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晋国为什么要跟秦国打崤函之战?

晋国为什么要跟秦国打崤函之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218 更新时间:2023/12/26 17:53:49

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共同的利益”,在诸侯争霸期间这句话适用度极高。两国边界相接相交总会有很多摩擦,但也会有利益牵扯,交界的两个国家联合起来也更为方便。除此以外,利用好交际关系,也能更好的在争霸中立足。

秦国的强大离不开合纵连横这样的交际政策,利益关系也总是能牵动两国两国关系变化。就比如现在被比喻成亲结缘的“秦晋之好”,虽然秦晋一直都有交际往来,也处在和平交好的方,但同样也是因为有共同的利益驱动。

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的来源在秦穆公将女儿嫁给公并帮助晋文公回国继位,而晋文公当初逃难选择去秦国也是基于秦晋一直有通婚来往。可以说,秦晋一直以来都保持着一种良好的关系。晋文公娶了秦穆公之女到达了一种巅峰,也成为了后世喜结良缘的代名词。

晋文公也是知恩图报的人,晋国实力强大以后也多次安抚秦穆公,甚至在秦穆公担心的时候,晋文公还许诺以后中原出事,秦晋一起出兵勤。即便如此,秦穆公对晋文公的担心也并没有减少太多,毕竟当两国利益牵扯减少的时候,也往往是两国交际走向尽头的时候。

秦攻打郑

为什么说是诸侯争霸,因为每个国家都想当霸主,取代曾经的周天子,成为这片土地的唯一统治者。这样的背景也注定了两国之间没有永远的友谊关系。

秦晋虽然友好邦交,但两国都是强国,两者联合自然是强强联手,这也意味着对方也是最强力的竞争对手。秦国一直都有着东出的想法,这是秦国完成霸业注定要经历的,而东出最先要解决的就是郑国

郑国很小,实力也不算强大,但地理位置极其特殊。秦国离郑国中间隔着周的直属地,郑国也紧挨着晋国。如果成功吞并郑国相当于是迈出东出的一大步,不仅能够扩张领土,还能直接威胁到晋国,让晋国不敢贸然行动。

这样的计划虽然很好,但晋国一旦出兵伏击秦国,秦国就会陷入被动,也有大臣劝诫过秦穆公,但秦穆公却没有听从。

秦国挑选的出兵时间也很有讲究,实在晋文公刚去世不久。这个时间出兵郑国也是防止晋国向秦国出兵,毕竟国君新丧,晋国的主要任务是好好安葬国君。同时,秦国对晋文公有恩,晋文公新丧,于情于理晋国都不应该向秦国出兵。

这对于秦国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相当于对晋国是一种道德绑架,即便晋国知道秦国攻打郑国对自身不敢,可在道德层面也很难做出行动。

晋伏击秦

晋国一开始也的确如秦国所料,前任国君新丧,晋国上上下下都在为国君丧事忙碌。对于秦国进军的事情虽然知晓,其一是新丧动武不好,其二也是秦国对晋文公的恩情,让晋国的确是难以动手。

接到秦国的消息时,晋国大臣先轸就向晋襄公进言,晋国此时伏击秦国,必然能取得不菲的战果。晋襄公考虑到晋文公的因素,主张不战,但先轸后来的话术让晋襄公成功改变了原本的想法。

要知道,所有国君的本质都是希望自己的国度得以发展,为以后称霸做出充分的准备。晋襄公内心深处也不愿意放弃这样的机会,之所以主张不战无非是因为天下的悠悠众口罢了。如何将矛盾从晋国引向秦国,变成秦国的错误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先轸给了一个完美的台阶,他说,两国交好已久,国君新丧,秦国也理应尊重。但很显然,秦国并没有将国君的丧事放在心上,这是秦国的无礼疏忽。不仅如此,郑国和晋国同姓,在这样的日子,秦国还攻打同姓的郑国,分明就是秦国先不在意两国的交情,既然秦国先无情,那晋国自然也不用在意。

这样说辞完美的给了晋襄公一个台阶,不再有负罪感的晋襄公当然会把握好这次重创秦国的机会。两国虽然一直交好,但根据各种复杂的利益纠葛,实际上也只是在维持表面关系,这次无非是揭露出真相罢了。

晋国是不可能放任秦国东出的,伏击于秦军一定会经过的崤函地区,将秦军歼灭于谷中。自此,秦晋之好成为历史。

标签: 崤函之战秦晋之好

更多文章

  • 阏与之战:赵奢为什么能击败秦军,他是怎么取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阏与之战,赵奢

    赵国名将赵奢,被誉为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之一。赵国也是因为有了赵奢这样的人才,军事实力更上一层楼。本来赵奢只是一个文官,是因为一次赵王的“不甘心”,让他从一个文官摇身一变成了武将。而也是这一次,让所有人都知道了赵奢在军事方面的天赋,赵国从此也多了一个名将。阏与之战赵奢的成名之战就

  • 1988年4月30日,第27集团军将老山战区的防务交出,正式完成了为期一年的轮战任务。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第27集团军,老山战区

    第27集团军,前身是大名鼎鼎的第27军,在长津湖战役中,重创装备优良的“北极熊团”。1985年,第27军整编为第27集团军,延续了“第一猛虎军”的称号,在两山轮战期间,战果显著,粉碎了越军614次偷袭,歼敌1580人,击毁敌车35台、火炮103门...

  • 1971年12月,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面对节节败退的巴基斯坦,美国建议我国出兵“挺”巴,没想到我国拒绝了......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第三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这次战争还要从巴基斯坦内部的“动荡”说起。这种“动荡”还是由于不公平造成的的!巴基斯坦是由说乌尔都语的东巴基斯坦和说孟加拉语孟加拉省组成。1955年,为了更好地控制孟加拉省,把孟加拉省改为“东巴基斯坦省。”过分的

  • 朝鲜战争的收官之战:金城战役,为什么美国说什么都不想跟中国打了?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金城战役,朝鲜战争

    1953年7月19日,就朝鲜战争停战一事美方发表声明,表示保证实施停战,并将会要求韩国接受这一决定;随后韩国政府发表声明,被迫接受这一决定为什么美国强行按着韩国的头也要和中国达成和平协议?这都是因为朝鲜战争的收官之战金城战役上甘岭战役结束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意识到他

  • 为什么战国时期,秦国灭楚能出80万大军?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国灭楚,兵役制度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诸侯国之间争夺疆土,战争不断。在这个时代,秦国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政治手段,逐渐崛起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秦国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地处中国的西北地区。这个地理位置使得秦国免受诸侯国的频繁侵扰,为其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此外,秦

  • 三国许多重要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长坂坡之战、夷陵之战、汉中之战),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长坂坡之战,夷陵之战,汉中之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战争,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篇论文将讨论三国时期的主要战争,包括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长坂坡之战和夷陵之战。我们将探讨这些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的发展过程、参与方的特点和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这些战争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三国

  • 阴晋之战魏国真的是以五万打败了秦国五十万吗?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阴晋之战,战国历史

    阴晋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0年左右,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对阴晋之战的发生和结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方面,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争霸的时代,各国之间相互攻伐,以争夺更多的领土和资源。当时的魏国和秦国都是强大的诸侯国,两国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和争端,而阴晋之战则

  • 秦魏第一次河西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河西之战

    背景战国时期秦魏争夺的河西是指现陕西和山西之间黄河以西至洛水以东的关中地区。这块土地对秦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南过渭水可以锁定潼关,西过洛水可以直接压向渭河平原腹地,东过黄河可以觊觎山东土地,中条山南北都尽在掌握。可谓兵家必争之地。河西之争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晋襄公时期先后在崤之战和彭衙(今陕西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损失多少人?进行了哪些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抗日战争,中国军队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陆军牺牲和失踪约321万1914人,空军损失约四千多人,海军几乎全军覆灭,加上非战斗减员,国民党军,一共损失400万人以上。国民革命军参加大会战24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战斗3.89万余次,牺牲高级将领205名。每一个数字的背后,就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一个破碎的家庭。那么,

  • 神枪手张桃芳功成名就之后,上级为什么不再让他执行狙击任务?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神枪手,张桃芳

    “志愿军神枪手”、“冷枪英雄”、“上甘岭狙神”,这些名号,都属于同一个人。这个人,正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并创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最高纪录的狙击手张桃芳。张桃芳19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