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皇帝的圣旨和太后的懿旨相冲了 谁的权威更大

古代皇帝的圣旨和太后的懿旨相冲了 谁的权威更大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228 更新时间:2024/2/2 2:58:39

对古代圣旨和懿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太后懿旨和皇帝圣旨,哪一个权威更大?

“圣旨”顾名思义,是皇帝以诏书的形式发布的政令。清朝皇帝的书面命令有很多种,有诏书、上谕、圣旨。诏书的形式最为正式和规范,一般都是在皇帝登基、大婚以及国家庆典等场合中才会使用的。

上谕是皇帝自己个人意愿的体现,也是清朝最为常见的一种。皇帝通过上谕的方式乾纲独断,处理国家政务,大臣基本上没有发言权。圣旨是大臣向皇帝提出建议,然后经过同意后下发的一种书面文件,主要体现的是大臣们的意愿。一般像册封、恩赐一类的,大多采用圣旨的方式。

“懿旨”是指皇太后、皇后发出的命令。清朝有祖制后宫不得干政,因此不管是太后还是皇后所发的懿旨,都不能涉及国家的重大政务,大多都是关于后宫的一些事务。

后宫不得干政在清朝执行的比较到位,基本上没有出现过后宫乱政和外戚势大的情况。不过,在一些特殊时期,皇太后被迫要走向政治前台,比如康熙继位时,实际掌权的就是孝庄太后。这是因为康熙年幼之故,及至康熙亲政后,孝庄这才退居幕后。

另一个是慈禧太后,她的性质和孝庄又完全不同。孝庄虽然掌权,但在制度上仍然实行的是四大臣辅政和皇帝听政。而慈禧却打破祖制,首创垂帘听政,这就是明目张胆地侵夺了皇帝的权力。但孝庄和慈禧都是在皇帝年幼不能主政的情况下才走向政治前台的,严格意义上来讲,也算不上后宫干政,她们所发出的命令,必须要以皇帝圣旨为名义,而不能以懿旨的名义发布命令。

皇太后地位尊贵,清朝诸帝又标榜“以孝治天下”,所以皇帝对皇太后还是十分尊敬的。至于皇后,地位就要低很多,在国家政务乃至家务中都没有发言权。

事实上,皇太后对国家政务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在《雍正王朝》中有这么一个桥段,康熙驾崩后,雍正下令让十四阿哥胤禵回京奔丧。胤禵回到京城后,直奔康熙灵堂拒绝向雍正称臣。

这时,胤禵的生母乌雅氏劝说胤禵向雍正行大礼,而胤禵看了看乌雅氏,说她不过是个皇妃,按国家制度皇妃管不了大将军王,言外之意就是后宫不得干政。随后,雍正便马上尊封乌雅氏为圣母皇太后,胤禵这才跪下向乌雅氏行礼。这里头就透露出一个信息,后宫虽然不能干政,但皇太后似乎有权过问国事。

皇太后是否能够干政呢?答案是介于可与不可之间,或者说是有限干政。按照大清家法,凡用兵、钱粮、人事、司法等国家大事后宫一律不得参预,通俗地说就是外朝事务皇太后是不能插手的。但是内朝事务,皇太后还是有话语权的。

内朝的事务大多都是皇帝的家事、私事,也包括皇族宗室的内部事务。既然是皇帝的家事,那么作为长辈的皇太后自然有权过问,长幼有序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奉行孝道的皇帝也必须要听从皇太后。

不过有些事情又介于国事和家事之间,比如选皇后、册封皇子、公主一类的。以选后来说,皇帝照样要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这一古制。清朝很多皇后尤其是继后,皇帝都是奉皇太后懿旨行事的。

比如顺治帝废除皇后,孝庄便下懿旨为他选了第二个皇后;再如乾隆嫡后富察氏去世后,皇太后就下懿旨让乾隆立那拉氏为后。还有道光的情况也是这样,几个继后都是皇太后选出来的。

此外,后宫事务以及宗族内部事务往往也是皇太后做主。总之皇家的家务事皇太后都有权插手,这也从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皇帝的权力,但这种约束十分有限。

懿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被视为最高权力,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权力真空期。比如嘉庆皇帝在热河暴亡,随行的军机大臣们没有找到继位遗诏,后来皇太后发布懿旨,以智亲王旻宁继承大统,即后来的道光皇帝。再如同治皇帝驾崩后,慈禧懿旨:“传懿旨,以上继文宗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即后来的光绪皇帝。

标签: 历史古代圣旨

更多文章

  • 拓跋窟咄:魏高祖拓跋什翼犍幼子,曾参与争夺代国领导权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

    拓跋窟咄,云中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代国宗室,代王拓跋什翼犍幼子。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前秦灭亡代国后,进入长安,得到前秦天王苻坚礼遇,并教以读书。 淝水之战后,面对前秦陷入叛乱,跟随慕容永东归,授新兴郡守。后投靠匈奴部落首领刘显,跟

  • 在唐朝时期太监一般过的都是什么样的生活?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太监,唐朝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朝代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娶妻生子,这从古至今以来,都是男性一生下来就注定了的要走的路,这是极其平常的事情。然而,对于某些特殊的群体来说,就是这样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却是一种一辈子也得不到的奢望。这个特殊的群体指的便是宦官。为了让

  • 揭秘:在三国时期“上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揭秘:在三国时期“上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先是黄巾起义,天下大乱,继而又诸侯割据、群雄逐鹿,前后战乱整整持续了96年。值此乱世,自秦汉以来确立的大一统封建政权土崩瓦解,国家上层建筑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而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同样遭受了无情的摧残。因此,

  • 拓跋丕:明元帝拓跋嗣第二子,他为何会忧郁而死?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拓跋丕,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明元帝拓跋嗣第二子,太武帝拓跋焘异母弟,母为大慕容夫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拓跋丕少有才干,深得明元帝喜爱和看重,出任车骑大将军,册封乐平郡王。两次随军攻打北燕,皆立战功。阻止太武帝拓跋焘攻打高句丽。太延五年(439年),太武帝北伐柔然

  • 拓跋寔君:魏高祖拓跋什翼犍庶长子,禀性愚昧,残暴不仁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

    拓跋寔君,魏书作拓跋实君,定襄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人,鲜卑族。代国宗室大臣,拓跋什翼犍庶长子,拓跋珪伯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拓跋寔君禀性愚昧,残暴不仁。建国三年(340年),担任南部大人,监察新近归顺的百姓。 建国三十九年(376年),听信堂弟拓跋斤挑唆,举兵

  • 陈胤:陈后主陈叔宝庶长子,被立为太子,后被废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陈胤,字承业,南北朝人,陈朝废太子、吴兴王。后主陈叔宝的庶长子,母为孙姬,因生母早亡,被皇后沈婺华收养,被立为太子,后被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孙姬是陈叔宝少年时候的侍妾,因生产陈胤难产而死,嫡母沈婺华心生怜悯,收养了陈胤。陈宣帝就将陈叔宝这第一个儿子当成嫡

  • 高绍廉:北齐文宣帝高洋第五子,嗜酒如命,后饮酒致死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高绍廉(553年~?),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北齐宗室大臣,文宣帝高洋第五子,母为弘德夫人颜玉光。初封长乐王,性情粗暴。乾明元年改封陇西王,嗜酒如命,后饮酒致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陇西王高绍廉,文宣帝高洋第五子,母亲弘德夫人颜玉光,生于天保四年(553年)。

  • 有哪些与高延宗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高延宗,北齐

    高延宗(544年—577年),北齐宗室,文襄帝高澄第五子。幼为文宣帝高洋所养,封安德王,为定州刺史。尝以囚试刀,逼人食粪,骄纵多不法。武成帝高湛使人鞭之,由是深自改悔。武平七年(576年),随后主高纬至平阳,率右军二战周兵,有战功,迁相国,授并州刺史。他对后主说: “陛下为社稷莫动,臣为陛下出力死战

  • 为了造成更好的效果,漆画蛋壳在现代有怎样的技法?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漆画蛋壳,现代

    以做贴蛋壳来说,首先指做好底板,一定要平,一般来说贴蛋壳或者贴螺钿的漆板要求最高,必须特别平,否则磨出来就会有磨漏或者没磨到的地方。在墨好的漆板上画上图稿,画的方法是先在一张宣纸上画好稿子,宣纸后面粘上一张蓝色复写纸,再把宣纸放在漆板上,固定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用没了油

  • 高长恭: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屡立战功为北齐后主所忌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

    高长恭(?—573年) ,本名高肃,族名高孝瓘,字长恭,北齐宗室、名将,神武帝高欢的孙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温良敦厚,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起家通直郎、仪同三司。治军躬勤细事,累迁并州刺史,受封乐陵县公。废帝高殷即位后,晋封兰陵王,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