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为什么暗杀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会引发一战?一战的开始真的和他有直接关系吗?

为什么暗杀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会引发一战?一战的开始真的和他有直接关系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481 更新时间:2024/1/15 19:43:18

哈布斯堡朝的王位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射穿脖子,被自己的鲜血窒息,他心爱的妻子在他身边死去,他在失去知觉前勉强说了几句话:这没什么,他反复谈到他的致命伤。那是1914年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都萨拉热窝。

一个月后,大公的叔叔弗朗茨约瑟夫皇帝塞尔维亚宣战,理由是据称窝藏犯罪分子并容忍促成暗杀的宣传,因此大多数欧洲人还认为“无”的东西变成了有东西。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从加夫里洛·普林西普的手枪射击开始的,而是因为欧洲政治家无法解决随后发生的七月外交危机。

这场危机可能是短暂的,但可敬的哈布斯堡王朝和新兴的塞尔维亚王国之间的冲突已经酝酿了几十年。

其核心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南斯拉夫人穆斯林、信奉天主教的克罗地亚人,最重要的是塞尔维亚声称其合法的东正教塞族人,即未被救赎的人民。

自1878年从衰落的奥斯曼帝国接管波斯尼亚以来,奥匈帝国一直在管理波斯尼亚。它投入了大量资源来发展该领土的经济,尽管像普林西普家族这样的农民看到的收益微乎其微,他们对奥地利统治下的贫困和镇压感到不满他们拥有奥斯曼帝国的长期统治。

然后,再1908年,哈布斯堡王朝彻底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波斯尼亚吞并危机震撼了欧洲。它被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奏,尽管它决没有使这场战争“不可避免”。

与此同时,吞并被其他列强视为既成事实。尽管塞尔维亚人确实武装起来并大肆动员他们微薄的军队,但如果没有俄罗斯的支持,他们就没有任机会。

从这个对巴尔干紧局势的简略总结中很容易得出结论,即萨拉热窝暗杀事件是由塞尔维亚人对奥地利控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不满所驱动的。

无数关于政治谋杀的报道将普林西普及其同伙描述为“塞尔维亚人”或“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并得到一个秘密塞尔维亚恐怖组织的支持,这一事实加强了这种解释:统一或死亡,更臭名昭著的是黑手。

这一切都非颠覆和满足我们当代的情感。因此一些学者甚至将黑手“恐怖主义网络”与当今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进行类比。问题不仅仅是不准确或夸大,而是围绕萨拉热窝暗杀事件积累的神话的一部分。

刺客们确实在贝尔格莱德策划了他们的阴谋,并在塞尔维亚获得了武器、训练和后勤支持。然而,没有官方的塞尔维亚组织赞助他们,也没有证据表明除了黑手党中的流氓叛乱分子之外,没有人帮助波斯尼亚人,而不是高度民族主义的军事派系本身。

更接近事实的是,普林西普和他在波斯尼亚的同谋组织和执行暗杀的动机并不比他们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遭受的明显痛苦更多,因为他们在审判中一再坚持。

黑手党领袖知道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有证据表明他们实际上试图阻止他们一开始从未发起的阴谋。然而,对官方塞尔维亚及其无法控制的民族主义派系的妖魔化仍然是萨拉热窝暗杀事件的主要解释。

这不足为奇,也不是因为1990年代南斯拉夫的解体再次展示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所谓的塞尔维亚支持萨拉热窝暗杀事件之所以如此令人信服,是因为战争本身因为如何解释萨拉热窝暗杀事件已经成为欧洲“明”首都的真正罪犯的逃生口。

因此,萨拉热窝的神话包括对野蛮和好战的巴尔干人民、狂热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身患绝症刺客的无尽刻板印象,以及对一切无处不在的解释欧洲的“命运”和普林西普的机会。

毕竟,谁没有听说过继承人的汽车在当天早上险些躲过炸弹袭击后走错了路?或者想知道为什么皇家游行在差点错过之后还要继续;或者想一想普林西普的第一颗子弹是如何杀死他想要饶恕的人:弗朗茨·费迪南德的妻子,霍恩贝格公爵夫人?

在欧洲过度理想化的“去年夏天”的那个“万里无云”的星期天,发生了太多的偶然事件,以至于很容易忘记与塞尔维亚开战的最初决定是在维也纳而不是萨拉热窝做出的,而且是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做出的可能的俄罗斯干预,因此欧洲战争萨拉热窝暗杀事件并没有“震惊”世界。

它也不是一个烙印在所有同时代人的脑海和记忆中的“闪光灯事件”。相反,无数第一手资料支持人们对谋杀案的相对漠和漠不关心这当然是一场悲剧,但不是英国副国务卿阿瑟·尼科尔森爵士写给他驻圣彼得堡大使的诡异的信中所说的那样,导致进一步的并发症。

“改变一切”的不是波斯尼亚刺客瞄准不当的子弹,而是欧洲大国历史性的失误,1914年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时首次曝光。

但是奥匈帝国受够了塞尔维亚的收复主义,尽管其调查人员没有发现贝尔格莱德勾结萨拉热窝阴谋的任何证据。弗朗茨·斐迪南关于他的致命伤的最后一句话“这没什么”似乎永远不会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打响时更具讽刺意味。

而不是1914年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都,正如神话所说,但在整整一个月后,奥地利炮舰攻击了贝尔格莱德。

更多文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一口气看完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

    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带领三万法西斯党进军罗马,随后成为意大利的首相,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国家。1931年9月18日,日寇入侵东北三省。同时期,英法等国家对日寇的法西斯行为姑息纵容,采取绥靖政策,这一行为后续也延伸在德国和意大利身上,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伏笔。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

  •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一口气看完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第一次世界大战

    1879年10月7日,德国首相俾斯麦推动德国和奥匈帝国签署同盟条约,同盟国雏形形成。1882年5月20日,俾斯麦拉拢意大利,德奥意三国同盟成立。1892年8月17日,法俄两国感受到三国同盟的威胁,双方签订军事协定,协约国雏形形成。1898年7月30日,德国首相俾斯麦逝世,他的离去使德国过早卷入列强斗

  • 为什么说香积寺之战,是中国冷兵器战斗的巅峰?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香积寺之战,冷兵器

    香积寺,位于今天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它东连神禾原,南接子午谷,西傍潏河水,北依少陵原;庙宇肃穆,景象壮观,山川秀丽,风景宜人,是西安有名的旅游胜地。可是谁又能想得到,1000多年前,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腥风血雨,惊心动魄的著名战役。这就是唐肃宗至德二年,即公元757年9月的香积寺之战。这场战役是由唐

  •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罗福斯政府的对华政策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太平洋战争,罗福斯政府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对日本的政策经历了从早期的非干涉政策到最终加入战争的过程,这个时期的罗福斯政府在美国对华政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将探讨罗福斯政府对华政策的演变,分析其原因和影响。早期对华政策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一直在采取“中立政策&r

  • 三元里抗英:三元里之战的起因、经过与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元里抗英,三元里之战

    三元里抗英的背景和原因在清朝晚期,清政府官僚体系已经腐败不堪,吏治混乱,而且贪污、盗用公款、贪污受贿、以及特权阶层的弊端已经非常严重。这些问题导致政府缺乏有效的治理能力和对外抵抗能力,使得清朝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逐渐衰退,而这也为英国等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掠夺提供了机会。英国在19世纪上半叶,为了满足国内市

  • 战国后期,秦国与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是怎么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长平之战

    战国后期,秦国的崛起已经使得其他诸侯国感到了威胁。赵国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与秦国接壤,双方之间一直存在领土争夺的矛盾。秦国的国君秦孝公采取了扩张政策,以吞并其他国家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他先后灭掉了西周残余的三个大国,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势力。而赵国则位于秦国的西北边境,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因此秦国对赵国的

  • 一战与欧洲传统均势的崩塌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一战,欧洲传统均势

    一战是20世纪初期欧洲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这场战争不仅导致了大量人员和物资的损失,也对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欧洲传统均势的形成和特点欧洲传统均势是指在欧洲大陆上,各大国之间通过互相平衡力量,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这种国际关系体系形成于18世纪后期,持续至20世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有哪些?最终对世界格局造成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格局

    20世纪初,欧洲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各国之间的争夺和冲突也日益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之一。19世纪末,欧洲列强纷纷加入到殖民地的争夺中,他们为了争夺市场和资源,征服了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大片土地,建立殖民地和势力

  • 为什么说丁家洲之战,是南宋灭亡的决定性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丁家洲之战

    丁家洲是南宋时代的古遗迹地名,其原址在今天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西联镇汀洲村,此地位于长江之滨,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的连接地带,因为千年数度的战火、洪灾引发的岸崩,其旧时的地理环境与生态风貌现已不复存在。明朝初年的著名学者陶安在他的《过铜陵》五言绝句组诗的第三首《丁家洲》中曾写道:季世轻边备,奸

  • 宋辽战争中的骑兵战术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辽战争,骑兵战术

    宋辽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场战争,也是宋朝和辽朝之间的最后一次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双方都派出了大量的骑兵参战,因此对于骑兵战术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宋朝和辽朝的骑兵战术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从装备、组织、训练到战术应用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本文旨在比较宋辽两朝骑兵战术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