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官渡之战对于袁绍可以说优势在我 袁绍为什么还昏招频出

官渡之战对于袁绍可以说优势在我 袁绍为什么还昏招频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132 更新时间:2024/1/23 5:10:12

对官渡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绍在官渡之战时,为什么昏招频出?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拉开了序幕。袁曹两家的决战,一触即发。

结果是什么,我们都了解,袁绍最后是大败。两年后病死,他的两个儿子互相进攻,最后被曹操击破,然后逃到外地后被杀。本来大好的前景最后落得个全族灭亡的地步。

那么,其实在战争之初,袁绍的实力,是远远要高于曹操的,谋士和曹操手下的人敢不差。兵也多,粮也多,袁绍自己在河北百姓中的名声,可谓百姓百姓敬仰、士人拥戴。

反观曹操这边,虽然四处征战,地盘没少占,但是衣带诏事件爆发,内部起火了。还有就是,曹操地处中原,南有刘表,孙坚,东有刘备,西有马腾,北有袁绍。可谓四战之地。地形对自己极为不利。

一边是天时、地利、人和啥都占了。一边是啥也没占,结果,就这么巧,最后胜利的天平,偏偏就转向了曹操。这是为什么呢?袁绍主要是犯了以下的几个错误!

第一大错,整个官渡之战的起兵理由和目标上,袁绍一直非常犹豫,以至于无数次决断失误

有人说,既然犹豫,你别发动战争啊?

不,袁绍他还嫉妒曹操取得的成绩,嫉妒曹操获得的地盘。

就在公元199年,三月份袁绍灭掉公孙瓒一统河北,四月份曹操就夺取河内,六月份又逼死袁术,袁术可是袁绍的弟弟,但曹操毫不顾忌,甚至还敢挑战袁绍。现在曹操正挟天子令,征伐到了大量的地盘。

而袁绍,正享受着百姓敬仰、士人拥戴、外族和亲、兵强马壮,连传国玉玺都快到手的美好氛围,仿佛坐拥河北,天下尽在掌握的雄心勃勃,却总是被曹操泼冷水。袁绍不能忍,必须出兵灭掉曹操。

但袁绍就想了,自己出的理由是啥呢?把曹操说成是奸臣,然后清君侧吗?不太好!

为什么呢?

1、他其实并不想接汉帝刘协,他只想做一个独立的诸侯,或者,更进一步,万一一统了天下,自己当个天子也不错。从他组织反董卓联军就能看出来。他组织了反董联军,并自任盟主,然后借机搞到了自己的一支大军,有了自己一个创业团队。反董联军虽然后来在反董卓过程中失败了,但袁绍却获得最大,他顺利的成了制霸北方的大诸侯,并且一度有希望冲击天子宝座。这个时候,他当然不希望皇帝来到身边。

2,袁绍总觉得,刘协会把他认为是仇人,万一刘协到了自己身边,那刘协一定会杀了自己。

当年董桌刚到洛阳,想要废刘辩,立刘协,袁绍就不同意。这不就得罪刘协一回吗?后来,董卓把持朝政,自己又组织反董卓联盟,当时,刘协还在董卓手里,他也没管没顾,直接就带着人向董卓开战了,如果董卓起杀心,那就有可能弄死刘协啊。又差点害死刘协,这等于自己之前是一次又一次的得罪刘协。万一刘协到了自己身边,那刘协还不得报仇。

3,袁绍完全没想好,万一刘协来了,自己该如何控制刘协为已所用

早在刘协从长安往洛阳跑的时候,袁绍召集谋臣讨论要不要接天子的时侯,谋臣对袁绍说,皇帝万一来了,今天一个政令,明天一个训示,你听不听?你听了,还有没有自主权了。你现在打下的一片基业,不就又转手送还给大汉朝廷了吗?袁绍当时想了想,还是算了吧,于是后来结果我们都了解了,曹操接到了刘协。

要了解,控制天子,这可是高风险的事情啊,一不小心,自己就会送命。我们都了解曹操是挟天子令诸侯(正式的说法是挟天子令不臣),但其实开始的时候,曹操自己也没控制好怎么去挟天子令不臣。也就是在那一年(公元200年),在许都,衣带诏事件爆出,汉天子刘协不甘当傀儡,竟然想要悄悄的给老丈人董承下了个衣带诏,要求杀掉曹操,这可把曹操吓出一身冷汗。

尽管曹操及时的诛杀掉了董承,杀掉了董贵妃,又把自己的两个女儿派给刘协当皇妃,以便监视刘协。但一想起这样的事情来,曹操还是后背直发凉。

这就很是说明,汉天子刘协并不是那么好控制的。甚至过了10年后,曹操的权力更进一步的加大,还仍然发生了伏皇后想要安排自己的父亲伏完杀曹操的事情。

曹操尚且如此,对于袁绍来说。这种事情,想想就头疼啊。

4,袁绍即害怕打败曹操,获得刘协,也害怕中间不小心弄死刘协。

袁绍在这时即害怕自已这边的士兵攻的猛了,一不小心把皇帝弄死了,让自己背一个弑君的名声,也害怕万一把皇帝弄到了自己的身边。结果皇帝又来谋算自己。

所以,他在整个的战争过程中,袁绍一直打的是非常被动。尤其对于大家建议的偷袭许都,更是迟迟不敢下决心。

心有不甘想打曹操,又担心打赢了咋弄?这种思想左右下,怎么可能赢呢?

第二大错,袁绍在嗣子选择过程中犯的错误

乍一看,嗣子选择的选择好像和这个战争没啥关系。并且,后来,袁绍死了,是审配逢纪矫诏立袁尚为嗣的。好像和袁绍没关系。

但是,这个事,我们仔细琢磨一下,其实发现,这就是袁绍的本意。

袁绍生前,多次公开表示,自己喜欢袁尚。虽然生产没有明说要让他继嗣,但是却在不停的培养袁尚。

最最让人费解的就是,官渡之战的前期。曹操抽空,率兵东征,干了刘备一把。

刘备刚开始派人去向袁绍求救,袁绍却说自己的小儿子生病了,没法去。结果,刘备孤军被曹操打败。

按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袁绍当时是在和曹操打仗,救下刘备,就算不正面救,发兵抄下曹操的后路,也是不错的啊。

但是袁绍没有,很多人想不明白。但当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想。袁绍其实是在等机会培养他的小儿子,从这个角度上来考虑,就会觉得很正常了。

袁绍喜欢小儿子,但小儿子没有军功,怎么能立嗣?

他为了这个,必须得带着儿子历练,以便攒下足够的资历,将来能接班。

现在小儿子生病,带着历练的机会没有。那我还出个什么兵啊?

正是由于袁绍的这种私心,导致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又一次的失去主动的机会。

到了他死后,这种私心,还导致他的儿子们最后互相攻伐,然后被曹操各个击破。以至于家族灭亡。

第三个错误,袁绍过于高估自己的影响力,还错误的低估了自己身边人的忠诚度

在官渡之战前期,由于袁绍实力非常强大,所以,曹操这边的很多人,都是一面假装心向曹操,另一面偷偷写信给袁绍讨好。

这让袁绍的的自信心极度膨胀。真的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你看,这不我还没打过去呢,曹操那边的人就开始投降了。

他自信的认为对面的人都想着往我这边跑了,那我这边的人,难道还会傻到想着往曹操那边跑吗?不可能!

谁了解,正是由于他的这种极度自信,根本就对自己内部可能发生的背叛毫无防范。

于是, 得不到信任和重用的许攸,就这样偷偷跑到了曹操的阵营。并且给曹操提供了关键的情报信息。于是曹操果断出击,一举击破乌巢,断了袁绍的粮草。进而一股作气,打败了袁绍。

官渡之战以后,中国的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北部中国基本上是姓曹的了。

而袁绍,则因为自己的种种决策失误,则很快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标签: 历史官渡之战袁绍

更多文章

  • 后周攻后蜀之战在怎样背景下发生的?双方战前做了哪些准备?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后周,柴荣

    955年5月,后周世宗柴荣为攻取后蜀所占据的陕西领土,发动了一场针对后蜀的战役,史称后周攻后蜀之战。战役持续数月,在开始阶段后周方面几乎没有进展,直到956年1月才最终攻陷凤州,后周获得胜利。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背景高平之战过后,后周世宗开始有了统一中国的想法。秦州原本为中

  • 探索周世宗第二次与第三次亲征的具体经过,后周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后周攻南唐之战

    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至显德五年(南唐中兴元年,958年),周世宗柴荣为摆脱南北受敌的威胁,完成统一大业,三次率军进攻南唐,史称后周攻南唐之战,又称周世宗三征南唐、三征南唐之战、周世宗攻南唐之战,以后周获胜,南唐割让江北十四州告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经过

  • 高平之战:五代十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场决战,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高平之战,后周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北汉契丹联军与后周在泽州高平县南的巴公原一带进行了一次关键性战役,史称高平之战,又称巴公原之战。此战是五代十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决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战中,后周初战不利,柴荣冒着矢石亲临战场,终于扭转战局,此战以后周的大获全胜告终,中原王朝从

  • 后周攻南唐之战中周世宗第一次亲征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后周攻南唐之战

    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至显德五年(南唐中兴元年,958年),周世宗柴荣为摆脱南北受敌的威胁,完成统一大业,三次率军进攻南唐,史称后周攻南唐之战,又称周世宗三征南唐、三征南唐之战、周世宗攻南唐之战,以后周获胜,南唐割让江北十四州告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经过

  • 秦晋殽之战的具体过程如何?为何楚国成最大受益者?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崤之战,秦国,晋国

    殽之战是春秋时期晋秦争霸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以晋军全歼秦军三万人,俘获秦军三帅告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经过秦是春秋时的西方大国,穆公在位时又以贤名著称。他重用百里奚、蹇叔等一批贤臣,国势渐强,从此竭力图谋向东发展,参与中原争霸斗争。他先后支持晋惠公、晋文公二位国君归国

  • 殽之战:晋秦争霸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秦军三万人被全部歼灭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崤之战,秦国,晋国

    殽之战是春秋时期晋秦争霸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以晋军全歼秦军三万人,俘获秦军三帅告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

  • 探索白马之战的具体经过,最后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白马之战,曹操

    白马之战,又称白马解围,发生在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在官渡之战初期,司空兼车骑将军曹操,采用声东击西战法,解围白马,袭斩了袁绍大将颜良。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白马之战,发生在今日滑县境内。据《三国志》记载,袁绍派大将颜良进攻白马(今滑县东北),曹操采纳荀攸之计,引兵先到延津,佯装

  • 刘邦与项羽的固陵之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固陵之战,刘邦

    汉五年十月,项羽楚军为摆脱刘邦汉军的追击,在固陵发起了反击战,史称固陵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楚汉战争到汉四年八月,刘项在广武对峙。彭越带兵驻在梁地,往来袭击骚扰楚军,断绝楚军的粮食供给。灌婴、靳歙等进兵攻打楚军后方,灌婴在淮北大破楚军最后一支主力项声军团攻下西楚都城彭城

  • 白狼山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有哪些人参与了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白狼山之战

    公元207年,曹操为消灭北方乌桓势力和袁氏残余势力而进行了一场战争,史称白狼山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曹操的主力军队尚未到达白狼山战场之,临时持麾的张辽就已经指挥先锋部队击破了乌桓军队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因此,白狼山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战役的结果曹操方面取胜,基本

  • 探索濮阳之战的具体过程,此战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濮阳之战,曹操

    公元194年,曹操与吕布为了争夺衮州地区首次爆发了战争,史称“濮阳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兖州本来是曹操的根据地,治所在濮阳。公元194年曹操东伐徐州时,张邈和陈宫叛迎吕布,郡县皆应,吕布占领了兖州大部分地区,只剩下鄄城和范、东阿两县还在曹操部将荀彧、程昱手中。曹操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