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保卢斯第六集团军为何失败

保卢斯第六集团军为何失败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545 更新时间:2024/1/23 8:36:46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非重要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讲述着战场上许多法人深省的故事,这其中就包含了德国第六集团军指挥官保卢斯。这是一位饱受质疑的人,他最终投降到底是因为发自内心还是形势所逼呢?实际上,保卢斯的失败并不在军事上,而是输在了他的心理负担太重,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保卢斯不想辜负德军统帅部对他的器重

在讨论保卢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表现,一些人认为他不适合带兵作战,或者说他就是占位子来了。实际上,单就能力素质来说,可能有些冤枉他了。

一方面,保卢斯出身贫寒,却是个办事认真而且谨慎的人。和其它穷苦出身平民一样,保卢斯的青年时代非常平凡,不仅考取海军军官失利,还在保送玛堡大学时被淘汰,是德国陆军给他留了一条成长为元帅的道路。由于有一战的经历,又侥幸逃过了裁军,1939年时他还晋升了少将。

保卢斯之所以能掌握第6集团军的兵权是德军内部党派之争的结果。从1940年他被选至总参谋部后任总长助理开始,他的命运就一直受人所控,可以说他的沉着静或者说消极被动都与此有很大关系。也因为他的谦虚才使他成为德军统帅部平衡国防军和党卫军关系的最佳人选。

另一方面,保卢斯又是一个急于报恩的人,他不想欠人情太多。由于保卢斯唯命是从的性格,客观上使他在行政和军事上都得到了德军高层的认可,不仅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成为他的好友和直接上司,统帅部也对他关爱有加,让他参与巴巴罗萨计划起草就是最好例证。也因为他的勤勉,仅11个月时间,他就从中将晋升为上将。尤其是1942年1月,他接任第6集团军指挥捧后,更加对德军统帅部感恩德,所以在作战中也是不遗力的。

从这个层面讲,保卢斯并不是不想显露锋芒,而是不需要他发挥主动性。作为德军统帅部在他上任前交给的第45号作战命令,他必须无条件的服从直到全部完成任务。这不仅在于他不能让人失望,更是他性格所在。

其次,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有完成任务的条件

一些人认为,保卢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表现一般,既无指挥才能也无战略战术。实际上,这都是因为他的投降才一丑遮百俊,第6集团军在整个战役中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第一,在缺少装甲突击的情况下,保卢斯仍然突进到斯大林格勒城中。德军统帅部为什么在B集团军群进展顺利时突然将第4装甲集团军增援A集团,原因就是保卢斯第6集团军打得太好了,进展超过预期了。也正是由于保卢斯指挥有方,斯大林才往斯大林格勒战场派出了两员大将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还破天荒发布了第227号不准撤退命令,可见保卢斯部队的进攻多么凌厉。

第二,“天星行动”前,保卢斯的进攻完全符合作战准则。没有保卢斯第6集团军在前线拼命,就没有德军宣传机构在柏林的大旗鼓宣传,正是由于保卢斯打得太好了,才使德军统帅部放松了对苏军“天王星行动”的警惕。即使保卢斯缺乏装甲支援,但第6集团军的打法一点都没有乱,楔形进攻、两翼包抄,纵深穿插包括空中地上立体作战,而且每次进攻都会选择一个重点方突破,连华西列夫斯基和崔可夫这样的战场指挥员都吃不消,可见保卢斯并非等闲之辈。

第三,三轮进攻,保卢斯离胜利就一步之遥。如果把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进攻分成三个阶段的话,那么第一阶段从战役打响到第4装甲集团军退出,为保卢斯战略进攻阶段,苏军战略防御阶段,这一轮的进攻以德军的胜利告终;第二阶段是保卢斯与苏军的战略相持阶段,这阶段两军围绕斯大林格勒战场的几个重要据点进行争夺,马马耶夫岗、红十月钢铁厂、捷尔任斯基拖拉机厂,以及顿河和伏尔加河上的渡口,这一阶段保卢斯仍然占有主动权;第三阶段,以保卢斯于1942年10月14日发起的第三轮大规模进攻为标志。这场战斗要不是德军统帅部下达战略防御命令,保卢斯已经把苏军逼到了绝境。用崔可夫的话说:“10月14日将作为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最为残酷的一天而载入史册。”这阶段战斗,德军将苏军逼退到伏尔加河无路可退,苏军都开始展开白刃战了,只要德国空军集中力量轰炸伏尔加河渡口,保卢斯的进攻部队就能达成战役目的。

从这个层面讲,在作战指挥方面,保卢斯既无退缩厌战,更无指挥失误,也绝不是有些人说的胆小怕死之辈。相反,他用兵也不怕付出多大伤亡,更有进攻的坚强意志,也撤销了不少作战不力的部将。没有保卢斯的坚决进攻,哪有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艰苦巷战街战呢?

03缺乏临机决断唯命是从,保卢斯心理负担太重

如果把保卢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表现打分的话,那么在“天王星行动”前,他能打满分,在这之后就只能打50分,原因就是第6集团军被苏军团团包围之后,他就缺乏该有的主见,把希望寄托在曼施坦因和空军的增援上。

一方面,“天王星行动”是个分水岭,使保卢斯认清了第6集团军的处境不妙。朱可夫发起总攻的时候,曼施坦因也来到顿河流域组建顿河救援集群,但此时他也是硬着头皮增援,对救援成功也不抱太多希望。而保卢斯却在冬季严寒到来之前面临包围圈越来越小和缺衣少粮的困境,他预感前景不妙,内心开始出现动摇。但这时候决不是说他准备投降,而是把希望寄托在援兵和争取坚持到统帅部答应他的2月就能解除危险的到来。

另一方面,“指环行动”使保卢斯的心理承受再受打击。如果说曼施坦因的“冬季风暴”救援行动失利,使保卢斯客观上有装甲和重装备缺乏油料不能突围的借口,那么,发生于1943年1月份的“指环行动”,保卢斯就再也找不到可供选择的余地。罗科索夫斯基两次给了让他投降的机会,都被保卢斯拒绝,一是说明他对统帅部不准投降不准撤退的命令唯命是从,同时又对自身的安危与几十万部属的性命存在担忧的矛盾;另一个是对战役失利的自责和对空中支援的期待。

一些人认为,保卢斯是主动投降的,实际上这不是他的内心所愿。虽然他三次打电报给柏林要求放下武器没有允许,也是因为不投降就要白白付出更大的伤亡。况且直到他举手从司令部出来时,他的部属仍然在城北坚持战斗了两天,直到苏军打到投降为止。而且在苏军包围他的司令部之前,他还恐吓部下不准投降,威胁士兵一旦投降就见不到家人,要求打完最后一颗子弹。从这里看出,他一面请求投降希望得到批准,一面又执行着看不到希望的死战到底的命令,矛盾心理到了极点。

总结:保卢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心理矛盾是产生在战役后期,德军统帅部授予他元帅手杖,是希望他杀身成仁,做一个战场上的英雄典范,可是他投降时苏军已经将司令部围得水泄不通,除了投降他别无选择。当然,唯一遗憾的是他没有选择向自己开枪,直到战后他才完成了这迟到的一步,算是对这场心理争斗的了结吧。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斯大林格勒战役曼施坦因为何中途撤回救援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关于苏德战争期间,曼施坦因组织的顿河集团军救援保卢斯第6集团军这件事上,很多人都存在这疑问,就是为何行动到中途撤回了救援行动呢?其实当时曼施坦因也是迫不得已才这样决定的,因为如果曼施坦因继续与苏军缠斗的话,很可能不光保卢斯第六集团军就不出来,连自己的顿河集团军也要搭进去,而且他也无法完成阻击苏军切断

  • 苏联惩戒营战斗力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在苏德战争期间,对于苏联来说,也许没有结局都不会比被送苏联的进惩戒营更家让人恐惧,但是惩戒营本身就充满了谎言和神话。就比如说斯大林创造了惩戒营的说法,然后有近两百万苏军将士因各种原因被先后送入惩戒营,被投入到了最残酷最激烈,犹如地狱一般的绝望战区中,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洗刷他们的耻辱。惩戒营无法得到什

  • 甲午战争日军伤亡多少,双方差距有多大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战争

    在我国历史上的所有朝代当中,晚晴是距离我国近代史最近的一个朝代,在这一期间,我国初步形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时期。战乱连连,清朝实力越来越衰弱,萎靡不振,其中鸦片战争的爆发本就让已经经不起风雨的清朝更加雪上加霜,不断的战败也大大打击了士兵们作战的士气,战争失败以后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轮番袭来。在甲

  • 范弗利特奖是怎么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战争

    说道范弗利特,了解朝鲜战争的朋友们对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他是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方面的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的军事才华是非常出色的,但是他的仕途却是充满了坎坷。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倒霉蛋范弗利特,看看他到底有多倒霉。1、倒霉蛋范弗利特范弗利特1915年在美国西点军校毕业,1915年美国

  • 为何一战比二战残酷,二战死伤不是更多吗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战争

    只要战争爆发,那就意味着伤亡。如今一说起上个世纪的二次世界大战,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生的最具有破坏力,涉及范围最广,参战国最多的一场战争,是人类有史以来伤亡情况最为惨重的人类浩劫。二战的高峰时期,世界上有61个国家和地区卷入战火,近20亿人口在战争中受到伤害和波及,占全世界人口数量的8

  • 二战后德国香烟为什么成为货币,有多大的购买力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战争

    在近代历史上,德国的工业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存在,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德国曾经有着非常多的海外殖民地,一战之所以失败主要是一些无能的指挥官金和一些失败的战术,再加上永远都在拖德国后退的意大利突然倒戈,再加上后来美国的参战;二战失败是因为意大利使德军兵线分散战线过于拉长,扩张过猛没有消化占领区,

  • 鸦片战争若是清朝一直不妥协会有胜算吗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我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可以说是晚清政府一败涂地的战争。一项骄傲自大的天朝,竟然被英国派来的远征军打的是落花流水,最终还被迫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一个三亿多人口的大国,被英国的一支4000人(前后数次共计19000人)远征军击败。无论当时还是现在,可能有很多人仍然百思不得其解,虽说清军武器装备落

  • 吐蕃和大食三次战争的详细经过和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吐蕃大家也看到了非常厉害的一个名族,那么最近很多人问了,这个吐蕃和这个大食之间有没有战争呢?其实也显然是有的,话说有个三次之多哦,那么具体的情况什么的又是怎么样的呢?还有最后的结果意义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大食就是指的阿拉伯。吐蕃和阿拉伯有没有爆发过战争?当然有过了,而且双方前后差不多打

  • 为何二战苏联打日本轻轻松松,美国则是困难重重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意日为首的轴心国像世界诸多国家发起了野蛮侵略。其中日本以东亚地区为主,在这里犯下了滔天罪行,对以中国为主的国家实施了侵略。甚至在二战后期,疯狂的日本还和其他同盟国交手过,然而战争进行的状态却大不相同。当然,这些战斗都是以日本法西斯的失败为结局。以美苏为例,苏联在二战末期出兵我国东

  • 斯大林格勒战役如果曼施坦因指挥结局会怎样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战争

    大家有没有想过,若是让曼施坦因去指挥斯大林格勒战役,那么德军做种会在战役中落败吗,并不在保卢斯没有执行向西撤退的命令上,而出与指挥协调问题上。其实就曼施坦因去指挥斯大林格勒战役,若是继续执行者希特勒的固守待援的战术的话,对整个战役一点益处都没有,和保卢斯的处境没有什么区别。1、一方面,德军在斯大林格