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朝鲜战争朝鲜军队在美军面前真的不堪一击吗

朝鲜战争朝鲜军队在美军面前真的不堪一击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372 更新时间:2024/1/17 12:03:53

1950年,按照堵门总统的命令,麦克阿瑟首先将迪安的第24师投入到了朝鲜战争当中,随后便是第一骑兵师和第二步兵师的跟进。一支规模愈来愈大的美国地面部队,在朝鲜地区展开了这些部队统一由一个新的指挥机构,即驻韩美国第八集团指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第八集团军一直都是美国驻日部队的最主要力量。

现在这支部队又奉命,进入朝鲜地区作战,担负起在朝鲜地区作战的重任,这足以看出美国对这支部队的看重。

沃尔顿·沃克将担任这次朝鲜地区作战的指挥官。

沃克是美国陆军最优秀的将军之一。他身体矫健,他家乡是德克萨斯,故而谈吐带有浓重的家乡口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担任坦克军官,以凶猛强悍出名,乔治·巴顿称他为“我那个最棒的杂种小子”。

和平时期的沃克,老爱一副眼镜。他在部队中的小伙伴都知道他嗜酒成癖,大家喜欢叫他“约翰尼·沃克酒鬼”。

虽然嗜酒,但是不代表沃克对自己部队管教不严,甚至可以说他属于对部队管教最严厉的几个指挥官。

对自己部下说:“作为军人决不退缩。”

有一次,在朝鲜北方军可能突破一个美国师防御的紧急关头,沃克把某将领召来训斥说:“如果敌人突进大丘,你会看到我在街巷抵抗,我将带一批我信得过的人同我一起作战,你最好也准备这么干。好吧,回你的师去,跟敌人干!“

沃克怒斥另一名懒散的指挥官时说:“我不想再见到你从战场回来,除非是装在棺材里运回来。”

他除了佩带一支0.45口径自动枪以外,还携一支连发手枪,坐着吉普车在战场到处奔走。

故而也有人说,沃克是一位只知道执行命令而不问其他方面的纯粹军人。

但是,对于沃克的部下们来说,一踏上朝鲜地区,就经受着十分痛苦而又危险的考验。比如他的部下之一,史密斯的特遣部队,他们从伍德兵营到板付75英里的路程,花费了整整5个小时。路上大雨不停,士兵们从卡车上爬下来时,个个淋得透湿。他们离开日本时,前来送行的威廉·迪安给史密斯带来了令人担忧的消息。他甚至不知道朝鲜南方军指挥部的确切位置,来自战场的相互矛盾的报告认为朝鲜南方军指挥部设在“汉城(现为首尔)和水原之间的某个地方”,至于哪个地方,只能凭借自己侦察兵来查找。

作为指挥官,迪安自己也有难处。他要集中第二十四师全体人员,用卡车分送到附近的六个日本港口,但那里却没有船只把部队送到朝鲜地区。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迪安以简要方式史密斯下达了命令:“你部队到达釜山之后,就继续向大田进发。我部打算在离釜山尽可能远的地方拦截朝鲜北方军。对釜山地区封锁所有的主要铁路、公路,而且封锁越靠北方越好。你们还要与先遣队队长丘奇将军取得联系。如果找不到他,你就去赶往大田;如果找到了他,就继续向北方开进,做好战斗准备。很抱歉,我也没有更多的情况信息可以说。因为我只得到了这些信息,我只能知道这么多。祝你走运,祝上天保佑你和你的士兵们。”

就在这种情况下,美军一批一批地赶赴朝鲜地区。

麦克阿瑟原以为只要美国地面部队一经出现在朝鲜地区的战场上,朝鲜北方军就会立刻丧魂落魄,战局就会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

所以他在6月29日给美国某会议的报告中曾信心十足地说:“只要投入美军两个师,就能够保住韩国。”

这支美国第二十四师先遣支队的指挥官史密斯也扬言说:“朝鲜北方军一见到我们,就会狼狈逃窜。”

当然美国的他们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过低估计朝鲜北方的力量。

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的错误:美国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朝鲜北方军不信邪,继续顽强战斗。

汉城(现首尔)解放以后,朝鲜南方军溃不成军,它的“指挥部”于6月28日晨逃至水原后,匆忙组织汉江一线的防御,等待美国援军的到达。

朝鲜北方军决定组织水原战役,意图很简单:强渡汉江,向韩国的平泽方向进行主要进攻,歼灭水原地域的朝鲜南方军,然后推进到平泽、安城、忠州、堤川、宁越一线,为后续战役做好准备。

水原战役于6月30日发起,朝鲜北方军分别从汉城(现首尔)以南多处同时进行强渡汉江,并紧急修复了被朝鲜南方军炸毁的汉江大桥中间的单行铁桥,使得朝鲜北方军的坦克装甲部队得以顺利通过。

朝鲜南方军一触即溃,弃地跑路,朝鲜北方军于7月4日在大量歼灭朝鲜南方军有生力量之后,顺利解放水原。

这样一来吓坏了承晚集团。在众多护卫下,李承晚急急忙忙从水原逃往大田。

这使得在麦克阿瑟在朝鲜地区战场上大张旗鼓地显示美国力量之前,就使朝鲜南北方战争以突如其来的速度和极不光彩的方式结束了,美国和李承晚集团大失颜面。

7月1日上午,李承晚愤怒地斥责了被指定随他在大田的流亡住所行动的美国使馆工作人员哈罗德·诺布尔。

李承晚大发雷霆,说他听信了穆乔大使和麦克阿瑟的话,以及杜鲁门的种种许愿。他们全都背弃了他。

“用什么来阻止朝鲜北方军的进攻呢?什么也没有!”李承晚念念叨叨。他说,朝鲜北方军很快就出现在大田的街道上,他可不愿意再逃跑了。如果他死在大田,那就这样吧。再往南跑路只会使他蒙受更大的耻辱。

诺布尔听到这些“牢骚”十分反感,他毫不客气地说:“你没有权利随心所欲,你负有拯救你的人民的责任。不要像一头困兽那样一死了事。”

在这位美国美国使馆工作人员的劝解和威胁面前,李承晚最后还是同意了:他将继续向南退却(名义上不能是跑路),并使自己处于朝鲜北方军进攻的范围之外。

7月2日上午,就在李承晚和诺布尔离开大田之际,疲惫不堪的史密斯特遣部队也到达了这座城市。

他们手里提着沉甸甸的背囊走下火车,又奉命进行北上,在指定地点展开并阻止朝鲜北方军的进攻。他们所经之处,一派混乱景象。

朝鲜南方溃军和平民沿着路基向南逃去。他们在中午目睹了一场偶然的惨祸,战争的头几个星期里到处是这种纷乱悲惨的景象。

一列挂着9节弹药车厢的朝鲜南方火车,停靠在水原以南大约40英里的小城平泽。

在“联合国”旗号下参战后、首次执行战斗任务的澳大利亚空军,4架战斗机的飞行员发现了这列停驶的火车。

这些飞机不知道他们的方位,又未得到地面引导,澳大利亚人以为发现了一个朝鲜北方军的“绝好目标”,以紧密的编队,6次呼啸着飞过车站,向火车发射火箭并用机枪扫射。火车连同车站和大半个平泽镇都在一阵突如其来的爆炸和大火中化为乌有。数百名朝鲜百姓也一同罹难。弹药的爆炸持续了整整一夜。

就在这一天,水原附近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美国飞机扫射了朝鲜南方军的一支坦克装甲纵队。

朝鲜南方军怒不可遏,用步枪对空射击,使一架受伤的飞机迫降,结果他们俘虏的却是一位十分尴尬的美国飞行员。

原驻扎在水原的一位美国顾问说:7月3日那天,所谓的“友军”的飞机攻击这个基地不下5次。几天以后,一位美国军官在写给他朋友的信中说:“这些驾驶飞机的家伙,可真出风头了!他们攻击了朝鲜南方友军的弹药堆集处、水原机场跑道、火车、机动纵队和朝鲜南方陆军指挥部。”

又有一次,美国飞行员沿水原一乌山公路扫射时,30辆朝鲜南方军卡车中弹起火,200名士兵丧生。

正当史密斯特遣部队向北运动之际,美国第二十四师指挥官威廉·迪安在大田设立了自己的指挥部,为他的部队到达做准备。

迪安身高6英尺,身材魁梧,体重200磅,再过几个星期便是51周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欧洲战场指挥过步兵部队,并以纪律严整而著称。

1947至1948年,他曾主持过美军驻韩相关工作,然后到日本接受指挥第二十四师的职务。

迪安虽然在韩国呆过两年,但他对这个国家了解甚少,给他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某种甲虫比世界上任国家都多。

7月4日,也就是史密斯特遣部队开进的第四天,疲惫不堪的部队在乌山下了火车,又坐上征集来的各式各样的朝鲜卡车。

第二十四师第五十二营的先遣队共108名士兵,携带6门火炮、73辆车,乘坐海军的小型舰艇匆匆地赶到朝鲜地区,然后坐卡车和火车北进。这对特遣部队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史密斯认为:“现在总算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力量了。”

特遣队决定趁着黄昏向北进发。但是开车的韩国人退缩不前。

其中有一个司机通过翻译说:“我们应该走那条路。”

史密斯坚持前往,司机们便遗弃卡车,在黑暗中逃之夭夭。特遣部队只好由美国人驾车继续开进。但是,越往前走,麻烦越多。在好几座桥边,史密斯都发现朝鲜南方军正忙着放置炸药。

他们“打算以釜底抽薪的方式切断公路,来阻挡朝鲜北方军的坦克”。美国人和他们据理力争说,炸毁桥梁也会使特遣部队进退两难,要求他们停止这一行动。但朝鲜南方军坚持立即炸桥,双方争持不下,美国人抄起炸药箱扔进河里,这才使他们住口罢手。

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整整花了5天时间才到达目的地。

7月5日天刚亮,540名美军士兵已经在阻击阵地上就位。史密斯的特遣队终于得到火炮的支援。大雨如注,士兵们或蜷缩在泥泞狭长的战壕里,或躲在树后,嘴里嚼着冰凉的口粮,等待着朝鲜北方军的“光临”。

7点左右,史密斯首先发现朝鲜北方军的坦克,从水原方向沿公路奔来,不到半小时,前方观察哨报来更为具体的情况,一支由8辆坦克组成的纵队正缓慢地向阵地逼近。

在这以后的令人窒息的30分钟里,史密斯盯着坦克慢悠悠地驶入美国火炮的射程。

8点左右,前方观察所用无线电向美国炮兵发出了开火命令。头几发炮弹打偏了,炮弹的爆炸在行进的坦克中间掀起一股股浓烟和泥水,然而坦克仍然沿着公路隆隆驶来。朝鲜北方军的坦克的火炮和机枪不停地射击,同时沿着斜坡隆隆作响地爬上沟顶。

第一批朝鲜北方军的坦克冲下公路,奔向美军的炮兵阵地,为了歼灭这股美军,朝鲜北方军切断了美军连接火炮阵地与步兵阵地的电话线。

刚好美军的无线电台由于朝鲜地区连日的降雨,受潮发生故障而无法投入使用,只能靠一辆放置在吉普车上的备用电台进行联系。朝鲜北方军的坦克接连不断地驶来,美军无力回天,完全无法阻挡阵地的丢失。

到上午9点,朝鲜北方军已经有33辆坦克越过美军的步兵阵地,它们的火力击毙击伤美军20余人。

到上午10点15分,朝鲜北方军的最后一辆坦克越过美军的炮兵阵地。至此,总共有40辆坦克通过,美军阵地丢失只是时间问题。

进攻的矛头逐渐向美军阵地的两侧运动,形成包围圈。

朝鲜北方军的火力越来越密集,并开始向南运动,企图完全切断史密斯特遣部队的退路。

两小时之后,史密斯认识到,他已经无险可守,固守意味着自己和自己的士兵必死无疑。

他后来说道:“当时的情况已经是毫无希望,我们伤亡惨重,联络又是中断的,交通工具被毁坏,弹药已经快全部耗尽,而朝鲜北方军的坦克大部队就在背后追着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我面临抉择,怎么办?是与已经无险可守的阵地共存亡,还是设法带领余部进行突围?面对朝鲜北方军武装到牙齿的坦克装甲部队,我知道我至多还能坚持一小时,然后必然会全军覆没,全员当俘虏。所以最后我选择了突围,希望能保全一部分部下,以后来日再战。”

在这次初和美军交手的战斗中,朝鲜北方军攻势凌厉,所向披靡,这支美军几乎全军覆没。

在二十多年后的1975年2月20日,在日本出版的《现代》杂志周刊,曾对史密斯特遣部队在朝鲜地区遭到惨败的情况予以披露:美军在撤退的时候,只带走了自己的伤员,而那些战死的士兵压根就不管了。有不少伤残美军士兵,扔掉了自己的钢盔和外衣,甚至脱掉了鞋子。关于史密斯部队的全军覆没,美国没有进行如实公布数据,只是说了在600名美国士兵中有150名战死,72名被俘,轻重伤员未统计在内。

这是朝鲜北方军第一次面对世界上最精锐的美军,开门红的胜利,让朝鲜北方军更有底气解放朝鲜南方地区,但是美军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放弃战争的打算。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二战德国与美国单挑谁会赢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战争

    众所周知,在第二天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德国都是两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德国是法西斯轴心国阵营当中实力最强大的,美国则是反法西斯盟军当中实力最强大的。那么很多人就疑问了,若是德国跟美国单挑的话,谁会赢呢?德国能打得赢美国吗?而判断这个,就主要从军工方面和军事实力方面进行比较了。首先二战时期德国的工业产值

  • 伏龙特工队是什么军队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可以说日本的军队是当时世界上最疯狂的军队了,在美国摧枯拉朽的攻势之下,日本人脑洞大开,想出各种各样残忍又奇葩的反攻方式,就比如说人人皆知的神风特攻队。把飞行员和战机变成"导弹",用"一人、一机、一舰"的战术妄图击退美军的舰队。神风特攻队闻名世界,因为它确实在二战后期给美国海军带来

  • 惩戒行动默内水坝如何被炸毁的,英军损失了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战争

    夜色就像是一双布满伤痕的手掌慢慢的覆盖下来,将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黑暗当中,同时也会想声音也暗暗抹去,万物沉寂,似乎一切都犯了困意。然而就在这时,英国皇家空中617中队19架兰开斯特轰炸机趁着夜色悄然起飞。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那便是纳粹德国工业版图上的“阀门”:默内水坝。默内水坝

  • 日本占领东南亚为什么没有获得石油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太平洋战争,主要参战国日本将石油视为重点掠夺对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甚至成为了爆发战争的直接原因,并且直接影响了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和行动。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与日本对于南方资源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垂涎,有很大的联系,但是成功夺取了多得要溢出来的油田之后,为何日本还是最终陷入了缺油的困境。战争

  • 二战美国对亚洲为何只是援而不打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1941年8月12日,美国与英国首脑进行了会谈,认为应该向外公布一些有关英美两国国策的共同原则,希望这些原则能够在基础上改善一下世界的前途。会谈的内容如下:1、他们的国家不寻求领土和其他方面的扩张。2、两国反对不符合有关民族自由表达的愿望的领土变更。3、两国尊重各国人民选择他们在其管辖下生活的政府形

  • 二战日本为何敢对美国宣战,有什么实力叫板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战争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了美国珍珠港,从此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其实此时日本与美国对比,日本的实力远远比不上美国,可以说悬殊是相当大的,用蚂蚁啃大象都不为过。不过在这种实力悬殊巨大的情况下,日本还是向美国宣战了,最终等美国苏醒过来被打的是满地找牙。那么既然实力悬殊如此巨大,为何还要强行叫板美

  • 二战苏联红军为何如此拼命,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悍不畏死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战争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当时战争中的小故事:在经历十次斯大林突击之后,苏联军队终于是进入到了德国境内。在看到德国人马棚的时候,苏联战士开始嚎啕大哭。因为德国人的马棚都比自己家的马棚还好,苏联士兵不明白的是,他们都这么有钱了,为什么还要侵略我们?凭什么你们都这么有钱了还要来侵略我们?那些和血吞下

  • 战争中如何让士兵做到服从命令,绝对服从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其实针对这个问题,在战争当中,其实士兵并不会做到绝对的服从命令。指挥官所下达的命令是不可以违反战争法、国际法和反联合国宪章的。若是命令违反这些要求,那么士兵可以进行申诉,选择不服从,甚至可以像军事法院提出控诉。就比如说在武器不对等情况下屠杀平民、虐杀战俘妇女儿童等等。面对这样的命令,如果出现了疑问或

  • 鸦片战争清朝火炮与英国火炮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战争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清朝之所以在鸦片战争期间战败,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清朝在装备上十分的落后,以致于清军败北、英军取得碾压性胜利。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因为鸦片战争时,清军与英军在装备上并没有很大的代差,足以取得碾压性的优势。换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当时的英军处于初期火器时代、清军处于冷热兵器混合使

  • 越共是如何对待美军俘虏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越南战争,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我们在很多反应越南战争的但应当中,看到的越共形象基本上都是非常凶残的,穷凶极恶,对待俘虏也是惨不忍睹。但是历史真情况,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相比美军和南越政权对待越共俘虏的残忍暴虐,越军对待美国战俘的态度还算中规中矩。据美方统计,越战期间美军有771人被俘,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