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明治维新让日本摆脱了殖民统治吗

明治维新让日本摆脱了殖民统治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692 更新时间:2023/12/16 22:18:26

日本号称“神国”,即“诸神保护的国家”,而天皇作为神的化身,对自己的臣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天皇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而实际上由幕府将军执政。过去日本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其最高道德准则是“忠君报国”、“效忠天皇”。

18世纪中期开始,德川幕府作为日本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使得日本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使日本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19世纪中期,在幕府的黑暗统治下,劳动人民忍饥挨饿,艰难度日。他们饱受统治者的蹂躏,每年的收入除了缴纳年贡苛捐杂税外,最后留给自己的所剩无几。农民无以为生,只能揭竿而起,举行起义,反抗幕府的统治。

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不断发展壮大。农业的发展导致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并且小手工生产开始资本主义生产过渡。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更促进了农村的阶级分化。大批农民破产,新地主阶级开始出现。

19世纪中期,日本成为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对象。1853年,美国海军舰队抵达日本,强迫幕府与之缔约通商。软弱无能的幕府先后与美、俄、法等西方列强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和《日美友好通商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使得日本的主权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日本开始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日本有识之士意识到只有推翻幕府统治,进行社会改革,日本才能摆脱落后的状况。于是倒幕派便形成了。在倒幕派的呼吁下,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日趋高涨。倒幕派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组织了倒幕武装,倒幕运动蓬勃兴起。

1867年,倒幕派从明治天皇手中得到讨伐幕府的密旨,组织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幕府将军假意将新政权交给天皇,实际上不交出政权和领地。第二年幕府军队前来讨伐明治军队,最后明治军队大获全胜。至此,统治日本长达265年的德川幕府终于被彻底推翻。

为了摆脱落后,兴大和民族,明治政府向先进的西方国家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近代化的国家。史称“明治维新”。为此明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政治方面:首先,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尽管新政权进行了中央政府机构的改革,并力图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但它还没有能力来迅速实现全国的统一。当时,内战的硝烟并未平息,幕府的残势力仍在继续顽抗。各藩形成割据局面,新政府几乎无法在这些藩行使自己的权力。

为打破这种割据局面、巩固政权,新政府实行了废藩置县。这一举措消灭了封建割据,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并在事实上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成为维新运动中一次深刻的革命性变革。其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前者的实行,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后者的实行,则使武士阶层得以消灭。

经济方面:进行土地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一是土地改革。这项措施的实行,使土地私有权得以承认。二是殖产兴业。殖产兴业是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而制定的重大经济政策。殖产兴业政策实行的初期,即在1880年以前,主要采取“官营示范主义”和“技术移植主义”,大办官营企业,由国家出资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以此向私人企业“示范”。

后来,政府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在1880年以后改变了以国营企业带动和示范的方针,转为直接对私人资本实行扶植和保护的方针。这种作法为日本近代大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日本在很短的时期内就实现了近代化。

军事方面:军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和抵御外国的入侵,同时也为了对内加强镇压和对外扩。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便是模仿西方,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的备军。1872年颁布的征兵告谕和1873年颁布的征兵令,标志着建设新军的开始。

从民众中征兵、实行征兵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军制上的革命,由此废除了武士对军事的垄断,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常备军。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新式军队称为“皇军”,把天皇当做“神”来崇拜,并以“武士道”精神作为军人的行为准则,加之政府进行军事改革时就有侵略扩张之意,因此,不久这支军队便成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工具。

化方面:“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在19世纪7090年代采取的一项社会改革运动。将其内容归纳为两项:一是改造旧文化,建设新文化;二是建立近代学校体系,培养建设资本主义新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后者在文明开化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日本是封建的幕藩制国家,一方面存在着作为中央政权机构的幕府,因而具有集权政治体制的某些特征;另一方面,它的全部领土又被分割为二百多个藩国,保留了由领主在自己藩国内实行统治的政治格局,每个藩的领主都拥有独立的而且是世袭的军政实权,因而潜伏着很大的离心力。

由于一些藩国和幕府长期对立,甚至发生公开对抗,这就为革新势力进行反对幕府的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第二,倒幕派掌握了较大的实权,终于推翻了幕府的统治。在幕府统治崩溃前,倒幕派已拥有较强的实力,如长州倒幕派已有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奇兵队;反幕府的藩主还纷纷结成联盟;倒幕派把新天皇抓在手中。特别是民心所向,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的高涨,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也间接支持了倒幕斗争。

幕府已处于内外交困、分崩离析、腐朽不堪的严重危机之中,在最后的决战中,不堪一击。第三,倒幕派建立政权以后,实行了全面、有效的改革措施。明治政府确立后,逐步进行政权建设,把原来以将军为首的幕府领主阶级的封建政权改造为以天皇为首、维新派下级武士为核心、代表资产阶级与地主联合专政的新政权,并通过一系列官制、机构的改革,使这个政权得到巩固和健全。

然后,由这个强有力的新政权来发布命令,逐步进行除旧布新的各项重大改革。第四,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日本所承受的外部压力,使它的国内改革能够在较少的外部干涉的情况下顺利实现。

标签: 明治维新日本脱了殖民统治日本

更多文章

  • 犹太人为什么这么聪明 真相终于揭开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犹太人,为什么,这么,聪明,真相,终于,揭开,

    说起犹太人,我们都知道犹太人很聪明,犹太人中流传着一句话是说:“不做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犹太人不仅非常重视知识,而且更加重视才能。下面小编就来说说犹太人聪明的五大原因。犹太人聪明的原因1:爱看书在犹太人家里,宝贝稍微懂事,妈咪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宝贝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个仪式的用意

  • 二战美军区分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方法:大大了提高作战效率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二战,美军,区分,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方法,

    随着我国的发展,很多外国人来到我们国家生活、旅游;不过,我们很难分辨清,这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来自哪个国家;和我们一样,老外也分辨不清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平常生活中,这并没什么大问题;不过,在战争中,分辨不清到底是哪国人,却足以致命。尤其在二战期间,我国是美军的盟友,而日军则是美军的敌人。经常有日本人假

  • 普奥战争:普鲁士称霸德意志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普奥,战争,普鲁士,称霸,德意志,之战,普奥,

    普奥战争简介普奥战争(Austro-PrussianWar,又名七星期战争或德意志战争),发生于1866年,是近代战争史上发生在中欧地区的一场著名战争。1862年,奥托·冯·俾斯麦被任命为普鲁士王国首相。他马上策划统一运动,务求由普鲁士统一小德意志。凭着普丹战争的胜利,俾斯麦唤起德意志人的民族意识。

  • 刘氏皇族曾有部分流落日本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氏,皇族,曾有,部分,流落,日本,中国,封建,

    中国封建帝制王权更迭频繁,每当皇权交替之时,一般前朝的皇族都会被当朝统治者屠杀,但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却例外。这其中就包括这个朝代的皇亲贵族,例如秦朝灭亡后,秦始皇的后人就被项羽全部杀光;明朝灭亡后,朱元璋的后人也被入侵的满清赶尽杀绝。然而有一个朝代的皇亲贵族却没有被杀,而是全部得到了安然终老,这个

  • 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影响,彼得,

    彼得一世,史称彼得大帝,是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他被认为是俄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沙皇。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同时他还是俄国正规陆海军的创建者。他生于莫斯科,父亲是沙皇亚历克西斯,不过在他4岁时,父亲就已经过世。他于1682年即位,但是直到1689年他才掌握实权。这是因为1682年他

  • 联合国降过几次半旗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联合国,降过,几次,半旗,历史上,联合国,一共,

    历史上联合国一共降了17次半旗:详情如下:1、1948年,印度的国父“圣雄”遇刺。2、1953年,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斯大林。3、1962年,原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逝世1周年。4、1968年,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5、1976年1月9日周恩来逝世次日至15日葬礼日

  • 库克船长发现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库克,船长,发现,了,什么,在,世界,版,图上,

    在世界版图上,大洋洲占有很大的一部分。然而在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到达澳洲之前,大洋洲对于人类来说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在太平洋的中南部还有一个面积约80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因此说库克船长为世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点也不为过。1728年10月,库克船长生于英国约克城的一个贫穷的农

  • 降半旗是怎么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降,半旗,是,怎么,来,的,下半旗,fly,flag,hal

    下半旗(flyaflagathalf-mast),也称“降半旗”,是公众表示哀悼的重要礼节。其过程是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下降到离杆顶约占全杆三分之一处。降半旗是一个国家行为,一般是在某些重要人士逝世或重大不幸事件、严重自然灾害发生时来表达全国人民的哀思和悼念。期间全国各公开

  • 尼克松舌战赫鲁晓夫:撼动世界的厨房辩论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尼克松,舌战,赫,鲁晓,夫,撼动,世界,的,厨房,

    美苏厨房辩论简介厨房辩论指的是1959年7月24日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国家博览会(AmericanNationalExhibition)开幕式上,时任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和时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基塔·赫鲁晓夫之间展开的一场关于东西方意识形态和核战争的论战(两人之间的辩论均通过了他们的口译员传达)。

  • 北欧五国国旗:十字的由来及各自的含义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欧,五国,国旗,十字,的,由来,及,各,自的,

    细心的人会发现,北欧五国:丹麦、瑞典、芬兰、挪威、冰岛的国旗图案都非常相似,上面都有十字架的标志,只是颜色不同而已。这些国家的国旗为什么都有十字标志呢?接下来我将为您介绍这北欧五国国旗的由来及含义。北欧五国国旗十字的由来1157年,瑞典与芬兰发生战争,丹麦、冰岛、挪威也席卷进去。当时埃里克王向神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