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在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汇成哪三支强大的反隋主力?

在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汇成哪三支强大的反隋主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86 更新时间:2024/2/13 6:05:33

隋朝末年,统治者征敛无度,民夫转输不息,徭役无期,士卒多列沟壑,骸骨遍及平野。黄河之北,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成蒿莱。加之灾年饥馑,谷价猛增,百姓困苦,冻馁交加。在无法生存的情况下,农民揭竿而隋朝统治,计当时约百余支,遍及全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公元614年到617年间,农民起义的风暴已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在全国各地兴起的起义军大小不下100支,参加的人数达数百万。后来,农民起义军汇成三支强大反隋主力:一支是河南的瓦岗军,一支是河北的窦建德军,一支是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其中最大的便是瓦岗军。

1、瓦岗义军

瓦岗军是三支农民起义军中最强的一支,大业七年(611年),翟让聚众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起义,举兵反隋,山东、河南两地农民纷纷参加,单雄信、徐世绩、李密、王伯当都率众投奔瓦岗窦,队伍迅速壮大。

大业十二年(616年),李密向翟让建议:“先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马肥充,然后与人争利。”荥阳是隋朝重要军事据点,翟让亲自率兵攻下荥阳门户金堤关及周围属县,同年10月,隋炀帝派2万隋军主力前来镇压。瓦岗军采取诱敌深入、伏兵袭击的战术,把隋军全部歼灭。河南道“讨捕大使”张须陀突围不成也丧了命。农民起义军取得了荥阳大捷,威震河南。

大业七年(611年),翟让领导农民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起义反隋,山东、河南的贫苦农民纷纷参加,单雄信、徐世绩、李密、王伯当等人都率众投奔瓦岗起义军,使起义队伍迅速壮大。

大业十二年(616年),翟让接受李密建议,亲自率兵攻下荥阳的门户金堤关及周围的县,又在附近的大海寺设伏,歼灭了2万前来镇压瓦岗军的隋军主力。大业十三年(617年),隋朝洛阳留守杨侗派刘长恭、裴仁基等带兵围剿起义军,隋军列阵十里,来势汹汹,翟让分军10队,与之对峙,并亲自率领将士强攻隋营,隋军大乱,全线溃败。

刘长恭逃回东都洛阳,裴仁基投降。是年二月,翟让认为李密有领导才能,把瓦岗军的领导权交给了李密,李密为任统军元帅,翟让为上柱国、司徒、东郡公,设三司六卫,建立了瓦岗军农民政权——“魏”。在隋朝即将被农民起义军推翻的关键时刻,瓦岗军内部予盾激化,十一月,李密设计杀害了翟让等重要农民军将领,导致瓦岗军将卒离心,战斗力遭到极大消弱。大业十四年(618年)六月,李密率军投降了隋朝皇泰帝杨侗,后又降唐,后来又因起兵反唐被杀,从此葬送了这支农民军。

2、河北义军

大业七年(611年),窦建德领导农民在高鸡泊(今河北故城县西南)起义反隋,起义军迅速发展到万余人。大业十二年(616年)十二月,涿郡(今河北涿州市)守将郭洵率军进犯起义军,窦建德率七千义军乘敌不备,突袭敌军,杀敌军无数,缴获马匹数千,隋将郭洵被杀,取得了大胜。大业十三年(617年)正月,窦建德在乐寿(今河北献县)称长乐王,建立了农民政权。

杨广派薛世雄率军围剿起义军,两军在乐寿的七里井交战,起义军佯败诱敌至设伏处,突然折回,伏兵齐起,夹击隋军,隋军大败,薛世雄逃回涿郡。大业十四年(618年)五月,窦建德称夏王,但在隋朝灭亡以后,逐渐背农民战争的根本目标。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起义军与李世民率领的唐军在虎牢关(今河南荥阳西北)交战,被李世民打败,窦建德被俘,后来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被杀。武德六年(623年),唐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击败了窦建德部将刘黑闼,河北起义失败。

大业十一年以后,隋统治阶级开始把大部分军队用于镇压农民起义军。炀帝还命令在郡县城郭、驿站、村庄的周围修筑城堡,强迫农民到城堡里居住,以隔断义军与民众的联系。统治者对起义军和一般农民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隋将樊子盖镇压起义军时,将汾水以北村庄全部烧光,俘虏的起义军全部被屠杀。王世充打败江南刘元进起义军时,把诱降来的三万人也全部屠杀。

3、江淮义军

大业九年(613年),杜伏威、辅公祏在齐郡(今山东)组织起义,随后南下到江淮南广大地区发展,力量不断壮大。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起义军进逼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与隋将陈棱率领的援兵相遇对峙,杜伏威率兵强攻隋军,激战中,杜伏威的前额被敌箭射中,但他带箭冲入敌阵,杀得隋军大乱。随后,起义军攻下高邮、历阳,建立农民政权,杜伏威任总管,辅公祏任长史。

隋炀帝在江都被杀后,起义军内部发生了分化。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七月,杜伏威投降了李渊。次年,辅公祏起兵反唐,建立政权,控制了苏、皖部分地区,以丹阳为中心展开反唐斗争。唐朝急派大军镇压,辅公祏领导起义军在当涂与唐军对峙了10个月。终因寡不敌众,丹阳失守,辅公祏被俘就义。

标签: 历史隋朝农民起义军

更多文章

  • 东晋时期有着很多名将存在,那么它为何没有统一全国?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东晋,统一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为了躲避战火,大量北方士族、士大夫及平民百姓都背井离乡逃往南方,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为“衣冠南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316年,匈奴贵族刘曜率军攻破长安,西晋灭亡。次年,已提前“南渡”到建邺(今南京)的原西晋琅琊王司马睿宣布登基称帝,改元建武。历史上

  • 九子夺嫡最后是雍正胜出 雍正是怎么成功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雍正,九子夺嫡

    对雍正和九子夺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何“九子夺嫡”,雍正最后成功?其实,康熙传位给雍正,主要是雍正的确是当时最符合继承皇位的人。接下来,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九子夺嫡,各有千秋。康熙皇帝在位期间,除鳌拜、平三藩之乱、收台湾、战沙俄、征噶尔丹,文治武功建树

  • 丁香树浑身是宝,丁香花茶在现代有着哪些功效与禁忌?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丁香花茶,现代

    丁香树浑身是宝,它的花可供观赏,其叶子可用于泡茶或入药。日常生活里,许多人喜欢用丁香叶泡茶饮用。丁香茶香味芳香,饮后叫人心旷神怡。但需注意,因其具有副作用,因此,不可过量饮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丁香花茶的营养价值丁香茶的主要成分为丁香树的干燥花叶,可作为中药药材。花叶含丁

  • 北宋一朝存在着五大世家,那这些世家又都是怎样的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北宋,世家

    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北宋宣和七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打宋朝。东路由完颜宗望领军攻燕京。西路由完颜宗翰领军直扑太原。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

  • 自辽代以来,“捺钵”一词又被引申为帝王的什么活动?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辽代,捺钵

    “捺钵”是契丹语的译音,契丹语词,意为辽帝的行营。自辽代以来,“捺钵”一词由行宫、行营、行帐的本义被引申来指称帝王的四季渔猎活动,即所谓的“春水秋山,冬夏捺钵”,合称“四时捺钵”。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作为一种活动习俗,是指辽帝在一年之中所从事的与契丹游牧习俗相关的营地迁徙和

  • 春秋战国时期,周、郑为何由“交质”发展到“交恶”的地步?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春秋战国,交恶

    周郑交恶发生於前720年,郑国侵犯东周的国境。郑桓公曾经是周朝朝廷的司徒,郑武公也在周平王时出任卿士。郑庄公继承父亲为郑国国君时,也承袭了父亲在朝廷的卿士职位。后来,周平王宠信虢公忌父,有意擢升虢公、分享郑庄公的权力。郑庄公怨恨周王,周王随即澄清,并以王子狐入郑为人质,郑国遂派遣世子忽入周为人质,史

  • 碳水化合物可为人体提供热能,而哪些食物属于碳水化合物?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碳水化合物,食物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自然界存在最多、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的有机化合物。可用通式Cx(H2O)y来表示。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它可以为人体提供热能。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

  • 大部分地区都有龙卷风,我们应当如何躲避和自救?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中国,龙卷风

    中国大部分省都有龙卷风的踪迹,主要发生在我国东部平原地区,遇到龙卷风应当学会躲避和自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在地下的空间躲避龙卷风龙卷风发生是和强烈发展的积雨云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雷雨云。龙卷风出现时天空往往乌天黑地(云层低而深厚、亮度差)、电闪雷鸣、风雨交加

  • 以现代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对龙卷风作出监测预警吗?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现代,龙卷风

    龙卷的生命期非常短,空间尺度很小,这意味着在做常规预报的时候不可能做出龙卷预报,同时如果周围没有气象观测站和天气雷达的话,不在现场连观测龙卷的存在都不太现实,雷达的探测范围一般能有三百公里,除非很近,否则龙卷在雷达回波上都很难辨识,卫星云图更不可能看到了,所以预警难度很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丁香属又称紫丁香属,该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世界哪些地方?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丁香,世界

    丁香属,又称紫丁香属,该属植物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大部供观赏用,有些种类的花可提制芳香油,亦为蜜源植物,木材供建筑和家具用。丁香共35种,不包括自然杂交种,主要分布于欧洲东南部、日本、阿富汗、喜马拉雅地区、朝鲜和中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北丁香东北丁香又叫做紫丁香,花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