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西汉文景之治,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显著的发展

西汉文景之治,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显著的发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10 更新时间:2024/1/1 7:38:43

西汉文帝、景帝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汉文帝刘恒(前203~前157),汉高祖刘邦中子,母为薄姬。高帝十一年(前196)受封为代王。公元前180年吕后死,诸吕作乱,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大臣共诛诸吕,迎立刘恒为帝,在位二十三年。汉景帝刘(前189~前141),文帝太子,母为窦皇后。公元前157年即位,在位十六年。

汉文帝刘恒

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恢复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文景两帝相继即位后,又在这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轻徭薄 赋,与民休息的措施。

汉景帝刘启

汉文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他即位后多次下诏劝课农桑,按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员,经常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同时还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文帝二年(前178)和十二年,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十三年还全部免去田租。自后,三十税一遂成为汉代定制。文帝时,算赋也由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减至四十钱,徭役则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景帝二年(前155),又把秦时十七岁傅籍给公家徭役的制度改为二十岁始傅,而著于汉律的傅籍年龄则为二十三岁。文帝还下诏“弛山泽之禁”,即开放原来归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文帝十二年又废除了过关用传制度,这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汉文帝对秦代以来的刑法也作了重大改革。①秦代大多数罪人,即被判处为隶臣妾以及比隶臣妾更重的罪人,都没有刑期,终生服劳役。文帝诏令重新制定法律,根据犯罪情节轻重,规定服刑期限;罪人服刑期满,免为庶人。②秦代法律规定,罪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和子女都要连坐,重的处死,轻的没入为官奴婢,称为“收孥相坐律令”。文帝明令废止。③秦代有黥、劓、刖、宫四种肉刑(见云梦秦律)。汉文帝下诏废除黥、劓、刖,改用笞刑代替,景帝又减轻了笞刑。改革的后两项在当时和以后虽没有认真执行,但文帝时许多官吏能够断狱从轻,持政务在宽厚,不事苛求,因此狱事简省,人民所受的压迫比秦时有显著的减轻。

文景两代对周边少数族也不轻易动兵,尽力维持相安的关系。吕后时,南越王赵佗自立为帝,役属闽越、西瓯、骆,又乘黄屋左纛,与汉王朝分庭抗礼。文帝即位后,为赵佗修葺祖坟,尊宠赵氏昆弟,并派陆贾再度出使南越,赐书赵佗,于是赵佗去黄屋左纛,归附汉王朝。文帝后元二年(前162),又与匈奴定和亲之约,此后匈奴虽背约屡犯边境,但文帝只是诏令边郡严加备守,并不兴兵出击,以免烦扰百姓。

文景之治之所以成为封建社会的盛世,与文帝个人励精图治是分不开的。他即位不久,就废止诽谤妖言之罪,使臣下能大胆地提出不同的意见。秦代以来有所谓“秘祝”之官,凡有灾祥就移过于臣下。文帝十三年下诏废除并且声明:百官的错误和罪过,皇帝要负责。次年,他又禁止祠官为他祝福。文帝自奉也相当节俭,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他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他所宠爱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不施文绣。文帝曾想建造一座露台,听说要花费百金,等于中人十家之产,于是作罢。因为文帝提倡俭约,所以当时国家的财政开支有所节制和缩减,贵族官僚也不敢滥事搜括,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这是“休养生息”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景两代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措施的结果,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显著的发展,封建统治秩序也日臻巩固。西汉初年,大侯封国不过万家,小的五六百户;到了文景之世,流民还归田园,户口迅速繁息。列侯封国大者至三四万户,小的也户口倍增,而且比过去富实得多。农业的发展使粮价大大降低,文帝初年,粟每石十余钱至数十钱。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至武帝即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这是对文景之治十分形象的描述。

标签: 历史刘邦汉文帝汉景帝赵佗陈平

更多文章

  • 乾隆盛世为何没能清除腐败?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宋高宗,张廷玉,乾隆,法正,创造

    乾隆初期采取了一系列强悍的专制措施,但并没解决传统政治中的基本问题——腐败。在专制社会想根除贪污,就如同让大海停止波动一样不可能。对于腐败,监督力量不外有二:一是儒学价值观;一是最高统治者的决心。在乾隆晚年,这两个条件都失去了作用。残忍而多变的乾隆北京晨报:乾隆前期与后期变化极大,这是为什么?张宏杰

  • 黄帝为何要娶丑女嫫母为妻?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西施,战争,黄帝,方雷氏,潘安

    黄帝一生娶了四个妻室:正妃西陵之女,名叫嫘祖,便是养蚕缧丝的发明者。次妃方雷氏、彤鱼氏。最后又娶了丑女,封号嫫母。后世人把西施看作是天下美女的代表;把潘安看作是天下美男的代表;而把最丑的女子则比作嫫母。黄帝为什么要娶一位最丑陋的女子作为自己的妻室呢?原来,在那个时代,已从母系氏族公社末期进入了父系氏

  • 禅让制度下的:舜为何夺了老丈人尧的江山?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一行,历史,江山,黄帝,于山

    黄帝创建的,由该家族三代四个人继承下来的稳固基业——堂堂的华夏联盟,在瞬间落到了外人的手里,这不失为一个天大的遗憾。这“篡权者”正是我们的祖先之一——舜帝。那么,他是用什么方法打垮这种牢不可破的家谱继承机制,并且将自己的行为冠冕堂皇化,而以“禅让制”流芳百世的呢?仅在此,我们就总结两点,夺取了某个权

  • 古人也推销:东方朔“身高俸禄论”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汉武帝,东方朔,高兴,皇帝,伯乐

    西汉大才子东方朔,当年也是个没人赏识的可怜虫,凭着一篇长达三千多片奏牍的自荐信,倒是攀上了皇帝,可汉武帝身边人才济济,哪能轮得着他?所以他只得了个“待诏公车”的小官,整天见不到皇帝一面。眼看满肚子才华真要烂在肚子里了,东方朔心里很着急,怎么才能让皇帝发现自己呢?这天,东方朔闲逛中碰到几个侏儒,顿时来

  • 管仲曾是出名“窝囊废” 打工被炒3次鱿鱼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史记,管仲,春秋,游戏,杨志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晏列传第二》 中国古代一提到经营管理,就必须说到春秋时代的管仲。他辅佐齐桓公全方位打

  • 曾国藩的故事:曾国藩是如何发迹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曾国藩,太阳,穆彰阿,高兴,大学

    清代中叶,出了一个显赫于道光、咸丰、同治三个朝代的风云人物,此公便是大名鼎鼎的曾国藩。他文职任过吏部侍郎,武事更负盛名。咸丰年间,曾国藩奉圣命督办团练,编成湘军,后又率湘军与太平军转战于武汉及沿江各地,最终攻克南京,被授武英殿大学士。晚年则历任直隶总督、两江总督等要职,死后还带走一个“太傅”的官衔,

  • 伊尹,中国第一个奴隶出身的宰相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伊尹,商汤,皇览,战争,天子

    伊尹(约公元前16世纪)又名挚,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出身的宰相。他帮助商汤统一了国家,又帮太甲中兴商朝,世人尊为元圣。伊尹“生于空桑(今曹县北15里旧龙泉寺处)”,“耕于有莘(今曹县西北莘冢集)之野”。他虽身为奴隶,却乐尧舜之道,胸怀经世治国之才。成汤与有莘氏联姻,他以陪嫁男仆的身份到了汤的身边,给汤当

  • 东汉黄巾军原是宗教组织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王莽,皇帝,王朝,起义,信仰

    西汉末年的篡位者王莽,也是一位迷信通过不断地和女人交媾能够采补元气的人。因为篡来的皇位是非法的,他的底气很不足,所以在他看来,增强自己的“气数”,才能提升自己的权威,从而巩固皇权,大量交媾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东汉末年,因一连出现了好几个幼主,权力于是落入了宫廷女人之手。在安帝时,他的乳母居然也掌握了权

  • 纳兰性德: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李清照,王国维,纳兰性德,朱彝尊,陈维崧

    纳兰其人:贵胄子弟,词坛大家 纳兰性德,字容若,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自幼饱读 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图穷匕见典故的由来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一杯酒,秦舞阳,高渐,许能,王政

    秦王政到二十二岁时,开始执掌大权。公元前238年,有人利用太后造反,秦王政剿灭了叛乱。又过了一年,他把吕不韦免了职,后来叫他自杀了。秦王杀了吕不韦,一心要统一中原,不断地向各国进攻。在这种情况下,燕太子丹觉得只有杀掉秦王,燕国才有好日子过。他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一心收买能刺杀秦王的人。有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