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从寒食节禁火到清明节燃火,这背后有着怎样的讲究?

从寒食节禁火到清明节燃火,这背后有着怎样的讲究?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598 更新时间:2023/12/19 13:00:23

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在这一天,古人们会禁火。但是到了清明节,人们则会隆重地点染新火。从禁火到燃火,这背后有什么讲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寒食节禁火习俗的两个传说

寒食节,故名意思就要是禁烟火,吃冷食。关于寒食节禁火的习俗,历史上有两种说法。

最为人们熟知的是,因为介子推而产生的寒食禁火的习俗。

介之推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忠臣。在晋献公时期,发生了骊姬之乱,介子推跟随重耳出逃了晋国,在重耳流亡19年的时间里,介之推一直在其左右,甚至在逃亡的路上,介子推还曾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炖成汤给重耳喝。

然而,在重耳回到晋国继位后,唯独忘记了介子推的功劳。介子推虽然感到委屈,但是他并没有向晋文公提出任何要求,而是带着母亲隐居起来。

后来,有人为介子推鸣不平,晋文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找到了介子推隐居的大山,准备迎接介子推出山。然而,介子推并不愿意。

这时,晋文公手下的赵衰狐偃等人起了嫉妒心,他们看不惯晋文公这样看重介子推,就献计让晋文公放火烧山,说介子推是孝子,为了他的母亲一定会出山。没想到晋文公同意了。然而,大火烧了七天七夜,介子推也没有下山。后来被人发现时,介子推抱着自己的老母亲一同被大火烧死了。

此时的晋文公非常痛心,于是下令以后的这一天,全国不得烧火,只能吃寒食。

关于寒食节禁火的习俗,还有另外的一个说法。这个说法来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取火的习惯。

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拓之火,秋取柞栖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相传,在远古时代,燧人氏看到鸟类通过啄木出火,于是开始钻木取火。但是上古时期,人们钻木取火时,要根据不同的季节,使用不同的木材。因此,到了季节更替的时候,人们要禁止生火,等到新火时才能继续取火。由于清明正处于季节更替之时,所以在这个时候需要禁火。

之所以不同季节要换新火,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为了防止季节性的疾病。像《周礼》中记载:“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另一个要换火的原因则是为了“去兹毒”。总的来说,换火的原因都是出于健康的考虑。

在东汉末年,北方地区,特别是山西一代的居民,寒食节禁火的时间通常会达到一个月左右。不知道这是否跟介子推所在的地方在山西有关。

后来,到了南北朝时期,寒食节禁火的传统,已经流传到了南方地区,不过时间只有三天,后来这一禁火时间也被延续了下来。只不过,在唐朝之前,寒食节禁火主要是民间的一种习俗。

到了唐宋时期,寒食节禁火习俗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在《唐会要》中有记载:“天宝十载三月敕:礼标纳火之禁,语有钻燧之文,所以燮理寒燠,节宣气候,自今以后,寒食并禁火三日。”

清明节钻新火,被赋予了皇权的神圣

在唐宋之前,清明节钻新火,更多地是民间的一种习俗,也就是之前说到的,到了季节更替时,人们换火。

但是,随着寒食节禁火,得到了官方的认可,禁与燃之间就有了更多的皇权意义。从唐朝开始,清明节重新燃火,变得非常神圣,其背后体现了皇帝的恩宠。

在唐代,到了清明节,皇宫内会专门取榆柳之火,赐予近臣戚里。

在《全唐诗》中还记录了韩濬、史延等人在参加进士考试时,作的《清明日赐百僚新火诗》同题诗。诗词中,写出了普通百姓对皇宫内赐火仪式的憧憬,也表达了官员渴望分得一份恩宠荣光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被朝廷录用的心情。

到了宋代,清明钻火的仪式被传承了下来。相比于唐朝,宋代的赐火仪式更为隆重,范围也更为广泛,“辅臣、戚里、帅臣、节察三司使、知开封府、枢密直学士、中使,皆得厚赐,非常赐例也。”

从此,清明钻火,已经不只是民间的一种习俗,已经演变成为带有皇权统治象征的活动。

标签: 历史寒食节清明节

更多文章

  • 说到这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古代是怎样的正确读法?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古代

    说到这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吧?在所有的古装剧中,只要涉及到皇帝的,那基本上都会出现这句话,毕竟太监在宣读皇帝的圣旨的时候,都会先说这句话,但是这句话也是有他自己的读法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正确读法其实关于这句话的读法,和电视剧上面的

  • 在的古代也有踏青一说,古人在出发前都做哪些准备?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踏青

    又是一年的春暖花开,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踏青赏春,而在我国的古代人们也有踏青一说,那个古代人在阳春时节踏青赏春与现代有什么不同呢?在我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泼墨名胜古迹的游记类作品,到了唐朝更为流行,那他们在出发前都做哪些准备呢?是跟我们现在一样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

  • 对于乾隆的固伦和孝公主而言,她出嫁时的嫁妆都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固伦和孝公主,嫁妆

    古代嫁妆最多的公主当属乾隆帝的固伦和孝公主,她出家的时候嫁妆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多。那么古代公主的嫁妆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朝帽首饰1、朝冠熏貂朝冠一顶、元狐朝冠一顶、海龙朝冠一顶、罗胎凉朝冠一顶、熏貂冠一顶、本色貂冠一顶、4海龙冠一顶、丝绒冠一顶、罗胎凉冠二顶、

  • 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那么具体哪一天最适合挂艾草?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端午节,艾草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是我国几百年留下的传统,伴随着端午节还有其他许多传统,例如包粽子、赛龙舟等,我们大家都知道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形成的传统,那么挂艾草又是因为什么呢?在自家门前具体哪一天挂艾草最好,挂多少合适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为什么挂艾草?第一个原因,是因

  • 说起南宋大诗人陆游,他为何会有“大宋第一猫奴”之称?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陆游,猫奴

    说起南宋大诗人陆游,在你眼中他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志士?还是“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高雅文士?抑或是“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的痴情公子?或许兼而有之吧。但你所不知道的他的角色,是还承担了一个,那就是:大宋第一猫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

  • 现代常说“傻狍子”,那么“狍子犯傻”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现代,傻狍子

    人们常说“傻狍子”,为什么说狍子傻呢?比如说,和它一起的同伴被打中了,它不但不会跑,而是会跑过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就被猎人捉住了。看到人类也不会跑,而且有车撞过来都不知道躲,反而跟着车的灯走。如果它们被吓到了,屁股上的白色的毛就会炸开成心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陆

  • 古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在称谓上有怎样的“避讳”?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古代,避讳

    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在名字称谓上有一种特殊礼俗,称为“避讳”,其总的原则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避讳分国讳和私讳两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国讳又称官讳,是指举国之人都应避讳的名称,主要是皇帝及皇帝的祖、父、皇太子等人的名字。如唐高祖李渊当皇帝后,

  • 鲸头鹳有哪些迷惑行为?为何在世界上有“鸟中二哈”之称?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鲸头鹳,世界

    鲸头鹳是一种与鹳科非常相近的大鸟,它是鲸头鹳科鲸头鹳属唯一的物种。名称来自于它强大的喙。鲸头鹳身长可达150厘米,成年鸟羽主要为灰色,幼鸟的羽毛主要为棕色。鲸头鹳有着“鸟中二哈”之称,也被与狍子、翻车鱼并列为“海陆空”三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因为它的一些迷惑行为,和频繁被

  • 太阳鱼原产于北美地区,它在南方地区也能生活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太阳鱼,中国

    太阳鱼,淡水鱼类,原产于美国南部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中,美洲中南部。成鱼体长24-40公分。大多数太阳鱼都拥有格外出众的色彩,而美丽的太阳鱼种类中最为夺目的种类就是这一款被称为“嫦娥”的种类,其闪烁着耀眼的金属蓝色调的鱼身上布满了桔色的斑纹,眩目而美丽的眼睛后端有一双宛如耳状的花纹,这是它们明显的

  • 刘邦的文化水平比较低,但为何能力压乾隆的4万多首诗?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刘邦,乾隆

    历史上的众多皇帝中,属刘邦最为传奇。作为一个草根,能从逃犯一步步地走向皇帝的宝座,着实让人感慨。不过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刘邦这位历史上文化水平较低的皇帝,也能写出两首让人刮目相看的诗来,每一首都足以力压乾隆所写的4万多首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纵观古代的帝王们,多少都喜欢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