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孝恭仁皇后的葬礼是怎么办的?

历史上孝恭仁皇后的葬礼是怎么办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421 更新时间:2024/1/9 6:23:28

众所周知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为康熙朝妃嫔,是后来的雍正帝的生母,但是和雍正关系不好,那么历史上孝恭仁皇后的葬礼是怎么办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生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满洲正黄旗人,为护军参领、加封一等公威武女。初入宫侍康熙帝,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十八年十月十三日册为德嫔,时年二十岁。十九年生皇六子胤祚。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封为德妃。二十一年六月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即固伦温宪公主;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禵。

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二十二日六十三高龄的乌雅氏病,雍正本为乌雅氏拟定徽号为仁寿皇太后,同时还打算请她从原本居住的永和宫,迁住至专供太后养老的宁寿宫,但等不及恭上徽号,乌雅氏即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丑刻崩逝于永和宫,享寿六十四岁。

后来,皇后梓宫奉安于宁寿宫,雍正帝于苍震门内设倚庐缟素居丧。倚庐为古代遭丧者所居,倚木为庐,于中门外东墙下起庐,先将一根木头放在离墙五尺的地上,上立五根橡木斜倚在东墙,以草苫盖之,南北两出口也以草帘屏之,向北开口,里外不涂抹灰泥,即草棚。雍正帝时年四十五岁,每日赴母后梓宫前上食品三次,哀号不止,群臣莫不感泣。皇太后死于康熙帝大丧期内,五月二十六日恭移皇太后梓宫,安奉在寿皇殿。

六月二十日,总理大臣等官会议,恭请四后同祔圣祖庙,尊谥并加“仁”字。雍正帝谕旨:“朕惟母后升祔太庙,大典攸关,欲伸臣子之孝恩,必准前代之成宪,务得情理允协,乃可昭示万年。”诸王大臣等引据宋朝太宗、真宗四后祔庙之礼,雍正帝以此为例,谕旨:“恭惟孝诚仁皇后元配,宸极,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继位中宫。孝恭仁皇后诞育朕躬,母仪天下。按先儒耐庙之仪:一元后、一继立、一本生,以次并列。今母后升祔位次,当首奉孝诚仁皇后,次奉孝昭仁皇后,次奉孝懿仁皇后,次奉孝恭仁皇后。如此庶于古礼符合,而朕心亦安矣。”同年八月加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皇后”,九月初一日合葬清景陵,升祔太庙。

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当时逄皇太后的三周忌辰,雍正欲要亲往祭陵。王大臣等,以圣躬素畏炎暑,万几已极劳苦,又触热往返五六百里,洵非所宜,且二麦登场,一路夫役祗候,不免耽误农功,合词恳请停止。雍正勉从所请,因此命皇四子(乾隆)弘历前往代为行礼。

乾隆元年三月加谥“慈纯”。

嘉庆四年五月加谥“钦穆”。最终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标签: 历史孝恭仁皇后德妃

更多文章

  • 古代宫斗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的存在宫斗吗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古代,宫女

    对古代宫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真的有宫斗吗?明代宫斗最狠,清代后宫根本就没机会宫斗!宫斗,一直都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不管是小说也好,还是电视剧也好,漫画也好,宫斗题材总是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同时也给人们造成了一种认知,那就是古代真的存在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宫斗,

  • “大义灭亲这个成语出自何时?石碏为何要杀自己的儿子?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石碏,春秋

    成语的绝大部分是从古代传承并沿用下来的,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大义灭亲”这个成语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意思是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如北宋时期很有名气的大青天包拯就是这样的人,在面对自己的侄子犯罪之后,一点情面都不留

  • 武则天被迫禅让给唐中宗后,她为什么还能安享晚年?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武则天,唐中宗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卧床不起,只有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侍侧。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交结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谋反,于是发动兵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杀死二张兄弟,随即包围武则天寝宫,要求武氏退位,史称“神龙政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

  • 在高平陵之变中,手握十万大军的夏侯玄为何放弃了抵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夏侯玄,高平陵之变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今洛阳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都。由此,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可谓先声夺人,迅速掌控了曹魏都城洛阳。当然,对于曹爽势

  • 嘉靖皇帝在位这段时期,宦官为何却变得异常的“安静”?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嘉靖,宦官

    在明朝,有这么一段时期,宦官变得异常的“安静”,他们不再专权朝野,反而谦恭谨慎,如宦官李芳,《明史》评价他“以能持正”;又如救了海瑞一命的黄锦,权势虽大,“不敢大肆”。这个时期,正是世宗皇帝所在的嘉靖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多年以后,顾炎武在回顾明代政治得失时,曾引用崇祯朝

  • 张良为何全身而退,而韩信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张良,韩信

    我们都知道刘邦能够战胜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刘邦善于用人,他手下的人才,随便一个站出来,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兵仙”韩信,军师张良,宰相萧何等等……毋庸置疑,这些人都是开朝元老,可是他们的结局却大不相同,其中,至今都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张良全身而退,韩信却落得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嘉庆在位十余年后,为何却说“和珅并非一无是处”?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嘉庆,和珅

    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乾隆帝驾崩,登基3年的嘉庆终于真正坐上龙椅,他第一件事就是要除掉和珅,没有丝毫犹豫。乾隆驾崩当夜,嘉庆立即将和珅控制在灵堂之上,如若没有老臣刘墉的劝谏,他恨不得当时就问斩和珅。嘉庆对和珅从来没有好感,他不曾想到,这样深入骨髓的憎恶会有改变的一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古代皇帝都吃些什么 普通人比皇帝还要吃得好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御膳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御膳都有哪些菜?为何说现代普通人吃得比古代皇帝还好?“古代皇帝吃的东西其实远远比不上现代人餐桌上的美食”,这个结论东西方社会通用。例如唐代时杨贵妃为了吃点荔枝,还需要动用国家机器,可以说当今社会的普通人都要比古代绝大多

  • 李建成与李世民有着矛盾,李渊为何还将兵权给李世民?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李渊,李世民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义军揭竿而起,最后获得天下的是李渊父子,而李渊之所以能登基称帝,主要是有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的辅佐。但很明显李渊并非是一个高明的君主也不是一个高明的父亲,他一边坚定地让太子李建成做继承人,一边却让秦王李世民手握重兵,这二者之间很明显是矛盾的,而其中的原因,后人终于给出了答案。

  • 武则天对李显和李旦很是防备,为何却极其宠爱太平公主?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武则天,太平公主

    女皇武则天不是位很好的母亲,她的四个儿子都让母亲搞的是死去活来。直到在位的最后时间,武则天都还在防备乃至猜忌儿子李显和李旦。但武则天非常宠爱和信任小女儿太平公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民间至今都有“宠小儿女”的习惯,皇家也不例外。作为武则天最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