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在明初的洪武年间,明朝的农业经济又是如何发展的?

在明初的洪武年间,明朝的农业经济又是如何发展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143 更新时间:2024/2/7 7:18:35

朱元璋实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生产的措施,使得明朝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民户达1605万户,人口达6054万人,垦地面积达850万顷,为明朝后世的经济发展打下极为牢固的基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明初的经济也迅速恢复,国力迅速成长,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朱元璋确立了里甲制配合赋役黄册户籍登记簿册和鱼鳞图册的施行,落实赋税劳役的征收及地方治安的维持。

朱元璋在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中,把发展农业放在了首位,为了保证农业第一线有足够的劳力资源。朱元璋通令全国,地主不得蓄养奴婢,所养的奴婢一律释放为良民。

凡因饥饿而典卖为奴者,由朝廷代为赎身;严格控制寺院的发展,明令各州府县只能有一个大寺院,禁止四十岁以下的妇女当尼姑,严禁寺院收养童僧,二十岁以上的青年如果要是出家,必须得到父母和官方同意,出家后三年内还要赴京考试,不合格者潜发为民。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社会增加了一只庞大的劳动力大军。

全国的农业生产在大规模战争而遭受极大破坏的背景下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加上洪武年间大规模淮河以北和四川的荒无之地、垦荒填充移民,使人口得以稳定增长。

明政府还大力推行屯田政策。屯田主要有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包括把地少人多地区的农民移往地多人少的地区垦荒,以及招募、罪徙耕种。1388年迁山西泽、潞二州无地农民到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诸处闲旷之地,置屯耕种。凡移民屯种,官给耕牛、种子,免征三年租税,其后亩纳税一斗。军屯是让卫所士兵屯耕自给。

明朝建立后,在腹里和边境普遍设卫开屯。军士屯田以分计,每军一分;有的地方按户授田,每一屯军户止许二分。每分一般是五十亩,也有百亩、七十亩、三十亩或二十亩不等,依屯地肥瘠、远近的实际情况而定。军屯的耕牛、种子、农具由政府供给。屯军要按分纳税,称“屯田子粒”或“屯粮”。军屯面积占全国耕地的近十分之一。

此外,商屯也相当盛行,政府以买卖食盐的专卖证(称之为盐引)作为交换,利诱商人将粮食运往边疆,以确保边防的粮食需求。朱元璋也曾派遣国子监下乡督导水利建设、赈灾,并以减免税赋奖励耕作。这些措施使得过去很多饱受战乱损毁的地区恢复了生气,使明朝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

明初,政府多次组织农民大规模兴修水利。广西的灵渠、四川的都江堰等,都曾在洪武年间先后修复。陕西洪渠堰疏浚后,可灌溉泾阳、三原、醴泉、高陵、临潼田二百里。宁夏卫所修渠道灌田数万顷。浙江定海(镇海)、鄞县疏浚的东钱湖也能灌田数万顷。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全国府县计开塘堰40987处,浚河4162处,修陂渠堤岸5048处。这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朱元璋还采取了鼓励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等措施,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明初的田地有二大类:官田和民田。官田包括元以来原额官田,战后籍没敌对政治集团的土地,开国后抄没官民罪犯的土地,以及战乱中的抛荒地,江河湖海新涨的沙田、湖田等等。

这些官田,除佃给农民耕种收租外,有的作百官职田以代俸禄,有的作边臣养廉田,有的作卫所军的牧马草地,有的作御马监种植饲料的苜蓿地,有的作府县学田,有的赐与诸、公主和公侯功臣作庄田,还有授给军士或让民、商占有作屯田的。民田属于官僚、地主和小自耕农所有,允许买卖。官田属国家所有,买卖私占则是非法的。

明初官田,佃种于民的,其田赋与民田赋的差别一般悬殊不大。民田亩征三升三合,官田亩征五升三合。田赋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纳。夏交麦,称“夏税”;秋交米,为“秋粮”。交粮的叫“本色”,折成银、钞、绢、布、棉、苎等交纳的,叫“折色”。

为给征收田赋提供依据,明政府编造了鱼鳞图册。鱼鳞图册按“随粮定区”原则,以税粮万石为一编造单位,称一区。每区土地经丈量后,绘成鱼鳞状的图册。册上载明所有田亩方圆、四周界至、土地沃瘠、户主姓名。凡图册上的土地买卖,要向地方政府办理田赋过割手续。

朱元璋还采取了“以良民治良民”的办法,在南直隶、浙江、湖广、江西、福建等地,创立了粮长制。大体上以每收粮万石为一区,挑选纳粮的地主充当粮长,负责征收该区税粮,督运到京。随着时间的推移,粮长往往依仗权力,勾结官吏、里长,向农民敲榨勒索,并将自己应交的赋税摊到小农头上。

朱元璋深知灾荒给农民造成的痛苦,即位后常减免受灾和受战争影响的地区的农民的赋税,或给以救济。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大型的租税蠲免。洪武二年是明初第一次大规模地蠲免赋税。之后的三年、四年、九年,也曾在应天、河南、北平、山东、江西、两浙等地陆续蠲免赋税。到洪武二十四年统计时天下田土,已达到3,874,746顷。

标签: 历史明初农业经济

更多文章

  • 陈宫与曹操关系破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与边让有何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陈宫,曹操

    《三国演义》和京剧中捉放曹都是经典的桥段,曹操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尽显曹操的霸气与自私的一面。看到吕伯奢一家惨死,以及听到曹操这么说的陈宫,不愿再跟曹操一起走,决心分道扬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个故事就文学、戏剧上很成功,不仅使曹操奸雄一面暴露出来,而

  • 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可以分为哪几点?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安史之乱,影响

    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楱应改为榛),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

  • “荧惑守心”只是一种天文现象,但古代皇帝为何却很害怕?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荧惑守心,皇帝

    在中国古代不少王朝都有研究天文星象的地方,在帝王们看来天上的星象是可以预示祸福的。“荧惑守心”就是一种被认为是凶兆的星象。不少帝王都曾经遇到过,在他们看来出现这种现象就是遇到大麻烦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所谓的“荧惑守心”就是一种天文现象而已,就是说火星在心宿处停留着

  • 曹操成为魏王之后,他如何对待阻挠过他的司马防?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曹操,司马防

    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东汉末年的颍川名门"司马氏"的代表人物,他和曹操的交集,是从曹操20岁开始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是太尉曹嵩的儿子,但是由于祖父曹腾是宦官出身,所以在当时属于“寒门”,故而少年的曹操很是奋发图强。他酷爱读书,经史典籍广泛涉猎,尤爱读军事著作,且在诗歌

  • 唐朝的正三品官员都是些什么大佬?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唐朝的正三品官员都是些什么大佬?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后人之所以认为“唐朝的正三品都是顶级大佬”,那是因为干活的都是正三品,一品、二品相当于“收藏品”,是用来观赏的,而不是“实用品”。比如大名鼎鼎的狄仁杰,他任宰相时才四品官,死后被追赠一品大员。事先声明,唐朝的官制很复杂,两百年间出现若

  • 平阳公主为什么能多次改嫁?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平阳公主为什么能多次改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西汉女人改嫁实在不算什么,汉文帝和汉武帝的母亲都是二婚,汉宣帝的女儿敬武公主嫁了3.5次(哈哈),开国功臣陈平的妻子是六婚女,平阳公主“才”嫁了三次,不算多。平阳公主是汉景帝与王娡的长女,不过却不是王娡的长女,因为王娡在嫁给汉景帝之前,已经

  • 安史之乱爆发后,“马嵬驿兵变”让唐玄宗失去哪两个人?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马嵬驿兵变,唐玄宗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甲午(十二日),百官上朝的不到十分之一二。玄宗登临勤政楼,下制书说要亲自率兵征讨安禄山,听到的人都不相

  • 历史上真的有法海吗?他的生平经历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法海,唐朝

    众所周知法海是拆散许仙和白娘子的罪魁祸首,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法海这个人呢?其实是有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历史上的法海,他是唐朝名相裴休之子,其原名为裴文德。具《金山寺志》记载,年少时的裴文德就被他的父亲裴休送到湖南沩山修行。为什么裴休要把他自己的儿子送去修行的。据记载,那是唐宣宗大

  • 蟒袍是古代规格比较高的服饰,那都有哪些官员能穿戴?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蟒袍,古代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蟒袍都是一种规格比较高的服饰。一般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没机会穿到这种衣服。当然,它的地位也那么高,并不是只有宗室亲王、皇亲国戚才能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朝的时候,只要拥有官员身份,都有资格穿蟒袍。因为蟒袍在当时,属于吉服的范畴内。所谓吉服,就是在吉庆典礼

  • 卫青在自己最当红的时候,为什么不去招揽一些士人?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卫青,士人

    在卫青最当红的时候,他的稗将苏建曾经劝过大将军卫青:“大将军的地位如此尊崇,而天下的贤人士大夫都没有人称赞你,也不关注你。大将军应当学以前的名将招揽一些士人,多多举荐他们才是啊。”卫青说:“自从魏其侯、武安侯招徕了天下的宾客和士人之后,天子常常恨得咬牙切齿;那种招纳贤人斥退不肖的能人,就是天子的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