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徐盛是什么人?他的真实实力怎么样?

历史上徐盛是什么人?他的真实实力怎么样?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059 更新时间:2024/1/21 14:16:52

东吴,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曹魏和蜀汉的猛将相对比较突出,曹魏武力方面比较厉害的,有典韦和许褚,还有夏侯兄弟,统兵打仗比较出色的,有五子良将;蜀汉猛将中,武力比较突出的有五虎上将,统兵打仗比较厉害的有关羽和魏延等人。

而东吴孙权手下,武力比较突出的有太史慈、甘宁周泰凌统等人,但论起打仗,除了周瑜、吕蒙等四大都督,估计也就数他了,他能攻善守,其名不在甘宁和周泰之下,如果只论打仗,他的军事才能绝对要超过甘宁和周泰。

这个人是谁呢?

这个人是徐盛。徐盛虽然位列江东十二虎臣,但是,其存在感似乎很低,也经常被人们低估,名不见经传,尤其是在演义中,几乎被湮没无闻,但在正史中,徐盛的战绩非常突出,表现很出色,绝对是一名优秀的将才。

徐盛年轻时,以勇气闻名。孙权统事后,任用徐盛为别部司马,让他率军五百守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抵挡黄祖。黄祖的儿子黄射带了数千人进攻徐盛,徐盛当时还没有两百人,也就是说,带领一百多人,杀伤黄射一千多人,然后主动开城出击,将黄射数千人打的落花流水,黄射吓得从此不敢再来进犯。

《三国志 徐盛传》记载:孙权统事,以为别部司马,授兵五百人,守柴桑长,拒黄祖。祖子射,尝率数千人下攻盛。盛时吏士不满二百,与相拒击,伤射吏士千馀人。已乃开门出战,大破之。射遂绝迹不复为寇。

徐盛带一百多人,抵挡敌军几千人,杀伤一千多人,以一当百,这战绩是不俗的。足以证明徐盛能守能攻。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出兵濡须口(今安徽无为东南),徐盛跟随孙权抵挡,当时,吴军的战船被大风吹到敌军岸边,诸将都非常恐惧,没人敢出战,只有徐盛带兵上岸,奋力杀敌,敌军溃败逃走,死伤甚多,风停后,徐盛撤回,受到孙权称赞。

《三国志 徐盛传》记载:曹公出濡须,从权御之。魏尝大出横江,盛与诸将俱赴讨。时乘蒙冲,遇迅风,船落敌岸下,诸将恐惧,未有出者,盛独将兵,上突斫敌,敌披退走,有所伤杀,风止便还,权大壮之。

此战,徐盛的勇气可嘉,战斗力也可圈可点,在敌人的地盘上能横冲直撞,取得大胜,难能可贵。

魏黄初三年(222年),曹休带兵出洞口,进攻吴军,徐盛和吕范等人抵挡,吴军因为遇到大风,船上很多士卒死伤,曹休派兵进攻徐盛,徐盛以少敌多,曹休没有占到一点便宜。

《三国志 徐盛传》记载:曹休出洞口,盛与吕范、全琮渡江拒守。遭大风,船人多丧,盛收馀兵,与休夹江。休使兵将就船攻盛,盛以少御多,敌不能克,各引军退。

徐盛在这一战中,几乎是力挽狂澜,在形势极其不利的情况下,挡住了曹休大军。

吴黄武三年(224年),魏文帝曹丕亲率大军南征,企图渡过长江。徐盛献计,从建业(今南京,吴国都城)筑起围栏,围栏上设下假楼稻草人,在江面设置浮船,以做疑兵。别人都认为没什么用,白费力气,但是,曹丕看到这么多围栏和“士兵”,竟然吓得退军了。曹丕感叹说,孙权果然有人才,现在根本不可能吞掉东吴啊!

《三国志 徐盛传》记载:后魏文帝大出,有渡江之志,盛建计从建业筑围,作薄落,围上设假楼,江中浮船。诸将以为无益,盛不听,固立之。文帝到广陵,望围愕然,弥漫数百里,而江水盛长,便引军退。

除此之外,徐盛还很有骨气,孙权向曹丕称臣的时候,当魏国的使者邢贞来到,颐指气使,孙权低声下气的时候,徐盛非常气愤,对身边的同僚说,我们不能奋力杀敌,为国家吞并许昌、洛阳、巴蜀,反而让主公和这个邢贞结盟,简直不能忍受这样的耻辱!说完大哭。

连魏国的使者都感叹说,江东有这样的人物,不会久居人下啊!

徐盛的战绩非常突出,能攻能守,可以说是全能型的将才,如果单论军事才能,徐盛绝对超过了甘宁和周泰。

标签: 历史徐盛三国

更多文章

  • 世兵制起源于哪个朝代?详解世兵制的发展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世兵制,汉朝

    世兵制起源于哪个朝代?世兵制是什么意思?世兵制,是指强制部分乡民世代当兵的制度。世兵制起源自汉末的质任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吧!当时军阀为避免士兵逃散,将其家属集中管理,形成军户。由于长年战乱,最后出现专司作战的“军户”、“士家”,子承父业,甚至祖孙三代都为兵。

  • 西夏为什么没有正史?揭秘西夏没有正史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西夏,正史

    西夏国(1038年—1227年),是两宋时期割据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极盛的时候佣兵80万,占据了整个河西走廊,西域诸国也宾服其下,让人奇怪的是西夏一直都没有正史,这是为什么呢?小编觉得,原因可能是这几点:第一、西夏的整体文明程度太低。宋朝就不用说了,文明程度在当时居于世界首位。其他的辽国、金国尽

  • 明朝行省制是怎么发展的?详解明朝行省制发展史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明朝,行省制

    还不知道明朝行省制是怎么发展的?朱元璋在起义过程中,凡略定的地方,都沿袭元朝行中书省的制度,设置行中书省,或中书分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行中书省的负责人叫参知政事和平章政事,省内设置的机构和官吏,大体上和中书省相同。明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

  • 南宋对外贸易形式是什么?南宋对外贸易形式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南宋,海外贸易

    南宋对外贸易形式是什么?由于战争,南宋商业经济尤其是远洋贸易为主的商业经济模式,所有贸易几乎是经由海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成为南宋经济繁荣不可或缺的一环,今天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金两国在淮河设置称作“榷场”的贸易市场。除了榷场,民间的私下交易也较多。宋朝从960年赵匡胤立都东京开始,历经三

  • 东晋的门阀制度怎么样?东晋的门阀制度详解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东晋,门阀制度

    东晋的门阀制度怎么样?自晋成帝至晋安帝隆安三年民变,共七十四年(326年—399年),情况同开始的九年区别不大,东晋朝也就像开始的九年那样安而复危,危而复安地持续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导保持安的方法是“镇之以静,群情自安”。就是让有势力的大族在相互牵制下,以民众为牺牲,

  • 户籍制度起源于什么时候?详解古代户籍制度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中国户籍,春秋

    中国户籍制度起源于什么时候?户籍起源很早。春秋时发展为书社制度,25家为社,“社之户口书于版图”,版即户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时,强国“少料其民”,并实行上计制度,地方长官每年要将境内户口登记状况和赋税收入预算呈报国君。秦国商鞅变法后,严格户籍管理,又将之与军事编组相结

  • 唐朝不良人具体是干什么的?详解唐朝不良人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唐朝,不良人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唐朝不良人具体是干什么的?不良人是唐代主管侦缉逮捕的差使,其称位为“不良”或“不良人”。清梁章钜《称谓录》引《说铃续》:“缉事番役,在唐称为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即汉之大谁何。”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其实不良人在唐朝时期地位非常卑微,根本没有以后那么大的权力,但是实力

  • 三国青州兵是什么兵种?厉害吗?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三国,青州兵

    还不知道:三国青州兵是什么兵种?厉害吗?三国青州兵的由来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初平三年(192年)十二月,青州黄巾军主力无条件向曹投降(不是战败投降)。投诚后的青州黄巾军,连家属在内共计百余万人,其中数万身强体健者,被曹操编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青州兵”。至于那些没被

  • 在唐朝的众多食物中,唐人为何最喜欢将饼类作为主食?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唐朝,饼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作诗《寄胡饼与杨万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唐朝虽是最繁荣昌盛的朝代之一,但烹饪食物的方法却只有蒸与煮两种,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唐朝的众多食物中,唐人为何最喜欢将饼类作为主食?根据史书记载,在唐朝将近三百年的国祚中,饼是唐人最

  • 辅政大臣的权利有多大?辅政大臣具体能干嘛?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辅政大臣,权利

    辅政大臣的权利有多大?辅政大臣具体能干嘛?一般来说,儿童皇帝作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却没有实际的决断能力和才华,离不开一些老臣子的帮助,实际的权力基本掌握在辅政大臣手中。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通常辅政大臣是老皇帝用惯了的人,资历才干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关键是品德。在老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