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刘休范:宋文帝刘义隆第十八子,曾在江州密谋叛乱

刘休范:宋文帝刘义隆第十八子,曾在江州密谋叛乱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937 更新时间:2024/2/3 4:30:54

刘休范,南朝宋宗室、宰相,宋文帝刘义隆第十八子,宋孝武帝刘骏、宋明帝刘彧异母弟,母为荀美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物生平

家世出身

刘休范是宋文帝第十八子,生母为荀美人 。他在文帝年间因年龄尚幼,未获封爵,直到孝建三年(456年),才被兄长孝武帝刘骏封为顺阳王,食邑二千户,时年仅九岁。

早年历职

大明元年(457年),刘休范被拜为冠军将军,领南彭城、下邳太守,改封桂阳王。

大明三年(459年),刘休范出任江州刺史,不久又进号征虏将军,增食邑一千户。同年,刘休范自寻阳(江州州治,在今江西九江)入朝,改任秘书监,领前军将军。

大明七年(463年),刘休范又改任左卫将军,加授给事中。

大明八年(464年),前废帝刘子业即位。刘休范成为皇叔,并于次年(465年)改任中护军,兼领崇宪宫卫尉。 当时,刘子业担心一众叔父威胁皇位,将他们囚于宫中,肆意殴打凌辱。刘休范与巴陵王刘休若年龄最小,处境稍为自由。

外居方伯

景和元年(465年)年末,刘子业在政变中被杀。其叔湘东王刘彧即位,改元泰始,史称宋明帝。刘休范被改任为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出镇京口(治今江苏镇江),并以使持节的身份都督南徐州、徐州、南兖州、兖州四州军事。当时,地方州郡并不支持刘彧,纷纷起兵叛乱。徐州刺史薛安都也在彭城(徐州州治,在今江苏徐州)举兵,命部将薛索儿率军南攻。

泰始二年(466年),刘休范兼领南兖州刺史,北据广陵(南兖州州治,在今江苏扬州),并以都督北讨诸军事一职督军进讨薛安都。他在当年七月进号征北大将军 ,加授散骑常侍,但随后便被解除南兖州刺史一职,退归京口。

泰始五年(469年),刘休范被召回朝中,担任中书监、中军将军、扬州刺史,仍领散骑常侍。

泰始六年(470年),刘休范出任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并加授使持节,都督江州、郢州、司州、广州、交州以及西阳郡、新蔡郡、晋熙郡、始兴郡等五州四郡军事。

泰始七年(471年),刘休范进拜骠骑大将军,调任南徐州刺史,但未及到任又被调回江州。当时,刘彧身体每况愈下,因太子刘昱年幼,担心宗室诸王危及刘昱的地位,便开始着手翦除宗室,先后诛杀晋平王刘休祐、建安王刘休仁、巴陵王刘休若。刘休范为此终日提心吊胆,担心大祸临头。但刘彧却认为刘休范才能庸劣,并未将刘休范视为威胁,根本无意加害于他。

密谋作乱

泰豫元年(472年),刘彧在重病之中颁下遗诏,进拜刘休范为司空、侍中,随即病逝。后废帝刘昱即位,时年仅有十岁。当时,袁粲、褚渊、刘勔等受顾命执政 ,阮佃夫、王道隆、杨运长等幸臣也恃宠弄权 。刘休范作为宗戚之首(皇帝唯一健在的叔父,现存宗室中辈分最高者),本以为能进入中枢担任宰辅,却未能如愿,故此深感怨恨。

刘休范在寻阳大肆延揽勇士,修治战备,又折节下士,对路经寻阳的士人一律加以礼待、厚赐,以此收纳人心,致使“远近同应,从者如归”。他还拉拢荆州刺史沈攸之,致信称其为“沈丞相”。沈攸之却不拆看信函,直接将信函和信使一同送交朝廷。 宋廷知道刘休范已有异志,也暗作防备。当时,刘休范与朝廷虽未交恶,但裂痕已经无法弥补。

刘休范还暗中在王府后院练习骑马,为将来亲自征战作准备。 [20] 当时,刘休范的母亲荀氏病逝。刘休范便直接将母亲安葬在江州境内的庐山,借此显示自己不回朝廷的姿态,以迷惑朝廷。但朝廷并未放松对刘休范的戒备,于元徽元年(473年)二月以晋熙王刘燮为郢州刺史,与长史王奂一同出镇夏口(治今湖北武汉),并给他们配备了大量的兵力以及武器装备。

刘燮当时年仅四岁,仅为挂名,郢州军政由王奂总领。王奂担心被刘休范所截留,赴任之时竟特意绕开寻阳,自太子洑(在今湖北黄梅南)小路径直而去。刘休范知道朝廷是要在上游防范自己,恼怒不已,与典签许公舆密谋叛乱。他打算举兵偷袭建康,便以需要修缮城池为由,储备大量板材,以备战时之需。而宋廷为了安抚刘休范,又于当年年末进拜其为太尉。

身死事败

元徽二年(474年)五月,刘休范在寻阳大肆征收百姓船只,根据需要配发给麾下各军。各军将已备好的板材自行拼装到民船上,不到两三日便将用于作战的战舰组装完成。刘休范随后亲率两万大军顺江而下,昼夜疾进,直扑建康。 [24] 他还致信给朝廷执政袁粲、褚渊、刘秉,称杨运长与王道隆蛊惑先帝枉杀宗室,表示自己是要清君侧。

大雷戍守将杜道欣、鹊头戍守将刘諐期得知江州军东下,均快马赶赴京师,向朝廷告变。但他们刚抵建康仅一日,刘休范的大军便已攻至建康西南的新林。宋廷为之震动。

褚渊与刘勔、刘秉召集征北将军张永、右卫将军萧道成等,到尚书省紧急商讨对策。 袁粲正在家中守孝,闻讯忙赶到台城主持大局。 当时,萧道成主张坚守要隘以逸待劳。袁粲便让萧道成率禁军出屯新亭,并让刘勔屯兵石头城,由张永镇守白下,自己则与褚渊、刘秉入卫台城。由于事发突然,宋廷根本来不及做出从容的部署,便直接打开南北两座武库,让将士们随意取用武器装备。

萧道成进抵新亭,尚未筑好营垒,江州军的前锋部队便已攻到。萧道成先从容安定军心,然后登墙指挥,命高道庆、陈显达、王敬则等乘船与叛军水战,但未有胜负。 [32] 不久,刘休范在新林弃船登岸,命部将丁文豪、杜墨蠡(《资治通鉴》作杜黑骡)等分兵直趋台城,自率主力由陆路进攻新亭。

刘休范很快便攻至新亭垒南。萧道成命黄回、周盘龙率步骑出垒迎战。刘休范又分兵攻打新亭垒东。两军短兵相接,自巳时一直激战到午时。禁军有“三齐射手”七百人,射技精湛,每发必中。故此江州军虽攻势不减,但始终难以接近城垒。 这时,刘休范想了解敌情,便乘坐肩舆登上城南临沧观(又名劳劳亭,在今江苏南京西南)瞭望,身边仅有随从数十人。

屯骑校尉黄回、越骑校尉张敬儿见有机可乘,便禀告萧道成,请以诈降计除掉刘休范。他们出城南垒,放下兵器大呼投降。刘休范大喜,将二人招至身侧。黄回诡称萧道成早有投降之意。刘休范信以为真,便将黄回二人安置在身边。张敬儿乘刘休范酒醉无备,夺下他的防身刀,将其斩首。刘休范左右随从尽皆散走。张敬儿拿着刘休范的首级,驰马奔回新亭垒。

萧道成命队主陈灵宝携刘休范首级到台城报捷。陈灵宝在途中遇到江州军,竟将刘休范首级扔进了秦淮河。他只身回到台城,高呼刘休范已被剿杀。但因没有刘休范的首级作凭证,宋廷未敢采信。 当时,丁文豪、杜黑蠡等江州军将领也不知刘休范已死,仍继续猛攻台城。王道隆率羽林军守朱雀门,急召刘勔回军救援。但刘勔在朱雀桁南遭遇江州军,兵败战死。

江州军乘胜渡过秦淮河,自朱雀门攻入建康,一直打到杜姥宅(位于宫城南掖门外)附近。王道隆死于乱军之中。建康内外大震,流言四起,均称台城亦已陷落 [39] 。驻守在白下、石头的禁军相继溃散,抚军长史褚澄开东府城出降,中书舍人孙千龄亦开承明门(台城北门)出降。当时台城大乱,皇太后王贞风拉着皇帝刘昱的手失声痛哭,守军皆无斗志。

江州军很快便得知了刘休范的死讯,但在丁文豪的坚持下攻势不减,继续猛攻台城。萧道成忙命陈显达、张敬儿、周盘龙等率军回援,自石头城渡过秦淮河,由承明门入卫宫阙。 陈显达引兵出战,先后在杜姥宅、宣阳门大破江州军,击斩杜黑蠡、丁文豪等。许公舆逃出建康,途中被乡民所杀。 建康转危为安,终得保全,不久便解除戒严。

刘休范自江州起兵,攻至建康仅有数日便身死军败。 当时,宋廷平叛战争(即建康之战)虽已宣告结束,但江州一带仍为刘休范的余党所控制。刘燮、王奂以中兵参军冯景祖为将,自夏口出兵,东攻江州。寻阳守将毛惠连、程罕之出城投降。 时为元徽二年(474年)六月,刘休范叛乱至此被宋廷彻底镇压。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刘休茂:宋文帝刘义隆第十四子,他为何年仅十七岁就被杀?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刘休茂,字休茂,南朝宋宗室,宋文帝刘义隆第十四子,母为蔡美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孝建二年,受封海陵郡王。大明二年(458年5月19日),出任使持节、宁蛮校尉、北中郎将、雍州刺史,进号左将军。大明五年(461年),不甘于受到挟制,起兵诛杀司马庾深之和典签,为参军尹玄

  • 刘子元:宋孝武帝刘骏第十三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

    刘子元(458年~466年9月19日),字孝善,刘宋宗室大臣,宋孝武帝刘骏第十三子,母为史昭仪。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明六年三月庚寅(462年4月24日),封为邵陵王,南琅琊太守、泰山太守、秦郡太守、南沛郡太守、湘州刺史。泰始二年正月初七(466年2月7日),刘子元

  • 刘子勋:宋孝武帝刘骏第三子,年仅十一岁就被诛杀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刘子勋(456年—466年9月19日),字孝德,刘宋宗室,宋孝武帝刘骏第三子,母为陈淑媛,在宋明帝刘彧篡位后曾被短暂立为皇帝。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明四年(460年)封为晋安王,历任南兖州刺史、江州刺史、雍州刺史。因孝武帝驾崩,未赴任,故以镇军将军还为江州刺史。景和

  • 刘休若: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九子,他为何被赐死?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

    刘休若(448年~471年),南朝宋宗室、大臣,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九子,母为罗美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孝建三年(456年)封巴陵王,大明四年(460年)为徐州刺史。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为雍州刺史。以滥杀典签夏宝期降职号,六年复为荆州刺史,加散骑常侍。七年,明帝

  • 刘休仁: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二子,德高望重深受朝野拥戴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刘休仁,南朝宋宗室大臣、宰相,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二子,宋孝武帝刘骏、宋明帝刘彧异母弟 ,生母杨修仪。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休仁于元嘉二十年(443年)受封建安郡王,在孝武帝、前废帝二朝历任秘书监、南兖州刺史、侍中、湘州刺史、护军将军、领军将军等职,后与刘彧等一同被前废

  • 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秦朝的阿房宫是真实存在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秦朝,阿房宫

    唐朝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阿房宫变成当时非常宏大的建筑群。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根

  • 在古代抓捕公文中,官府真能通过画像抓到犯人吗?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古代,犯人

    古代官府抓犯人通过画像真的能抓到吗?我们常常能在影视剧中看见官府在外面张贴通缉令,上面画着一个嫌犯的人像,然后旁边是几行大字,有时还有悬赏。我们也常常发现,这些通缉令上面的画像,其实跟嫌犯本人并不是十分地相像。那么在古代,官府真的能够通过这张并不像得画像抓到人吗?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

  • 朱元璋派张国劝降张士诚时,张士诚为什么却给拒绝了?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朱元璋,张士诚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朱元璋派张国劝降张士诚,张士诚吩咐张国坐下,又让侍卫给张国倒茶。张

  • 如果王允接受了西凉军归降,东汉末年的历史会被改变吗?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王允,西凉军

    王允拒绝西凉军归降,确实是一大臭棋,一个没有战略思维和整体战术思考的领导人,终究会把国家带入不可复兴的深渊,王允确实是东汉末年的一个转折人物,正是因为他的这一错误,导致东汉末年,出现了巨大的政治演变,最终形成了三个国家瓜分天下的格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不论是在正史也好

  • 元朝的骑兵部队强大无比,明朝为何却能一举击溃他们?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骑兵,明朝

    汉族士兵对蒙古骑兵向来有惧怕情绪,无论是汉朝的匈奴还是元朝的蒙古,他们的骑兵部队都强大无比。蒙古更是通过强大的骑兵征服了亚欧大陆,宋王朝在南方苟延残喘100多年,也无法摆脱灭国的命运。但是在蒙古骑兵征服南宋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在中原大地上有一座小城,不仅让金兵吃尽了苦头,也让蒙古国在此折了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