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唐宋八大家里谁的职位最大呢?

唐宋八大家里谁的职位最大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350 更新时间:2024/2/5 13:17:51

唐宋八大家里谁的职位最大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个称谓起源于明朝,很快就流传开来。这八个人分别是: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和宋朝的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和苏澈。他们都是文坛上的耀眼明星,但同时他们也都是官场中人。官场沉浮远比文坛起落要复杂得多,残酷得多。

这里按照出生的时间顺序来说一说唐宋八大家的官职:

第一位出场的就是韩愈,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出生于768年,他童年生活是很悲惨的,三岁丧父后随兄长生活,十岁的时候又兄长去世,他只得跟着寡嫂生活,后来19岁投奔族兄想寻找入仕的机会,结果第二年族兄又去世。他科举考到第四次才中进士第,后来的三次博学宏词科考试均以失败告终。三十岁之后才开始进入官场,主要是在唐宪宗时期为官,曾数次遭贬,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就是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唐宪宗时期的主题就是削藩,而韩愈曾奉命写过《平淮西碑》。他生前最大的官职就是六部侍郎,其中去世前的职位是吏部侍郎(正四品上),去世后被追封为礼部尚书(正三品)。

第二位就是柳宗元,柳宗元比韩愈小五岁,他出生于河东,也算是世家大族。他前半生要比韩愈幸福的多,参加科举考试则进士及第,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也中榜,二十来岁就已经入仕。但是他的后半生却并不好,他希望朝廷进行改革,因此与当时的主张改革的王叔文走得很近,在唐顺宗继位后,曾有过一个短暂的永贞革新,即在唐顺宗的支持下由“二王刘柳”所发动的。只是很不幸的,改革并不长久,唐顺宗本人在皇位上也不过待了七个月就被赶下台。改革进行中的时候,柳宗元的官职是礼部员外郎(从六品上),这也是他一生中的最高官职。改革失败后,一路被贬,再也没有起来过。

第三位就是欧阳修,欧阳修出生于1007年,前两次科举考试均告失败,第三次连中三元,但在殿试中仅为二甲进士及第,自此进入仕途。欧阳修的仕途也并非平坦大道,他一生侍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三朝,也曾三次遭贬。主持编纂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在宋英宗时期官职做到最大,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后以从二品的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回家,第二年去世。他去世之后的影响仍旧是比较大的,数次被追封,赠太尉、太师,又追封为国公。

第四位是苏洵,苏洵比欧阳修小两岁,25岁之前不知读书为何物,更像是一位游侠,到处游历,到了27岁才真正静下心来读书,也曾科举,但并不顺利。他48岁的时候带着两子(苏轼和苏辙)到京城经由欧阳修的推荐,文章被官员传阅,大受好评。不过苏洵为官的时候已经很老了,直到53岁才有了官职,从秘书省试校书郎做到了秘书省校书郎,在58岁的时候去世。

苏洵的两个儿子因为从小就跟着苏洵刻苦读书,长大后两人在同一年高中,一时传为美谈。苏轼的官场浮沉应该算是最跌宕起伏的,数次遭贬,最常做的就是各地的知州,每次回到朝廷不久之后,就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遭贬或者自请外调。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乌台诗案”,牵连甚广,也是苏轼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但是这并没有让他学会融于朝廷。他的真性情注定是不容于朝廷的,做的最大的官职就是宋哲宗时期的翰林学士(正三品)、知制诰。去世后被追赠为太师,谥号“文忠”。

与苏轼相比,苏辙的经历要好一些,在最开始两人的经历基本是相同的,到后来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都被贬之后,开始出现不同。最高的官职是正二品的门下侍郎,即宰相职。去世后被追赠为太师,封国公。

再一位就是曾巩,正好比苏洵小了十岁。曾巩应该是八人中名气最小的了,一生的经历也并不是特别的传奇。41岁开始做官,多为地方的知州,最高官职是正四品的中书舍人。

最后一位是王安石,王安石比曾巩小两岁。王安石在官场上的名气大于他在文坛上的名气,他主持的王安石变法是非常著名的。他22岁就进入官场,且政绩不错,在宋仁宗时期,王安石就曾上书变法,只是并没有得到宋仁宗的支持,一直到了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才真正开始。他出任参知政事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曾罢相一次,但不久再次拜相,出任尚书左仆射和门下侍郎。并获封舒国公。宋神宗去世后,王安石变法被彻底废除,而紧接着王安石也病逝,获赠太傅,曾一度被被追封为舒王,配享孔庙,后来又废黜爵位,从祀庙廷。由此可见,王安石在后世的地位是比较争议的。

从上面可以看出,八人中,在生前出任宰相职的由三位:欧阳修、苏辙和王安石。其中王安石的权力是最大的,为相时间最长,应该是八人中官职最高的。再看去世后的情况:欧阳修、苏轼、苏辙和王安石都被追赠为正一品的太师或者太傅。其中王安石一度被追封为舒王,但旋即被废黜,而欧阳修和苏辙都被追封为国公。就去世后的影响来说,欧阳修的影响是胜过王安石的。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古代封禅到底是什么样的 皇帝为何要选择在泰山封禅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封禅

    对古代封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帝王为何要在泰山封禅?封禅实际就是一种祭祀活动,封就是祭天,禅就是祭地,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祭祀天地。既然只是祭祀天地,那么从理论上讲,皇帝不是经常搞这种活动吗?虽然经常搞,但在泰山搞这种祭祀活动却有着重大意义。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要先来说说

  • 多次拒绝皇帝的奇女子,最后什么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多次拒绝皇帝的奇女子,最后什么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徐妙锦(1380——1440),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第三女。父亲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母贾夫人,她还有两个姐姐分别是明成祖仁孝徐皇后、代王妃徐氏,还有一个妹妹是安王的王妃。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起自草莽,同样

  • 清朝历史故事:李文成与天理教起义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清朝历史故事:李文成与天理教起义,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文成,又名李四木匠、盐霜十八子,今滑县城关镇街道谢庄村人,清末天理教起义军领袖之一。他出生年月不详,大约出生于乾隆中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嘉庆十八年(1813)年自焚于辉县司寨。李文成生活的年代处于“康乾盛世”的尾声,嘉庆年间的清廷官

  • 古代皇帝为什么要自称天子 这里边有什么说法吗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自称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的皇帝都称自己为天子,你了解是为什么吗?“天子”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用来指称统治“天下”的历代帝王。据《史记》载,早在五帝时期,黄帝就被尊为“天子”,其后颛顼、尧、舜、禹诸帝以及夏、商、周三代之王也都皆称“天子”。不过,现今

  • 古代黄色为什么会成为皇帝专用颜色 仅仅是“黄”与“皇”谐音吗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对古代皇帝颜色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黄色”为啥是皇帝的专用色?不是因为象征“皇权”,别弄错了在很多电视剧中,都会看到古代皇帝身穿黄色龙袍,寝宫、龙椅等地方也会大面积使用黄色。尤其是在清代时期,哪怕是一个犯人,只要穿上了皇帝御赐的“黄马褂”,官员也不能对他用刑。其他大臣如

  • 东汉四大外戚是怎么把东汉作没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东汉

    东汉四大外戚是怎么把东汉作没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王莽篡汉后,当了十五年的皇帝,一通改革最后把自己的脑袋给革没了。光武帝刘秀中兴,重新扛起了大汉的招牌,这天下还是老刘家说了算。前三代都挺好的,到了第四代又出了问题。东汉四代皇帝汉和帝刘肇登基的时候只有10岁,字儿都没认全呢,就被人山呼万

  • 古代皇帝为什么要佩戴冠冕 珠串遮眼有什么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还不了解:帝王冠冕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帝王佩戴冠冕的作用,珠串遮眼意味什么?珠串还有何作用?相信我们会在不少影视作品当中或者是古代的君王照中都会发现,每位做皇帝之人,好像大部分在登基的时候都会佩戴一个物品,那就是挂有玉旒的冠。相信这是大多数人都不明白的,带这个物件

  • 古代妃子身体不舒服遇到侍寝 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妃子

    对古代妃子侍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嫔妃身体“不方便”时,却遇到皇上宠幸怎么办?大家都看过宫廷剧,都了解一旦进了宫门,那么日后的生活就是那一个四四方方的院子,根本没有任何的自由,可是还是有那么多的女子挤破了头想往里面去,在我们看来,这种行为非常的不能能理解,但是每件事都是

  • 古代皇帝都喜欢大赦天下 古人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大赦天下

    还不了解:大赦天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赦天下有什么好处?为什么古代皇帝喜欢大赦天下?《汉书·宣帝纪》中有言:“凤凰集鲁郡,群鸟从之,大赦天下。”对古代的囚犯来说,最希望听到的4个字就是“大赦天下”,皇帝掌握了一个国家的所有权力,他可以左右任何一个人的生死,就算是犯了

  • 古代皇帝打赏的金瓜子是什么 放到现在是多少钱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皇帝金瓜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皇上打赏的金瓜子是做什么的?放到现在值多少钱?说起“金瓜子”,很多人第一想到它的外形是不是和我们嗑的瓜子一样呢?之前不是,后来是了。“金瓜子”早在宋元明三朝中出现过,当时它的定义并不明确,比如说金元宝和银锭子都可称为金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