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越王勾践为何会复仇成功?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越王勾践为何会复仇成功?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568 更新时间:2023/12/19 7:07:56

越王勾践,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跟着小编一起探寻。

越王允常主政越国军政时期,周边吴、楚虽是强国,却不敢轻视和轻易冒犯地处更偏远荒蛮的百越之国。到允常年迈,其进取之心逐渐怠慢,他对越国的发展思路更趋向于内修国政,外结强援,相互制衡,进而逐步削弱主要劲敌吴国,蚕食其国土,再图北上争霸。

而其子勾践却认为吴楚大战之后,可乘吴国穷兵黩武,元气未复之际,早早与吴国决战,而不是坐待烟瘴之地,久久被中原诸国甚至吴楚二国视之为井底之蛙、未开化之蛮夷。允常一直抑制着勾践蠢蠢欲动的冒进雄心。直到允常身故,勾践即位为王,他才得以全面动用越国之力,来实现他作为大禹王尊贵后裔的勃勃野心。

吴王阖闾得闻越王允常去世,便一反“义不伐丧”的国际规则,出动大军进攻越国,越王勾践居然沉着应战,又在檇李(今浙江嘉兴地界)布下奇兵,竟将不可一世的吴王阖闾杀得大败而逃,阖闾作为一国之王,在战斗中甚至被越军近身追击,砍伤脚趾,以致感染成败血症状,未久便不治身亡。檇李一役,吴国国威大损,越王勾践终于踌躇满志,也使得越国全国上下战胜强大吴国的信心成倍大增。勾践又得到楚客卿文种、范蠡的支持和谋划,进一步打压他先父允常在朝堂上遗留下来的保守勋贵,也进一步提拔争强好胜的越国青壮年人才为官为将,准备给吴国以更沉重的打击。

而吴王阖闾虽死,但吴国的军政依旧有着足智多谋的伍员伍相国操持,伍子胥迅速选择了在阖闾诸子中出类拔萃的公子夫差继承王位,从而很快稳定了吴国的局面,使吴国的军心民心没有走向分崩离析的境地,反而使全国上下在年轻有为新君与德高望重相国的共同领导下,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对越国时时迸射出复仇的光焰,只等新王王命一声令下,这正说明新吴王确非等闲之辈,更证明了伍子胥举世无双的机谋韬略。

此时的吴越两国同时都在做着与对方决一死战的准备和姿态,从吴王阖闾兵败檇李到两国再一次交战,不到三年的时候,也就是越王勾践三年(檇李之战乃勾践元年)。吴国大军在夫差的亲率之下,一路势如破竹,直接进逼至越境夫椒(今浙江绍兴北),也就是越国国都会稽城下,越军面对着装备精良,又有着丰富野战经验,斗志极其旺盛的强大吴军,竟在夫椒一触即溃、一败涂地,青壮年兵丁死伤惨重。

勾践此时此刻,激愤之余,却已是力不从心,军心民心被彻底瓦解,剩下给他的选择不是屈辱被俘,就是殉国而死。在一声长长的叹息之后,勾践正要挥剑自刎以谢先王,却被左右二人紧紧扯住长剑,这二人不是别人,正是上大夫文种与范蠡,文范二人拦下勾践寻死之举,君臣三人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彻夜长谈,最后勾践做出了一个影响吴越两国国运的重大决定——主动向吴王夫差屈膝投降。

吴王夫差见越王亲临阵前向他与吴国三军将士请罪投降,心中直乐开了花儿,一旁相国伍子胥却再三提醒夫差说,勾践不可信,据老夫了解他比他的父亲允常还要狠辣,不能接受他的投降,只有直接杀死此人,才能为吴国永除后患。夫差另一个重臣太宰伯嚭跟伍子胥唱反调说:“大王年轻即位,首创奇功,就将越王直接打到投降了,先王的仇恨也就算报了,如果一味执着地要杀死人家越国一国之君,难免会被天下人视之为残暴不仁,特别是那些自诩为仁义讲礼的中原诸国,就更不把我们吴国当一回事了,且自古就有“杀降不祥”的道理,想当年先王与伍相国在楚国郢都做的那些事,不反倒使楚人反抗更为激烈么?”

夫差听他这么一说,顿时就觉得没有必要再杀勾践,伍子胥见夫差被伯嚭说动,气得直骂伯嚭道:“伯嚭你真是卖主小人!将来勾践取我等性命,你就是被他屠宰的第一人!”伯嚭却从容答道:“相国在大王面前说下臣卖国,下臣是不服的,相国与我同是背楚而归吴的,您这是侮辱您自己,还是侮辱大王呢?”伍子胥见他说起前事,更是不胜恼怒,正要再度发作,夫差已看不下去,便说道:“两位爱卿不要再争执了,吴越争战,是两国之事,非寡人与勾践的个人私怨,寡人兵锋所向,无不披靡,还会惧一勾践么?今若杀其人,如动雷霆之怒而诛一匹夫,岂非惹天下讥笑,那寡人还如何行王霸之道而威服天下诸侯呢?”

伍子胥见夫差已自有主张,只好默不作声了,于是吴国便准许勾践投降了,吴王夫差见勾践前来行献俘礼之时,百般恭顺,只图苟且,哪有一国王者之气度,不由得十分欢喜,便立马赦免了勾践死罪。又正要与群臣商议如何处置勾践,不料勾践却自己提出随吴王一道回姑苏,愿执鞭坠镫终身为奴,以事奉吴王大驾。这一席话直说得年轻的吴王夫差顿时如飘云际,反倒不好意思起来,心中又难掩喜气翻涌,暗想自己年纪轻轻就成此霸业,一战而将堂堂世仇越国打得五体投地向我臣服,先王身经百战也才和两代越王勉强打成平手,还因阵前负伤含恨而终,唉!看来西楚中周北晋东齐这些所谓诸侯霸主,日后统统都不会是寡人的对手!

于是便勉为其难地接受了勾践的“无礼”要求,不过他却因此没有太过为难勾践,而是将勾践派去马场养马,除了不能擅离圈禁之地外,衣食住行还都做到了基本的保障。夫差又命越大夫文种留在越国暂行监国,每年准时向吴纳贡朝奉,随时征调兵丁民役不得有误即可,文种这都一一照办,吴王这才大抖威风得胜班师。

勾践入吴之后,潜身缩首在马场中安心养马,只有伍子胥对他十分不放心,时时派人前来察看和试探,一会让人把勾践五花大绑拖上吴都姑苏大街示众,向他国使臣耀威,一会借口越人不服强吴上国,在某地发动骚乱,又责难勾践昔日教化无功才导致越人如此悖逆妄为,便在众越俘随从面前叫人凶狠地鞭打勾践,甚至数日将勾践关在污浊的水牢以示惩戒。面对这一切又一切的煎熬与折磨,勾践无不咬牙忍受,一整天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对吴国上下哪怕是一个兵丁都敬畏有加,不敢有丝毫不满与反抗。

就这样勾践在吴国一连养马三年,给吴王出行牵了无数次马,被伍相国派人鞭打了无数次,关了无数次水牢,给吴人磕了无数次响头,当然吴王夫差出行也有心情大好的时候,见勾践都被整成了一个小老头儿模样了,偶尔也戏剧般地让勾践坐进车驾当中,他也来当一回马车夫,载着勾践在姑苏城的郊外飞奔兜风,这时的勾践竟吓得魂不附体,在车上百般求饶,一下车驾就跪地磕头,又呕吐不止。夫差一面开心得大笑,一面叫人扶勾践回去好好休息。

直到夫差某一天忽染重疾,连日不能起床,吴国朝堂一片慌张,连监管马场的吴兵都开始议论,恐怕吴王的宝座要易主了。这消息传到勾践耳中,他却忽然大哭起来,而且一哭就是连续好几天,整日里嚎啕,不吃不喝。吴兵赶紧过来查问,勾践说得知吴王生病不起,自己也活不了多久了。吴兵问他这是为何?勾践又说,吴王夫差是他唯一的保护神,吴王天威在,他还可以在这里养马以了残生,若吴王不在,他必定会被相国所杀,所以他现在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在死前去见吴王一面,最好让吴王的病魔转到自己身上,这样他死了也算报吴王不杀之恩于万一了。

吴兵可能也被他的这种“诚挚”所打动,竟将勾践的话一五一十逐级传达到病中的吴王夫差耳中。夫差也被感动得一塌糊涂,特别是勾践那句“若吴王不在,他必被相国所杀”,更是让夫差啼笑皆非,竟觉得勾践真是诚实可爱,便答应见他一面了。勾践这才得以入宫,一见夫差的病容,竟大哭大叫,满地打滚起来。夫差见他哀伤如此,急忙命左右人等上前劝扶他起身,勾践闹了半晌,又说要以身代王,甘受病痛之苦。夫差心想,勾践是真疯了,这代病之苦如何转接。可勾践不依不饶,说他自有办法。夫差无奈,就让他依法而行,不想勾践竟说出要每天尝食吴王粪便,直至吴王病好痊愈。

吴国君臣上下被这一言惊得简直难以置信,夫差更是连说不可不可,这问疾尝粪之举,非但不是人臣之所为也,简直就是把人当狗彘无异了。夫差在想,即便勾践已到了甘当寡人所养狗彘的地步,他也不能无礼到让曾为一国之王的勾践去做如此非人之事,若教中原诸国听闻,岂非把寡人当成是纣之君了。夫差执意不肯,岂料勾践更是坚决要为吴王尝粪。夫差终究拗不过勾践,只好让勾践尝粪,而且是每日入宫一尝,不知不觉过了好些时日,勾践一如既往,毫无怨言地每日进宫尝粪,宫中上下见他尝粪无不掩鼻摇头,他却毫不在意。

某一天,勾践尝过夫差当日所排粪之后,忽然面带喜色跪地大叫:“我王病去矣!我王病去矣!”夫差急忙让人带他漱口,再叫他上前询问何故,勾践说道:“大王目前的粪便已无腐臭,而是味苦且酸,乃药到病除,五体通泰之兆,大王之病即将痊愈了!”夫差听了,连连感叹道:“辛苦你了!”便叫宫人送勾践回去,还叮嘱今后不可怠慢。没过几天,夫差果然病愈,一时间想起勾践为他“问疾尝粪”,感动之心油然而生,便命人将勾践请入宫中,开门见山跟他说:“你来到姑苏也有三年了,这三年当中我们也时常见面,除了国事之外,在你我相交往的日子里,我已经把你当成是朋友了,你为我做的事情,我也时常记在心里,现在我就问问你,有什么要求,现在就直接向你的老友我提出来,我能做到的一定满足!”

标签: 历史越王勾践春秋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为何没有立后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秦始皇,皇后

    还不了解:秦始皇和皇后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始皇拒绝立皇后秘密是?在汉族的宗室传承中,一直都有一个规矩,那就是“传宗接代,而不是传宗接代。一国之君,虽有三宫六院,后宫佳丽如云,但真正能登上皇位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太子。因此,中国历朝历代,立后立储都是非常重要的。秦始

  • 东汉皇室和晋朝皇室为何对收藏王莽的头颅 这里边有什么秘密吗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王莽,汉朝

    对王莽头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王莽被杀后从东汉到晋都收藏着他的脑袋?王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争议非常大的人物,争议的地方重要集中在,他到底是一开始就包藏祸心,一切行为都是故意伪装的。还是说他一开始,是真诚地为了国家,行为道德上都完全适合儒家的最高规范,只不过是在官爵越

  • 战国时期,资历最老的诸侯国是哪一个?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战国,燕国

    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对于战国七雄来说,要说哪一国的实力最强,可能还有所争议,比如在战国初期,魏国

  • 清朝总兵是一个什么官 他们的权力比巡抚还大吗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清朝,总兵

    还不了解:清代总兵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的总兵是个什么官,比巡抚大吗?总兵这个官职,在很多清代的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作为地方上的高级将领,总兵身份威望极高,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同属一省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巡抚。巡抚手握地方刑名、钱粮、人事,是皇帝委派到地方的封疆大吏,

  • 古代宫女的真实生活有多惨?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古代宫女的真实生活有多惨?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古代的时候男人实行一夫多妻制,因为在古代那个时候本来就是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对于女人来说她们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干涉男人的事,因此也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态度,让她们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如果生不出儿子的话,就会被丈夫打骂,眼睁睁看着丈夫纳更多的妾

  • 历史上诸葛亮到底有没有挥泪斩马谡?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历史上诸葛亮到底有没有挥泪斩马谡?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马谡,字幼常,祖籍襄阳宜城,生于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马氏兄弟共五人,都很有名气,当时号称“马氏五常”。马谡排行老幺。马谡最初任职荆州从事,后追随刘备来到蜀地,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guī四川凉山]太守等官职。马

  • 揭秘:春秋战国最抢手的职业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春秋

    揭秘:春秋战国最抢手的职业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周王朝是奴隶社会,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之间不断兼并,战争不断,最终导致礼崩乐坏,而这种等级制度也遭到了破坏。处于贵族最低层的"士"阶层,开始有部分人跌出贵族阶层,沦为平民。晋国六大公族的范氏子孙后

  • 揭秘:唐朝时期究竟有多少马匹?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揭秘:唐朝时期究竟有多少马匹?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古代战乱年间,譬如战国七雄、五胡十六国等时期的战争中,所谓的百万大军多是吹嘘而来,或是裹挟大量百姓凑数而来,实际作战部队可能还不足十分之一。如苻坚的七十万大军,估计还没集结完毕呢,仗已经打输了。所以,历史上动辄几十万近百万的兵力,多数

  • 在古代断头饭最早出现于何时?是如何发展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断头饭,春秋

    在古代社会比较轻视人命,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每朝每代都会有死囚,这些死囚或者是罪恶滔天、或者是冤枉致死,但不论贫富贵贱,只要是死囚,他们在临死前通常都会吃上一碗“断头饭”。那么古代死囚吃断头饭时,官府为何要在碗里放一块生肉?其实大有讲究。我们在看古装电视

  • 董卓死后王允为什么会拒绝西凉军 王允败亡问题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王允,西凉军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王允和西凉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王允为什么拒绝西凉军归降?他为何这么有自信?又因何被反杀了?董卓死后王允是有机会再造大汉的,惋惜他丰满的理想被西凉军余孽击碎了。王允的败亡缘于他拒绝赦免西凉军,进而把董卓的马仔们“成功”地逼反了。王允为何拒绝赦免西凉军呢?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