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四折一楔子简介:属于元杂剧剧本体制,异常灵活,作用多端

四折一楔子简介:属于元杂剧剧本体制,异常灵活,作用多端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735 更新时间:2024/1/23 2:16:15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形成于宋代,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倩女离魂》《汉宫秋》《梧桐雨》等。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四折一楔子是元杂剧剧本体制。元杂剧剧本一般都安排唱北曲四大套,每套各有若干支曲子,少则3支,多则20余支,同属一个宫调,一韵到底;每套曲子都由正末或正旦一个角色主唱。

四套曲子大抵与戏剧冲突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段落相适应。

此外,为了交代或衔接剧情,有时加“过场戏”。这种“过场戏”,或一或二,前后位置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而定。

在“过场戏”里除宾白外,只唱《仙吕·赏花时》或《正宫·端正好》等一、二支曲子,后来明刊本的元杂剧,标为“楔子”。“楔子”是取木工加楔入榫,使之密合牢固的意思。

元杂剧的这种剧本结构形式,从现存的《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可以概见。后人常用“四折一楔子”来概括元杂剧的剧本体制。

凡论元杂剧体制者,无不提及“楔”。“四折一楔子”乃通常格式。“楔子”甩小令,“折”甩套曲,此乃“楔子”与“折”之分水岭也。“楔子”居于剧首者,主要作用乃交代故事情节之背景、原由,亦常介绍剧中主要人物及其之间相互关系。

以马致远《汉宫秋》剧首之“楔子”为倒,解析剧首“楔子之基本状态。元杂剧中人物上场时,通常念上场诗。“折”中之“楔子”,主要是在故事发展过程之中,有必要插入一段情节。多本剧之“楔子”不同于单本剧之“楔子”,而有其特殊性。

在四折一楔子的基础上,元杂剧又服务剧情需要,创作了四折二楔子的结构体制,现存作品10部;采用五折的作品,现存只有2部;采用五折一楔子的作品,现存只有3部,且楔子均在一折前。

这其间用的最多的是四折一楔子,共101部作品,占现存作品一半以上。

从现存元人杂剧作品,可大致看出从四折到四折一楔子的发展思路,尤其是楔子在一折前这种结构。四折一楔子留存作品最多,内在结构变化丰富,成功作品也比较多。

四折作品中最多的两种,“起、承、转、合”(27部)和“起、转、再转、合”(15部);四折一楔子作品中最多的两种,“起、承、再承、转、合”(22部)和“起、承、转、再转、合”(17部),这两种楔子均在一折前,可谓一折的前奏,即把一折中一部分关于剧情的人物、背景、前题等,移置楔子,更利于剧情展开。

后两种去掉楔子,内在结构和前两种完全一样。这可以看出楔子最初的含义,即“引子”,而后代小说留存的影响,如《儒林外史》第一回,也即此意。明、清传奇的“家门大意”,也应从此发展而来。

但元人对楔子的灵活运用,自成一代之风,既超越前人,也使后代戏曲、小说难以比肩。

楔子在元杂剧创作者手中,异常灵活,作用多端,是整个剧情内在结构的调节器,使元杂剧简单的结构丰富多样,从现存作品亦可看出这种特点。

在此,列以总表,便于更加全面掌握元杂剧的结构特点。

标签: 历史四折一楔子元杂剧

更多文章

  • 曲牌名简介:古代的曲很长,一首曲的部分小节的名字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曲牌名,古代

    曲牌名其实和词牌名是一样的概念。原先诗词都是配乐吟唱的,都有相应的名字来命名。后来曲调失传或是别的什么事,就只用曲牌名来限定曲子的字数,格律,音韵等。曲,是韵文文学的一种,同词的体式相近,可以配乐歌唱。(就像歌词一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曲有曲牌和宫调,即指曲调的名称和乐曲

  • 在宋朝时期,县尉这个官职为什么不能让武官来担任?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宋朝,县尉

    县尉作为古代基层职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时间是很早的,大约在商鞅变法时期就已经在各郡县中设有县尉了。其职责除了平时的日常治安之外,他们同时还负责军事战备等工作。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宋朝时期,县尉这个官职为什么不能让武官来担任?北宋时期,著名的大臣苏辙就曾向皇帝提出废除武官担任县尉的建议,只因

  • 南宋造船业究竟有多么发达?造船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南宋,造船业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烟草是如何传入的?为何禁烟一直没能成功呢?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明朝,烟草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大家的共识,然而全国的烟民并没有因此而减少。那么烟草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传到中国的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我们都知道很多有毒的东西,比如砒霜都是可以入药的,而烟草也属于此列。烟草最早是来自于美洲,在古人看来,烟草虽然有毒,但是可以利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治疗一些疾病。

  • 金院本简介:其内容、形式、角色与宋杂剧一脉相承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金院本,宋杂剧

    金院本,是宋杂剧在宋、金南北分治之后,保留在北方地区的宋杂剧并得到发展的舞台艺术,其内容、形式、角色以及“务在滑稽”、唱念应对通“遍”的艺术特点,也与宋杂剧一脉相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古朴粗犷的先秦歌舞,妙趣横生的俳优滑稽表演,熙熙攘攘、琳琅满目的百戏散乐,多姿多彩的唐代

  • 古人是如何“沐浴”的?都有哪些讲究呢?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汉朝,沐浴

    得意于现在热水器的普及,不管什么时候,想要洗澡都是非常便捷的一件事,如果家里有浴缸的话,还能好好的泡上一个澡,缓解一下身上的疲劳,可以说非常的惬意,那么古人是如何洗浴的?又有哪些讲究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首先虽然现代泡澡、洗浴、沐浴差不多都是一个意思,但在古代却是不同的。就和“穷困

  • 朱元璋为何对宋真宗的反腐做法非常认同呢?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宋朝,宋真宗

    宋朝作为中国的大一统王朝之一,但在其三百多年的统治期间,就遭受了多次少数民族政权的入侵。按理说宋朝都这样了,朱元璋是看不起宋朝所有皇帝的,但唯有一人竟能获得朱元璋的称赞,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宋真宗对北宋的反腐工作是什么态度?宋朝是从五代十国的乱世中建立起来的政权,为了保证自己政权的长久统治,所以

  • 传说中的阎王都是历史上哪些人的化身呢?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宋朝,包拯

    中国民间传说中,包拯成为了公正的化身。有的人认为他死后成为阎罗王,继续审理阴间的案件。有的则认为他“日断人间,夜判阴间”,就是说白天在人间审案,晚上则成为阎罗王,在阴间断案。但是根据民间传说中,“四大阎王”一说认为阎王有四位:除包拯外,还有韩擒虎、范仲淹和寇准。另一说则认为阎王有三位,分别是:包拯、

  • 古代皇帝的“大赦天下”真的赦免所有人吗?有哪些利弊?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汉朝,大赦

    中国古代历史上,封建统治的时间占据了大量的时期。封建制度下,皇帝拥有无与伦比的权力。当然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很多新上台的皇帝往往会有一个特殊的政策,那就是“大赦天下”。很多人对这个词并不陌生,那么历史上的大赦天下,真的是赦免所以罪犯吗?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首先,大赦天下

  • 古人也会“理财”吗?他们都有哪些理财方式呢?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汉朝,理财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会通过“理财”来增加自己的财产。不管是投资、炒股还是做生意,这些都是近现代的东西,所以很多人会潜意识认为古人并不会理财,事实上古人对“理财”这方面丝毫不含糊。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理财”一词早在《易经系辞》就已经出现,“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禁止百姓各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