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康乾时期为什么频频发生自然灾害?

康乾时期为什么频频发生自然灾害?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932 更新时间:2023/12/18 3:41:56

康乾时期为什么频频发生自然灾害?这是因为这个时期由于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巨大的人口压力,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更趋严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当时人们通过围湖造田和为围河造田,来开拓更多的耕地,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害,毁塘、填沟、截河、占用河道造田、与水争地,成为全国性的问题,这不仅摧毁了本就脆弱的水利设施,而且酿成了更大的生态灾难。

还有因为种植方式的问题,正在引发大规模的水土流失,导致了乾隆年间出现大范围的江河湖堰淤塞。当时清人士铎也感慨到环境破坏带来的灾害。

东南沿海一带,本就是地少人多,在人口剧增之后,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更趋严峻,开始重新走上明朝末期的发展老路。在富庶的江南平原地区,如杭嘉湖一带,也已经是生态崩溃。

康熙年间,黄河十年九灾,黄水所到之处,人民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当时的州籍状元蟠写了一首《流民叹》。

老百姓是“卖儿博一饱,欲食那得食?最苦是生离,死别亦顷刻。山东礼仪乡,宁死不为贼。青齐九点烟,忽化为鬼国!”而当官的呢:“百万发金钱,千艏资稼穑。司牧者谁子?充囊营货殖!”对此极不公平的现象,李蟠大声责问道:“谁实秉国钧?毋乃民之螣!”

中国封建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自然灾害频发,并且当时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落后,个体小生产者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自然也较差,一旦遇到灾害,便会遭受饥荒,清代时期也是这样,并且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导致自然灾害的诱因经过各朝积累,再加上吏治败坏等人为方面的原因,清朝自然灾害频繁出现,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直接威胁到了清朝的统治根基。

清朝的水旱灾害

(1)清朝水旱灾害频发

据记载,清朝特大型水旱灾害年均19.85个,水旱灾害范围涉及了整个中国。清朝的水旱灾害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水旱灾害发生面积广,只要有人生活,水旱灾害就会存在。2、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且稳中上升,越到清朝中后期越严重。3、水旱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农业生产地区,也就是黄河、长江、淮河流域,同时伴随着逐步扩散的趋势,如蒙古从有到无,东北地区也从水旱灾害极少到常发。总的来说,清代的水旱灾害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都有着普遍化的趋,即"无年不灾,无处不灾"。

(2)水旱灾害的影响

水灾的影响,轻则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重则冲淹农庄、冲毁房屋,给百姓和国家带来经济损失。

旱灾的也是如此,轻则缺水或无水灌溉,重则"民死几半",惨不忍睹。

水旱灾害过后还会带来其他灾害,如瘟疫等流行性疾病,更深一步地加重人民的苦难。水旱灾害使国家人口减少、土地减少、粮食减产,并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使百姓苦不堪言,影响极大。

清朝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1)自然环境

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都很不均衡,水旱灾害此起彼伏,并且我国沿海地区极易遭受台风和寒潮的袭击。全国看来,东南部在四至六月是多雨时节,此时华南、华北地区多水灾;伴随着雨季的北移,到七八月份时华北、华中地区进入多雨时节;若在农作物需水期,雨区已过,旱灾便会形成。

(二)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引起水旱灾害的重要原因,黄河地区因为河水含沙量很高,每年都会在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由于河口堵塞,泥沙淤积,汛期来临时,河水便会决堤泛滥,造成的洪灾十分严重。

此外,清朝时,随着人口增长,可供开垦的农田越来越少,许多人为了贪图私利,逐渐将垦田的目标转移到河滩瘀地和山头地角上去,危害到水利安全。长此以往,一些湖泊河流因泥沙淤积和垦殖活动,面积逐渐缩小。其中,地主阶级成为了围垦开荒的最大受益者,平民百姓的利益严重受损。

标签: 历史康乾盛世乾隆

更多文章

  • 古代大臣被皇帝赐死的时候 大臣为什么不选择逃跑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大臣

    对古代大臣被赐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大臣被赐死时,为何不逃?史料包括现在各类影视剧中,常会出现大臣、王侯以及太子被皇帝赐死的情节,通常是有一些毒酒或是三尺白绫有些则是一把剑让你自刎,有些奇葩的就比如三国里,曹操赐给荀彧一个空盒子,细细想来这些王公大臣,为何人家必须让

  • 古代大臣下朝之后 大臣会做些什么事情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大臣

    对古代大臣下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大臣下班之后做什么?当大臣真的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轻松。说起大臣,人们心中可能会浮现这样一幅场景:外面太阳高照,太监在皇帝身旁高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然后底下的大臣纷纷出列,一边躬腰,嘴里一边说:"臣有本要奏!"假如您的心理浮现出

  • 古代功高震主的大臣结局为何不太好 有什么代表案例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大臣

    对古代大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那些功高盖主的大臣,为何结局大多都不太好?《史记·淮阴侯列传》有语:“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意思是对臣子来说,功高震主之时就是“身危”之际,当皇帝对其赏无可赏之时,只能将其杀掉,否则还能将皇位恩赐于他吗?历史上因为“功高震

  • 辛宪英是什么人?她有何才能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辛宪英,晋朝

    我国经历了一段封建社会的发展,那时候女子地位低下,但还是涌现出了很多传奇女子,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男人唱主角的时代,提起三国女子,大家往往第一反应就是貂蝉、二乔这样的美女。其实三国除了蔡文姬之外,还有一位奇女子,他曾神奇预测曹

  • 管家制度对公主的婚姻有哪些影响呢?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明朝,寿宁公主

    熟悉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万历皇帝在明朝掌权的时候,他最喜欢的妾郑氏可以说是极其罕见的。尽管郑和皇帝比起来要年长得多,宫廷里也还有许多年轻美丽的妃嫔,但她始终牢牢地抓住万里的心,爱她。此外,万历对郑氏生下的富王儿子宠爱也是极为罕见,他的女儿寿宁公主也极其偏爱。可以说,在妃嫔领域,郑氏无疑是最成功的人物

  • 古代大臣有没有退休年龄 大臣退休之后有养老金吗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大臣

    还不了解:古代大臣退休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大臣有退休年龄吗?有养老金吗?我们在电视剧里面经常能够看见七老八十的大臣还在朝堂上混,可能有人也会奇怪,古代的大臣们不会退休吗?其实,古代的大臣也是有退休年龄的,只是多数人没能活到岁数。杜甫有句诗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古时

  • 康熙时期的文人墨客们敢说真话吗?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康熙,清朝

    众所周知清朝不让人说真话,文字狱严重,那么康熙时期有例外吗?文人墨客们敢说真话吗?其实对反清思想,康熙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不少著作例如僧函可的《千山诗集》、顾炎武“违碍之处触目皆是”的《顾炎武诗文集》和王夫之的《读通鉴论》都陆续结集出版。同为晚明清初

  • 古代没有普通话存在 皇帝和大臣是如何交流的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古代,交流

    还不了解:古代交流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没有普通话,皇帝和大臣交流说什么话,有一种话大家都在说?古代没有推行普通话,朝臣都来自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那么在朝堂之上,当皇帝和大臣们交流的时候,他们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呢?他们互相能听懂对方的话吗?这个问题在古代,确实是

  • 古代皇帝下令处死大臣时 大臣为什么还要谢恩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对古代皇帝和大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古代大臣被皇帝赐死还要谢恩?电视剧中经常看到一个情节,那就是皇帝要处置大臣,赐三尺白绫或者一杯毒酒,大臣跪在地上,极不情愿地谢恩了。这是为何明明要被皇帝要了小命,非但不反抗,反而领旨谢恩?一句话“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这句话什么

  • 古代圣旨是如何宣读的 圣旨也有区别吗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圣旨

    还不了解:古代圣旨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圣旨主要分为三种,它们如何区分,正确的读法是什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每当听到这句开头,就了解是皇帝下圣旨了。而且一般宣读的人,都是皇帝信任的太监,用尖细的声音说着这八个字。这是古装剧常见的场景。可是在这当中,出现了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