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涿鹿之战中黄帝是如何战胜蚩尤的?

涿鹿之战中黄帝是如何战胜蚩尤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823 更新时间:2023/12/18 1:56:06

距今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在逐鹿进行了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传说中,炎黄与蚩尤大战三年无一胜,概因为蚩尤部族的铜刀铜枪战力惊人,炎黄部族的石斧木棒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古史专家也大体承认,炎帝、黄帝、蚩尤包括后来的颛顼、帝喾、、舜绝不特指某一人,而是代表一个时代,这个时代中的历任部落联盟大酋长均可如此称呼,就像姬发与姬诵都叫周天子一个道理。

应该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此时的黄帝应该是姬轩辕的后人,至于是第几代已经无从考证了,我们且按西周封建时的规矩称他为公孙轩辕。此时的公孙轩辕已掌握炎黄部族的绝对权力,他继承祖上遗志,主动出击,结果屡战屡败。蚩尤部族一路逐北,包围了有熊氏的发迹之地,如今的河北省涿鹿县。此时,原隶属于炎帝部落的一些小部落开始与蚩尤互通有无,做了“华奸”,比如尚未赶尽杀绝的共工族、夸父族。

公孙轩辕自然不能坐以待毙,他派人联系到了东海边鸟夷部落少昊部,他们是太昊嫡系,在蚩尤部的淫威之下,已经隐忍了几百年。少昊将知兵善战的风后派到涿鹿,对于蚩尤的战法,风后心知肚明。公孙轩辕用人不疑,将军队交给了风后。风后就是风姓东夷小部落首领,后就是首领的意思。

风后将所有兵车集中起来,装备上自己从东夷带来的铜制兵器,绘上虎、豹、狼、熊等猛兽图纹,按青、红、白、黑、黄分为五队,以公孙轩辕居黄队为中,用鳄鱼皮蒙制陶鼓八百面,黄队鼓响而众鼓皆应,整齐划一,攻守自如。待战车撕开敌方阵脚后,步兵居后包抄。装备精良,快速运动,再饰以兽面之纹,这简直就是一队巨兽,纵是铜头铁额也恐怖惊惶。

形势开始发生逆转。成书于先秦的《逸周书》记载: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也就是说,炎黄与少昊联合之后开始战略反攻,追逐蚩尤至“中冀”,在此决战并杀死了他。所谓“中冀”就是冀中,这里是冀豫鲁交界之处,也是蚩尤族群最后一道防线。

溃败到这里,蚩尤也冷静下来,若再退不只自己尸骨无存,有可能整个族群都没了安身立命之处。他将军队散开,布置了个口袋阵,伪装埋伏起来。公孙轩辕正乘兴追赶,忽然前方飘来滚滚浓烟,未几时,白昼变成了黑夜,接着呼啸之声四起,蚩尤部族借浓烟掩护砍杀过来。此一战,炎黄部族大败。

看着垂头丧气的公孙轩辕,风后不由笑出声来:不要被他吓倒,与你们半游牧民族不同,东夷部族要安排农时,所以就善观天象,蚩尤不过是算准了今天要刮东南风,所以布了一个包围圈,乘风放烟而已。也怪臣下粗心大意,本该料到他有这个伎俩。那,我们要怎么对付他。

风后一招手,有兵士推进来一辆独轮车,车上一个金属小人手指前方。我帝,这辆车名叫指南车,不管车子如何转动,小人一直手指南方。我方战车之上全部配备指南设施,就算浓烟再大,只要认准一个方向冲杀,可保必胜。好。公孙轩辕击节赞叹。这么一个精巧的物件是怎么造出来的?风后轻轻一笑,我们海边渔民常常碰上大雾天气,打不来鱼就要饿肚子,这也是生活所迫。至于其中原理,我们也参详不透。蚩尤喷烟吐雾的神话外衣被撕破以后,失败被擒的命运很快到来。

公孙轩辕将蚩尤身体斩为四段,分别埋于四方边地,蚩尤神通广大,他担心蚩尤再借尸还魂了,其实,这也是恐怖心理作怪。也难怪,蚩尤战斗力惊人,到了春秋战国一度被奉为“战神”。刘邦斩蛇起义时,用牛血涂于战鼓之上祭祀蚩尤,西汉建国,建蚩尤祠于长安城内,这些举措无非就是慕蚩尤威名,借以鼓舞士气。

战后,东夷之民,良善者迁于“邹屠之地”,凶恶者驱逐“有北之乡”。就是说,归服者居于邹、屠等原居之地,那些不承认炎黄统治地位的武力强制向北驱逐,这部分人应该是战国时东胡的祖先。战败之初,部分东夷之民已被迫南迁,称“三苗”,概因蚩尤部本是来自南方的稻作农业地区,掌握了“育苗、提苗、壮苗”的生产技术。

现在看来,涿鹿之战的实质乃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大决战,一方为争夺牧场,一方为争夺沃壤,在上古,中原地区恰恰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

此战之后,炎黄部族吸收东夷部落先进的农耕与冶炼技术,开始将生产重心转向农业。我们中华民族以农耕立国,五千年文明史因安定得以连绵不绝,也是此次大战文化碰撞的结果。所以说,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除了炎黄之外,蚩尤不可或缺。

天下初安,以少昊部为代表的东夷部族纷纷投诚,炎黄部族天下共主地位更加牢固,五帝时代就此开启。公孙轩辕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命大挠和容成向风后学习,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仿照少昊部族以“鸟”纪官的特点,所封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设置左右大监,由他们巡视督察各部族。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建立自已姓氏的有十四人。现在看来,所谓二十五子应该是其辖下的二十五个部落。他的正妻嫘祖生有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玄嚣又叫青阳,后来做了少昊部的酋长。据说,黄帝出巡时死于黄土高原,埋葬在桥山。当然,这位黄帝已是黄帝时代的末代大酋长了。他的孙子,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即帝位,这就是颛顼帝。和后来的历史结合一起考虑,黄帝传位颛顼,或者就是禅让。

涿鹿之战,黄帝部落为何能战胜蚩尤?

黄帝重视部落之间的联盟关系,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

我们知道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而黄帝部族在各部落间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在此之前,黄帝刚征服了神农氏炎帝。据说两人还是“亲戚”,都为少典氏部落和有氏部落通婚后生。炎帝部落原本在姜水流域,而黄帝则在姬水流域。之后,炎帝部落逐渐向黄河中原地区扩展,开始从游猎生活向农耕生活过渡;而此时黄帝部族则也开始向中原迁移,并看中了炎帝的势力范围--涿鹿,想在此定居。

两个大部族为了争夺赖以生存的土地和资源,哪里还顾得上亲情?就干了起来。双方在涿鹿东南的阪泉打了三仗。前两仗黄帝都败了,因为炎帝人多,还用上火攻。到了关键的第三仗,黄帝事先联络了自己在西北地区的许多友好部落,共同对抗炎帝;且双方打得难舍难分的时候天又降大雨,炎帝无法用火攻,最终战败被俘。不过,黄帝还是看在亲情的份上,没有处死炎帝,只是把他迁移到中原的东部,即安徽、河南、山东的东部直至沿海一带,仍让他统治自己的部族。

蚩尤的部族九黎族就原属于炎帝部落,曾派人与炎帝联络,准备一起夺回中原。但是炎帝见黄帝将中原各部落治理得很好,就拒绝了蚩尤的请求,原因就是不愿再将百姓拖入战争的泥潭。《逸周书 尝麦》载: “昔天之初, □作二后: 乃设建典,命赤帝 分正二卿, 命蚩尤于宇少昊, 以临四方,司 □□上天未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 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 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可见黄帝当年的决策是多么的英明,这就是史称“轩辕氏乃修德振兵”。

黄帝会利用天气。

双方开战之初,恰好遇上浓雾和大风暴雨时节。这种气候条件对于来自南方多雨环境的蚩尤部族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开战之初多是黄帝战败。不过,雨季时节很快结束了,天气晴朗,酷热难耐,对于习惯了东南方阴雨天气的蚩尤来说十分不利。黄帝抓住战机,并得到玄女族的支援,开始向蚩尤族反攻。《山海经 大荒北经》载: “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 其中的“女魃”应该指的就是九天玄女

黄帝还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狂风大作,尘沙漫天,吹号角,击鼙鼓,趁蚩尤族部众迷乱、震慑之际,以指南车指示方向,向蚩尤族发起最后的进攻,终于击败敌人。《山海经 大荒北经》又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 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紧接着,黄帝又把不听他号令的荤粥驱逐出了中原。于是黄帝便成了中原大地上部落联盟的首领。部落的统一与融合,促使了生产和文化的发展。黄帝不但让自己的部族在涿鹿定居下来,还鼓励包括自己部族在内的各部族推广炎帝的农业耕作技术和用草药治病的方法,同时传说他还让自己的妻子嫘祖教人们养蚕缫丝,织成绢和帛做衣服;让仓颉总结了人们在实践中应用的记事符号,创造了文字;还命封宁制陶器、雍父做臼舂米、共鼓和货狄造舟船;命容成制定历法、羲和推算凶吉、伶伦制造乐器规定音律。

黄帝还会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

我们知道涿鹿之战的涿鹿,位于桑干河流域的河北涿鹿,炎、黄部族主要分布于黄 河的中、上游,而蚩尤部族则分布于黄河的下游地区。蚩尤部族征战涿鹿,没有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地理条件。如《山海经·大荒北经》曾载:“蚩尤伐黄帝,黄帝令应龙蓄水,攻之冀州之野。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请天女魃止雨,遂杀蚩尤。”

又如苗族《蚩尤神话》里描写道: “黄龙公兵将所到之处,雷雨大作,河水泛滥,淹 没田土,涌向阿吾八十一寨。”又: “赤龙公口吐烈火,火苗四起,直烧阿吾八十一 寨。阿吾八十一寨及其周围变成一片火海。”不知道大家看明白没,就是蚩尤部族所处的地势较低,黄帝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在河流上筑土坝蓄水,阻挡蚩尤族的进攻,并最终获胜。。

此外,策略也是影响战争进程的重要因素。为了应对蚩尤的毒雾阵,黄帝造出了指南车,让军队在指南车的指引下冲出毒雾,并反击;为了对付蚩尤的特种部队——装扮成野兽的士兵,黄帝放出他早已训练好的一大批虎、豹、熊、罴等猛兽。自涿鹿战后,中华民族主体的华夏族基本形成并得到确立,中原地区迎来了暂时的和平。

标签: 上古涿鹿之战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去世前,到底留下了什么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乃至在华夏文明史上,诸葛亮的谋略都是数一数二的。不可否认的是,诸葛亮为刘备建功立业,成为了蜀汉的功臣,在历史上,诸葛亮是受到了后人祭拜的。时至今日,仍然存在武侯庙,就是专门祭拜诸葛亮的。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能力可以媲美郭嘉、荀彧等人,刘备能够拥有这样的谋士,肯定是如虎添翼

  • 胡惟庸在奏折里写他家水井能喷酒,朱元璋为何诛其九族?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胡惟庸,明朝,野史秘闻

    这天,朱元璋接到了一份奏报,这是丞相胡惟庸写的,大意是他家有一口井,这两天非常奇怪,居然喷出了甘冽的美酒来。朱元璋看了奏报之后,感到非常惊讶,此乃祥瑞之兆啊,寡人要亲自体验一番。朱元璋銮驾来到了西华门,这时候,突然闪出来一个小太监,挡在了车马面前,死死地拉着缰绳,口中大喊大叫:“皇上,不要再往前走,

  • 三国时期敢跟吕布单挑的三国名将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飞,三国,风云人物

    要说三国谁是第一猛将?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吕布,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吕布于建安三年被曹操在白门楼先缢死后枭首之前,号称三国第一勇将,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但是我们细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在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之后,至少还有四位三国猛将不惧吕布,甚至有人可能击败并斩杀吕布,但是关羽

  • 马头墙作为徽派建筑的组成部分,它有着哪些实用功能?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组成部分。虽然人们常说,建筑是空间艺术,但一栋建筑物的存在,首先还是在于它的实用价值、实用功能。主要功能是防火,另外还有防风功能、防暑功能、防音功能、防盗功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马头墙,又称风火墙、封火墙、放火墙等等,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

  • 伊阙之战简介 伊阙之战有什么结果及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伊阙之战,影响,战史风云

    伊阙之战背景是什么?伊阙之战经过是怎样的?伊阙之战结果及影响是什么?这就为你介绍:伊阙之战简介伊阙之战,是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当先出击的弱点

  • 从古滇国出土的贮贝器到底是什么样的 竟然会被列为国宝级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国宝,古滇国,历史解密

    在我国有一批国宝,因为其价值太过于珍贵,而被国家下令禁止外出展览。可是,在这批国宝中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西汉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相比起它的珍贵价值,它被禁止出国展示的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造型太过恐怖。据说,专家们在初次见到这件国宝时还被惊出了一身冷汗。此物出土于我国的云南省晋宁石寨山。而云南省

  • 穷亲戚们投奔和珅,和珅说:帮我“晒银子”吧!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和珅,乾隆,清朝,和珅,野史秘闻

    提起和珅,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贪官,而且是巨贪。据相关史料记载,和珅在当官的20多年间,所聚敛的财富,大致在八亿到十一亿两白银之间。再加上珠宝古玩、古董字画,财富甚至超过了清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因此当和珅被扳倒后,清朝国库瞬间充裕,嘉庆皇帝还有了自己的小金库。民间还将此事编了个顺口溜:“和珅跌倒

  • 战国男子的梦中情人:夏姬一生有过几段婚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夏姬,春秋,风云人物

    郑国郑穆公的女儿夏姬,她长得极美,因为长得美还引发了一连串的历史事故。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小时候便长得很是可爱,长大后更是身子摇曳,体态优美,见过她的男子无不为她倾倒,而且传说夏姬有一个能让自己青春永驻的方法,所以她的容貌一直不变,就算年过40仍然像个小姑娘一样,引得

  • 曹操率领大军征讨汉中时,张鲁为何极度鄙视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张鲁是汉末割据势力当中极其特殊的一位,本人是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在率军袭杀汉中太守苏固之后割据汉中,并在此传播五斗米道,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并自称“师君”。张鲁雄据汉中近三十年,由于他采取了相对比较宽松仁慈的政策,再加汉中上远离战乱,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流民归附,又得到周边少数民族的支持,故而成

  • 什么是穿鼻海战?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穿鼻海战,清朝,战史风云

    穿鼻海战是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之间在虎门南面穿鼻洋海面上的战斗。 道光十九年(1839年),清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在广州虎门口外穿鼻洋战败英军挑衅,史称“穿鼻之战”。清道光十九年五月(1839年7月)林维喜事件发生后,英国驻华商务监督查理·义律既抗拒交出林案正凶,又阻止英船自愿具结。义律还曾率新到兵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