记的诗句,同样也是赞颂司马迁的诗句。除了司马迁,还有谁会历经千辛万苦,一路风餐露宿,最后只

  • 为什么张作霖传位张学良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为什么,张作霖,传位,张学良,为什么,张作霖,传位,张学良

    为什么张作霖传位张学良张作霖是北洋军阀奉系的首领,在他死了之后,张作霖传位张学良,自己所有的兵力军队衣钵全部交付给张学良,这也是张学良年纪轻轻便被称为“少帅”的原因之一。张学良照片但是张作霖总共有八个儿子,虽然张学良是长子,但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自然是有能者居之,为什么张作霖传位张学良呢?没错,

  • 吴敬梓故居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敬梓,故居,在哪里,吴敬梓,故居,在哪里,清代,著名,小说

    吴敬梓故居在哪里清代著名小说家,《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的故居,位于南京清溪河与秦淮河交界处,四周风景优美,毗邻古桃叶渡,被命名为秦淮水亭,是当地群众最喜玩赏之所在。吴敬梓故居吴敬梓故居占地约八百平米,与吴敬梓纪念馆仅一水之隔,长方形的院落式建筑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半部分为古桃叶渡,渡口立有上书“桃

  • 奥兹冰人开口说话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奥兹,冰人,开口,说话,事件,奥兹,冰人,开口,说话,事件

    奥兹冰人开口说话事件奥兹冰人是死于5300年前的一具木乃伊,因其特殊的死亡方式而被列为世界十大木乃伊之二。最近网上一直有奥兹冰人开口说话的传言,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是奥兹冰人诈尸了吗?奥兹冰人照片其实奥兹冰人开口说话这个传言是从研究奥兹冰人的意大利科学家队伍中传出来的,并且在英国的《每日邮

  • 吴三桂究竟有多少兵马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三桂,竟有,多少,兵马,吴三桂,竟有,多少,兵马,平西,王

    吴三桂究竟有多少兵马平西王吴三桂征战一生,多有得意胜战,不管是与李自成军队的石河大战,还是长达八年的反清复明之战,吴三桂都彰显了军事实力。那么,吴三桂有多少兵马?又是什么让他得以率领这些千军万马闯过一次又一次的难关?吴三桂形象图据史料记载,吴三桂有五十三个佐领,绿营兵就有“四镇十营”。推算出来便是多

  • 吴王孙权和名将张辽之间的关系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王,孙权,名将,张辽之,间的,关系,如何,吴王,孙权,名将

    吴王孙权和名将张辽之间的关系如何张辽曾以数千的兵力打败了拥有十万大军的孙权,并差点生擒了后者。张辽是曹魏的将领,骁勇善战。合肥是曹孟德下令修建的。它位于东南战略要地。如果孙权要北伐,就必须通过这座城池。为此,孙权打了合肥五次,但一次都没拿下。张辽影视形象孙权对阵张辽,就发生在他对合肥的第二次攻击上。

  • 曹操杀杨修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杀杨,原因,是什么,曹操,杀杨,原因,是什么,之所以

    曹操杀杨修的原因是什么曹操之所以要杀杨修,其实由来已久,杨修可以说是死在自己的小聪明上。在曹操对杨修起杀意之前,曹操已经对杨修印象不好,一次是阔门事件,曹操视察新修好的相国府,只在门上写了个活字,无人能理解,杨修立刻让人将门拆掉重建,因为他说门里面加个活字,就是阔的意思。重建之后,曹操自然满意,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