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既然唐朝皇帝都姓李,为什么不叫“李朝”而叫“唐朝”?

既然唐朝皇帝都姓李,为什么不叫“李朝”而叫“唐朝”?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991 更新时间:2024/1/24 12:40:03

我们都知道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所以有“唐朝是李家的天下”这样的说法,因此唐朝还有个别称叫“李唐王朝”。

那么有人就有疑问了,既然皇帝都姓李,为什么不叫“李朝”,而叫“唐朝”呢?这还真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明明自己姓李,却偏偏要叫“唐朝”,这其中有什么讲究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有一种说法,说这个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叫李虎,李虎是西魏时期很有名的一个将领,是当时的“八柱国”之一,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柱国大将军”。

北周建立以后,李虎又被追封为唐国公,这个封号是世袭的,所以到了李渊这里,也同样获得了唐国公这样一个爵位。

在古时候,祖上传下来的这种封号,被当成是可以荫庇子孙、福泽后代的一种荣耀,所以李渊在称帝的时候,就选择以祖上的荣耀“唐国公”的这个“唐”作为自己的国号。

还有另一种说法,说“唐”是远古时代“陶唐氏”部落的简称,我们所熟知的帝就是这个部落的首领,所以又叫“唐尧”。

尧在位的时候,有一个官职叫做“大理”,出任这个职位的人,就以官职为姓,也就是姓“理”,后来流传下去就变成了姓“李”。

因为“李”跟“唐”有这样一层关系,身为李氏家族的李渊,为了让自己的王朝显得更为正统,于是将国号定为“唐”,当然这种说法似乎还是比较牵强,可信度不是很高。

那为什么李渊非得用“唐”,难道就不能用自己的姓把国号定为“李”吗?其实呀,中国历朝历代就没有这样的先例。

古代的国号名称有用地名的,比如秦朝,“秦”就是三秦大地的这个秦。也有在古籍当中选一个字的,比如元朝,元朝的这个元字,就是取自易经当中的“大哉乾元”,但是,从来没有哪个朝代是以开国皇帝的姓氏作为国号的。

那说到这儿有人就会反驳,南北朝时期的陈朝,不就是以开国皇帝陈霸先的姓氏为国号的吗?

实际上,陈霸先以前是梁朝的大将,在这期间他被封为陈王,所以陈朝也是以他的受封的爵位为国号,只不过恰巧陈霸先也是姓陈罢了,而且像陈朝这样的小朝代在历史上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也没有什么影响力。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开国皇帝都选择不用自己的姓作为国号呢?《史记》曾给出过答案: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意思也很明白,同姓的人很多,如果国号用自己的姓,就会造成重复,所以开国之君就会选择一些可以标榜自己道德追求的字眼来命名国号。

比如说在周王朝的时候,大家都姓“姬”,鲁国卫国都姓姬,大家不可能都叫姬国,所以就要另外选一个字来作为国号,以示区别,从此以后,不用自己的姓作为国号就形成了一种传统。

同时,开国皇帝不用自己的姓作为国号,也是为了避免管理秩序的混乱,比如说李渊如果定为“李朝”,那么天下姓李的人就都会说,国家就是姓李,我们老李家就得比别人不一样,这样就不好管理。

所以李渊说我们国家姓唐,但是皇帝姓李,普通姓李的老百姓不是皇族,没有特权,大家就都没有话说了。

总之呢,历朝历代的国号来由,都会有他的出处和考究,但从来没有以开国皇帝的姓氏作为依据的案例,李渊的唐朝也同样如此。

标签: 历史唐朝皇帝

更多文章

  • 在清朝皇帝在位期间,什么样的老人可以参加“千叟宴”?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清朝,千叟宴

    “千叟宴”在有清一代仅仅举行过四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次“千叟宴”是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这一年是康熙六十大寿,按中国人的习俗,人到甲子之年一定要庆祝,何况当朝皇帝呢,加之康熙主政颇得人心,所以当时便有一些老人不辞辛苦,行程几十里、几百里乃至上千里地从四面八方

  • 李治打击世家大族的同时,为何要培养武则天当政治助手?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李治,武则天

    李治是一个被史书低估的皇帝,他对武则天的政治力量的崛起至关重要。写史书的那帮人可能对女人掌权不太服气,有选择地引用例子,把李治塑造的跟个懦弱无主见的皇帝似的。实际上在一个强势老爹开国皇帝之后接掌政权,他已经做得相当出色了,成功清洗了开国权臣。他是一开始把武则天当做既是老婆,又是政治盟友来对待的。所以

  • 一些皇帝比较推崇刘邦,其中石勒对刘邦是什么评价?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石勒,刘邦

    在古代封建社会,刘邦的评价很高,一些皇帝甚至比较推崇,李世民、朱元璋、耶律阿保机等。其中以石勒对刘邦的评价最为经典;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下面小

  • 长孙皇后共生有三名皇子,其中哪一位才是最受喜爱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长孙皇后,皇子

    唐太宗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在这十四个儿子中,有三个都是皇后生的,都是历史上比较出名的皇子。这三个儿子,一位是李世民的大儿子,是皇后的儿子,又是长子,唐太宗从他出生的时候就对他有着很大的期望,把他起名叫承乾,这个名字包含着希望他可以承担天下的责任的意思。在他八岁的时候,这个孩子就当上了太子,可以说如果一

  • 宋仁宗的儿子早夭后,赵曙又是怎样才答应进宫做皇子?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赵曙,宋仁宗

    庆历三年(1043年)正月,豫王赵昕早夭。皇祐二年(1050年),赵宗实(即后来的赵曙)的官职升为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嘉祐三年(1058年),濮安懿王逝世后,把所佩带过的玩物分给各位儿子,赵宗实所得到的,全部分给了那些等安葬父亲后就要离开这里的王府旧

  • 高仁几:北齐武成帝高湛第八子,生而无骨,不自支持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西河王高仁几,又作高仁机,北齐宗室大臣,渤海郡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北齐武成帝高湛第八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高仁几生而无骨,不自支持。天统三年六月二十日(567年7月11日),北齐后主高纬皇弟高仁机为西河王,高仁约为乐浪王,高仁俭为颍川王,高仁雅为安乐王,高仁直为

  • 高贞:北齐武成帝高湛第五子,被封为北平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

    高贞,北北齐宗室大臣,被封为北平王,武成高湛第五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高贞沉审宽恕。武成帝常说:“此儿得我凤毛。”566年五月廿三日,北齐后主高纬立太上皇帝高湛的儿子高弘(高廓)为齐安王,高仁固(高贞)为北平王,高仁英为高平王,高仁光为淮南王。高贞位司州牧、京畿大

  • 魏征很是刚正不阿,他如何用“拍马屁”的方式劝谏唐太宗?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魏征,唐太宗

    说起名垂史册的“贞观之治”,就不能不提唐太宗与魏征这对千古难遇的“圣主与诤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魏征是一位刚正不阿,敢于当面指责皇帝错误的大臣。但鲜为人知的是,魏征其实还有“阿谀奉承”的一面,并且用“拍马屁”劝谏唐太宗改正错误。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约在贞观十年(636年

  • 高俨:北齐武成帝高湛第三子,因得罪兄长被杀害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

    高俨(558年~571年),字仁威,北齐宗室大臣,武成帝高湛第三子,后主高纬同母弟,母为武成胡皇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勇武过人,颇有胆气。初封东平王,后任开府、侍中、中书监、京畿大都督、领军将军、御史中丞,迁司徒、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权倾朝野。后主即位后,改封琅琊王

  • 历史上吕后为何没杀薄姬?是什么打算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吕后,汉朝

    吕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权独揽的女人,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吕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她是刘邦的结发之妻,在刘邦建立汉朝的背后也提供了不少帮助。她贤良淑德,愿意承受苦难的日子,默默地在背后支持他的丈夫。但是,自从刘邦坐拥天下之后,他怀中女子无数,吕雉常被冷落一旁,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