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随着时间的流失,历朝历代的王爷权力各有哪些不同?

随着时间的流失,历朝历代的王爷权力各有哪些不同?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010 更新时间:2024/2/3 4:33:02

在古代爵位制度中,王爵作为最尊贵的一级,自两汉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清末。不过,严格来说,传统意义上的王爵其实直到魏晋之后才开始出现,两汉时期的王爵并未纳入爵位制度,而只是作为诸侯国王存在。当然,王爷的权力,各个时期也略有不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秦朝以前,“王”乃是对诸侯和周天子的称呼,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分封制,转而推行商鞅变法后的“二十等爵位制”,“王”爵曾一度消失。直到西汉建立之后,汉高祖刘邦推行“郡国制”,于各地分封诸侯王,“王”爵这才重新出现。

西汉初年,刘邦分封七大诸侯国、八大异姓王(燕王臧荼被杀后卢绾继任),在异姓诸侯先后被灭后,刘邦又分封兄弟、皇子九大刘姓诸侯王,并于众臣盟誓“非刘姓不王”,史称“白马之盟”。不过,此时的诸侯王虽然也是王爵,但却是超脱于汉朝“二十等爵位制”之外的存在,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王爷,东汉基本延续了这一制度,当然汉末的曹操算是个例外。

从魏晋时期开始,传统意义上的王爷才开始出现,王爵开始被分为亲王和郡王两级,目前记载最早的郡王,便是晋武帝分封的东莞郡王司马永祚。此后,这一制度得以延续,其中亲王主要由皇帝的兄弟和儿子充任,而郡王则由亲王无法继承爵位的其他儿子充任,当然文臣武将被分封郡王者也大有人在。

亲王与郡王最为直观的区别,便在于封号字数的不同,一般情况下,亲王均为“一字王”,除清朝以寓意美好的形容词为封号外,多以春秋时期的国名为封号,尤以“秦、晋、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之后则是“鲁、赵、魏、梁、燕、代、陈、韩、宋、吴、越”等,同时也有以省、州名作为封号的。

郡王封号,则大多以古郡名为封号,例如“常山王、长沙王、中山王、定陶王、渤海王、成都王”等,常山、长沙、中山、定陶、渤海、成都这些都是郡的名称。

关于王爷的地位,两汉时期的诸侯王权力极大,虽然“推恩令”后诸侯王权势被削弱,但其仍然是诸侯国皇帝般的存在。魏晋以后,一般情况下,亲王一般为正一品,位在三公之上,而郡王则为从一品,位在三公之下。

作为爵位中最为尊贵者,王爷的权力和职责实际上每个时期都略有不同,而从总体趋势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权力呈现递减的趋势。

1、两汉时期。正如前文所说,两汉时期的“王爷”,实际上就是封国的皇帝,与周朝时期分封制下的诸侯国权力几乎没有什么分别。这些诸侯王,不仅拥有独立的军权,且财权和治权同样是独立成系统的。即使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以后,诸侯王的封地开始锐减,但其权力却始终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侯国的权力被严重限制而已。光武帝建立东汉之后,同样分封诸子为王,不过与西汉的诸侯王不同,此时的诸侯王权力已经大为缩水,除了保留一定的治权和财权之外,并无其他实权,但相较于后世的闲散王爷来说,权力仍然较大。

2、魏晋时期。曹丕篡汉建魏后,虽然也将宗室分封为王,但对其权力却限制极为严格,不仅收回了其治权和兵权,更是连行动都受到限制,比后世的闲散王爷还要惨。直到司马炎建立西晋之后,才再度大肆分封宗室为王,同时为了防止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司马炎又制定了王国置军制度,王爷可以根据封国大小统率不同数量的军队,但此时的诸王仍然没有治权。直到后来让诸王出任地方都督,这才使得他们拥有了一定行政权力,后来则又允许诸王于封地自行设立官员,收取封国租税,结果使得这些王爷彻底成为了实权藩王,这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伏笔。

3、隋唐时期。到了隋唐时期,王爷的权力彻底缩水,彻底丧失了治权、财权和兵权,虽然仍分封于各地,但只保留有一定食邑。以唐朝为例,唐朝亲王可封食邑八百户,但也有加封至一千户乃至两千户的特例,例如荆王李元景于永徽初加封至1500户,梁王李忠赐实封2000户。公主则为食邑三百户,长公主加三百户。不过,隋唐时期的王爷却可以兼任其他职位,例如隋朝蜀王杨秀便曾担任益州刺史、益州总管,负责都督二十四州诸军事。

4、两宋时期。宋朝宗室可以说是较为奇葩的一个存在,虽然也有获封亲王者,但很多却不能世袭,且虚封不就国,也就是说宋朝的王爷虽然有封号,但实际上并没有封地。朝廷为宗室制定了相应等级的待遇,被集中供养于京城之中,其中太祖子弟被养在南京应天府,魏王子弟被养在西京河南府,太宗子弟被养在东京汴梁,南宋时期则大多被养于京城之中。

5、元朝时期。到了元朝时期,王爷们的好日子又来了,权势相当的大。此时的王爷再度拥有了封国,不仅掌握着封地内的军政、课税、司法,甚至连死刑判决权也在手中,不过这种封地大多集中于蒙古,除了四大汗国和直属大汗的中央兀鲁思之外,其余的土地均归属了元朝的王爷们。此外,从窝阔台征服华北开始,元朝便多次给王爷们分封汉地食邑,不过这些食邑王爷们平时并不插手,只是交由达鲁花赤监管。

6、明朝时期。明朝宗室的权力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以永乐皇帝为分界线。洪武年间,为了消灭北元残余势力,巩固大明统治,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且允许设置三卫兵马,同时对于辖地的官员同样有监管的权力,不过并没有财权,也没有了食邑,而是由朝廷按照洪武朝制定的待遇定期拨付资金。永乐朝以后,王爷们的兵权被收回,也失去了对辖区官员的监管权力,变成了只由朝廷供养的闲散王爷。

7、清朝时期。清朝的王爷与其他朝代不仅封号不同,等级也有所差别,在清朝十四等爵位之中,和硕亲王为第一等,而多罗郡王则为第三等(其他朝代郡王为第二等)。清朝的王爷待遇与明朝大致相似,主要由朝廷供养,但却不再就藩于各地,而是大多散居于京城(清初的吴三桂等藩王除外)。不过,由于清朝特殊的八旗制度,清朝的王爷虽不再有实权,却可以不同程度的参与朝政。而到了清朝末期的“预备立宪”中,清朝废除军机处,实行责任内阁制,其中多有王爷担任内阁成员,从而得以直接参与朝政。

如上所述,虽然历朝历代的王爷权力各有不同,但从两汉时期的实权藩王,到隋唐时期仅保留食邑,再到明清时期的闲散王爷,随着时间的流失,显然中间也曾出现反复,但总体呈现出递减趋势。

标签: 历史王爷权力

更多文章

  • 对于古代的纳妾制度,即使是宋朝时期为何也觉得贵?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纳妾,宋朝

    对于中国古代,大家最羡慕的肯定是古代男人的三妻四妾吧,可是呢,这个又有点不现实,大家知道原因吗,因为贵,在中国古代,虽然妻子是原配,妾的地位比较低,可那也是个人,不到什么天灾人祸,你想纳妾,那是非常难的,还是一个字,那就是贵,古代纳一个妾有多贵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宋朝

  • 康熙虽然爱屋及乌,但一岁就当太子的胤礽为何被废了?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康熙,胤礽

    如果说历史上哪位皇帝起初只是凭借着“感情”去立太子的话,那肯定是康熙了。当年他爱屋及乌,因为对胤礽母亲的宠爱,所以在这个儿子一岁的时候,就封他为皇太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虽然说皇帝一心在世人面前极力夸赞和推崇他去,可我们其实都能看出来,这明显就是“溺爱”不是么?而且这种做

  • 佛教中的“袈裟”到底是什么?有哪些讲究呢?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世界,袈裟

    很多看过西游记的人都对唐僧身上的锦襕袈裟印象深刻,许多人可能会觉得唐僧的那个红色披衣就是袈裟,但其实是不准确的,那么究竟什么是袈裟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什么是袈裟。首先袈裟在梵语中是不正、染、浊、杂的意思。也就是说袈裟本身不是特指衣服,我们所理解的袈裟其实只是袈裟这个大类中的一类,比如出家人化来

  • 胤禵作为有希望继承皇位的人,他为何被康熙给废掉了?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胤禵,康熙

    众所周知皇帝是有三宫六院的,后宫佳丽三千嫔妃的数量是不在少数的,所以根据一般定律来说,皇帝的皇子皇女们也应该是在多数,这些皇子皇女们地位不低,即使不受宠爱人生也不会太差。但是皇子作为有希望可以继承皇位的人,自然是少不了明争暗斗的权谋,所以寿命这个东西就很具有不确定性了,尤其是子嗣,也就更是无法保证。

  • 权臣可以毫无忌惮的废除皇帝,为何却不敢自立称帝?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权臣,皇帝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权臣,如曹操,赵高,严嵩等人,无一不是权臣中的翘臀,而这些人权力之巨大,权倾朝野,甚至可以毫无忌惮的废除皇帝,即便他们如此猖狂,他们也不敢废除皇帝自立,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开篇便早已解释了为什么臣子不敢篡位的原因。《资

  • 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宋词如何成为一代文学之盛?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宋词,文学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

  • 北宋初年人口650万左右,至徽宗年间如何发展数千万人口?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北宋,人口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较为突出的一个朝代,但经济上却有较大发展,南方生产繁盛,农业、手工业以及科学技术都居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代普遍实行了淤田的耕种方式,既用浑浊的河水灌溉河边的田土,完成了南方的水稻土的开发,使亩产增加,粮食生产的发达,就成为了大量

  • 刘燮:宋明帝刘彧第六子,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刘燮(470年-479年6月25日),字仲绥,南朝宋宗室,宋明帝刘彧第六子,母为谢修仪。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泰始六年四月癸亥(470年6月14日),宋明帝刘彧封刘燮为晋熙王,食邑三千户,出继宋文帝第九子刘昶。元徽元年(473年),使持节、监郢州、豫州之西阳、

  • 刘准:宋明帝刘彧第三子,是一位傀儡皇帝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刘准(467年8月8日~479年6月23日),字仲谋,小字智观,刘宋王朝末代皇帝,宋明帝刘彧第三子(一说为桂阳王刘休范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泰始五年(467年)七月癸丑生;泰始七年(471年)封为安成王,又拜为抚军将军;宋后废帝刘昱即位后任扬州刺史;元徽二年(

  • 刘楚玉:宋孝武帝刘骏长女,以淫乱放荡闻名于世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刘楚玉(446年~466年1月2日),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公主,宋孝武帝刘骏的长女,宋前废帝刘子业的同母姐,母为文穆皇后王宪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封山阴公主,后改封会稽长公主,嫁驸马都尉何戢。 在当时刘宋王朝,有皇族第一美人之称。刘楚玉以她的淫乱放荡闻名于世。景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