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如果诸葛亮在北伐期间,实行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会怎样?

如果诸葛亮在北伐期间,实行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会怎样?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26 更新时间:2024/2/3 0:09:22

三国时期,蜀汉第一次北伐,最不能忽视的一个人物,就是魏延。提起魏延,就不能不提,那条足以让魏延扬名千古,甚至可以说让三国历史重写的子午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蜀汉建国初期,一流良将屈指可数,有关、张、马、黄、赵,后期则靠姜维独立支撑 ,以致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可悲状况。

魏延是蜀汉中后期屈指可数的上将之一,

可以说,魏延在蜀汉政权建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在多次与魏军交手过程中一直稳操胜券,令魏军甚为忌惮。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

从汉中出兵伐魏,要翻越秦岭。翻越秦岭有三条路:东边的一条叫子午谷,终点在长安;中间的一条叫驻谷,终点在武功;西边的一条叫斜谷,终点在陈仓。

魏延的意思是,由自己带一万人从子午谷北上,五千是精兵,另外五千负责运粮,十天可以奇袭长安

;由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从斜谷北上,这样咸阳以西都可以平定。但是,诸葛亮最终没有批准这个计策。

魏延为什么要提出“子午谷奇谋”?

第一、魏延是坚定的抗曹分子。魏延多次易主却不愿降曹,可见魏延是坚决主张抵抗曹魏的。 诸葛亮临终前安排:“令延断后,若延或 不 从 命 ,军便自发。

试想,军中主帅亡故,军心涣散,最重要的就是先将蜀汉赖以生存的十万大军安然带回。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 诸葛亮竟说如果魏延不答应断后,

就让大军先开拔,他真会放下魏延及其部下人马不管吗? 当然不会。 因为诸葛亮知道魏延忠心耿耿,大军出发后,他自会跟上

。魏延不会因为诸葛亮的逝世而放弃抗曹理念,甚至愿意担当起抗曹大任。

第二、魏延有杰出的军事才能。 大家知道,刘备素有识人之明,他说马谡不可大用,后来诸葛亮不听劝告

,让马谡守街亭,果然就出了问题。看人很准的刘备对魏延青睐有加,多次委以重任、越级提拔。

汉中是蜀汉重镇,刘备弃张飞不用,而破格提拔魏延为汉中太守,可见他对魏延的信任和军事才能的肯定。 魏延的提升速度,在没有显赫家世的情况下 ,若无杰出的军事才能

,做到这样,诚为难矣。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反对魏延提出的这个北伐方案?首先、 魏延的奇谋与诸葛亮的战略规划不符。诸葛亮在“隆中对”

中已经和刘备说得很清楚:在天下有变的情况下,荆州和益州同时出兵。 那么,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的时候这些条件都具备了吗?

——第一、这时候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天下并无变动;第二、荆州已经丢了,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损兵折将,此时要从荆州出兵已是不可能;第三、刘备早已逝世,统兵出于秦川更是不可能。

这三个条件无一具备,所以说魏延提出的计略与诸葛亮的战略规划是不相符的。

其次,诸葛一生惟谨慎。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就说过,“诸葛亮平生仔细谨慎”。 魏延这个计谋实质还是军事冒险,谨慎的诸葛亮是不会这么做的。

因为诸葛亮知道这十万蜀军是蜀汉政权最后的希望, 就算如魏延所愿定期平定长安以西,到时曹魏精兵从宛、洛 杀 入 ,伺机反扑,那将如何应对?

蜀汉经不起这样的豪赌,弄不好会有亡国之危。

魏延的个人才智堪与关羽 、张辽吕蒙

等一流良将相提并论,是蜀汉北伐及守汉中的第一号大将,他提出的“子午谷奇谋”只是以一个军人的眼光从纯军事的角度做的一次豪赌,

没有看到军事是政治的继续,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 诸葛亮作为蜀汉政权军政的最高统帅, 他要考虑的远远不像魏延想象的那么简单, 他要照顾到方方面面,

他要为蜀汉的将来负责。诸葛亮有太多的难言之隐,这些魏延不会明白。

标签: 历史诸葛亮魏延

更多文章

  • 陶谦三让徐州给刘备,但刘备对此为何却是步步谨慎?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陶谦,刘备

    在仁君刘备的光辉一生中,陶谦三让徐州,无疑是刘备人生履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谁不会,可瓜甜不甜得买家说了算,一如刘备仁德与否得别人说了算。陶谦对刘备,就可以说是仰慕之至,竟然接连三次把自己十多年精心打理的家业徐州拱手供给刘备。可是,当我们细细品读原文的时候,就会发现,事实并非那么光鲜,

  • 刘禅这位扶不起的阿斗,在其乐不思蜀的背后有什么深意?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刘禅,乐不思蜀

    在多数观众眼里,阿斗最闪亮的时刻是在蜀汉灭国后的一个宴会上。作为亡国之君,阿斗被封安乐公,被软禁在洛阳。司马昭也许是心存戒备,所以设宴款待阿斗和蜀汉一帮旧臣。宴会上,司马昭故意安排歌女们跳着蜀汉地区的舞蹈,旧臣们看后纷纷触景伤情低头抹泪,只有阿斗一边吃一边笑呵呵,偶尔还和旁边的人互动:“这个好,这个

  • 徐庶才华胜于程昱十倍,但他为何却未受到曹操的重用?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徐庶,曹操

    《三国演义》是以三国历史为蓝本,创作的一部小说,它虽然基本符合历史走向,却为了艺术效果,对一些细节进行了加工,使一部分人物的结局,甚至生平都发生了改变,例如徐庶。在正史上,徐庶原本是刘备的谋士,因母亲被曹军所掳,只能转投曹操,却立志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到了演义中,他却变成了,被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设计

  • 诸葛亮这么擅长火攻之计,但为何没能烧出蜀汉的未来??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诸葛亮,蜀汉

    《三国演义》里面对于战争场面的描述是非常的细致生动,让人如临其境,惊心动魄。两军交战,对于双方主帅的刻画自然是重中之重,比如曹操打仗,给人的感觉就是对于双方心理上的较量把握得非常到位,再比如射老虎的孙权,打起仗来就是各种天时地利都齐了,但是还是忍不住要送,前前后后加起来送了有小十万江东儿男吧。不过今

  • 传说李商隐一门三进士是真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李商隐,唐朝

    传说李商隐一门三进士是真的吗?并且李商隐曾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这也是真的吗?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经考证确认李商隐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但是没有历史文献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李商隐在诗歌和文章中数次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

  • 李商隐望提遭嫉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李商隐,唐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李商隐望提遭嫉的故事。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中记载:在令狐楚去世后多年的某个重阳节,李商隐拜访令狐绹,恰好令狐绹不在家。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曾经多次向身居高位的令狐绹陈诉旧情,希望得到提携,都遭到对方的冷遇。

  • 古代离婚到底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里边有什么规定存在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离婚

    对古代离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离婚那些事,怎么规定的?古人的婚姻大都是男人为主的婚姻。在婚姻中如果女人犯了“七出”,七去(也称七弃)是中国古代的“婚姻法”、礼制和习俗中,规定的夫妻离婚时,所具备的七种条件,当妻子适合其中一种条件时,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即离婚

  • 古人的武器为什么动不动就上百斤?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古人的武器为什么动不动就上百斤?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我想大家看过的古代电视剧一定不少,而每个电视剧里边儿总会有那么一些天生神力的人,他们的武器轻则几十斤重则上百斤,可是不管武器多重他们仍然能够用得非常顺手,可是为什么现在我们的我们却连拿都拿不起来呢?就说吕布吧,他的方天画戟足足有4

  • 《夜雨寄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如何理解?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夜雨寄北,唐朝

    《夜雨寄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是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时期,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诗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

  •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古人吃一顿饭大约是多少粮食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古代,饭量

    古人饭量到底有多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每天都要吃饭。有时候,有的人一顿不吃就会饿的嗷嗷叫。当然,有的人想要减肥的话,她就会节食少吃,这样可能会少吃很多饭。现代人吃饭相比古代人来说较少,据说古代人一顿饭要消耗大约两斤的粮食。看来古代人的饭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