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始州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始州之战为北周最后消灭王谦势力奠定了基础

始州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始州之战为北周最后消灭王谦势力奠定了基础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66 更新时间:2023/12/11 7:32:47

始州之战是如何爆发的?此战为北周最后消灭谦势力奠定了基础?南北朝时,北周讨王谦叛军的作战。陈太建十二年、北周大象二年(580)十月,叛将王谦令部将敬豪等率军屯守始州(治今四川剑阁);以赵俨三王等率兵10万屯守通谷(今四川广元西南)、龙门(今四川平武东南)等地,以阻周益州总管梁睿军之南下。梁睿军至通谷,李三王闭垒拒战。梁睿派人阵前叫骂,激怒李三王出战,一举击溃李三王军,斩7000余人。继之,梁睿又派军自间道,衔枚秘密而进,大破赵俨军营垒,逼降始州守将敬豪等,挥军直取始州。与此同时,又进兵巴西(今四川绵阳),水陆并进,击破开远(今剑阁东北),叛军逃往益州。

始州之战双方兵力

王谦兵力 15万 主帅:赵俨

北周兵力 20万 主帅:梁睿

双方总兵力 35万

始州之战过程

八月,梁睿率军20万人,由利州(治兴安,今四川广元)南下,进攻始州,企图打开入蜀通道,直趋益州(治今四川成都)。始州北有大、小剑山屏障,东有嘉陵江水可凭,蜀北古栈道一剑阁道,由该区通过,为古代南下入蜀必经之道,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王谦为阻梁睿军入蜀,令其部将敬豪、梁岩率军固守始州城;赵俨、李三王等率军l0余万人,据险设营,守御通谷(今四川广元西南)、龙门(即龙州,今四川平武东南)等地,以确保剑阁道及始州无

梁睿军进至通谷,李三王等以劲兵拒守,闭垒不战。梁睿以总管张威为先锋,率部出战。张威先令人临阵大骂,激怒李三王出阵,然后派精兵奋力攻击,一举击溃李三王军;梁睿军主力赶到,擒斩敌7000余人,遂即前进到龙门,遇赵俨、秦会等率军10万据险抗拒。梁睿令将士由山间隐蔽小道,衔枚开进,四面奋击,大破赵俨等军营垒,迫使始州守将敬豪、平林守将梁俨投降。王谦又令部将高阿那肱,达悉慕等据守开远(今四川剑阁东北)险要之地,阻遏梁睿军。梁睿为出其不意击破守军,遂命上开府拓跋宗率部直取始州;又命大将军宇复进兵巴西(今四川绵阳),大将军赵达率水军入嘉陵江,从两翼威胁敌军侧后;并派部将张威、王伦、贺若震、于义、韩相贵、阿那惠等,各自率部,从正面分路攻击,经过半天激战,终于击破开远守军,达悉基等败逃益州。梁睿遂即长驱疾进,直逼益州。

始州之战影响

这场战斗为北周最后消灭王谦势力奠定了基础。

标签: 历史赵俨赵达南北朝始州之战

更多文章

  • 金乡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尉迟迥,金乡,沛县

    金乡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陈太建十二年、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北周在消灭叛将尉迟迥后,迥部将席毗罗仍拥兵10万,屯于沛县(今江苏沛县东),欲进攻徐州(今江苏徐州)。周河南道行军总管于仲文侦知席毗罗家人均在金乡(今山东金乡),遂派兵俘获席军家属。席毗罗闻讯率军回救,途中被于仲文

  • 梁郡之战是如何爆发的?于仲文是如何获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尉迟迥,河南,亳州

    梁郡之战是如何爆发的?于仲文是如何获胜的?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河南道行军总管于仲文率军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击败尉迟迥大将军檀让军的作战。六月,北周太祖文帝外甥尉迟迥,恐杨坚辅政不利于帝室,公开举兵反抗。杨坚遂命将出师讨伐,以拒不降迥的原东郡太守于仲文为河南道行

  • 邺城之战是怎么回事?是平定尉迟迥之乱的决定性作战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尉迟迥,韦孝宽,高颎

    邺城之战是怎么回事是平定尉迟迥之乱的决定性作战?武陟之战后,行军元帅韦孝宽率6总管军乘胜追击尉迟迥溃军,迅速迫近相州(治邺城),叛军头目尉迟迥之根据地邺城。尉迟迥遂以精兵3000埋伏于相州南之野马岗,被孝宽属下行军总管宇文忻率500骑兵突袭歼灭。尉迟迥又在草桥(邺城南)部署阻击,亦为宇文忻部击败。孝

  • 利州之战是怎么回事?此战对杨坚代周立隋具有积极作用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丞相,土山,总管,利州之战是怎么回事,利州之战

    利州之战是怎么回事?此战对杨坚代周立隋具有积极作用?利州之战经过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北周左丞相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利州总管豆卢率部进行的利州(治兴安,今四川广元)城池守御战。时王谦因不满左丞相杨坚总揽北周大权,举兵反抗,于初七调发巴、蜀军队攻占始州(治今四川剑阁),企图阻止杨坚新命总管

  • 杨坚平王谦之战是怎么回事?杨坚是如何取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尉迟迥,益州,剑阁,杨坚平王谦之战是怎么回事,杨坚是如何取胜的

    杨坚平王谦之战是怎么回事?杨坚是如何取胜的?北周静帝宇文衍年幼,杨坚专权。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难先后举兵反对杨坚。王谦亦不愿依附杨坚,于八月初七,出动巴蜀军队l0余万人,攻占始州(治今四川剑阁),企图阻止新任益州总管梁睿入蜀。所管益(治今成都)、新(治今四川三台)、泸(治今四川泸州)等18

  • 杨坚是如何平定尉迟迥之乱的?杨坚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尉迟迥,韦孝宽,尉迟惇,杨坚,尉迟迥之乱

    杨坚是如何平定尉迟迥之乱的?杨坚采取了哪些行动?尉迟迥之乱群起响应尉迟迥权力的地理中心正处于华北平原的心脏,他在那里能够动用惊人的资源,并且在地方强大的氏族中还有一批强有力的潜在的追随者。他们在看到了尉迟迥的号召后,纷纷响应。尉迟迥所管相、卫、黎、毛、洺、贝、赵、冀、瀛、沧,尉迟迥弟子勤所统青、胶、

  • 尉迟迥之乱为何得不到支持?杨坚为什么能取胜?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尉迟迥,刘裕,武则天,尉迟迥之乱为何得不到支持,杨坚为什么能取胜

    尉迟迥之乱为何得不到支持?杨坚为什么能取胜?《剑桥中国隋唐史》认为杨坚在这次战役有几个有利条件成就了胜利:(一)他的关中平原根据地长期以来是远征的跳板,只要他有取得胜利的迹象,他就能得到从北周继承下来的强大的战争机器的效忠;(二)他还掌握着统一领导和各个击破分散敌人的优势;何况后者只有地方的追随者,

  • 尉迟迥之乱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尉迟迥,韦孝宽,郑译

    尉迟迥之乱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战争背景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去世,近臣刘昉、郑译等和杨坚有旧,矫诏引杨坚辅政。杨坚担任右大丞相夺取军政权,清理完北周诸王后,怕前朝旧臣叛乱,于五月二十七日派韦孝宽取代尉迟迥担任相州总管。尉迟迥深知丞相杨坚将会篡夺政权,就密谋起兵讨伐。韦孝

  • 平阳之战的最终结果如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冯小怜,高纬,周武帝

    平阳之战的最终结果如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平阳之战结束后,北周武帝认为将士在严寒中作战特别艰苦,准备带军队退回长安休整。北周大将梁士彦献计献策,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应该直捣北齐重镇晋阳。北周武帝采纳了梁士彦的意见,自统大军追迫齐军,直逼晋阳城下。晋阳是北齐经营多年的北方重镇,城高壕深,守备严密,非

  • 平阳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平阳之战宇文邕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宇文邕,宇文宪,高纬,平阳之战

    平阳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平阳之战宇文邕采取了哪些行动?背景平阳之战背景北齐隆化元年(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十月至十二月,北周武帝宇文邕率军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击败北齐军的作战。公元550和556年,高氏和宇文氏分别篡夺东魏和西魏政权称帝,史称北齐和北周。北齐拥有今河北、山东、安徽及山西、河南大部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