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女子一般多少岁要嫁人 每个朝代都有什么规定

古代女子一般多少岁要嫁人 每个朝代都有什么规定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631 更新时间:2024/2/2 23:35:28

对古代女人出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女子多大年龄出嫁?历朝对女子出嫁年龄有规定吗?

古代女子一般多少岁出嫁?

秦朝以前的成婚年龄,在《礼记》中有叙述。据《礼记曲礼上》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看出,在秦朝及以前,男子到了20岁就是称为到了“弱冠之年”,父母在儿子二十岁时,就在自家中庙里为儿子举行成人礼,把垂直头发盘成发髻,带上帽子,这就叫行冠礼,。另据《礼记内则》所载“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可以看出,古代女子“而笄”成年是在十五岁,而成婚年龄也应在二十岁结婚。

汉武帝剧照

据《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记载,汉代著名皇帝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从出嫁过程,到成为皇后,都充满了传奇色彩。

古代皇亲贵戚们都投皇帝所好,收养近亲的一些漂亮女童,教授她们琴棋书画,使她们能歌善舞,然后伺机献给皇帝,讨好皇帝。如果这些近亲女子在宫中得宠,奉献者就多了一份政治依靠,“恃宠而骄”。汉武帝时期的平阳公主就是这样人物,她训练了无数美少女。公元前139年春三月,汉武帝刘彻离京祭祀,顺道看望了平阳公主,并在平阳侯家中歇息,平阳公主找准了机会,向汉武帝奉献美女。宴会前平阳公主信心十足地让一群美女与汉武帝相见,估摸着汉武帝能挑选一两位,自己也就博得皇帝嘉奖,但汉武帝看后没有一个中意,平阳公主气得连声呵斥众美女退下。

卫子夫剧照

晚宴开始后,平阳公主按例叫来自己家的歌女为晚宴助兴,汉武帝看着歌舞,突然心花怒放,拼命的夸奖着其中一位,平阳公主一看,原来皇帝看到了卫子夫。卫子夫出身低微,是在公元前150年才出生的,很小的时候就在山西临汾平阳侯府上练习歌舞,并非是平阳公主计划要奉献给皇帝的少女,但阴差阳错被皇帝看上了,于是十八岁的汉武帝与只有十一周岁的卫子夫有了夫妻之实,后被汉武帝纳入宫中。帝王贵族率性而为,特别是女子,被迫早婚比比皆是。

汉代有一个官宦家庭,有三位历史学家,父亲班彪是历史学家,哥哥班固与妹妹班昭是二十四史之一《汉书》的编者。作为女子的班昭,到底多少岁出嫁?据《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记载,“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如果古代都是虚岁表示,那么班昭成为人妻时也就十三周岁。在这样的世家里,被逼着早婚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样的家庭,也应该遵守当时的世俗,没有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受朝野上下的指责。

以上例子说明,汉代女子的出嫁年龄大约就是在十三岁左右。

到唐代,婚嫁年龄越来越早。据历史记载,唐代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下诏规定,男子年龄二十、女子年龄十五以上必须婚嫁。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唐玄宗发布诏书,规定男年龄十五、女年龄十三岁以上,就须婚嫁。

金城公主剧照

据《新唐书》记载,公元707年,唐代与吐蕃之间关系微妙,吐蕃统治者为边境安全起见,想重续文成公主时期建立起来的“孙舅关系”,又请求和亲,迎娶唐代一位公主。当朝皇帝是唐中宗,公元707年急忙封宗亲李守礼之女李奴奴为金城公主,准备答应吐蕃的和亲请求。金城公主出生于公元698年,所以当时金城公主只有十岁,这个年龄恐怕还不知出嫁为何意吧,幸亏没有立即和亲。到公元710年,也就是金城公主十三岁时,吐蕃再次派遣和亲使者来唐,请求正式和亲。从小长在皇宫里金城公主,此时已经懂得国家大义,自己也乐意为国效力远嫁吐蕃。但在别人看来也还是年纪太小,就连唐中宗也感悲悯,金城公主出嫁时,唐中宗不仅亲自送金城公主至半途,还派左卫大将军杨矩送到吐蕃。《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帐饮,引群臣及虏使者宴,酒所,帝悲啼嘘欷,为赦始平县,罪死皆免,赐民徭赋一年,改县为金城,乡曰凤池,里曰怆别。”

到宋代,结婚的年龄依然很小。由于古代生活环境的原因,当时女子心智成熟应该比较早。中国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环境恶劣,加上战争频繁,平均寿命很短,人口缺乏,朝廷财政军费和兵员就严重短缺。宋代就是这样一个朝代,财政入不敷出、边境战事不断,尤其需要考虑增加人口和人丁税,但唐代的婚嫁年龄规定小得不能再小了,宋代只好沿用唐代以来的规定了。所以宋代规定“凡男十五,女十三,并听婚嫁”

虽然如此,但却有晚婚者,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的李清照,生于公元1084年,当时李清照父亲是礼部员外郎,赵明诚的父亲是吏部侍郎,两家都是朝廷高级官员,可谓门当户对,自然不缺彩礼,也没必要急着要结婚,所以成婚时间基本是成年之后。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配画

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说“余建中辛巳年,始归赵氏”。也就是在宋微宗建中元年(公元1101年),李清早17周岁时,与已经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都城开封城成婚。男女双方都达到《礼记》所说的男“弱冠”或女“及笄”的年龄。

元明清等朝代,朝廷虽然也是规定婚嫁年龄,但已经无法控制。由于一些家庭的极度贫困,付不起彩礼,没办法通过正常的明媒正娶、三礼六聘,只好收养女娃作童养媳,那婚嫁时间是无法确定的。

总之,古代人民生活困苦,营养不足,生理成熟晚,小小年纪便要承担重要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女性地位低,朝廷、家庭都把妇女当作纯粹的生育工具,因此古代女子很小就被迫出嫁。

标签: 历史古代女人

更多文章

  • 古代宫女出宫后无人敢娶 她们最后去了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宫女

    对古代宫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宫女25岁出宫后,何去何从?为什么流浪汉都不愿意娶她们?根据史料记载,在清代每年都会有皇宫选秀的活动,基本都是在八旗子弟的家中招一些美丽的女子进入宫中,这其中很多人最后都是宫女,但是也有一些人凭借自身的优势被皇帝看中,而这种极少数的案例

  • 古代侍卫负责保卫皇宫 他们如果和妃子产生感情怎么办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侍卫

    古代侍卫就守卫在皇宫之中,侍卫如果和妃子日久生情怎么办?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代皇帝的办法绝了,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危,在清代也诞生了侍卫这个职业。侍卫不是太监,他们在朝中权力非常大,是为不但保护皇帝的安危,而且还保护着皇帝的后宫。皇帝的后宫是不允

  • 古代名医医术那么厉害 他们为什么留在民间也不进宫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名医

    还不了解:古代名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名医为何宁愿待在民间,也不愿到宫里当太医?背后有啥猫腻?古代的名医宁愿待在民间,也不愿到宫里面当太医,有且只有一点原因:最起码能干净地活着。在古代,很多有学问有能耐有本事的医生都被请到了宫里面,就算宫里面条件再差,养个10~2

  • 古代大臣基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 上朝时皇帝是怎么和他们沟通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大臣,皇帝

    古代在皇宫内的朝堂上,要是皇帝听不懂地方官的方言该如何是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皇帝和大臣讲话如果听不懂的话是很头疼的一件事,所以面对各地的官员,朝廷对于语言是有着一定的要求的,特别是清朝,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如果官员不会说大家都能听懂

  • 古代皇帝在面对权臣的时候 皇帝是怎么和权臣相处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皇帝,权臣

    对古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与足以威胁到自己的权臣都是如何相处的?所谓权臣是指权力大到能对最高统治者构成威胁的大臣。明代的魏忠贤、清代的和珅按这一定义就不算是权臣:魏忠贤在天启年间仗着皇帝的信任得以手握重权,然而他的权力完全来自于皇帝的背书,但他还不足以对皇帝

  • 古代做皇帝的启蒙老师需要什么要求 她们的结局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的生理启蒙老师都有什么要求?结局怎么样?中国古代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国家,权力掌握在王室贵族等少数统治者的手里,而全国的优质资源也为他们提供着。王公贵族和皇室成员从小就享受着最好的物质财富与服务,并且接受着高端的教育,琴棋书画

  • 当曹植被迫作出七步诗时,魏文帝有被这首诗打动吗?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曹植,魏文帝

    很多人提到,魏文帝曹丕,虽然是曹魏的开国皇帝,他本人也的确有足够的实力。但是,他却亲手为曹魏的灭亡,埋下了伏笔——他登基之后,不仅对世家让步,间接引发了后来的高平陵之变,还一直致力于打压宗室,以致于曹魏皇室,面对司马家族的不臣之举,毫无还手之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的母亲

  • 古代冲“龙沟”到底有什么好用 宫女们为什么抢着去伺候皇帝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皇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皇帝起床和睡觉前都要冲“龙沟”,为何仆人抢着去伺候?在古代的时候,皇帝身旁自然不缺的就是宫女了,而他们也是生活非常的好,那为什么古代的皇帝起床和睡觉前都冲“龙沟”,仆人们为啥都抢着伺候?难道真的有什么好处吗?其实我们都了解古代

  • 张飞的武器叫丈八蛇矛,那么丈八蛇矛又是怎么做出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张飞,丈八蛇矛

    张飞是刘备的兄弟,也是关羽的兄弟。为刘备打了很多的胜仗,那个时候刘备被曹操打败,就带着百姓一起逃跑,张飞为了给大家多争取点时间,就留下来阻拦曹操的战士。张飞就骑着战马,一个人到了当阳桥上,张飞就说谁敢上来和他拼命,曹操的战士都知道张飞很勇猛,杀人不眨眼,没有人敢上去和张飞拼命。张飞生气了,就大喊了一

  • 项羽的战斗力是不容忽视的,但为何还是输给了刘邦?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项羽,刘邦

    孙子兵法早就说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战争的胜负不仅决定个体的命运,也决定历史的进程,彭城大战和垓下之战,项羽胜的不是对手,败的也不是对手,他是败给了自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项羽并非是有妇人之仁的人,鸿门宴放跑了刘邦,是因为他没有把刘邦放在眼里:他刘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