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武松在景阳冈上喝了18碗酒,如果放到现在究竟是多少度?

武松在景阳冈上喝了18碗酒,如果放到现在究竟是多少度?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661 更新时间:2023/12/23 9:52:50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这部经典的作品也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角色,比如说宋江卢俊义鲁智深林冲武松等人,而要说在民间最受人喜欢的一个人物,那么恐怕就要非武松莫属了。作者施耐庵也是不惜笔墨,专门为武松描写了许多单独的故事,比如说武松景阳冈打虎便早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故事。

我们先来简单的回忆一下故事情节,武松在清河县的路上,要经过景阳冈,正好在冈下遇见了一家酒店,店面却挂着“三碗不过冈’”的条幅,武松却很不以为然,他先让店小二切了4斤牛肉,然后一大碗一大碗的喝起酒来。

等武松吃饱了喝足了,店小二却惊得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武松整整喝了18碗酒,虽然此时已有几分醉意,但是武松还是不顾劝阻要过岗,更让人吃惊的是,喝成这样还活活打死了一只老虎。

那么很多人可能就会好奇,武松在景阳冈上喝的18碗酒如果放到现在,究竟是多少度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水浒传》讲的是北宋末年的故事,宋江以及武松等主要人物都是有历史原型的,《东都事略侯蒙传》有记载:“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北宋时期的酿酒技术来分析武松喝的酒大概是多少度的。

因为酿造技术有限,北宋时期的酒大多都是米酒和黄酒。其实从元代开始一直到南宋,中原流行的酒大多都是发酵酒,这种酒很浑浊,所以当时人们才会把酒称为“琼浆”。

一般来说这种酒的度数都不会太高,最高最高的也不会高过二十度,而一般店家售卖的多为十度左右的米酒和黄酒。

而武松说喝的应该是米酒,因为原著中提到过:“小二满满筛一碗酒来,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只有米酒是需要过滤的所以才会说“筛一碗酒”。

相信很多人都曾喝过米酒,就算是“特制”版的度数也高不到哪里去,最高也不过十五度罢了。但是量变往往能产生质变,武松可是整整喝了18大碗。

一般根据北宋时期出土的酒具来说,一只大碗的容量可以达到200毫升,也就是4两,武松喝了18大碗,也就是7.2斤,就算是喝水也相当惊人了,更何况武松还吃下了4斤牛肉,可以想象武松一定是一个体型壮硕的大汉。

如果我们再来把这7.2斤左右的米酒来换算一下,假设武松喝的米酒是15度,那么他也相当于喝下了500ml左右的酒精。也就是说武松相当于喝下1.5斤52度左右的白酒,而且还没有喝醉,可以正常行走且具有极高的战斗能力,按照这样的状态,毫不夸张的说如果肚子装得下,武松至少能再喝一倍的量!

武松的酒量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大家千万不要误解,他是喝下了18大碗高度数的白酒再打的老虎,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

标签: 历史武松

更多文章

  • 自太上皇制度在汉朝被确立之后,历代太上皇有实权吗?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太上皇,汉朝

    汉朝之前,太上皇制度已经存在,但不成熟,真正的确立是在汉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邦成为皇帝后,并没有忘本,依旧对自己的父亲十分尊敬,他每隔五天就要去看望自己的父亲,和普通百姓行一样的礼节。之后,一个负责刘太公家事的人就跟太公说:“天上的太阳只有一个,地上的君主也不应该有两

  • 刘备为何不顾蜀汉政权的安危,在夷陵之战时御驾亲征?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刘备,御驾亲征

    夷陵之战后,刘备退守永安。孙权听说刘备驻扎在白帝,就派使者去求和。刘备同意了。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把他的孤儿托付给诸葛亮,四月二十四日(六月十日)夏天,刘备因病去世,享年63岁。对刘备来说,虽然他死于公元223年,因为他年纪较大,但夷陵战争的失败显然提前了刘备的死亡时间。那么,问题是,为什

  • 曹操有许多儿子,但最后为何却是曹丕成为了太子?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曹操,曹丕

    曹操是一代枭雄,他的儿子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曹操有许多儿子,其中属最小的曹冲最为出色,二儿子曹丕次之,这两人算是曹操的心头肉了,曹操曾一度在皇位的抉择上拿这两个儿子比较,但是在他心里曹冲更为出色。后来曹冲被陷害而死,不知谁做的,虽然曹丕一直否认,但历史的种种迹象都表明是他干的,曹丕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

  • 古代御医负责给皇室看病 御医的门槛到底有多高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古代,御医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御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御医如何给皇室看病?门槛极高,细节尴尬。顾名思义,御医是专门为皇帝治病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当我提到皇室医生,我总是觉得他们有高超的医术,所以他们可以被皇室选进皇宫治疗皇帝和皇室成员。 在中国,早在唐朝,皇室医院就建立在王朝的中间

  • 刘据:汉武帝刘彻嫡长子,因巫蛊之祸被迫自杀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刘据,西汉宗室,汉武帝刘彻嫡长子,汉宣帝刘询祖父,母为皇后卫子夫。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元狩元年 (前122年)立为皇太子,时年七岁。深得武帝喜爱,为其建博望苑,得以交结宾客,从其所好,故多有以异端进者。武帝末,卫后宠衰。时江充用事,与太子及卫氏有隙,遂借巫蛊事至太子

  • 隆虑公主:汉武帝刘彻的同母姐妹,她有着怎样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

    隆虑公主,生年不详,卒于武帝时期,史书未记载其名。她是汉景帝刘启之女,母为第二任皇后王娡,汉武帝刘彻的同母姐妹,嫁隆虑侯陈蟜,有子昭平君。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封号由来隆虑公主生长在距今两千一百年的西汉王朝。她是汉景帝和王娡的三女儿,汉武帝刘彻的同母姐妹。她的

  • 古代妃子超过五十岁后 她们为什么不能在侍寝皇帝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和妃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帝为何不要年过50的妃子侍寝?今人对古代皇帝的向往,想必已经变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之所以向往皇帝的生活,原因就是由花不完的钱金银财宝,数不尽的三宫六院和娇妻美眷。虽然这种想法非常俗气,但却比较适合广大男性的心理,但事实

  • 王娡:汉武帝刘彻的生母,她是如何成为皇后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王娡,汉景帝刘启的第二任皇后,汉武帝刘彻的生母,母臧儿为燕王臧荼孙女,父为槐里人王仲。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娡先是嫁于金王孙,并生有一女,之后,被母亲送入皇太子宫,为刘启生下三女一子,其子即为汉武帝刘彻。《史记》和《汉书》均记载了王皇后的生平,但王皇后的名字“娡”出

  • 古代女子为什么十三四岁就嫁人 男子男子不娶为什么还会获罪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女子

    对古代女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女子大多十四、五岁就结婚,男子不娶还会获罪,这是为何?纪晓岚65岁的时候,娶了一名15岁的美貌少女回家做妾;清代的孝康章皇后,13岁入宫为妃,14岁生下康熙;武则天14岁时,李世民听闻她聪颖好学,召他入宫伴驾,后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

  • 古代士兵在边疆镇守的时候 古人想媳妇怎么办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古代,士兵

    对古代士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镇守边关的士兵想媳妇了怎么办?边疆地区一向都是朝廷非常重视的地方,但是据京城较远,只能派遣可靠的将军和大量的大军常年驻守,这些戍边战士可能从年轻力壮意气风发慢慢等到两鬓白发,他们身上担负着保家卫国的使命,背后是自己的家乡国土,面前是苍凉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