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我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重要关口,美国五星上将之一的麦克阿瑟,却在1950年大放厥词,称准备向中国投放26颗原子弹。
此言一出,举世皆惊,毕竟这事影响的已经不是个人,而是整个国家。然而,还未等他付出实施,便因此被白宫撤职。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麦克阿瑟为什么要向中国投放原子弹,又为什么会被撤职呢?一起来看。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朝鲜半岛在美国和苏联各自的支持下,于1948年从北纬38度分割成两个对立的政权,也就是南北朝鲜。
这条线俗称三八线,美国支持南朝鲜,就是后来的大韩民国;苏联扶持北朝鲜,就是后来的朝鲜人民共和国。
起初,双方都有支持国的军队驻扎,倒也相安无事。可苏联人和美国人相继撤离朝鲜半岛,南北朝鲜之间便风波不断。
南朝鲜李承晚多次在三八线附近挑起争端,又调入4万多军队,随时待命。
北朝鲜也不甘示弱,金日成秘密会见毛主席,请求将中方的朝鲜族军官交给他。毛主席同意将林彪军队的朝鲜族3个师,1个团移交给金日成。有了人,北朝鲜终于能和南朝鲜抗衡了。
从1949年到1950年,十几个月的时间里,南北朝鲜在三八线发生冲突上千起。冲突一直在升级,由小规模变成大规模,有愈演愈烈之势。1950年6月25日黎明,朝鲜战争终于拉开序幕。
其实说白了,名义上他们各自为政,实际上打着统一半岛的旗号,都想将对方的地盘据为已有。
若是没有其他国家参与,南北朝鲜打来打去,无非是民族内部争斗,与旁人无关。但是,美国要提防苏联,不能坐视不管。
1950年,美国操纵联合国,在苏联代表没有到场的情况下,组成一支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任命麦克阿瑟为总司令,由仁川登陆,介入南北朝鲜战争。
其他美军军官,国人或许了解得少,麦克阿瑟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他那标志性的烟斗外,最主要的是麦克阿瑟嚣张跋扈、目空一切的性格。
他就是主张往中国投放原子弹的人。
麦克阿瑟绝对是美国近代史上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有狂傲的资本。刚满18岁,他就考进了美国军官的摇篮-西点军校,并以学霸的成绩毕业,顺利踏入军界,成为罗斯福总统的副官。
1917年,三十多岁的时候,以参谋长的身份参与一战。
一战结束后,39岁成了历史上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1930年,麦克阿瑟又被授予陆军四星上将军衔,并任陆军参谋长。1937年在亚太地区,全全代表美军负责战事。他还为菲侓宾建立了第一支陆军,自己当总司令。
1944年,美国第一次授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是其中之一。二战结束后,他作为代表盟军,在日本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亲自见证并“终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可以说,麦克阿瑟的前半生极度辉煌、荣耀。正因为他丰富的经历和能耐,世人都对他礼让三分,这便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他狂妄到什么程度呢,开会迟到,不用正眼看人都是小事,连杜鲁门总统要见他,都要等5年。
可见,麦克阿瑟并不是一般的狂傲,几乎能用目中无人来形容他。
麦克阿瑟带领联合国军加入战争后,立即扭转南朝鲜的颓势,将北朝鲜打得全无还手之力。北朝鲜在这种情况下,救助我国,希望给予帮助。
麦克阿瑟非常嚣张,他断言我国新政府才成立,自顾不暇,不会派兵援助,便邀请蒋介石参与到朝鲜战争中来。
麦克阿瑟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通过打击我国,给苏联起到震慑作用,再通过消耗战实施侵略。
但是他的想法与美国当局的态度却大相径庭,美国介入朝鲜战争的前提是,不牵扯中国和苏联,速战速决。初衷不同,就注定了麦克阿瑟的行为不被当局支持。
1950年10月19日,我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对美国军队发起攻击。次年4月,历经三次失败战役的麦克阿瑟,公开发表演讲,表示要对我国与朝鲜接壤的东北地区,实施核武器打击。
据战后美国档案局的资料显示,麦克阿瑟确实向白宫申请了26颗原子弹。
申请书上原子弹的用途,他是这样描述的,4颗用来轰炸敌方进攻部队,4颗袭击空军集结地,其余的投入我国东北。
滑稽的是,麦克阿瑟在演讲结束后的几个小时,便被白宫撤职了。
杜鲁门总统给出的理由是“麦克阿瑟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直接否认了向中国投放原子弹是美国当局的命令,而是麦克阿瑟的个人主张。
1957年7月27日,历时七年之久、涉及二十多个国家,死伤总人数近百万人的朝鲜战争,终于以南北朝鲜各自为政的结局,落下帷幕。
经历了这次战争,我国明确了制造原子弹的重要性。在国人不懈的努力下,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它标志着我国国防进入了全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