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战功赫赫,打过无数以少胜多的战斗。尤其是四渡赤水这一仗,率3万红军大破40万国军,将老蒋气坏了,还因为战术卓越被美国的西点军校收入教材。那么当时的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军又为什么陷入只有3万兵力的困境呢?
这就要说到王明的左倾错误了。本来前四次反围剿打得好好的,毛主席带领红军成功突围,也验证了游击战、运动战才是正确的战术。可是王明就是不听劝,完全不参考毛主席的满分答卷,一定要自己瞎指挥。
他还直接放弃我军优势,采用对敌军有利的阵地战。因为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我军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虽然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定了毛主席的正确领导,可是这时候红军让王明霍霍的就只剩3万有生力量。
国民党得知我军以后都让毛主席指挥,老蒋坐不住了。要知道毛主席以少胜多的战绩那是多不胜数。王明指挥时,老蒋能用人数优势碾压我军,但让毛主席指挥,一切就有了变数。
兵贵神速,蒋介石趁毛主席还在遵义开会,就直接号召40万大军想打我军一个措手不及。老蒋不仅向地方下达指令,还派出了他最宝贝的嫡系军队,让这足足150多个团前去包围遵义。
要知道,当时我军的武器装备完全不及国民党,而且还没来得及修整,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身体,都经不起这一场恶战。毛主席多方考量,决定放弃遵义,北渡长江。
毛主席认为,我军可以在行军过程中补充有生力量,等到了四川西北部重新建立根据地,这样既可以免我军疲战,又可以为将要建设的根据地储备力量。但是想要实行北渡长江的计划,却也是异常艰难。
首先,怎么渡过长江就是一个问题。老蒋发现我军动静,早就把长江附近设置重重关卡。其次,我军身后还有几千追兵穷追猛打,若是想要避免前有狼后有虎的情况,我军就要先打败郭勋祺带领的川军。
郭勋祺乃是川军名将,战斗经验很是丰富,我军打得十分焦灼。后来毛主席更是得知情报有误,郭勋祺带领的川军不是四个团,而是六个团,有万余人。毛主席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决定放弃北渡长江,而是西渡赤水。至此,四渡赤水的英明决策开始施行。
1935年1月29日,我军通过浮桥一渡赤水,驻兵扎西地带。此时蒋介石得知消息,不顾地势不便,强硬包围我军。毛主席带领我军虚晃老蒋一枪,完全不给老蒋包围的机会,开始二渡赤水。
二渡赤水之后,毛主席还一路率兵攻克娄山关,重新夺回遵义。就在蒋介石一头雾水之际,毛主席带领我军光明正大三渡赤水,然后一个团继续前进,吸引老蒋视线。
之后,毛主席带领大部队神不知鬼不觉地四渡赤水,重回贵州。此时老蒋已经气坏了,他坐飞机直接飞到贵阳,想要亲自指挥。但是他不知道,这正中了毛主席的下怀。
毛主席直接派人在城中帖“打下桂阳,活捉老蒋”的大字报。老蒋此时身边无人,怕毛主席真攻打桂阳,赶紧将滇军调来保护自己。
老蒋叫走滇军的行为,直接给红军打通一条前往金沙江的道路,让红军彻底摆脱国军包围。大家觉得毛主席亲自领导的“四渡赤水”这一战,足够封神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