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出处和缘由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出处和缘由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891 更新时间:2024/1/26 11:55:09

“三天不打,房揭瓦“都是汉语成语。含义指孩调皮,现在引申为人欠打调皮。那它的典故又有那些呢?

典故

鲍氏有两个十分顽皮的孩子,每天不是赶鸡就是撵狗,要不然就把地里的菜搞得一塌糊涂。气得鲍氏每天都要揍他们一顿。挨了打,兄弟两个才老实一点。二天,又照样胡闹。麦收之时,鲍氏的丈夫在外面做生意时摔断了腿,不能回家。地里的活计便都落到了鲍氏一人上。她白天割麦,上打场,忙得昏天黑地,也没有功夫管她的两个淘气儿子。不容易收完了麦子,鲍氏累得都直不起腰来了,躺到床上便呼呼地睡了。半夜下起了大雨,鲍氏被从房顶上漏下的雨水弄了。她很奇怪哪来的水,点上灯一看,才发现房顶上的瓦被揭走了好几块,难怪雨水漏下来了。鲍氏知道是她那两个淘气儿子干的,气得冲他们大叫:“好,你们两个嵬子,三天不打你们,你们就上房揭瓦了。”两个淘气鬼自然免不了被狠揍了一 顿 。

来人们便用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来形容小孩子的顽皮。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是中国的家教特色

其一,社会流传的错误观点的影响。“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才”、“打是疼,骂是爱,气极了,拿脚踹”、“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等观点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旧时代在各种作坊学徒,在戏班子学戏,都是以打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这种作法几乎是家喻户晓的。

其二,有些家自己小时候就常挨父母的打,于是在教育自己孩子中继承了打的传统。尽管这些家长小时候挨打也心里怨恨、反抗,但自己毕竟已成人,胡里胡涂地把打当成一种顺理成章的措施。

其三,一些家长教育无能, 孩子有了问题,说骂、 训斥都不管用,只好动手、动脚、动皮带、动棍棒,特别是脾气暴躁的家长,往往走这条路。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要让孩子明白,小错得不到及时纠正,日积月累,后果一样不堪设想,那么对此你是有样的看法呢?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逆来顺受的起源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

    中国源远流长,其中有许多的俗语,那今天我们就谈谈逆来顺受的来源和典故,以及一些历史事件。历史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若是一个略略知趣的,见家主来光顾,也便逆来顺受。”解释含义逆:逆境。顺:顺从。受:忍受。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逆来顺受故事农民的女儿长得很漂

  • 西游记:盘点五位最漂亮的凡间女子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

    在西游记里面出现的大多都是一些女妖怪,而且哪些女要怪都十分漂亮,然而西游记里面出现的一些人类美女也是非常漂亮得,毫不逊色女妖怪,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都有哪些漂亮的人类吧!第一,唐僧之母殷温娇唐僧是金蝉子转世,但是在西游记里面却很少提及唐僧的母亲,但是就算唐僧是一个金蝉子转世,投胎到人间也是需要人间的人来

  • 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典故何起源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俗语,谚语。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起源和经典的典故。历史起源在隋朝末年,当时天下大乱,各路英雄纷纷反隋,啸聚山林的土匪即响马那是到处都是,作为山东著名的好汉秦叔宝,其中的许多朋友就是响马。但是,这个时候秦叔宝还在历城县衙当差,当时,程咬金和尤俊达劫了靠山王杨林的皇杠,

  • 盘点《西游记》中最美的几大女妖怪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在《西游记》中有很多女妖精,唐僧西天取经的途中遇到过多少女妖精,而且这些女妖精们都想要把唐僧占为己有或者是吃唐僧肉,那么西游记当中最美的女妖精是谁呢?第一个老鼠精老鼠精的别名又叫做半截观音,半截观音这个称号只不过是因为他在灵山偷吃了一根蜡烛,才自封半截观音的,也不知道老鼠精是怎么想的,这也可以自封一

  • 诗圣杜甫的精选诗词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

    春望[作者]杜甫 [朝代] 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夜喜雨[作者] 杜甫 [朝代] 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绝句[作者] 杜甫 [朝代] 唐两个黄鹂鸣

  • 诗仙李白的精选诗词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将进酒唐代: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

  • 西游记当中混世四猴是什么来历?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

    混世四猴主要有四种,其实也就是混世之中的四种猿猴,混世也就是上古的混沌年代,此时的盘古还不曾开天辟地,这个时候衍生的猿猴,被称为混世四猴。关于混世四猴的来历其实大多都是小说中的说法。因为它们最早是在小说中出现的。因为盘古开天地本身就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说,因而混世四猴的说法更是荒诞可笑。小说《封神榜》

  •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典故和出处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

    中国源远流长,其中有许多的成语和俗语,那今天我们就谈谈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句话的来源和典故,以及一些历史事件。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意思秀才”指读书人,也就是知识分子;“兵”则指没念过书的粗人,因为古代“好男不当兵”,只有老粗才会去当兵。知识分子碰到老粗,在沟通上会出现几个问题: ——“语言”

  • 兵不血刃的来源和典故详解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

    中国源远流长,其中有许多的成语,那今天我们就谈谈兵不血刃的来源和典故,以及一些历史事件。历史出处《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三国志·钟会传》:陛下圣德,侔踪前代,翼辅忠明,齐轨公旦,仁育群生,义征不譓,殊俗向化,无思不服,师不逾时,兵不血刃,万里同风,九州共贯

  • 有眼不识泰山的典故和出处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

    中国源远流长,其中有许多的成语和俗语,那今天我们就谈谈有眼不识泰山这句话的出处和典故,以及一些历史事件。含义有眼不识泰山,比喻自己的见识太少,有名望的人在自己眼前也认不出来。是一种比较恭敬的说法,这样说可以让别人对你的印象更好。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