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正月初九的习俗有哪些?正月初九的习俗一览

正月初九的习俗有哪些?正月初九的习俗一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036 更新时间:2024/2/17 23:19:52

正月初九的习俗有哪些?这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诞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三界最高的神,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他是统领三界内外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这一天的传统民俗,妇女多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在中国民俗信俗中,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传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这一天都要隆重庆贺。玉皇大帝在腊月廿五会亲自降临下界,巡视察看各方情况。依据众生道俗的善恶良莠来赏善罚恶。玉皇在其诞辰日的下午回鸾返回天廷。是时道教宫观内均要举行隆重的庆贺斋蘸科仪。玉皇的生日,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自午夜零时起一直到当天凌晨四时,都可以听到不停地鞭炮声。

祭拜公的仪式,相当隆重,在正厅天公炉下摆设祭坛,一般都是用长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纸再迭高八仙桌为「顶桌」,桌前并系上吉祥图案的桌围,后面另设“下桌”。

“顶桌”供奉用彩色纸制成的神座(象征天公的宝座),前面中央为香炉,炉前有扎红纸面线三束及清茶三杯,炉旁为烛台;其后排列五果(柑、橘、苹果、香蕉、甘蔗等水果)、六斋(金针、木耳、香菇、菜心、菀豆、绿豆等)祭祀玉皇大帝;下桌供奉五牲(鸡、鸭、鱼、卵、猪肉或猪肚、猪肝)、甜料(生仁、米枣、糕仔等)、红龟粿(像龟形,外染红色,打龟甲印,以象征人之长寿)等祭玉皇大帝的从神。

在祭拜天公之前,全家大小都得斋戒沐浴,初九当天,更禁止家人晒衣服,尤其是女裤、内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对玉皇大帝的尊敬;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一定要用公鸡、不能用母鸡。若是要还愿时,必须用全猪或全羊。

天公生当日也有“安太岁”的仪式,当年生肖冲犯太岁的人便可以到庙中,写上自己的姓名、年岁,再添一点香油钱,委由庙方负责供奉即可。另有一个安太岁的方法:年初时在家里用平日盛米的米筒围上红色片作炉,写上“太岁星君到此”,再每日供奉即可。

民间传说: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

古代中国人民认为九在数目中表示多数,最多,最大,因此为上。又称这天是“天日”,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必须隆重庆祝。九与酒谐音,九不能离酒,各家各户都准备丰盛的酒宴,尽兴喝个痛快,给玉皇大帝祝寿。

旧时的这天晚上,男女相聚在大树下(最好是桂花树)唱歌,请玉皇大帝最宠爱的小女儿七仙女下凡,所唱歌曲必须欢乐吉祥,让七仙女高兴,她一高兴,父皇玉帝就会保佑人间一切顺利。

恩施土家人还认为上九日办事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故有“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一大堆”的说法。“七不出”,是说初七不要出门做生意办事情,做不好,办不成。“八不归”,是说出门在外的人,不要在这天回家,“归”有完成之意,“八”寓意“发”,应该“发”的就不应该有“完成”之意。

“上九办事一大堆”,是说上九日这天办事,会受到玉皇大帝的福庇,办事不仅能办成,还会办得又多又利索。时至今日,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会将难办的事情放到这天来办。这天办事效果好,实际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俗信,人们在办事的交际中,认为有皇天在上,不敢虚伪刁难,互相通情达理,事情容易办成。

标签: 历史正月初九习俗

更多文章

  • 正月初三的习俗有哪些?正月初三的习俗一览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正月初三,文化

    正月初三的习俗有哪些?正月初三又称小年朝,也称赤狗日,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民间传说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

  • 黄帝陵祭典习俗有哪些?人们都是怎么祭祀黄帝的?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黄帝,祭祀

    想知道黄帝陵祭典习俗有哪些?人们都是怎么祭祀黄帝的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吧。黄帝陵祭典活动分为公祭和民祭两部分,公祭黄帝陵即为以官方名义组织的有严格规模、等级和仪式的大型祭祀活动。据《绎史》记载:“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黄帝祭祀从此开始。之后,

  • 古代女子在什么情况下会断发?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清朝,断发

    众所周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的身体、皮肤甚至头上的一根头发,都是父母给的,不可以随便损伤,那么古代女子在什么情况下会断发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放眼整个古代,纵观这漫长的几千年封建王朝,慢慢的我们会发现,在任何一个朝代女孩子剪头发都是比较“不单纯”的事情,就好像头发不可以随便

  • 历史上太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太监,周朝

    历史上太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其实所有的事情都要从周朝开始说起在那个时候,刑罚非常简单而且非常粗暴,最严厉的分为5种。而且在这五种刑法里除了死刑不会给人留下终身的印记之外,其他4种都会留下印记,这样犯人就会觉

  • 苏州古城的历史有多悠久?详解苏州古城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苏州,秦始皇

    苏州古城的历史有多悠久?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文献记载,从泰伯至寿梦历十九世,周灵王十二年(前560),吴王诸樊徙国都至今苏州一带。又经诸樊、余祭、余昧、王僚四朝四十六年之后的周敬王六年(前514),阖闾登基。周元王三年(前473),

  • 在古代兵部侍郎是个什么官职?权力大不大?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兵部侍郎,三国

    想知道在古代兵部侍郎是个什么官职?权力大不大?其实在古代这个官职就是兵部的副长官,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兵部,是六部之一,六部分别是户部、吏部、礼部、刑部、兵部和工部。六部之中又有尚书和侍郎之分,比如户部尚书、户部侍郎,兵部尚书、兵部侍郎。两者之间的区别,自然是尚书品阶要高。尚书就相当于

  • 正月十三的习俗有什么?正月十三的习俗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正月十三,南宋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正月十三过年习俗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正月十三,被称为“灯头生日”。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其实是因为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日子临近了,各家都试点制好的灯,才被说为“灯头”之日。南通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

  • 正月十二的习俗有什么?正月十二的习俗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正月十二,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正月十二过年习俗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搭灯棚民间俗称“十二搭灯棚”。意思是元宵节将近,村庄中的管事人从这一天开始就要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壮年准备花灯,做元宵赏灯的各种准备工作。烤火节黄昏时分,人们在自家门前,点燃柏枝,烟雾中弥漫着一

  • 正月初六的习俗是什么?正月初六的习俗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正月初六,习俗

    正月初六的习俗是什么?在这一天要送穷,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农历正月初六,又称为“马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中国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

  • 封建社会的“三教九流”分别指的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三教九流,上古

    封建社会的“三教九流”分别指的是什么?其实“三教九流”指的就是三个教派和九个学术流派,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教分别是:儒教、道教和佛教。九流分别是:儒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农家者流、阴阳家者流、名家者流和杂家者流。三教中的儒教,是以儒家思想为最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