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李祐: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谋反失败后被废为庶人

李祐: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谋反失败后被废为庶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86 更新时间:2024/2/8 20:13:36

李祐(?—643年),字为辅,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 ,母为阴妃。武德八年,封为宜阳王。玄武门之变后,封为楚王。贞观二年,授幽州都督、燕王。贞观十年,封齐州都督、齐王。贞观十七年(643年),举兵谋反,事败被擒,废为庶人,赐死于内侍省,以国公之礼入葬。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人物生平

出生背景

李祐的外祖父阴世师,隋末与代王杨侑留守长安。617年(隋大业十三年),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幼子李智云被阴世师所杀,年仅十四岁。阴世师、骨仪又让京兆郡访李渊家族的五庙墓葬所在并发掘;李渊入长安后,亦以阴世师、骨仪等拒义兵为由将其杀害,故阴氏与李唐可谓国仇家恨。

李祐正是出生在这种背景之下。他具体的出生年月史书无载,墓志所载享年业已失考,但是其生年的上下限可以判断。现已知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生于620年(武德三年),又根据唐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贞墓志所载其死于武后686年(垂拱二年),死时六十二岁可知,李贞生于624年(武德七年)。

李祐是唐太宗第五子,故其乃李泰之弟,李贞之兄,其生年应在620年-624年之间。

少年历宦

625年(武德八年),唐高祖诏封其为宜阳郡王,虚封食邑四千户。

次年,即626年(武德九年),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两个月之后,登基称帝,遂改封李祐为楚王。

628年(贞观二年正月),封燕王,并拜为同州刺史。不久,改任都督幽、易等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但是,无论是同州刺史还是幽州都督,李祐都没有去藩地。在此后直至636年(贞观十年)的八年时间里,又多次担任幽州都督。

636年(贞观十年)正月,改封齐王,拜为都督齐、青、莱、密等五州诸军事、齐州刺史。

638年(贞观十二年),因为生病滞留长安,一直到641年(贞观十五年),才前往齐州封地。

父子失信

李祐在京养病时,他的舅舅阴弘智以太宗多子为由,劝他招募壮士以自卫,并推荐自己妻子的哥哥燕弘信谒见李祐,李祐热情的接待他,并赐给他许多金钱布帛,让他招募死士。

李祐喜好游猎,结交奸邪之人。太宗认为长史薛大鼎对其管教无方,而将其免职。权万纪曾经是吴王李恪的长史,为人正直,被唐太宗任命为李祐的长史。权万纪看见李祐不守法度,多次犯颜劝谏。当时,昝君谟、梁猛彪因为善骑射而被李祐宠信。权万纪多次斥退此二人,李祐又立即将之召回,更加宠信。

唐太宗担心李祐不思悔改,多次写信责备他。权万纪担心一并获罪,就对李祐说:“大王是皇帝的爱子。陛下希望大王悔改,所以训诫教导。如果大王能约束自己承认错误,请让我入朝为大王请说。”李祐于是附表谢罪。权万纪入朝,表示李祐一定会悔改。唐太宗这才消除了怒意,并赏赐了权万纪以致谢,但是仍然以李祐以前的过错,下诏书责备他。李祐听说权万纪得到了赏赐但是自己却受到责备,以为权万纪出卖自己,心中愤愤不平,大怒道:“长史出卖我!劝我却自以此为功劳,我一定会杀了他。”皇帝以校尉京兆韦文振谨慎正直,任命其为李祐王府典军,韦文振多次谏言,李祐也很讨厌他。

然而权万纪天生心地狭隘,对李祐管教越发严厉,并放逐昝君谟、梁猛彪二人。李祐和昝君谟因此怀恨在心,阴谋杀死权万纪。事情败露后,权万纪将昝君谟等人收押入狱,并上报朝廷。唐太宗于是命令刑部尚书刘德威前往齐州处理。刘德威经查明属实,要求齐王与权万纪返京说明。

权万纪奉召先行,李祐非常恐惧,于是派燕弘亮等率20骑射杀权万纪,并将其肢解。事已至此,昝君谟等劝他起兵谋反。

谋反殒命

于是643年(贞观十七年)三月,李祐征发城中十五岁以上的男子,私自任命自己的左右为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等官职,开府库以行赏,并驱赶百姓入城为兵,布置官署,并封亲信为拓西王、拓东王等。唐太宗于是诏兵部尚书李勣发怀、洛、汴、宋、潞、滑、济、郓、海九州府兵,与刘德威讨伐平叛。

李祐每日与燕弘亮等五人和他的王妃们一同宴乐,以为得志。嬉笑之间,说到朝廷征讨的官军,燕弘亮说:“不用担心,我们右手端酒喝,左手为大王用刀砍杀。”李祐宠信燕弘亮,听到此言十分高兴。唐太宗亲手写诏书责备李祐:“我曾经告诫你不要亲近小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你素来性情乖戾缺少德行,被谄媚的言论所蛊惑,终于招致祸端自取覆灭。痛心啊,真是愚蠢到极致。你变成枭獍一样的人,忘记忠孝,扰乱齐州,死有余辜。不能做维护国家的人,反而如堆积的薪柴一样危险;破坏了盘石一样的血缘亲近,成为寻衅滋事的因子。你违背礼和义,为天地所不容;抛弃父兄背叛君主,为人神所共怒。你以前是我的儿子,今天是国家的仇人。权万纪存为忠烈,虽然死了,也不妨碍他成就大义;你生是贼臣,死是逆鬼。过往没有听说你有何好的名声,现在也只有无穷的劣迹。我听说郑叔、西汉戾太子都做过猖獗的事情,哪有父亲期望生出你这样的儿子?我因此上惭皇天,下愧后土,叹惋之致,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太宗写完,为之流泪。

当时李勣等人率兵尚未到达齐州,而青、淄等数州的士兵已经不听从李祐的命令;李祐又将檄文传达到诸县,各县也不跟从。有人劝李祐虏走城中的民众入豆子冈(在今山东惠民)为盗匪,此事尚未确定之时,齐州兵曹杜行敏计划抓捕李祐,兵士大多愿意跟从他。三月三十日夜,杜行敏乃凿通围墙而入,李祐与燕弘亮等五人身着铠甲手拿弓箭,躲到室内以期抵抗。杜行敏布列兵士将其包围,从黎明对峙到中午,不能将李祐拿下,于是对他说:“你过去是皇帝的儿子,今天是国家的贼子。杜行敏为国讨伐贼子,没有多想,大王如果不速速投降,当会被烧死。”于是,杜行敏命人把堆积薪草打算点火,李祐隔着窗户说:“非是我不愿开门,而是担心燕弘亮兄弟二人的性命。”杜行敏回答:“我保证不伤害他们。”李祐等人于是才出来。

这时,有人抓住燕弘亮,挖出他的眼睛扔到地上,并用鞭打断他的大腿将他杀死。杜行敏抓住李祐,将其示众之后,关押在东边的厢房,齐州之乱于是平息。李祐被押送至长安,同党四十余人一并被诛杀,其余人等既往不咎。

643年(贞观十七年)四月六日,李祐以“谋反罪”被贬为庶人,赐死于长安太极宫内省,同年十月十五日以国公之礼安葬于长安高阳原。无子, 国除。其墓志今已出土,墓葬难考,恐已盗掘。

朝廷授杜行敏为巴州刺史,封南阳郡公,一起谋划抓住李祐的人也皆有赏赐,齐州平陵县(治今山东历城东平陵城)改名为全节县。

然而,历史的玩笑在于,李祐谋反直至被擒赐死,虽然失败,同时也间接导致太子李承乾谋反计划被发现。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李续:纪王李慎长子,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

    李续(?~689年),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之孙,纪王李慎长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父亲李慎七子,李续与李秀最知名。李续为东平郡王,历和州刺史,迁徐州刺史,早薨,赠银青光禄大夫,宗正少卿,弟弟多为武后所杀。师从大儒王元感,

  • 曹操已然决定处决吕布,为何还多此一举问了身旁的刘备?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曹操,刘备

    吕布,作为三国时期第一武将,其武力超群,骁勇善战,更是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勇。当然,也正是因为吕布如此勇武,三国时期诸多诸侯王储纷纷想将吕布招致麾下为自己效力,然而当吕布不听陈宫之言在下沛落入曹操之手时,曹操当时决心除掉这位三国第一猛将,以绝后患,这里面的个中缘由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下面小编就为大家

  • 俗话说“成王败寇”,后人为什么更喜欢刘备而不是曹操?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刘备,曹操

    人们常说的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其实并不是说势均力敌,其中曹操统一了北方大片的土地,占据了中原腹地,名副其实的中原霸主,而刘备仅有的不过是四川及周边的少数地区,刘备在政治上是远远比不上曹操的,俗话说“成王败寇”那为什么后人更喜欢刘备而不是曹操呢?甚至后人唾骂曹操为窃国贼,奸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曹操对关羽的态度很好,但孙权为何却非要杀死关羽?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曹操,关羽

    关羽第一次当俘虏是被曹操生擒,但是曹操对关羽的态度却是很好,他对关羽采取了重赏的方式,而且明知在关羽要离开自己投奔自己的敌人的时候,却还是对他抱有宽容的态度。第二次关羽落到了孙权的手中,在逃亡中的关羽被抓,吴军主将潘璋也是当即就将关羽父子斩首了,因为这是孙权的命令。那么这就不禁让人发出疑问,为什么曹

  • 三国时期的君主,其实手里都有怎样属于自己的特种部队?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三国,特种部队

    三国时期的君主,其实手里都有一支属于自己的特种部队,比如说刘备的白眊兵、无当飞军,孙权的锦帆营、解烦兵,当然还有曹操的虎豹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身处乱世,如果手底下没有一支完全嫡系的部队,那是很难生存下去的。为此这些君主都会把手里的精兵强将选拔到这支部队当中,使得这支部队

  • 曹操不是一个奸贼吗?荀彧怎么会离开袁绍来为他效力?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曹操,荀彧

    曹操的形象很大程度上被三国演义和影视作品所污名化,很多耳熟能详的典故其实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比如“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在正史上,曹操阵营的人根本没有说过这话,曹操阵营的毛玠说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意思就是:侍奉天子以讨伐不忠心的臣子,这明摆着就是站在天子的角度看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曹植和曹丕是十分有才华的,曹操为何对曹冲这么喜爱?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曹操,曹冲

    曹操曾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出要立曹冲为嗣的的想法。曹操的另外两个儿子,其中曹丕自幼能文能武,曹植文采超然。曹植和曹丕无疑是十分有才华的。优秀的孩子总是讨人喜欢。然而史料中却并没有记载曹冲在文韬武略方便的才华。曹冲没有出众的文韬武略,那为何又能深得曹操喜爱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徐庶作为刘备的第一任谋士,他为何没能跟随在刘备身边?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徐庶,刘备

    徐庶,作为刘备的第一任谋士,在《三国演义》里被刻画成足智多谋,忠于刘备的正面形象被广为传颂。在很多故事里,他也是三国弃剑从文的一个高大形象,他在年轻的时候喜欢舞剑,行侠仗义,为别人报仇而杀了人,后来遭到官府缉拿,被迫隐姓埋名,改成徐庶。他原来的名字叫徐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司马家族成功篡夺曹魏政权,有着怎样的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司马家族,曹魏

    自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诛杀曹爽及其党羽,成为曹魏政权最大的权臣,至公元265年,司马炎在其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等人打下的坚实基础上,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开创晋朝,短短16年,司马家族能够成功篡夺曹氏江山,绝非偶然,亦非权臣必能夺位那么简单,如果我们将司马家族篡权的整个过

  • 曹操本想收下吕布这员猛将,刘备却说了怎样的一席话?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曹操,刘备

    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可惜他智谋不足,最终死在了曹操手中。吕布眼光不高,被称为“三姓家奴”,当然第一个姓氏,就是他的吕姓,也就是他的亲爹,他的亲生父亲在历史中已经无法考证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布少年时,就非常勇猛,后来他投军入伍,在并州担任参将的职务,后来丁原担任并州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