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所谓的八拜之交指的是什么?古代关于八拜之交有何出处?

所谓的八拜之交指的是什么?古代关于八拜之交有何出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365 更新时间:2024/2/2 11:56:39

所谓的八拜之交,其泛指义结金兰的兄弟姐妹。关于八拜之交的出处主要由两个,其一是出自邵伯温的《闻见前录》之中:丰稷谒潞公,公着道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获已,如数拜之。”不过接下来小编要跟大家讲另外一种出处,就是关于八拜之交的典故。

所谓八拜,就是所谓八拜之交:管鲍之交、知音之交、刎颈之交、舍命之交、胶漆之交、鸡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

【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管鲍之交】――管仲鲍叔牙

【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关羽

【忘年之交】――孔融祢衡(范云和何逊)

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源于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最初见于《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

齐国的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但是管仲家里很穷还有赡养父母,鲍叔牙为了帮助管仲,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但是,投资的钱都是鲍叔牙出,而分红时,管仲却拿得比鲍叔牙还多。而鲍叔牙却不在意,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

管仲也当过兵,每次打仗之时,遇到战斗,管仲总是躲在队伍最后面;撤退之时,又总是跑在队伍最前面。有人骂管仲胆小怕死。鲍叔牙又摇着头说道:“管仲不是怕死,他家里还有个老母亲,他如果死了,老夫人要依靠谁呢?所以他不是怕死,他是不能死。”

这些话让管仲知道了,他感叹地说:“生我养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啊!”于是便和鲍叔牙结成生死之交。后来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知音之交──俞伯牙钟子期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知音之交,讲述了俞伯牙认定钟子期是他的知音之后,在钟子期死后为钟子期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此后破琴绝弦,再也不弹琴了。

刎颈之交──廉颇与蔺相如

形容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深厚友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负荆请罪这个成语故事。

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后来廉颇知道了,也认识到了这样对国家不利,感到很惭愧,便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谢罪,请他用荆条责罚。

舍命之交──角哀与伯桃

来自于“羊左”的典故。说的是西汉时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结伴去求见楚元王刘交,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气,而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

胶膝之交──陈重与雷义

陈重和雷义,是东汉年间豫章郡两位品德高尚、舍己为人的君子。两人为如胶似膝的至交密友,当时人们称颂道:“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事见《后汉书·独行列传》。后以“陈雷胶漆”比喻彼此友情极为深厚。元无名氏《鲠直张千替杀妻》楔子:“咱便似陈雷胶漆,你兄弟至死呵不相离。

鸡黍之交——元伯与巨卿

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

范式,山阳金乡人。少年时在太学读书,与汝南人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读书后,同归乡里。范式对张劭说:“我两年后回来,那时我将要去府上拜见尊亲,再看看令郎令嫒。”

与此同时两人还约定了拜见的日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间约定的日期将至。张劭把这件事禀告了母亲,请母亲准备饭食以迎接挚友的到来。母亲说:“分别了两年这么长的时间,你与他又相隔千里,你怎么能那么相信那约定的时间呀?”张劭说:“巨卿是守信的人,必定不会违背。”母亲说:“要是果真如此,我要为你们酿酒。”到了约定的这一天,范式真得如期而至。他升堂拜饮,尽欢才散。

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不求同生,但求同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起打天下,义字为先——这就是著名的“桃园结义”。刘备、张飞和关羽三人在桃园结为生死之交。另一说法,出自元朝郑德辉的《绉梅香》:“晋公在枪刀险难之中,我父亲挺身赴战,救他一命,身中六枪,因此上与俺父亲结为生死之交。”

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指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就是记载的孔融和祢衡两个不同代人之间的忘年之交。

标签: 历史古代八拜之交

更多文章

  • 萧方略:梁元帝萧绎第十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萧方略(?~554年),南朝梁宗室,梁元帝萧绎第十子,贞惠世子萧方诸的同母弟,母亲为王贵嫔。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侯景之乱爆发,进入西魏为人质。梁元帝即位后,册封始安郡王。承圣三年(554年),西魏军队攻破江陵后,随父亲一同遇害。人物生平萧方略,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常

  • 如果赵国一直和秦国耗着,那么赵国最终是否能赢得胜利?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赵国,秦国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大将,不仅在当时威名远播,后世也同样对他十分敬仰。廉颇很明白赵国和秦国之间的局势,所以他会有一个针对秦国的战斗方案,那就是和秦国耗着,一直耗着。这个办法的确让秦国急坏了,所以才用计换掉了赵国主帅。但是,如果赵国没有换掉廉颇,赵国也一直都和秦国在耗着,那么赵国最终是否能够赢得胜利呢?

  • 萧方矩:梁孝元帝萧绎第四子,与父亲一同被害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

    萧方矩(?~554年),字德规,南朝梁皇室,梁孝元帝萧绎的第四子,母亲为袁贵人,被封为太子,西魏攻陷江陵,萧方矩与父亲一同遇害。谥为愍怀太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萧方矩(?~554年),字德规,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梁世祖孝元帝萧绎的第四子,母亲为袁贵人,

  • 萧欢:昭明太子萧统嫡长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

    萧欢(?-541年1月20日),字孟孙,南朝梁宗室大臣,梁武帝萧衍嫡长孙,昭明太子萧统嫡长子,母为昭德皇后蔡氏。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以皇孙,册封封华容郡公,授东中郎将、南徐州刺史。中大通三年(534),晋封豫章郡王,加衔云麾将军。大同六年(540年),出任江州刺史

  • 萧大心:梁简文帝萧纲第二子,在侯景之乱中被杀害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

    萧大心(523年-551年10月2日),字仁恕,梁简文帝萧纲第二子,母为陈淑容。大宝二年八月戊午(551年10月2日),萧大心被侯景杀害,年仅29岁。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太清方伯中大通四年(532年),封当阳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大同元年(535年),出任使

  • 在古代的时候,古人相亲究竟是个怎样的体验?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相亲

    说到相亲,从古至今都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文化,一直到现在相亲这个事情还是非常普遍的。那么在古代的时候,相亲是个什么体验呢?古人相亲是什么样的,他们在相亲的时候都有什么习俗呢?大家肯定都非常好奇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礼》中记载了中国最原始的相亲方法。在草长莺飞的季节,负

  • 萧大器:梁简文帝萧纲嫡长子,在侯景之乱中遇害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

    萧大器(523年~551年),字仁宗,南朝梁宗室,梁武帝萧衍之孙,梁简文帝萧纲的嫡长子,母亲为皇后王灵宾,普通四年(523年)出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大通四年(532年),封宣城郡王,食邑二千户。太清二年(548年)十月,侯景寇京师,令萧大器为台内大都督。太清三

  • 古代打仗为什么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 古代到底是怎么打仗的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古代,打仗

    还不了解:古代打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打仗,为什么动辄就是几十万人作战?古代打仗,之所以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主要是因为当时战争能力比较落后。对于古人来说,士兵的数量以及大军的规模,往往就意味着战争的胜利。既然兵力多的一方,更容易获胜,那大家自然都玩了命地扩大大

  • 萧圆肃:武陵王萧纪第五子,曾历仕北周、隋朝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萧圆肃(539年-584年),字明恭,南梁宗室,北周官员。梁武帝萧衍之孙,武陵王萧纪之子。宽宏有风度,聪明好学。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552年(承圣元年),萧纪在成都僭称帝号,伪封萧圆肃为宜都郡王。萧纪率军沿长江而下,命萧撝留守成都,萧圆肃为辅佐。553年(承圣二年

  • “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成为了怎样的人?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西汉

    “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成为了怎样的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凿壁偷光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匡衡,虽然没有并不知道匡衡的具体生卒年月,但是他所在的朝代是在西汉,小的时候匡衡的家里非常穷,不像其他的孩子有机会读书。不过他并不甘于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好在有一个好心的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